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490章

我是秦二世-第490章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如果匆忙上马大肆铺设的话,后面万一出现了什么问题,怕是就不仅仅是车毁人亡的事情了。无数的铁轨铺设下去又要重新收起来回炉,这一来一回又得浪费多少的人力和物力?

收到田丹等人的信报,胡亥一路兴匆匆赶来,原以为田丹等人应该是已经造出了同后世差不多的蒸汽机车了。此刻见到实物了却是没有想到仅仅是看尺寸就是已经同胡亥心中的蒸汽机车相差甚远。

“这蒸汽机能跑?”胡亥看着田丹指了指暂且称为蒸汽机车的物件不确定的问道。

第三卷 征程之始 第两百五十章 国医馆

一秒记住【】/mang花ngji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进入十月,关中大地的天气已经是极为的寒冷。每到早上,从天而降的白霜就将以黑色为主色调的咸阳城染成一片晶白。

随着太阳升起,霜降融化,白蒙蒙的薄雾升腾而起,将整个咸阳城所笼罩。晨曦微露,万点金芒穿透朦脓薄雾洒遍静谧的咸阳城。

“死人拉!死人拉!国医馆医死人了拉!”

咸阳城东的太医馆中,陡然传出一阵大呼小叫。片刻之后,更大的喧闹之声响起,中间还夹杂着咒骂和哭音。

静谧的咸阳城清晨,这样的争吵很快就引起了周围街坊邻居们的注意,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国医馆不太大的馆门前却是已经围满了裹着棉袄从被窝中爬起来看热闹的咸阳百姓。

国医馆门前,六七个膀大腰圆的大汉却是将国医馆的大门整个给封堵了起来,而在这几个大汉身前,一块薄薄的木板上躺着一个身材壮实的年轻人。初冬的早上,本就温度够低了,木板上没有丝毫生息的年轻人脸庞更是青白一片。

嘴角边,一缕已经凝固的暗红血迹却是在那片青白之色中显得格外的刺眼。

在木板边上一个穿着粗麻布袍的女子带着两个不过四五岁的孩童正哭的伤心欲绝。

国医馆门前,几个穿着国医馆服饰的年轻人鼻青脸肿的挡在那六七个大汉面前。为首的一个年轻一脸愤怒的看着几个欲要冲进馆内的壮汉。

“诸位乡邻都来看看这国医馆。圣天子脚下,竟然医死了人还不承认,我等兄弟几人想要替我家老六讨还个公道,拿了那医死小六子的庸医去官府告官,却不曾想这些国医馆的小厮挡在我等面前不让我等进去。天理何在?我大秦律法何在?”

几个刚刚动手的壮汉看到周围聚拢的人越来越多,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一个瘦瘦的高个却是站了出来对着周围指指点点的百姓抱拳大声道。

这几句话说的极有水准。

身为大秦帝都咸阳城的百姓,也许并不是真正的有瞧不起大秦其余数十郡百姓的想法。但是作为帝都百姓,做为距离大秦圣天子最近的那么一群人,其实每个咸阳百姓心中都是极为的自豪的。

而大秦以法治国,如今大秦所使用的律法更是圣天子陛下耗时三年制订出来的。剔除了绝大多数的严苛刑罚,到如今已经却是渐渐被大秦百姓所接受并遵从。

咸阳百姓做为距离圣天子皇帝陛下最近的人,心中莫不有着以圣天子威名维护朝廷法度为己任的想法。

听到那瘦高个如此说,周围没有弄明白状况的百姓顿时对着几个穿着国医馆服饰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年轻人指指点点,言语间尽是指责。

“诸位乡邻不要听信此人一面之词。我国医馆开馆年余以来。何曾有过草菅人命之事?风评如何诸位乡邻当是最为清楚。这位躺在地上的兄台,在今晨送到国医馆之时就已经不行了。老馆主我等劝阻,本着医者之心执意开门救治,岂料一剂药剂未曾入口,这位兄台就已经撒手而去。而跟着这位兄台一起来的几位大汉,却硬是说我国医馆药剂毒杀了这位仁兄,想要讹诈馆主。

