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相冈纳里斯商讨了一个唯一能使希腊体面地退出小亚细亚的办法,这就是取得伊斯坦布尔。然而,这一设想触动了中华帝国和协约国的集体利益。
西方集团一向视海峡地区为国侈示共管地,伊斯坦布尔是不可以由西方列强以某种借口夺走的城市,而战后中华帝国也介入其中,分了一杯羹,希腊作为一个局部战争的失败者,当然没有资格单独占有它,因此希腊的请求遭到拒绝。
为防不测,法、意两国见中华帝国染指土耳其,还向伊斯坦布尔派出了军队,于是两国也借口跟土耳其讲和,也向那里派出了军队。而土耳其政府本身也担心会被中华帝国一家控制,因此希望让其他国家也进入土耳其,跟中华帝国分庭抗礼,以达到平衡状态。
土耳其的小算盘打得很响,然而,一个弱国根本没有力量左右强国的意志,中华帝国对协约国方面的影响力远比土耳其估计的强很多。
协约国的天敌始终还是同盟国,因此灭亡同盟国的战略不变。他们不甘坐视希腊的彻底失败,于是向土提出土、希停战和谈的建议,其目的与手段同前第一次希土战争时期的伦敦会议如出一辙,只是在和谈条款上对土略宽容一些而已,同时增加了中华帝国的条件。
土耳其政府出于战略考虑,不想使和谈立即破裂,于是不断提出反建议,表示可以磋商,以拖延时间,加紧备战。
萨卡里亚战役后,土耳其军队并没有乘胜将希军逐出境外,因为当时土军武器短缺、物资困乏,兵力尚不足10万。凯末尔知道,过早的反攻很可能会招致失败,于是一方面在国际间努力谋求外交上的胜利,一方面在国内积极备战。经过努力,至192?年夏,民族武装已经秘密组成了一支20万人的新军,拥有2983挺机枪,442门大炮,120辆战车,分别编为19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和一个机械化师,统归西线司令伊斯迈特将军指挥。至此,大反攻的准备工作已接近完成。土军的反攻计划是由凯末尔亲自拟定的,要点是:在南路,以主力先肃清希军的外围据点,进而集中攻打阿菲永一卡拉希萨尔和杜姆卢波纳尔一带的希军右翼集团,并对其主力部队实施合围。北路军团的使命则是,突破敌人的正面防线,尽可能地向厄斯基色希尔和布尔萨方向实施追击。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土军的战前准备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
1921年8月26日凌晨,反攻战役开始。总司令凯末尔、西线司令伊斯迈特和总参谋长费夫齐亲临科曼台培高地实施指挥。在土军大炮的猛烈轰击下,希军前沿工事一个个被摧毁。炮火准备后,土军装甲部队进行突击作战,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装备得到了发挥。钢铁洪流迅速突破希腊军队的防线,随后土军步兵跃入敌军战壕展开肉搏战。而骑兵则从侧翼包抄希军。
日暮时分,希军阵地已被突破,土军乘胜对阿菲永发起迅猛攻击。于次日占领该城。在厄斯基色希尔前线。土耳其的一个军也攻破希军防线,迫使希守军向西撤退。 希腊军队的处境十分不利。由于统帅部在撤离与坚守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安纳托利亚前线的防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土军开始进攻的时候,希军总司令哈詹尼斯蒂斯甚至不在前线,而是远在伊兹密尔度假。希腊政府撤消了哈詹尼斯蒂斯的职务,由前线军团指挥特雷库皮斯接任总司令。此时希军的右翼集团在土军的攻势下已然大乱,特雷库皮斯实际上已经无法履行总司令的职责了。
8月29日,土军已将希军右翼集团退往伊兹密尔的后路切断,有5个师的希腊军队在杜姆卢波纳尔地区遭到包围。土军在凯末尔的指挥下发起强攻。希军大部被歼,只有8000人在特雷库皮斯的率领下突出重围赶到乌沙克。乌沙克一带地势险峻,特雷库皮斯准备在此建立防御阵地,以掩护希腊残军向伊兹密尔撤退。但是土军不容希军有半点喘息之机。
