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78章

我是秦二世-第78章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日巳时,老臣同贼兵再战,此战我大秦兵卒斩三万余,俘获两万余,并缴战车三百余乘以及兵器粮草无数,贼张耳再退二十里;

午时三刻,我大秦大军尽出,于剩余十余万贼兵激战于距陈县不足十里之遥之旷野贼张耳再败,仅领五万余披甲精锐逃入陈县之中,我军尽缴贼兵各式战车五百乘

老臣所领之八万于二十日将陈郡郡治陈县四面合围

是夜,乱兵突从陈县四门冲出,贼张耳、陈余以及几员大将领兵汇入乱军之中随即向泗水郡逃逸而去,老臣遂亲领精骑连夜追赶,然终未能求助贼张耳陈余等辈,陛下恕罪

此战,贼兵五万余大军四散而逃,我大军统共斩万级,俘获万余人,其余皆逃老臣急命麾下众将各自领兵追剿贼张耳陈余等辈

同日,陛下所遣之鹰士以及赐予老臣之亲卫尽皆抵老臣大营,老臣叩以谢陛下恩赐

陈县归附,我大军谨遵陛下之命,对各县之民秋毫无犯老臣遂将陛下之三诏传令陈郡各县,沿途所经之南阳各县,老臣也已将陛下之恩德晓谕各县百姓

各县百姓叩以谢陛下仁德

今陈县归附,南北漕运即通,老臣欲留前军将军赵贲镇守陈县之要地,而老臣将亲领大军追缴逃逸之贼张耳陈余,并扫泗水、砀郡等各地六国复辟遗族、游侠盗匪,以安民生

然今陛下圣明天佑大秦

二十一日夜,前出泗水之中军将军杨雄来报,有沛县县令安昌、狱吏萧何、亭长刘邦、捕役樊哙、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吹鼓手周勃等人领县卒百姓将逃逸至沛县张耳陈余等贼一网成擒

老臣已于二十二日午时将贼张耳陈余等一干叛逆三百余人,尽皆斩示众贼头颅,已着快马急送咸阳,以献陛下

此次贼伏诛,尤以狱吏萧何、亭长刘邦两人居功甚伟

老臣观之,此二人皆是大才可用之人,其余周勃、曹参等人也尽是良才,且此数人皆对我大秦忠心耿耿此等材士之人埋没在沛县弹丸之地,当是我大秦之失

遂此数人已同贼张耳陈余等人头颅一并回返咸阳

望陛下对此数人审之,用之

……”

ps:第二老刘,老萧出来了

第二卷 天下逐鹿 第十八章 韩信?

刘邦、萧何这几个人,相信后世的国人都不陌生,胡亥同样很清楚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后世国人人人耳熟能详的千古名言,虽然不是刘邦等人所说,但是想来如果没有刘邦等人也压根不会有日后西汉名将陈汤上疏给汉武帝的这句话了

对于赢一后面念的什么胡亥根本就没听下去,他此刻满脑子只有一个问题在闪烁,刘邦、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这几个人是怎么回事

说他们大才,胡亥倒真相信,不然也不会灭掉楚霸王项羽,打出老大个汉朝,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张良、韩信等人的功劳

但是说他们尤其是刘邦对大秦忠心耿耿这又从何而来?这穿越的蝴蝶效应尽然让原本汉王朝的开国之君尽然没反而是投靠自己了?

胡亥脑袋有点短路了

“陛下?陛下?”尉缭的声音传来

胡亥转头一看就见尉缭正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显然是纳闷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走神了

“哦,怎么尉老爱卿?”胡亥回过神来问道

“陛下,王离将军在信报最后提及张耳陈余两贼已在陈县复立魏国,此消息想必此刻也已传遍临近之江北各郡,甚至江南、山东等地

此事必将对仍在观望之六国遗族以莫大鼓动,尤其江东之地楚人,恐怕必将会趁势而起王离将军此次大胜,兵力并未折损多少,不知陛下可对王离将军处十万大军有所布置?”尉缭分析一番之后问道