老馆主不从,那大汉就暴起伤人,孰是孰非等到府衙来人即可一问便知。此刻老馆主被殴受伤,我等万万不可离开以免老馆主遭歹人之手。还劳烦诸位乡邻能够为我等报官。”

为首年轻人虽然被打的鼻青脸肿,就连说话都有些漏风。但是言语间却是一片愤怒。

确实,天微亮时这些人过来敲门求馆主出手看病。那个时候国医馆并未曾开门,老馆主依然开门接诊,却不料药汤还未曾入口。人就已经死去,这又怪的了谁?

听到年轻人如此一说,原本就在国医馆附近的百姓纷纷开口了。

“我等贫苦人家,老馆主经常不收诊费并施医送药。怎会如此草菅人命?”

“就是,想来是有人要讹诈馆主。”

……

周围先前本就对瘦高个的话有些疑虑的国医馆近邻。纷纷出言帮衬。

“让让!府衙来人!”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陡然自人群后响起。

围拢在国医馆门前的百姓听到府衙来人连忙朝着两边散开,露出一条走道。

三个穿着公服腰悬跨刀的衙役跟在一个年轻人身后走了进来。

“咦,那不是李家医馆的少馆主么?”

有眼尖的百姓却是已经认出了那个穿着绸袍的年轻人身份。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在看到年轻人领着三个差人出现之后本来额头已经开始见汗的瘦高个等几个壮汉,却是一瞬间镇定了下来。

“李某听闻国医馆有人闹事,特意请来公人前来处理。只是未曾想到老馆主如此高明的医术,却是医死了人,好生让人惋惜啊。”李威先是对着为首的年轻人抱拳一礼,随手看着地上躺着身体已经僵硬的壮汉叹息道。

言语间却是已经不动声色的坐实了国医馆老馆主医死人的罪名。

“李少馆主……”

“府衙办差,闲杂人等回避!”

三个衙役为首的一人打断那年轻人的话语厉声大喝道。随即看着几个挡在国医馆门前的年轻人道:“国医馆用药不当医死病患,一应人等统统带回府衙彻查。”

随着这为首衙役的厉喝,两位公差却是已经提了锁链上去拿人了。

国医馆的几个年轻人显然没有想到这些公差竟然一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将医死人的罪名扣在了自己国医馆的头上,从未曾碰到过这种情况的几人瞬间有些懵了。看着衙役已经拿在手中的明晃晃刀剑,傻愣愣的一个个接连被擒拿。

将几个年轻人锁在一起,为首的衙役看了李威一眼,然后大步迈入国医馆,想来是去捉拿国医馆的老馆主了。

李威收回眼神,缓步踱到被绑在一起的几个年轻人面前,看着双眼几欲喷火的那为首年轻人笑着道:“扁丛啊扁丛,你国医馆开在哪里不好,却是非要开在我李家医馆旁边。唉!”

李威言语中虽然是在惋惜,但是脸上的神情却是说不出的得意。(未完待续)

第三卷 征程之始 第两百五十一章 恩怨

随着国医馆上上下下十余人都被拿入咸阳府牢狱之中,早上发生在国医馆门前的风波也就逐渐淡去。

咸阳城中的人太多了,人一多这样那样的纠纷也就多了。

虽然国医馆是医死了人,但是大秦刚刚承平不到十年。数年前的大秦,最不值钱的其实就是人命了。所以国医馆的风波只是让城东百姓茶余饭后多了几分八卦谈资而已。

可是,暗地里,国医馆的风波却是悄然吹皱了因为这月余来平静的如同一池清水的大秦朝堂上下。

一年前才在咸阳城东开设起来的国医馆,有什么背景朝中众臣很多人都清楚。大秦皇家学院医学院院丞、现任太医令扁鱼的门人子弟开设的医馆。

而之所以能被叫做国医馆,据说这个名字还是圣天子皇帝陛下听到扁鱼所请开了圣口赐下来的。

虽然圣天子赐名一个小小医馆的事情不太可信,但是想来无风不起浪。能直接用“国医”两字作为医馆名字,如果不是圣天子默许,想来给扁鱼天大的胆子也是不敢在这咸阳城用这国医馆之名来开医馆的。