9月2日,正当特雷库皮斯与其参谋人员在军营中计划布防的时候,一支土军骑兵突然出现,将指挥部的所有人员一齐俘获,该路希军自此彻底失败,乌沙克遂被土耳其人收复。由凯末尔亲自指挥的南路围歼战战果辉煌,它在土耳其历史上被称为“总司令战役”。
南路战役之后。土军主力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向伊兹密尔方面继续实施追击,另一路沿铁路北上,配合北路土军夹击厄斯基色希尔,并将驻守该地的希腊1个军大部消灭。
9月初,屈塔希亚亦被收复。土耳其军队怀着昂扬的斗志继续追歼希军,力图全歼入侵者。北路土军于9月5日收复了布尔萨,又在马尔马拉海滨的穆达尼亚俘获了希军的1个师。之后,该军的1个纵队向南收复了巴勒克西尔,锋芒直指达达尼尔海峡边缘的查纳卡累。南路土军则连续攻占了阿拉谢希尔、萨利赫利等地,于9月9日占领了伊兹密尔。少数希军逃到海边,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渡海逃回了希腊。
至9月18日,20万希腊入侵军已被从安纳托利亚全部肃清,自1920年起放在大国民议会主席团桌子上作为志哀标记的黑色桌布,被和平岁月中的绿色桌布所取代了。
当土耳其军队在小亚细亚西岸追击希军,进而迫近黑海海峡的时候,协约各国感到十分恐慌。英国人一面虚张声势地进行战争准备,一面建议土耳其暂停军事行动。凯末尔得到中华帝国的保证,向土耳其提供军事保护伞,因此对英国人的恐吓不予理睬。于是,法国人只得伪装成土耳其的友邦,并以协约国所有国家全权代表的资格向凯末尔保证说,土耳其将不战而收回东色雷斯,凯末尔这才同意缔结停战协定,下令军队停止前进。
10月11日,以伊斯迈特将军为首的土耳其代表团和以英国哈林顿将军为首的协约国代表团,在穆达尼亚签订了停战协定。按照协定,希腊军队立即撤离了东色雷斯,土耳其军队以“宪兵队”的名义进驻该地。以后,大国民议会政府分别向东色雷斯和伊斯坦布尔派驻了行政人员。
10月底,协约国向安卡拉政府发出召开洛桑和会的邀请,同时受到邀请的还有苏丹的奥斯曼政府。但苏丹政府已因他们背叛民族利益的行为而变得声名狼籍,大国民议会通过一项法令,宣布自1921年11月1日起废除苏丹制度。瓦希代丁闻讯后。逃出王宫,乘英国军舰逃往马耳他,奥斯曼帝国从此寿终正寝。
1921年11月12日,以外交部长伊斯迈特为首的土耳其代表团与中、英、法、意、希等协约国家参加了在瑞士洛桑召开的和平会议。
和会邀请苏俄参加讨论海峡问题,德国则派观察员列席了会议。和会就土耳其的领土边疆、战争赔偿、奥斯曼债务、治外法权、海峡和摩苏尔归属等问题进行了谈判。这次会议是土耳其与西方各国结束战争状态。重建外交关系的会议。土耳其代表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并与殖民国家据理力争。进行了严肃的谈判。
经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土耳其在中华帝国的支持下,终于在1922年7月24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和约。《洛桑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土耳其放弃对阿拉伯属地的所有权。土耳其和希腊以马里查河为界。博兹贾达岛和伊姆罗兹岛划归土耳其,土耳其和法属叙利亚的边界以《安卡拉条约》上的规定为准,希土互换侨民;取消双方面的战争赔款;取消财政监督;取消治外法权;海峡由土耳其代表任主席的国际管理委员会共管,平时海峡地区不设防,对商船及军舰一律开放,但对各国军舰通行的数量及吨位有所限制。
《洛桑条约》对于新生的土耳其国家来说,还有许多十分苛刻的地方,如摩苏尔油田最后划归了伊拉克,由中华帝国实际控制。新政府又承担了偿还奥斯曼帝国旧债的重担,尤其是土耳其海峡依然由国际共管,并实行非武装化,使土耳其的独立与生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面临着威胁,直到许多年以后,土耳其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才将海峡完全收归国有。
