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323章

我是秦二世-第323章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灵渠看到这几艘楼船,章邯心中就会涌现太多的感叹,于此同时对赵佗和子婴的怨念就是止不住的飙升。

灵渠的开凿,对大秦平定岭南之地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灵渠,楼船无论是从巴蜀两郡还是从咸阳,都能相对快速的抵达南海。

我们来看看灵渠修筑之后,大秦水师南下南海的行军路线。

大秦楼船从咸阳出发,沿汉水(汉江),顺流南下,至夏口(后世武汉,汉水入长江之处),由夏口,沿长江溯流西南而上,至长沙郡洞庭湖,从洞庭湖(湘江入湖之处),沿湘江溯流南上,沿湘江,至灵渠。

由灵渠,顺流西向,进入大溶江(流向由北向南);顺流向南,进入漓江江段,直入桂江江段,至桂林郡治布山(后世广西桂平)以及中留县(后世广西武宣县)。从布山,若向东,则进入南海西江江段,至珠江(旧称粤江),入海口在南海郡治番禹;若溯流,则可西向,进入象郡腹地直抵郡治临尘。

不仅时间上大大缩短,而且除某些特定的江段外,基本上都是顺流。若不是楼船筑造一时半会难以完成,而且南下平乱所需楼船自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楚地项梁横亘在中央,胡亥怎么都不会让数十万大军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走陆路。

当然,走陆路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可以像推土机一样将一干叛逆扫荡干净。顺带做好大秦南部疆域的地理地图。这同样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有了这份详细的地图,胡亥就能找出那些地方曾经是后世的大城市,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和移民。

审问俘虏,得知子婴和赵佗似乎到如今还没有收到一点秦军大举前来的消息,这对章邯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近一个月的折磨,终于能够喘口气,章邯大军在灵渠边休整了三天。十月初六,士气和兵卒精神状态都已经达到顶点的十五万虎贲军离开灵渠继续南行。灵渠附近留下了一千余人的兵卒驻守。毕竟,若是子婴狗急跳墙,派人把灵渠破坏了,那对大秦的损失可是不能以钱粮来计算的了。

至于桂林郡境内的两座城池,章邯到没放在心上。毕竟只要砍掉根基,将南海平定,这两座城池只是小菜一碟而已。也许甚至都不用大军前往,就已经主动归降了。

……

大秦二世元年十月二十五日,在海上飘飘荡荡了近月余的赵刚终于从会稽再次回到了南海郡治番禺的渔港之中。

看着远处朦胧的黛色陆地,数十艘楼船上陡然发出一片欢呼声,即便是一向冷着面孔的赵刚,此刻脸上也是带上了那么一丝的笑意。

“赵大人,可是到了?”敞开的船舱里,突然传出一个虚弱的男音,随着这话音,几道脚步声响起。片刻功夫,三道人影出现在船舱门口。

两个穿皂衣的家仆模样打扮的人搀扶着一个一身青袍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不是当初放弃了项羽独自跑路的张良是谁?

只是此刻的张良,怕是即便项梁在,如果不仔细看也会认不出来。

原本饱满圆润的俊脸,此刻已经完全塌陷下去,使得两个颧骨高高凸起,是的两个原本就浮肿和有些凹陷的眼眶更是格外明显,如同人形骷髅。一向挺的笔直的脊背此刻佝偻,走上几步就要喘上半天,想来如果不是有身边两个家仆搀扶,此刻的张良连站都站立不起来。

张良整个人看起来就像大病一场了一般。

不过也确实可以称得上大病一场了。从张良在会稽登上赵刚楼船的那一刻开始,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中原之地的张良,第一次品尝到了坐船的滋味。

晕船,呕吐,海鲜,再吐,吐无可吐,再吐,张良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将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整个吐了出来。而这一折磨,就是月余之久。如果不是跳下去肯定没命,太过不甘心,张良怕是早就宁愿跳入海中自我了解了。

所以,此刻在船舱内静养的张良听到周围楼船发出的动静,马上就迫不及待的奔了出来。他真的一刻都不想在这楼船上呆下去了,如果可以重来一次,张良定然不会选择跟随赵刚来到南海,而是选择在会稽等死,或者随便找个地方躲上那么一辈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138看书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卷 征程之始 第三十五章 变故生

张良在当日放弃项羽之后,同韩信大军擦肩而过,最近的时候韩信大军距离张良不到十里。(138看书,小说更快更好。138看书。)在韩信大军密布数十里的斥候中,张良以及十余个侍从能够不被发现,运气只能用好到爆来解释。

张良一行人一路有惊无险的就这样回到了会稽郡。而这个时候,赵刚运送交给项梁的武器兵械刚刚在会稽吴县卸下,正在进行补给。

在新楚覆灭,项梁被擒,项羽生死不知的情况下,如果说这天下还能有什么势力能够挑战大秦的话,那么也就只能是远在岭南的子婴和赵佗了。

作为大将军项梁身边的左膀右臂,张良在会稽还是很有市场的。而张良既然放弃了项羽,自然不可能说自己是从战阵上逃回来的。赵刚一行人的到来,算是给了张良一个理由,接收兵械,顺便谈同南越的合作。

等到会稽郡的项氏族人离开,张良思虑再三还是将项梁被秦军生擒、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项羽被秦军重兵包围的事情一一讲诉出来。

赵刚心中的惊讶和震骇自然不言而喻。做为赵光的心腹,赵刚很清楚楚国灭亡、项梁被擒对南越会产生何等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南越方面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如果真的如张良所言,秦皇胡亥在平定楚地之后,下一步就将会领数十万大军直接沿着秦楚粤驰道翻越五岭南下的话,最多只需要月余时间,数十万秦军就将兵临南海郡。

