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称雄-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秦军远道而来时间一长必然士气低落,秦与楚、韩、魏交恶,必然不会将战事拖太久,以免生变!”
“一切全听*军之言!”
第三十六回 再失光狼
天光刚亮,秦军大营摆开阵势,四名赤膊壮汉登上高台,平台上放着一只铜碗,里面是红色血迹,壮汉端起一仰脖直接喝下,转身来到战鼓前,咚咚咚,战鼓擂动,秦军大军向上冲杀,方才的一幕彻底激起心底的血性,岭上守军连忙起身防御,眼中尽是血丝,手持长矛看着顺着山势而上的秦军,阵营相距有一段距离,王龁同样担心廉颇夜袭,身后便是秦军驻扎大营,粮草重地,粮草从咸阳调度到高平需要一月有余,所以绝对不能有失,夜里布下几路伏兵暗哨,赵国大军丝毫没有动静,三更起锅造饭,天光一亮立刻攻城。
赵军驻守的长岭之上每隔一段距离要塞之上出现一人手握令旗指挥兵士迎击,箭矢、巨石、长矛,凭借地势之险,可以给予秦军致命一击,手握令旗之人正是廉颇此行带来的将领,带领所部人马坚守工事抵御秦军,老马岭长达数十里,除了几处险要之地无法攀登之外,其余各地俱可发动攻势,廉颇坚守的正是最为关键的关口,王龁同样坐镇此地,其他要地交给门下数名将领。
廉颇下令,“谁丢了工事提头来见!”这是军令,任何人不能违背。
廉颇站在高处向下观望,大阵之中亲兵围住一人,高头大马身披盔甲,一杆大旗握在手中,浓髯虎目威风凛凛正是秦军主帅王龁。
廉颇取下身后硬弓,双臂发力,数十石硬弓硬生生拉开,嗖的一声,一道箭矢直射王龁,这样的距离普通弓箭根本无法射到,廉颇气力出众,手中所用更是加固硬弓,力道远在普通弓箭之上,箭矢越过秦军阵营在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中直取对方主帅,劲力丝毫不减。
王龁端坐马上面不改色,手中长枪一抖,砰地一声,箭矢直接挑落,大枪放下冷哼一声,令旗一摆继续攻城,攻势丝毫不减,秦军奋勇向上冲杀,几次跃上山梁硬生生被廉颇大军压制,攻入兵士同样死伤殆尽,赵国兵士之凶悍同样令以凶悍著称的秦军吃惊。
“继续攻城!”
一道道人影随着滚落巨石向下翻滚,眼见太阳西去,今日必然无事,廉颇从高处跃下,目光落向远处,不由得神情一变,其中一处要塞所插的不是赵国大旗而是秦军,“怎么回事!”
一队人马飞奔而至,“*军,大事不妙,下方一处工事失守!秦军已经将其占据,末将带人试图夺回,怎奈人数上占据劣势只得放弃。”
“那里的守将何在!”
来人摇头,“冲过去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守将尸体,守在那里的兵士尽数战死,没有一个人后退!”
廉颇叹口气,王龁脸上露出笑意,无论廉颇如何了得,能够顾及的只是此处,索性以优势兵力加大其他地段攻势,兵士来报,要塞攻下,虽只是一处,却是犹如一把利剑直插赵军心脏,若继续坚守每日坐立不安,若退,所有一切努力尽废。
廉颇无奈,“撤至丹阳以内,大军驻扎大粮山!”
“将军,为何不坚守光狼城?”
廉颇摇头,“光狼城虽然地势险要,怎奈是一座孤城,三面环水,一旦正面被人围住,水势升起并无退路,加上范围太小,不利大军行动,若是以十万驻守恐无法阻止秦军,再多同样无法发挥用处!”