“张耳陈余复立魏国?朕为何至今尚未收到任何信报?”胡亥讶然道

“回陛下,陈县距咸阳甚远,加之关中以外各郡并不太平,想必军情还在报往咸阳途中,而信鹰则要快捷无比,固王离将军之信报先到”尉缭想了想分析道

“嗯,老爱卿以为如今王离大军当如何?是南下九江以防江南诸郡还是依先前之议北上山东?”胡亥问道

“老臣以为如今魏国既已复辟,虽转瞬即被王离将军所灭,然只怕并不能震慑六国之遗族固陛下如今可让王离将军南下九江淮水一带,震慑诸郡

蒙恬将军出函谷关北上巨鹿,虽至今尚未有信报禀明陛下,然以蒙恬将军之才加之九原精兵,想必定能无往而不利

巨鹿平则陛下即可命蒙恬将军遣一良将领四万大军分驻山东各郡,尤以三川郡的敖仓、砀郡的陈留仓、琅邪郡的琅邪仓、胶东郡的黄仓、临淄郡的腄仓等官仓之地为重

则蒙恬将军可领剩余之四万九原军南下东海,于陈郡之王离将军所领十万大军成左右相辅之势,待陛下大军编练完毕,则可直出武关至南阳

所江南诸郡以及百越之地有变,则三军以陛下大军为主,三路齐进由南阳、九江、会稽直入江南之地,当可一扫而平天下,再创始皇帝陛下统一之伟业”

尉缭显然是成竹在胸,侃侃而谈,分析布置的很是严谨和全面

胡亥点点头突然道:“老爱卿以为赵佗是否会听诏领兵北上?”

这个问题显然才是胡亥最为担心的问题

南方多沼泽,大规模的骑兵无法展开运动,而步兵则行动缓慢,耗费时间重要的是如今大秦的水军百分之九十以上尽在赵佗麾下

而关中各地的兵卒却大多都不太识得水性,如果赵佗真的是绑走子婴的幕后黑手,那么到时候赵佗只要命大批的水军战船封锁长江,胡亥就算再来百万大军也只能干瞪眼

水战和陆战那是天差地别陆上的猛虎到了水中也只能是赵佗砧板上的肉

如今巴蜀两地那点可怜的水军对上赵佗手下的水军怕是眨眼之间就连渣都不剩

尉缭同样知道胡亥真正担心的不是赵佗,而是子婴是否是被赵佗掳走这个问题

“南海任嚣老将军仍然建在,对我大秦甚为忠心,而赵佗是始皇帝陛下亲手提拔,老臣以为两人当会听令领军北上

纵然两人有不臣之心,我大秦南下百越之地的五十万大军中尚有众多我老秦部卒,此十余万老秦人绝不会背叛大秦背叛陛下

而南海五十万大军中有众多蒙氏一族将领,今日陛下厚待蒙恬将军和蒙毅大人,蒙氏一族之人当不至此”尉缭分析道,虽然他心中也存着担忧,但他还是尽量将有利的一面说给胡亥听

对于尉缭的分析,胡亥不置可否

他可是知道,子婴同样是皇室子弟,是原本公认的大秦继承者扶苏的嫡子

如果子婴真在赵佗手里,那么南海五十余万大军中的十余万老秦人对赵佗的抗拒将会立时降至最低,再加上蒙氏一族原本就跟扶苏关系亲厚

若是子婴登上皇帝的宝座,那拥立之功,开国功臣的诱惑可是不小的谁不想权倾天下,流芳百世?到那个时候忠诚又有几斤几两?

听完尉缭的话,胡亥没有继续深究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想再多也只是徒增烦恼而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蒙毅爱卿之信报今日已经到了”胡亥说着将蒙毅上午传来的军情大略的讲了一下

胡亥对蒙毅所猜测的冒顿的动机并没有怀疑

想来以冒顿能差点将刘邦给俘虏的雄才大略,对付东胡当不会费多少时间,那么无论如何九原的大军都还是不能轻易调动的

陇西的翁仲却让胡亥眼前一亮,这不是老天送给自己的对付那人的最好对手么?

