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296章

我是秦二世-第296章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系列的交换,最终,项氏一族掌控了新楚九成以上的兵力控制权,而在昭屈景三族的逼迫下,已经同昭屈景三族穿一条裤子的宋义算是被强行塞入了项梁手下,成为如今楚国名义上仅次于项梁的军方二把手。

不过,整个楚国文官一系,基本上没有项氏一族一点事了。从上到下,除了江东故地会稽的郡守和县令属于项氏一族外。其余九江、黔中、衡山、闽中、长沙、庐江等数郡之地所有的官吏基本上都是出自昭屈景三族门下。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少数几个选择归附楚国的原大秦郡守和县令。

如果不是有了子婴和赵佗的支持,昭屈景三族根本没有半分同项梁争夺的底气。在项梁没有回到寿春之前。在子婴的帮助下,昭屈景三族用子婴提供的大秦制式兵械武装起了一只十万人的军队,将寿春以及周边几个相对富庶点的县城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正是这十万大军,才让项梁最后选择了退一步。

当然最主要的不是因为这十万大军。而是因为昭屈景三族答应将南越子婴方面送来支援楚国的兵械分出一半给项梁,这才是项梁退一步的根本原因。

项梁是担心南越方面不再支援兵械给楚国,所以才会如此。但是,他显然小看了赵佗的气魄,在得知项梁回到寿春之后。赵佗又陆陆续续运来了能够装备十余万大军的兵械。

虽然都是南越军淘汰下来的旧货,不过相对于项梁大军先前所用的那些刀叉木棍要好上不知道多少了。

于此同时,楚国所有的文官高位都被昭屈景三族瓜分一空,项氏一族连个芝麻绿豆大点的官位都没捞到。双方也算是正式撕破了脸皮。

今天,已经不知道是这月余来双方第几次在这楚王宫大殿内争吵了。

双方的争吵从最开始的官职等等利益分配,再到兵力的部署,再到兵械的分配等等,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至少数天时间才能最终达成妥协。

不过。今天,左右两方争吵的目的却是改变了。

一切都因为寿春刚刚收到的从咸阳传回到寿春的胡亥将子婴驱逐出嬴氏皇族以及即将讨伐南越的两道诏书。

按道理咸阳的消息传到寿春,如果不是特别的渠道,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天,之所以楚国能够这么快收到消息,还的归功于稷下学宫的帮忙。

收到消息的项梁和昭屈景三族。反应却是截然不同。

项梁一方认为,胡亥妄自尊大。尽然在这个时候自暴家丑,甚至不惜同时对南越和楚国用兵。这是楚国的大好时机,应该联络南越方面同时出兵,趁大秦人心浮动、准备不足之际,楚军渡过淮河灭掉陈兵淮河北岸的两路秦军,然后直接从武关北上;而南越则是直接出兵巴蜀两郡,占领巴蜀之后自大散关北上。

楚国和南越同时出兵,一起灭,事后平分天下。

显然,项梁一方的情报工作太落后。

而昭屈景三族则是认为,这个时候应该严加防守淮河天堑,并传信南越让南越提前防备,顺带请南越派遣楼船进入长江、淮河防止秦军渡河,进入江南腹地。

只要防住长江和淮河两大天堑,如今已经没有楼船水军的秦军,即便有百万之众,也只能如先前月余时间一般,在河对岸看着楚国都城,望河兴叹。

如此一来,楚国就根本不用担心秦军会突然过河,杀到自己老巢来。以项梁掳掠到江南楚地的人口,只需要数年时间,楚国必然会实力大增。

而胡亥在秦军不能渡河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走巴蜀南下,那么首先要碰到的就是南越。

赵佗不是易于之辈,能够隐忍到今天才突然发动,甚至将子婴从咸阳接到南越,就可见一斑。最为主要的是,赵佗可是当初雄霸天下的始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将军,能被始皇帝看重的人,而且还是年轻人,哪一个不是胸有雄才、名动天下之辈?

当然如今的大秦也不是好惹的。那么秦军同南越军碰撞,必然会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厮杀。等秦军同南越的数十万大军拼的两败俱伤的时候,楚国就可以趁势渡河北上,一举灭掉大秦。

当然,还有一点昭屈景三人都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既然能灭掉关中的大秦,那偏居一隅之地的南越还能活的了吗?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每每思及此处,昭通、景共、屈平三人都忍不住想要笑出声来。

未来实在是太美好了。

对于这场争论,范增和张良两人都没有说话。无论是项梁的速战速决的计划,还是昭屈景三大家族的腹黑之法,其实在表面上看来都是不错的。

相对来说,范增更倾向于昭通、景共、屈平三人所说。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个异常腹黑之人。

而张良,则是比较倾向于项梁所讲。

张良很清楚,无论是项梁也好,还是昭屈景三族也罢,其实所有做出的假设都是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他们都没有弄清楚双方实力的对比。

即便项梁在用稷下学宫,但是张良也知道,项梁对稷下学宫的使用还停留在刺杀、死士等最为基础的层面。而张良,却是敏锐的把握到了当初玄鸟营兵卒曾经使用过的战法,那就是深入敌后或者接近敌人,不断的骚扰打乱敌军的部署。

秦军所采用的战法,当初曾经给项梁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那些兵卒在张良看来,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同稷下学宫的死士一般。因为他们都不怕死。

显然,当初秦军能够快速的把握项梁大军的动向,也正是那些兵卒的功劳。

从心底来讲,张良对相处此等战法的秦军将领,是极为佩服的。

张良也很清楚项梁提出如此行事是因为什么。因为稷下学宫传来的消息除了胡亥的即将讨伐南越的两道诏令外,还有咸阳频繁的军事调动。

无论是秦军北上九原、西出巴蜀还是南下九江,稷下学宫都传来了大概的情报。

正是因为秦军近百万大军的庞大压力,才让项梁做出了赶在秦军大军到来前先吃掉淮河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计划。