“只是守在光狼城的两万将士!”副将听罢不由得眉头一皱,将军此举便是放弃光狼城。
“以两万将士性命换取整个赵国的希望足矣!”廉颇面色阴沉,终于见识秦军可怕,战力惊人,攻城步兵、器械要在赵军之上,失去一处要塞,王龁必然以此为据点不停蚕食,到时首尾无法兼顾,不如索性撤出第一道防线,重新占据对赵国大军有利位置。
副将无奈摇头,没有援兵光狼城必然无法坚守,廉颇从高处跳下,亲兵立刻上前,大军向后退去,战鼓声阵阵,秦军再次发动攻势,守军已经退去,一路并无阻隔,冲在最前秦兵眼中露出诧异之色,莫非是赵人用的诡计不成,要塞之上一块石块松动向下落去,连忙以长盾护住身体,石块滚落,势头远非守城巨石相比,秦兵从盾牌后面探出头来,丝毫不见任何动静,一声怒吼率先冲出,云梯架起,工事远非城墙相比,不过瞬间跃上,工事内空空如野,秦国大军迅速占领老马岭,手中长矛一晃,赵国大旗应声而倒,王龁看在眼里,“廉颇未免太过小心!”
秦国大军登上老马岭,上党外围险地尽数攻下,长平之地尽收眼底,远远看去,赵国大军向后退去。
一人上前,“主帅,末将愿带人追杀,一举消灭赵军!”
王龁摇头,“廉颇绝非等闲之辈,若是稳扎稳打倒有胜算,一旦轻易冒进难免被廉颇所制!”
“不战而退,主帅未免太过高估此人!”
王龁摇头,“看看这里,若是给你十万大军,能否在短短几日建起这样一道工事,不要忘了,为了攻下这里足足损失两万兵士!”
“末将自问无法做到!”
“此处位置险要,更加是我秦国大军后路,万不能失,今命你部在此坚守!”
“人在岭在!”
“好,传令下去,歇息一日兴兵光狼城!”
廉颇所料不错,光狼城虽然险要在,怎奈城池太小,数十万秦军团团围住,一旦进入只有死守一途,更加失去退路,光狼守将面色阴沉,秦军攻到城下,必然是*军第一道防线被人攻破,大军又去了哪里,自己这些人又是什么,诱饵,弃卒,两万将士生死难道真的如此微不足道。
不由得仰天长叹,战争已经无情,不想人同样如此,如何,赵人宁死不降。
“将军,秦军不下十余万!”
守将怒吼一声,“拿出赵人的勇气,与秦军决一死战,*军大军就在附近!”这不过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同样留给人一丝希望,哀兵必败。
“与秦军决一死战!”
光狼城上演生死拼杀,两万守军足足拖住秦国二十万大军三十天,秦军顺着沙土混着尸体搭成的路冲上城墙,城墙之上尽是死去的赵军尸体,城门打开,一颗古柏位于正中,左侧是一座庙堂,上写成汤庙,成汤庙是为了纪念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建立商朝后,减轻征赋,鼓励生产,深得民心,被当做神灵供奉起来,若不是纣王无道,弄得民不聊生,必然不会有如此乱局。
成汤庙前后是两座戏台,可以看出平日必然十分兴盛,秦军来袭,城内百姓大多避难逃至邯郸,光狼城内尽是尸体尽显荒凉。
“入城!”
大军向前,猛然一阵箭矢射出,先行进入秦军尽数被杀,守将眼见秦军以泥土填城,必然无法坚守,于是命人迅速推向内城,试图借助内城城墙阻挡秦军。
“防御!”
一声令下,兵士手中盾牌快速结成盾网,箭矢完全失去作用。
王龁高声道:“光狼城如今已经是一座孤城,廉颇大军早已退走,若是肯归降必然厚待之,本将军言出必行!”
退到内城不足千人,大多是新招募的新军,如何见过这样残酷场面,眼中尽是惊恐,三十天,三十个无眠的日日夜夜,所有人清楚所谓的*军大军就在附近不过是一个谎言,没有人愿意说破的谎言,一人一咬牙,手中长矛丢下,转身向下奔去。
第三十七回 秦赵对峙
“回来!”
