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德川家康 >

第579章

德川家康-第579章

小说: 德川家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胜不禁呆住了,挠了挠鬓角。家康脸上淡然,没有一丝兴奋,他恐觉得自己只是得到了应得的东西。

未久,结城秀康与本多正信结伴而来。秀康没有鼻子。有人说,从作为秀吉养子继承了结城家业那时起,他就频频出入妓院,不意染上了花柳病,连鼻子都掉了。也有人说,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放荡很是不满,遂割掉了鼻子。总之,与弟弟秀忠不同,秀康貌丑性烈,堪称一员猛将。当初石田三成被七将追杀,最后不得不逃到伏见城求救时,秀康就曾奉家康之命把三成护送回领国。当时,秀康甚是不满,道:“救了他,便是养虎遗患,纵虎归山。”当他得知三成趁着父亲不在起事谋反时,又道:“若不立刻西上剿灭乱军,必落为笑柄。”总之,他极力主张西征。

“父亲大人!”秀康来到父亲面前,慷慨激昂道,“大致情形,佐渡守已跟孩儿说了。秀康从来未想到会留在此地。孩儿只想做讨伐三成的前锋,请父亲改变主意,成全孩儿。”

直胜不禁一怔。一切本来都那般圆满,可眼前的父子二人眼看就要争吵起来。

“秀康,你不厌上杉?”

“西征为先,孩儿必须做父亲先锋。”

“那么,你推举谁?”

“推举?”

“代替为父,代替你,打败景胜。你觉得谁最是适合呢?”

家康心平气和反问了一句,一脸严肃靠到扶几上,“征西大帅是为父。但当景胜发现我西上之后,定会动兵。即使景胜不动,一直与三成暗通款曲的直江兼续也不会坐视不理。这样一来,佐竹义宣也会随风动起来。那么,你觉得能够完全压制这些对手的还有谁,秀康?”

秀康不禁狼狈起来。留下来压制上杉,一般人还真的无法胜任。若是用一将来统率全军,此人不是自己就该是秀忠,此外再无别人……秀康正想到此,又听家康平静道:“我不能留下来。你别怪我发牢骚,我又想起你的长兄信康。若是信康还活着,此种时候,他自会为我牢牢压住阵脚,让我毫无后顾之忧。秀忠和我一起西上,人们自会说,家康父子来了,这会大大鼓舞士气。但秀忠现在力量不足,实战经验亦不足,景胜和直江山城断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父亲大人!”

“你莫要急,你必须考虑清楚。此人须要有足够的威严,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与敌人一决雌雄。有这样的一个人驻在此处,景胜的斗志便会大打折扣。景胜原本就无多大野心,不会像石田那样觊觎天下,他亦不会主动前来挑衅。”

“但是……”

“怀有野心的不是景胜,而是直江山城。但这种野心也是鼠目寸光,只是为了个人的盘算。家中有人反对,他就不能强行起兵。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方留守主帅人选。主帅是一员猛将,上杉便绝不敢在我西返时打江户的主意。在此期间,我便会完成征西大业,再挥师东下。”

秀康正要插话,家康又轻轻止住他:“因此,你最好给景胜修书一封。就说,尽管秀康年轻,但也是太阁与家康之子,决心代替父亲随时恭候大驾云云。在敌人渡过鬼怒川之前,要按兵不动,严密监视敌军动静。敌人自夸武力天下第一,不敢丢失颜面,所以他们十有八九不会轻动。但一旦我军主帅被他们看扁,情况就截然不同。石田必然努力煽功他们起兵,他们起兵,西军也会振奋起来。如此一来,局势就大变了。如此重要的职责,究竟让谁来担当为好?”

秀康死死盯着父亲,敬服不已——父亲早已下决心让他留守江户了。他大声道:“父亲大人,秀康愿意留在这里。秀康在,便定会挡住景胜!”