这不是最关键的,最为关键的是,因为七月的那场海啸,让南越元气大伤,近千艘各式楼船被海浪生生拍散在岸边,无数的南越百姓流离失所。

原本被赵光说动跟随南越秦军从巴蜀进军的百越蛮夷,也因为一场海啸而改变初衷。原因很简单,因为一场罕见的海啸,整个南越产生了十余年罕见的大饥荒。

海水倒灌,南海三郡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海水浸泡成盐碱地,原本即将收获的粮食基本上是颗粒无收。

海啸过后,就是整整持续了二十余天的连绵阴雨,时大时小。珠江泛滥,包括南秦都城番禹在内的有数几个城池都被洪水灌入,番禹的城墙应该是三郡六个城池中最为坚固的,即便如此南城墙也整个坍塌,死伤惨重。而其余如同在珠江边上的博罗,更是整个城池成为洼泽之地。

四会因为地处在珠江上游加上不在珠江边缘,算是三城之中灾情最浅的。

二十余天的连绵阴雨,将整个南越数郡变成洪泽之国。原本还有三分之二的土地上长着的已经成熟的粮食,也在这连绵的阴雨中腐烂。

即便南越百姓们拼命的抢收,但是被雨水浸泡过的粮食放不了几天就会腐烂或者直接发芽。

仅仅用饿殍遍地并不能形容赵刚离开南越时的惨景。

从始皇帝在四年前平定南越开始,最初的两年,每年都要通过灵渠从巴蜀两郡掉送大量的粮食进入南越三郡,毕竟,南越本就是荒芜之地,当地的百越蛮夷在秦军没有进入之前,基本上都过着茹毛饮血般的日子,他们不会冶铁,不会耕种,不会纺织。

大批迁移而来的秦人带来了耕作、冶炼、纺织的技术。逐渐让南越跟上了中原文明的步伐。

但是,一块土地并不是说开垦出来就一定能种出粮食,或者说最初开垦出来的土地即便能够长出粮食产量也定然不会高,肥沃的土地,都是至少经过一季、两季甚至数季耕种之后才会成为一块上等的良田。这就是熟田的由来了。

再加上数十万的秦军驻扎在南越,虽然这些兵卒在南越平定之后的两年里,也参与了耕种,但是却不能改变如今南越贫瘠的现状。

这种情况下,南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多少的存粮。这也是为什么在子婴登基之后就雄心勃勃的想要北上攻占巴蜀了。

因为巴蜀两郡有着大秦两大官仓。再加上四川盆地本就是大秦的粮仓所在。

可惜,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让子婴和赵佗所有的构想在一夜之间成为黄粱美梦;不过,也同样是因为一场海啸,成全了胡亥天子的威名。

人算,终究不如天算。这就是命。

南越遭遇饥荒,如果在往年背靠着巴蜀两郡,有大秦做为后盾,这场海啸虽然会造成一些伤亡,但是绝对不会让南越产生大的混乱,毕竟无论是从巴蜀调粮还是从咸阳附近调粮,都能在两月之内解决南越的现状。

可是,在子婴失踪之后,胡亥就刻意命令巴蜀两郡收紧了对南越方面的供应,无论粮食还是兵械铜铁等物,没有皇帝的诏令,自然不会有人敢私自动用分毫。

遭灾的时候,恰逢子婴刚刚登基不过数天。南越已经脱离大秦,子婴为帝的消息已经传播出去,这个时候即便想要从大秦要粮食也已经来不及,大秦也显然不会帮助自己的敌人。

这个时候的南越只能靠自己。

好在海啸和阴雨过后,南越的温度一直都很低,虽然不至于冷,但是却也冻不死人。正是这种天气,才让子婴以及南越的逾百万军民逃过一劫,没有让大规模的瘟疫流行开来。

而之所以赵刚还会在如此情况下领着数十艘楼船运送兵械到会稽,不仅是因为先前两方有过约定,更重要的是,南越这个时候需要楚项作为屏障,挡住大秦的怒火,赢得时间。

而在赵刚离开南越的时候,南越连绵的阴雨天气刚刚开始,那个时候的南越除了有大批灾民外,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乱子,即便有所反复的百越蛮夷也还是老老实实。

在听到张良说出来的消息之后,大惊失色的赵刚再也坐不住,匆忙完成补给之后就直接调转船头回返南越。而张良这个了解秦军状况的项梁军师,也在赵刚的邀请下一同回返南越。

只是,此次出去两月有余,南越如今变成何等模样,赵刚自己心中也没有底。

看了一眼骨瘦形销的张良一眼,赵刚微微抱拳道:“是的,张先生,我们到了南越了。”赵刚说着,看着眼前越来越近的青黛色陆地,心中在激动之余不知为何突然有些悸动。

在赵刚说话的时候,数十艘楼船开始慢慢进入珠江口,沿着珠江溯流而上。只需在过最多一个时辰,就能进入番禺的渔港。

只是从楼船进入珠江口附近的海平面开始,就开始陆续在海面上发现漂流在海中的浮尸。各个楼船都有捞起浮尸检查。不过,得出来的结果却让赵刚的心越来越沉。

有些已经腐烂的不成模样的浮尸,身上大多都没有多少伤痕,即便有也是死后在水中碰撞产生的。这些浮尸显然是在水中溺亡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穿着粗麻布袍的平民百姓。而在这个季节,在冰冷的海水中还能腐烂到这种程度的,显然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可是还有些浮尸,却是被武器所伤,有箭只有剑伤。显然是死后被人扔进珠江中,顺溜漂浮下来的,而这部分浮尸大多时间都是一二十日内,虽然有些腐烂,但是却还能大概看出模样。这些人很多身上还穿着铠甲。秦军制式的铠甲。

原本心中大惊以为北方秦军已经南来进入南海的赵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