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秦二世 >

第207章

我是秦二世-第207章

小说: 我是秦二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次同这个名义上的丈夫距离如此之近。这也是一年来,李嫉第一次见到胡亥。昨夜听李斯说皇帝已经不是先前的皇帝,李嫉心中还有几分怀疑。但是在此刻皇帝就站在她身前不足三步之遥时,她才惊觉自己老父口中那句“皇帝已经不是先前的皇帝”的意思。

皇帝,确实变了。

新婚之夜,皇帝醉醺醺的进入寝宫朝着李嫉扑来的时候,眼中那似若饿狼一般的淫邪光芒李嫉到如今仍然记忆犹新。惊慌失措之下,李嫉一酒樽敲在胡亥的脑门上。

没有鲜血直流,但是胡亥受痛却哭的仿若孩童。然后摔门而出,从此之后,胡亥再也没有进入过李嫉的寝宫。原本李嫉憧憬的新婚之夜,就以这样一番闹剧收场。

新婚之夜的事情,也给李嫉留下了阴影。胡亥不来,她也同样自得其乐。不过,她一直很清楚,如果不是因为她的父亲李斯是大秦位高权重的丞相,她李嫉早就被那个好色、昏聩的胡亥给折磨死了。

但是今天,时隔一年,再次见到胡亥。李嫉已经从记忆中再也找不到那个仿若色中恶鬼的皇子的影子。

身躯挺拔,眼神炯炯。完全看不到昔日那被酒色掏空身子甚至都挡不住她一个弱女子反抗的样子。行走间自有一股龙虎之势。真正的有了那么几丝执掌天下的帝王之气。

怔怔的看着胡亥的李嫉,陡然听到胡亥的问话,恍然发现自己失态,脸色微红间心中的那几分意外和杂念瞬间就被丧父之痛所取代。

“回陛下,父亲灵柩在大堂之上!”

李嫉刚刚收起的眼泪,顿时又流了出来。

老父虽然自她进宫之后很少去亲自看她,但是李嫉很清楚,老父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她这个不听话的女儿。昨夜,正是因为关心她,才不顾暑气连夜赶往甘泉宫劝说。

也正是因为去劝说她,才导致路上的刺杀之事。如果没有路上的刺杀之事,年老体弱的父亲不会受到惊吓,更不会因此而暑气入体,撒手离去。

李斯被刺的事情,在李斯回府之后,护卫就已经禀报过。

结合太医所说,李嫉自然将自己父亲猝死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归咎在自己身上。所以,此刻她尤为的伤心。

“好了,别难过了。随朕进去吧。”胡亥看着李嫉哭的梨花带雨的模样,安慰道。胡亥说着不由分说的一把抓住了李嫉的芊芊小手,牵着李嫉朝府内走去。

自己的小手陡然落入一个温热的手掌中,从来没有跟男子如此接触过的李嫉陡然一惊,下意识的想要挣脱,却不想被胡亥紧紧攥住,根本不能挣脱分毫。

随即反应过来的李嫉没有想到胡亥会变得如此霸道,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牵着自己的手。一层粉色的红晕瞬间爬上李嫉雪白的粉颈。只得任由胡亥牵着朝着府内走去,

胡亥根本没管这些,牵李嫉的手,也是他此刻的无奈之举。并不是说他对李嫉产生了什么想法。虽然李嫉确实是个美人。但是,胡亥并不是花痴。

李氏一族以及李斯一系的惶恐胡亥能清楚的感觉到。同时他也很清楚他们为什么会感到惶恐。李斯这棵大树倒下了,朝中已经再无人能够是蒙恬和冯去疾的对手。

姚贾、胡毋敬等人明显同蒙恬和冯去疾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个时候,如果胡亥表现的对李嫉冷若冰霜,那么只能更让所有人惶恐不安。皇帝不宠信皇后,没了李斯,再没了皇后的支撑,让一些有心人反而觉得皇帝这是要打压李氏一族了。

胡亥倒不担心蒙恬和冯去疾两人。他们两人同李斯的关系还真不好说,亦敌亦友,如今在李斯已死的情况下。他们如果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也定然不会走到如今的位置了。胡亥反而觉得,他们两人肯定会对李斯的后人多加照应。

