乱世枪王-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一共训练了三个军队共二百一十万人,第一军已经投入战斗,第二军刚刚参加战斗就被中国军团灭掉,第三军刚刚训练完成,并且开始登陆美国,在法国的人数也只有三十多万,而且大多数集中在里昂,其战斗力不高,都没有参加过实际的战斗。在中国军团的两个步兵师面前,寄希望他们打通过里昂和第戎的交通是不现实的。
现在,美国远征军在特鲁瓦和肖蒙一带只有美国远征军第一军,人数在八十万左右。而且有坚固的工事,这跟第二军当时的情况有一些不同,当时的第二军之所以失败,除了对中国军团的轻视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战场在野外,被快速突击的中国军团一冲就溃败,一溃败就不可收拾了。
特鲁瓦这里工事坚固完整,如果中国军团强攻美国远征军的话,一定会付出巨大的伤亡,这是中国军团不可以接受的。
然而美军的后勤线被切断,这也是他们不利的地方,时间越久,物资越来越匮乏,战斗力下降,到时不用中国人进攻,恐怕美军就崩溃了。
现在中国军团提出这个交易,的确让潘兴很心动。然而要做出这个决定,就得牺牲英法联军。因为中国军团入驻特鲁瓦,就是要卡断从巴黎外郊到兰斯到凡尔登一带的英法联军的后路,届时一百多万英法联军将陷入中德军队的包围圈内。
这样的重大决定,不是潘兴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他把这份绝密的情报发给美国总统,最后美国总统给他回电,电报上只有一行字:美国远征军是独立作战的。
在奥尔良的外郊,以曲伟卿为首的中国军团代表团的与美方代表团的谈判正在激烈地进行。
不过总的来说,是有缓解的迹象。因为双方都有停战的愿望。
中国军团最近提出来的,要求美军不要支援与中国军团的战斗英军以及不要庇护英军。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并没有答应,只是说美国在欧洲是独立的作战单位,与英法联军不是结盟的关系,美国军队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德国军队。
对于中国军团与英国远征军之间的恩怨,美国政府希望两军好好和谈,消除误会,并承诺会劝说英国政府补偿华工的工资,以及向华工道歉。
同时,美国人也要求中国军团不要与德国军队有任何合作,不能够与德国人结为军事同盟等等,更加不能暗中支援德国军队。
张一平坐镇在这里,谈了几天没有结果,这几天来,胡惟德几乎天天来劝说张一平。
胡惟德认为与美国人的谈判最好不要牵涉英国人,不要把问题复杂化,只要与美国达成停战的协议就已经足够了。与英国人的问题要单独与英国人谈。
但是张一平始终认为,中国军团与美国远征军之间的战争,完全是由于美国人对英国人罪行的袒护而造成的,如果美国人不纠正这个错误,停战是不可能达成的。
由于张一平的坚持,在谈判的最后的关头,却难进寸步。
张一平他其实是在等蒋方震那边的结果。
这天深夜时分,张一平被人叫醒,机要参谋递给了他一个纸条,张一平一看,马上让人叫醒了曲伟卿、胡惟德等人在会议室里集合。
大家都穿着睡衣,只有胡惟德和张一平穿着正装,胡惟德穿着西装是因为他一贯严谨的作风,张一平穿着军装,是因为他即将离开这里。
会议室里灯火辉煌,张一平对他们说道:“这样告诉你们吧,经过我和蒋方震总参谋长的仔细考虑过,我们觉得胡先生的意见是非常中肯也是非常现实的。”
胡惟德脸上露出喜色,向张一平投去询问的目光,张一平回答了一个肯定的表情,说道:“胡先生说的对,我们是跟在美国人谈判,就不要太多地涉及英国人的问题,关于英国人的问题,今后我们找英国人解决,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有太多的涉及。”
胡惟德马上又警惕地问道:”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有太多的涉及,这句话里有什么玄机吗?“张一平笑道:”没有任何玄机,就是如果美国人答应不支援英国远征军针对中国军团的行动,我们也不会支持德国军队所有针对美国军队的军事行动。“胡惟德一听,马上赞赏地说道:“总指挥,这是英明之举,这也是最能够达成的谅解了。关于我们与英国人之间的矛盾,应该由我们与英国人谈,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纠结在一起,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胡先生说的不错!多谢你说服了我。”张一平少有地夸奖了他,虽然这个老家伙老是喋喋不休,但是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上还得靠他,毕竟他从事多年的外交工作,而中国军团,包括曲伟卿在内都是些门外汉。
“如果这一次能够让两军实现真正的停火,我就心满意足了。”胡惟德感慨地说道,“我们打英军还算情有所原,跟美军打起来,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我还事情,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张一平说道。
“你又要走呀,这里需要你把持呀。“胡惟德有一点违心地说道,其实他心里巴不得张一平走开,等拟好条文,张一平在上面签字就行了,最好连看都不要看一眼。
“对于这些谈判,我的确不太合适,在这里干坐了几天都闷得我发慌了,我还是回到部队去吧,反正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你们把事情谈妥,需要我签名的时候找我就行了,我是完全相信你们的。“
第四百九十四章 背叛
天亮之后,张一平赶到桑斯的城堡,这里已经一片繁忙,参谋人员进进出出,张一平快步走向指挥室。在这里,蒋方震以及各师的师长和参谋长已经齐聚在一堂。
张一平一进来,军官们在喝令之下向张一平敬礼,张一平还礼之后,直接向主席台走去。