至于前去告官的李家医馆,背后则是原来的大秦丞相李斯、如今的内阁副总理大臣李由。

如果李斯还在的话,那么这样的碰撞怕是朝中众臣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相信国医馆能够有胜算。不过如今李府虽然看起来要比李斯健在的时候更要显赫,但是朝中众臣心中却是都明白。看似要比往日更要显赫了几分的李氏一族,在大秦朝廷中却早已经不复当日一家独大之势。

即便李嫉是大秦皇后,李由是内阁府副总理大臣;即便先前聚拢在李斯身边的姚贾、胡毋敬等一干重臣依然是以李由马首是瞻。

可是谁都不得不承认,现如今这大秦朝堂,却是再没有任何一家能够一手遮天了。政事上李氏不成。军务上蒙氏、王氏同样也是再没有先前那般的影响力。

李家医馆是咸阳城第一家也是最早的一家医馆,但是,李家医馆不是大秦最为显赫的李氏一族的产业。

李家医馆的馆主甚至都不能算做是李府的族亲。

但是,李家医馆的背后确实站着如今大秦最为显赫的李氏一族。从李斯还在世的时候事情就已经如此了。

具体如何不为外人所知,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李家医馆一直是由丞相府照拂的。所以,李家医馆在咸阳城一直都是稳如泰山的存在。

后来老丞相李斯离世,大公子李由接掌李府。据说皇后娘娘能够如此快的怀上皇帝陛下的子嗣尤其是诞下男嗣,李家医馆居功甚伟。

当然,这样的小道消息也只是在咸阳城的世家勋贵中悄悄流传。没有人敢拿出来正大光明的说。不过却也是证实了李家医馆医术的高超。在咸阳城众多的勋贵世家府中有个头疼脑热。首选也都是李家医馆。

话说这李家医馆同样也是根正苗红的大秦太医不是?

如今的李家医馆馆主李茂正是百年前武王嬴荡时的太医令李醯(xi)。

其实大秦朝野上下却是都清楚为何会发生国医馆医死人之事,又为何会是李家医馆的少馆主李威去告官之事。

以扁氏为代表的医家同李醯(xi)这李家医馆的恩怨在大秦并不是什么私密之事。

扁氏的老祖扁鹊,正是死在武王嬴荡时的太医令李醯(xi)手上。

百年前,正处于战国末期,正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发生着激烈变革、动荡的年代。也是人才流动,人才辈出的时代,各个想要争霸的诸侯国的互相竞争,形成了一个尊重人材,招纳贤士的社会风尚。

为增强实力,各国都在拢络有用之材。那个时候的秦国地处西陲,被中原诸侯以夷翟遇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秦国历代君主,都非常重视从东方各国招徕人才。为广招贤能,秦国采取了兼收并取之法,为各类人才创造了一个各显其能的用武之地。秦国除重视治理国家的人才外。对医生也很尊重。

《庄子。列御寇》载:“秦王有病,招医,破费溃痤者得车一乘,所治愈下。而所得愈多。”给予医生以极好的待遇,各国名医纷纷到秦。而扁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秦人的。

扁鹊同李醯(xi)并没有什么太过复杂的恩怨,两人本是同为医者,哪有什么非要要对方性命的恩怨?

概因扁鹊的医术实在是太过高明,高明到在扁鹊治疗好了时任太医令李醯都束手无策的武王赢荡的病。

心情大好之下的嬴荡却是表露了任命扁鹊为大秦太医令的意思。这可是直接威胁到了李醯的地位。

扁鹊很快就受到了在大秦已经小有势力的李醯派来的刺客刺杀。虽然在门人弟子的帮助下逃离了秦国,却是终于没有逃脱李醯遣来的刺客之手,在半路上被李醯的刺客杀死。

一代神医扁鹊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