不过,蒙恬和冯去疾两人不会对李斯一系的官员动手,不会对李氏一族动手,不代表他们族中或者手下的一些官员为了邀功出来攻讦李斯。

雪中送炭的事情,做的人少。落井下石的事情,却从来不缺少人做。

胡亥牵着李嫉的手,正是为了告诫一些在事后想要自作聪明的人。

如今,想要安抚这些人心中的惶恐,还有比牵着李嫉的手所能表达出来的东西多吗?事实胜过雄辩。皇后深得皇帝宠信,自然能够让那些想要落井下石的朝臣多出几分顾忌。

大秦如今最需要的是稳定。

看到皇帝牵着李嫉的手朝府内行去,蒙恬和尉缭、冯去疾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同迎上来的姚贾等人打过招呼跟着胡亥朝府内行去。留下众多因为看到皇帝牵着李嫉的手而精神一振的李斯门下。

丞相府的大堂,如今已经成为李斯的灵堂。无数白幡飘扬。因为人都尽皆出去迎接皇帝,所以如今偌大的灵堂空荡荡的。

大堂正中,一个完全由冰砖垒砌而成的灵柩中,和衣而躺的正是大秦一代权相,李斯。

来到大堂前,胡亥已经主动的松开了一直抓着李嫉的大手。独自一人缓步迈入巨大的灵堂。李嫉默默的跟在胡亥身后。不知为何,陡然失去那只温热的大手,李嫉心中无端的多了些许失落。刚刚被那只大手牵着,李嫉能清楚的感觉到周围无数人羡慕崇敬的眼神,那种安全感是李嫉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不过,这丝杂念也仅仅是在李嫉心中一闪而过,转瞬就被无尽的哀痛所取代。

李斯,安静的躺在白玉床上,整个身体都被一块块的冰砖围拢在中间。如今天气炎热,如果没有冰砖降温,怕是过不了多久李斯的尸体就该发臭了。

这是胡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李斯。此刻躺在冰床上已经毫无生息的李斯,安详无比,脸上神色间赫然带着某种解脱。任谁都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执掌了大秦朝堂十余年的权相。

逝者如斯夫!

第二卷 天下逐鹿 第一百八十九章 蓬勃关中

正如李斯给胡亥的最后一封信中所言,侍秦三十八载的李斯,无论是在大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还是在大秦一统天下后,兢兢业业的为大秦谋划着。

废分封行郡县,平百越,定度量,行币制,车同轨,书同文。等等这些,仅仅只是李斯在大秦留下的一部分痕迹。郑国渠、万里长城、通往天下的驰道修筑,同样少不了李斯的运筹帷幄。

如果没有李斯,大秦即便能够最终一统天下,也要晚上那么数年亦或是十数年之久。如果没有李斯,大秦统一后不可能迅速的建立一整套完备且行之有效的秩序来对整个天下进行统治。

同样,如果没有李斯,就不会有他胡亥的今天。

虽然李斯身上也有太多人性的弱点,贪恋权势,嫉贤妒能,腹黑等等,但是这都无法掩藏他对大秦、对整个华夏一族所做的贡献。

郡县制,更是影响了数千年的华夏历史。即便是在后世,也依然沿用着李斯所创立的这一制度。

此刻,看着神态安详仿若邻家老翁静静的躺在冰床上的李斯,胡亥的心中前所未有的复杂。

按理说,不管如何,他都应该恨这个老东西差点害死了丽妃,让他还没有出生的子嗣就这样夭折了。但是,当事情的真相真的出现在胡亥眼前时,胡亥却忽然发现自己心中有怒、有气,该有的不该有的都有,却唯独没有那恨。

“唉!”

胡亥默然半响。发出一声叹息。随后,胡亥整整身上的衣服,默默的对着躺在冰床之上的李斯深深一揖到地。

死者为大。

过去的事情都让他过去吧。胡亥在心中默默道。

皇帝从来没有在人前对人行过如此大礼。围拢在大堂外面的朝中众臣,看到胡亥的动作,无不泪眼朦胧。李斯。确实当的起这一拜。

良久,胡亥才直起身体,猛然舌绽如雷喝道:“李爱卿,一路好走!来世你我再做君臣!”