张一平巡视了一下众将官,说道:”从今天起,中国军团的行动可能对整个世界格局和历史走向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虽然说,自从‘讨薪团’成立,世界历史的走向已经被我们影响了,但是我还是觉得,真正影响世界历史走向的也许就在接下来这几天的军事行动。”
众将官从来没有听张一平说过这么严肃而又深奥的话,不禁噏噏地讨论起来。
张一平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中国军团有可能与美国人达成停战协议,这一次是真正的互不侵犯,不像上次那样有名无实。
上一次的互不侵犯协议为什么会无效呢,总的来说是因为当时美国人还看不起我们,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我们。现在他们被奏了一顿之后,他们知道痛了,知道我们不好惹得之后,就老实了,再也不敢轻启战端了。”
“再启战端,我们也不怕。”有一个军官说道。
“为什么要与他们停战呢,把他们全部消灭干净,岂不痛快。”张一平一听就知道是胡丛甫的声音。
张一平这次并没有骂胡从甫。因为他知道有像胡丛甫这样的想法的人,在军中应该占大多数,以为美军也不过如此,中国军团绝对能够打败他们。
“我知道,在你们的心中。多一个美国也没有什么。只不过多打几颗子弹而已,但是美国是一个国家,而我们呢?…
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十五万人的队伍,没有根基…跟美国是没得比的,我们之所以让美国忌惮我们,是因为我们是一群不怕死的人,美国人想消灭我们,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这个代价…”张一平沉默了一下。才接着说道:“这个代价虽然很沉重。但是说一句连我自己也不愿意听的实在话,这个代价再重,美国也承担得起,因为它是一个国家,有广阔的国土和人口,有丰富资源和工业基础的国家。而我们呢,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真的什么都没有。”
“最多跟他们同归于尽,怕他个鸟!”胡丛甫又叫道。
张一平说道:“如果真到了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时候,我张一平一定会死在你们的前面。”
“我刚才说美国强大。并不是说我怕了他们,我张一平赤条条的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牵挂,我会怕死吗?”
“现在跟美国人暂时妥协只是一种策略,柿子要挑软的捏。现在的软柿子是英国和法国,美国人太过硬,只好先放在一边,等以后再慢慢才收拾他。”
“这样说,我就有一点明白了。不是不捏它,而是先捏了其它更加软的,然后再慢慢收拾他们。这个我们都懂,三十六计中这叫什么计来着?”胡丛甫问道。
“三十六计中没有说到柿子呀?”
“那就把它当作第三十七计吧,算是我翻天虎发明的。第三十七记:柿子要挑软的捏。”
张一平继续说道:“我们虽然暂时与美军停止战斗,但是我要说的是,美国人仍然是我们潜在的敌人,各位碰到美国人,一定不能够掉以轻心,也千万不要太过客气。总之什么都可以吃。就是不能够吃亏,如果遇到他们挑衅,一律给予狠狠的还击。““明白!”底下的人都说道。
“好吧,现在由蒋总参谋长说说接下来的军事部署。”张一平说道。
蒋方震咳了几下,让各人的声音停了下来,然后才拉开后面的帏布,露出一张巨大的地图。
蒋方震说道:“我们与美军有一项秘密的交易:美军撤出特鲁瓦,作为回报,我们105师撤出克苏瓦。
各位也许已经猜到了这次交易的意义,不错!我们占据了特鲁瓦,将对北方一线的英法联军造成威胁。而105师退出克苏瓦。就等于松口了一个布袋口,让美军可以从容地退到里昂去。”
“美国人好卑鄙,这不等于出卖自己的盟友吗?”尽管胡丛甫痛恨英国人,但是对于美军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也感到不齿。
“美国人并没有与协约国结盟,所以他们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盟军,而且美军是单独的作战单位,协约国军无法约束他们,”张一平说道,“在道义上,美国人这样做是无可厚非,何况在国家利益上,根本就没有道义可言。““现在里昂和第戎之间的铁路线被截断,修复起码要三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有105师和法国红军在当地活动,104师在旁边策应,这段铁路线的恢复更加遥遥无期在这片地区,近两百万军队的物资全靠这两条铁路结供应。
美军的物资最多只够支持一个月,现在已经差不多过去了,他们再不撤退的话,接下来只能够吃树根草皮了。”
蒋方震接着说道:“这一次虽然已经秘密约定,但是我们还是要防范,不能够掉以轻心,防止这是美国人的阴谋,战场上,向来都是兵不厌诈的。”
“我的计划是:106师负责接收特鲁瓦城,外籍兵团策应,同时101师,102师在沙乌斯一带,做好进攻的准备,如果美国人有什么举动,我们就从那边包抄过去,把他们彻底地留在特鲁瓦。”
“总之我们要谨慎行事,美国人不耍阴谋还罢,否则我们会让他们付出更大的代价。”蒋方震说道。
在肖蒙,美军已经连夜在打包准备撤离,潘兴一夜未眠,他做出这个决定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又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
大总统给他的电报没有让他怎么做,但是以潘兴个人的理解,就是让他自行处理,因为这是军事上的决定,而非政治上的决定,军事上的决定是技术问题,上升不到政治和外交的层面。也就是说,就算这一次撤退造成英国远征军和协约国军的大量损失,那也只是技术层面上的疏忽,不关政治上的事情。没有人因为此事而负责。
而且,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