新军面对数不清的秦国大军万念俱灰,王龁嘴里说出廉颇大军已经退走,心中仅存的一点希望完全破碎,索性放弃,或许可以保住性命。
守将连忙出声阻止,怎奈大势已去,兵士纷纷丢下兵器从城墙走出,王龁脸上露出笑意,手臂一挥,早已准备好的箭手纷纷射出,面对已经投降的赵军始终不肯放过,足以看出秦军之凶残。
箭矢射中身体,嘴角流出血迹,手指指向一脸冷笑的王龁,不想同样是一条死路。
“没有退路,和他们拼了!”
“拼!”
赵国守军不足千人,一阵冲杀,守将挥舞兵器拼死阻挡,内城远非外城所能比,秦军人数占据绝对优势,两侧城墙失陷,秦军顺着城墙向内冲杀。
“退入巷子!”
守将击杀一人身形跃下,内城被占,能够依托的只有百姓的房屋还有幽暗的巷子,身边只剩下不足百人。
“虽死犹荣!”
守将哈哈大笑,“今日便以秦人之血祭奠两万将士!”
疲惫的身影,瘦弱的身躯,身上大多带着伤痕,一支残兵爆发出令人惊叹的战力,不足百人依靠巷子与秦军周旋,从午时一直激战至黄昏,守将阵亡,随着最后一名兵士倒下,光狼城两万守军尽数被杀。
王龁上前,“不想赵人如此凶悍,这些都是令人敬佩之士,厚葬!”
所谓的厚葬,不过是挖了一个大坑将尸体尽数掩埋,总好过暴尸荒野,十几个大坑挖好,两万守军尽数掩埋,光狼城变成血城,地上尽是血污,一阵狂风而过,电闪雷鸣,大雨顷刻而至,雨点打在地上泛出红色,慢慢凝成一条水沟,不停冲刷地上血污。
大雨,恰恰是廉颇所忌讳,一旦大雨而至,光狼城三面水域必然暴涨,索性趁着雨季未到先行退到泫水。
廉颇登上高地,一道道白色电光划过夜空,光狼城隐约可见,光狼城内最后一道代表赵国旗帜消失,不由得叹口气,光狼城彻底落入秦军之手,这样的选择同样是无奈之举,此战秦国与赵国不同,秦国有备而来,准备充分,兵将上下一心,举全国之力与赵决战,赵国不然,冯亭书信送达其中不乏抵触之声,认为此举必然激怒秦国陷赵国于万劫不复,赵王虽然执意一战,怎奈仓促起兵,粮草、器械始终无法与秦相比,唯一占据的就是地利。
脚步声响起,廉颇回头,身后走来一人正是冯亭,目光落在光狼城上空不由得叹口气,“两万条人命就这样葬送秦军之手!”
廉颇面色阴沉,“这是秦人犯下的恶行,总有一天要为之付出代价!”
“廉将军莫非是要以此为防线与秦军相峙?”
“不错,此处占据泫水之险,加上东部山脉形成天险可保后方无忧,韩王山与泫水之间乃是一处平地,完全可以发挥赵国骑兵之威力,在此处驻扎一队精兵,秦军必然无法攻克!”
冯亭听罢连连点头,“*军如此布局可谓占据地利之势,丹朱岭一带加上长平关乃是赵国与上党之间门户,万不能失!否则腹背受敌,粮草无法运送,大军必然遭遇危困!”冯亭担任郡守多年,对于上党地形十分熟悉,如今外围已失,西部壁垒尽数被占,只有彻底保住东部防线才有希望取胜。
廉颇笑道:“郡守请看!”说完用手一指背后连成一片山脉,山势高耸悬崖峭壁,“只要抽调兵力在这里沿线建造一座石城,只需派出少量人马便可以驻守,长平关虽然重要,只是此处还有一道险关,若能坚守同样可除丹朱岭之忧!”
“将军是指羊头山东侧险要之地故关?”
廉颇点头,“恰如郡守之言,此关更为险要,虽然难行,毕竟可以打通邯郸与上党之地联系,战场之势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不能有任何疏忽!”
“廉将军所言极是,此地东面便是泫氏城与长平遥相呼应,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