空旷的大堂中,“李爱卿,一路好走!来世你我再做君臣!”的话音寥寥回荡,穿透大堂,穿过内院。在整个咸阳上空回荡,经久不绝。

“丞相大人,一路好走!”

蒙恬带领下,一干朝中重臣对着安详而躺的李斯身躯齐齐一揖到地,齐声高呼道!

李斯同样当的起所有人这一拜。

快乐,可以传染。悲伤,其实同样也是可以传染的。

随着丞相府的哭声。自咸阳各处赶来的百姓,无不酣然泪下。

整个咸阳,笼罩在无尽的悲伤中。

……

大秦二世元年七月二十四日夜,大秦丞相李斯在丞相府中无疾而终,享年六十有八!

随后大秦二世皇帝发布了一系列诏令。

大秦左丞相李斯功在社稷。特赐李斯秦侯,世袭罔替,特赐李斯墓葬之地选于骊山始皇陵一侧,一生为大秦操劳的李斯,将在始皇陵一侧安眠,陪伴始皇帝!

大秦右丞相冯去疾,劳苦功高迁任左丞相。三川郡守李由素有贤名,晋为右丞相。三川郡守由掌爵中尉方有从迁任。册后大典延期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再择黄道吉日举行。

册后大典延期,是李嫉主动提出来的。而这,也比较合胡亥的心意。毕竟家中丧父,依制七七四十九日内不得行婚嫁等喜事。而如果,将李斯的尸身一直用冰砖保存,在这炎炎夏日,必然会发生腐烂。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初一。

笼罩了整个咸阳七天的悲伤,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今天,是秦侯李斯出殡之日。

无穷无际的白幡将整个咸阳都淹没!

无数的百姓、世家贵族自陇西、九原、北地、巴蜀等郡赶来为李斯送行。汹涌无尽的人流将偌大的咸阳城都整个填满。

出了咸阳,汹涌的人流拥挤在大道两侧,无尽的白幡一直延续到天际。

从咸阳到骊山始皇陵有四十余里,由蒙恬和冯去疾两人亲自为李斯扶棺而行,大秦二世皇帝仪仗为李斯开道,尊荣无双。

枪如林,戈如森,铠甲锵锵!在逾百万的军民簇拥下,一代权相李斯,获得了远比原本历史上要尊崇无数倍的荣耀,想必可以安乐于九泉了。

丧事已毕,大旱已解,汹涌的人流逐渐开始离开咸阳,回归故乡准备新一轮的耕种。

咸阳却在这个时候,再次传出了一道让整个天下为之震惊的诏令。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初二。

大秦二世皇帝下诏废除大秦境内所有私奴将私奴尽皆赦为平民的诏令以旋风般的速度飞速的传遍整个天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刚刚经过李斯之死尚未安静下来的关中各地首当其冲。不过让所有心中窃喜着关中将要大乱的人大跌眼镜的是,随着二世皇帝的诏令下达,关中各地的世家贵族率先纷纷将府中的私奴尽皆如数释放,将所有奴籍文书一并送往上计府府衙。

紧随这些关中世家行动的是大秦朝中诸多朝臣,上到三公九卿,下到官员小吏,只要府中有私奴的,尽皆争先恐后的在皇帝诏令下达当日将所有私奴送往上计府备案。

短短不到三日,关中各地逾百万的私奴就专为身家清白的大秦百姓。

第一次享受到自由的滋味,无数刚刚成为平民摆脱私奴身份的百姓自发的在咸阳宫广场上聚集,一遍遍的向着高高在上的咸阳宫叩首,再叩首。

没有做过私奴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他们心中的心酸和悲哀。一日为奴,终生为奴。世代为奴,这在先秦时代是铁律,没有任何人能够更改。他们不是人。而是奴。甚至连猪狗都不如的奴!

胡亥的诏令救的不仅仅是他们,更是这逾百万这整个天下无数私奴的后世子孙。让他们从此摆脱奴隶的身份可以轻松自在的走在大道上,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