但总的来说,《洛桑和约》的签订仍然是土耳其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其深远意义在于,它向全世界表明。土耳其人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捍卫了民族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并且由此摆脱了殖民枷锁,并且粉碎了协约国妄图瓦解土耳其的阴谋。
不过,《洛桑和约》的真正赢家却是中华帝国。因为中华帝国不但成功的挫败了西方协约国阵营对土耳其的肢解行动,更是两边获利,从希腊那里得到了克里特岛军事基地,从土耳其那里得到了摩苏尔大油田,从战败了亚美尼亚那里控制了巴库石油区,这样,中华帝国实际上掌控了中东的全部石油开采和运输,强化了对巴格达铁路的控制,捏住了西方世界的能源命脉。
签订之后,协约国开始从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地区撤走军队。1922年10月6 日,作为独立战争胜利者的土耳其军队在人民群众的欢呼声中开进了伊斯坦布尔。13日,大国民议会通过法律,将安卡拉确定为土耳其的新首都,不久又宣布土耳其为共和国,土耳其的历史从此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中华帝国随后跟土耳其签署了中土安保条约,中华帝国有权在君士坦丁堡驻扎军队保护海峡交通线,在巴格达铁路沿途驻扎军队巡逻,土耳其的所有港口对中华帝国海军开放,中华帝国海军军舰自由进出。作为回报,中华帝国向土耳其提供8亿龙币低息贷款,购买土耳其国债,稳定土耳其经济。并且中华帝国对土耳其的安全负责,土耳其若遭外军入侵,中华帝国有义务出兵协防。
中土安保条约就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土耳其选择了接受,主要原因是土耳其被协约国欺负怕了,同盟国的德国在第二次希土战争中没有帮助土耳其,这令土耳其遭受侵略差一点亡国,因此土耳其为了得到中华帝国对其的军事保护伞,宁肯签署不平等条约。
中土安保条约遭到一部分土耳其爱国人士的反对,但是土耳其政府宣称中华帝国是土耳其的盟友,军队留在土耳其国土上是在履行同盟责任,辩称只要中华帝国军队留在土耳其国土上,就不会再有国家敢入侵土耳其。而土耳其大多数国民都被战争害苦了,迫切需要和平环境,因此整体上土耳其国民对中华帝国好感度增加。
就这样,中华帝国通过海湾战争和第二次希土战争,成功的把土耳其变成中华帝国的军事盟友,在欧洲、西亚、北非和中东潜入了一个巨大的钉子户,为中华帝国随后展开的全球战略部署提供了便利。(未完待续)
第493章 中苏博弈
东西方大国在土耳其的厮杀,整体上以中华帝国大胜协约国失败而告终,但是博弈期间,另外一支势力的悄然崛起令东西方世界都感觉到了威胁,这个势力便是红色苏联。
1921年底,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主导下,苏维埃俄国同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联邦进行第六次谈判,就成立苏维埃联盟一事展开谈判。
其实,早在前五次谈判时,苏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就已经达成了一致,但是外高加索联邦一直徘徊犹豫不决。主要因为中华帝国对外高加索施加了压力,并且发动海湾战争对外高加索联邦成员国亚美尼亚展开了军事行动,夺取了巴库石油区,控制了外高加索联邦的命脉,外高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