“蒙毅大人之意是冒顿如今不会南下侵我大秦?老臣以为冒顿此举不单为此老臣以为此时恰值春夏之季,冒顿必然会在短时之内将东胡等异族平定,待四周安稳之后,就将大举南下以夺河套等地”尉缭斩钉截铁的道

“不错,朕也是同样如此认为但当冒顿平定阴山以北之时,朕之六十万大军当已编练完成,是时朕会给冒顿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陛下所言甚是”

“老爱卿,九原、北地、陇西三郡,如今有信鹰可用,朕打算将那猛将军翁仲调入咸阳为朕领军,让蒙毅统领此三郡诸事,爱卿以为如何?”胡亥问道

“陛下圣明”尉缭想了想躬身道

“赢一,即刻拟旨往九原,调翁仲入关,命蒙毅爱卿统领九原三郡军民诸事另传旨陈县王爱卿,除赵贲领军两万镇守陈县外,命王爱卿即日领军南下汝阴(今安徽阜阳),等朕诏令另命王爱卿为朕寻一名叫韩信之年轻人,如若寻到,即刻……”

“韩信?”

一声惊呼打断胡亥的话

ps:继续码字

第二卷 天下逐鹿 第十九章 刘邦来了

韩信,这个在后世几乎所有国人都如雷贯耳的名字,可以说汉王朝能够最后一统天下,刘邦由一个小小亭长而最后成为西汉的开国大帝,至少有一半的功劳都是韩信的

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协助汉王刘邦率军出陈仓、定三秦,京索之战败楚军,随后分兵北伐,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就是这样一个为刘邦为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绝世名将,却因为功高震主,最后被一手将他腿上神坛的萧何诱骗进宫,被吕雉处死在长乐宫钟室中

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其实胡亥老早就在打韩信的主意,韩信跟张良不同,不说张良能否甘愿为大秦所用,光是张良博浪沙一事就已经绝了胡亥要收他的心思

而韩信不同,韩信既不是富翁也不是六国遗族,仅仅一个升斗小民而已何况此刻的韩信根本就是一文不值的闲散懒汉

胡亥有时就在想,不知韩信的胯下之辱现在受了还是没受

而胡亥先前之所以没有就开始寻找韩信,只是因为那个时候身家性命都快不保了,那还有心思去找人,而韩信又身处南方楚地,此刻王离正好领军楚地,所以胡亥觉得是时候寻找一下还不出名的韩信了

只是他没想到身边的尉缭听到自己命王离寻找韩信的时候会这么惊讶

不错,刚刚惊呼出声的正是尉缭

胡亥疑惑的看着满脸惊讶之色的尉缭道:“怎么了老爱卿,朕命王离寻找的确是韩信”说到这里胡亥突然心头一动,一个让他无法相信的念头浮现在脑中

莫非这老头认识韩信?

“难道,老爱卿见过又或是听说过这韩信?”胡亥不敢置信的道

“回陛下,若是陛下命王离将军寻找的是楚地淮阴之韩信的话,那老臣确是认识此子”尉缭此刻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

听到尉缭的话胡亥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一阵狂喜涌上心头,强作镇定紧张的问道:“老爱卿此言当真?”这才真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也难怪胡亥如此,如果真的得到韩信相助,胡亥可以肯定自己重统一大秦的时间几乎能立刻缩短一半之多

“陛下,老臣怎敢妄言?”尉缭有点不满

“哈哈,老爱卿不必介怀朕只是太过高兴,太过高兴”胡亥笑着道,“朕要找的正是这楚地淮阴之韩信,不知老爱卿为何认识此人?”

尉缭缓缓道出一番让胡亥目瞪口呆的话来

原来韩信竟然在在八年前跟随他母亲来到咸阳,在咸阳居住了三年之后,直到五年前韩信母亲病重思乡,方才返回楚地故乡淮阴

而尉缭在六年前因为想逃离咸阳被始皇帝以赐宅的名义软禁之后,闲极无聊经常一个人去兰池边上垂钓一来二去就跟经常跑到渭水河边捕鱼的韩信厮混熟了

尉缭本就会看面相,而韩信小伙又面相清奇,再加上小小年纪谈吐不俗,尉缭顿时动了收徒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