项梁回到寿春,一边打造兵械,一边大力训练兵卒。经过近两月时间,效果是极为显著的。再加上有子婴帮助的秦军兵械,可以说楚军如今的战力已经相对于两月前有了质的飞跃。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项梁也许并不知道这句话,但是作为一个指挥官,却是深得其精髓。

昭屈景三族知道的消息,仅仅是项梁告诉他们的消息。项梁没有打算将秦军数十万大军南下征讨楚国的消息都说出来,因为如今的楚国并不安稳。

人心浮动之下,怕是未战已经先乱了。

项梁、宋义、张良等人都不说话,项梁说话的一方是范增。虽然范增比较倾向于昭屈景三族的意见,但是他的主公是项梁。

昭通、景共、屈平等人自然也不会说话,三族说话的人是景共之弟景同。

两人引经据典、唾沫横飞的已经整整争论了大半个时辰。

新任楚怀王熊心坐在大殿之上,百无聊奈的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两人,不由昏昏欲睡。虽然他很想如先祖一般将所有的权力都收归在自己手上,但是他很清楚如今自己只能做个旁观者,还有关键时候合稀泥的人。

所以在感受到项梁和昭通两人瞅过来的眼神之后,原本昏昏欲睡的熊心只得无奈的马上打起精神。

他知道,这是两人在示意该自己出场结束这场争论的时候了。。。)

第三卷 征程之始 第二章 应对

“咳!”

熊心轻轻咳嗽一声,殿下已经争论的口干舌燥的范增和景同两人瞬间止住。然后给对方一个惺惺相惜的眼神,齐齐转身对着熊心躬身一礼道:“王上!”

“嗯,今日到此为止吧!大将军、令尹、左右司马、左右令尹、莫敖以及诸位柱国等大人留下,其余卿家散了吧!”熊心王味十足的道。

“臣等告退!”

一众大臣,齐齐起身对着熊心一礼高呼道。

一切都仿佛演练了千百遍。

不错,确实是演练了千百遍。因为之前,每次争论到最后,都是如此解决,这已经是先前两月余的时间里无数次印证过的。

除掉点名的几个人,其余要退下去的官吏都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已经同自己等人无关。接下来,就是几个大佬之间在楚王的见证下进行博弈了。

结果如何,就看哪一家能够赢了。

等到其他无关紧要用作陪衬的大臣都退下去之后,楚王宫大殿内就剩下楚怀王熊心、项梁、昭通、宋义、吴芮、景共、景同、屈平、宋义、吴芮、范增、张良等十余人。

熊心看看项梁又看看昭通等人,最终什么话都没有说,安静的坐在自己的王座上。

“王上,刚刚下臣收到消息,秦人在十余日前数十万大军已经出函谷关、武关兵分两路南下。另有二十万据说是那胡亥亲军的秦人精锐已经沿金牛道前往巴蜀之地。”

项梁对着熊心微微躬身一礼。终于说出了他早就知道的消息。

“什么!?”

不出项梁意料之外。听到项梁话语的熊心和昭通、景共、屈平、宋义等人齐齐大惊失色道。

先是瞅了一眼脸上已经是一片惨白之色的熊心,项梁又将目光在宋义、昭通、景共和屈平四人身上一一扫过。眼神中的不屑丝毫没有掩饰。

宋义四人感受到项梁眼神中的不屑,顿时一个个铁青着脸。

“大胆项梁,你身为大司马、大将军,如此军情为何隐瞒不报?到底是何居心?”昭通实在是受不了项梁安嘲讽的眼神,虽然当初曾有段时间他确实看过项梁眼色行事,但是如今想来,却是他今生最为屈辱的时刻。

即便明明知道就算项梁真的知情不报,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但是昭通就是想恶心一下项梁。

这也是昭通等人第一次。真正的正面同项梁开始冲突。先前那些争论,互相都是马前卒上前厮杀,还轮不到他们这样的大佬,毕竟双方还要保持基本的面子不是?

从听到项梁说出秦军南下和西出开始。昭通就知道,项梁定然是早就得到了消息,那么自己等人先前在朝堂之上争论,算是真正让项梁当作猴耍了。

昭通等人想及此处,怎能不恼!

旁边宋义、景共、屈平三人也是眼神闪烁的盯着项梁。至于熊心,则是在项梁看他的时候,就已经将头低了下去。他虽然是楚王,确实真正连昭通等人都不如。

“令尹大人此话何讲?本将军虽然知道这个消息,却是才收到,在朝堂之上如若宣诸于众。如若流传出去令尹大人就不担心我楚国人心浮动。如若出现意外,令尹大人还能投靠那南越子婴,王上该如何自处?本将军还想问问,令尹大人是何居心?”

项梁的回击同样犀利,而且是异常的犀利。更是直接点出昭通等人同南越子婴等人有勾结。言外之意自然是说他们几人出卖楚国。

“你……你……你,王上,下臣对我楚国绝无二心啊!”昭通气的恨不得冲上去撕掉项梁几口肉下来,指着项梁你了半天,最终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匍匐在地对着熊心哭泣道。

虽然不怕光杆楚王熊心。却是不想让自己名声受损,毕竟这大殿之上,除了一众大臣外还有太监,还有楚王的侍卫。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风言风语流传出去。

“王上,我等同那南越子婴交好。尽皆是为了我楚国。老臣等问心无愧!”旁边景共出声道。

熊心没想到已经到了如今局面,两派之人还要咬个你死我活。

“两位卿家。都是我楚国柱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