“这方是孝顺儿子。”家康发红的眼里噙满泪水。

虽然嘴上说满不在乎,真正要阻挡上杉氏的进攻,却是命悬一线,家康对此再清楚不过。战争千变万化,就连家康自己,生死都难以预料。“流眼泪会影响士气。”尽管也在自责,他心中的担忧却怎么也控制不住。战争的罪孽总是不能消除,给众生带来无穷的灾难,自己和儿子也要涉险,他只盼总有一天能苦尽甘来……

“看来还是你明白为父。”尽管嘴上鼓动着秀康,可家康心里却很是悲凉。他一生经历过无数悲欢离合,但仍不由自主落下泪来。战事与死亡总是拴在一起。即使秀康能够活下来,家康也未必就能保证一切安泰。年轻的秀康无法理解的恐怖与感慨,在家康心里翻涌,本多正信也在一旁簌簌落泪。

“这才像我儿。这是一场关乎天下能否太平的战事!你是统帅,好样的!”

“明白。能得父亲另眼相看,孩儿很是高兴。”年轻气盛的秀康现在还体会不到生命的残酷。

“佐渡,把那套盔甲给秀康。”

正信忙催促板坂卜斋把装盔甲的箱子从库中搬了来。

“秀康,这身盔甲就给你了。这是为父从年轻时一直穿用的盔甲,迄今为止还没有穿着它吃过一次败仗,它是幸运之甲。你穿上它指挥三军吧。记住,万不可轻举妄动。但敌人若渡过了鬼怒川,就绝不要轻饶了他们!好生把我的嘱托记在心上。”

秀康呵呵笑了。对他来说,比起肩上的重担,他对父亲的盔甲更在意。父亲连盔甲都准备好了,嘴上却还说着“究竟留下谁好”,真是可笑。秀康笑道:“多谢父亲大人,孩儿收下了。”

退回到走廊,正信还在劝说秀康:西军乃乌合之众,上杉才是强敌……

“我知道。我怎么会让景胜那厮看扁?景胜胆敢越过鬼怒川,我便让他片甲无归!有此气概,景胜敢不撤兵?他一旦撤兵,我就一举歼击他们。”秀康昂然道。

宇都宫本城由秀康和蒲生秀行守卫,二道城由老练的小笠原秀政负责,三道城由里见又康把守,兵力合约两万。

东面的防守就此决定下来。剩下的就只是丰臣旧将何时拔营了。家康把时间定于七月二十八午时。在此之前,只让将领们在小山最后一次碰头,之后直接西上。

庆长五年七月二十八,从早晨起就下起了大雨。大雨之中,人们再次聚集到小山。由于各部已先行出发,冒雨集中到此处的人只有那些马前护卫。

以福岛正则为首,池田辉政、浅野幸长等人只持长枪一柄,随身印笼一两个,外加步卒十余人,均是轻装上阵。显然,这次的会也无甚大事可议。众人只是互相打个照面,照先前誓言,回到自己居城,为迎接家康作准备即可。

家康当然沿着东海道前行,秀忠则顺着东山道前进,至于正准备东进的前田利长,家康则令其停止向会津进发:只是边打击沿途西军,边到美浓、尾张会合。另,家康命水野胜重先返回刈谷城继承家业,之后,再在西三河至东尾张、伊势一带巡视,密切监视伊势、伊贺诸城主动向,一旦发现形势不对,就立刻密令柳生宗严之子宗矩返回乡里,相机行事。

西征的准备已一切完毕,可家康却迟迟不从小山出发。大雨一直从二十八日下到二十九日,诸将只好各自踩着泥泞回去。

平静地送诸将回去之后,家康又认真地关注起景胜,不,更确切地说,是观察起直江兼续和佐竹义宣的动静来。尽管早已布置好对付二人的一切,但他们是否会提早让此次的骚动扩大,关系甚大。

到八月初四晨,家康方从小山出发,乘小船逆古河而上,让人把栗桥切断之后,直奔江户,随行只五六艘小船。

第十五章 大军无魂

德川家康悠然赶往江户的同时,在大坂城西苑,石田三成正死死盯着眼前展开的地图,仿佛要把面前的地图吃下肚去。他心上有如压了一块巨石。

战线被不必要地拉长了。三河以西本来可以完全掌握在手中,却有很多地方星星点点留下了残敌。距离京城不甚远的近江大津,京极高次竟始终不肯屈服。丹后田边,细川忠兴之父幽斋亦顽固地死守城池。驻守尾张清洲的福岛正则,看来已完全倒向了家康。本应与三成同途的前田利长已调转兵锋,眼看就要攻到大谷刑部领地。

成功并非没有,便是将岐阜的织田秀信拉拢了来。若福岛正则迎家康入清洲,再对秀信发起进攻,则又不能令人安心。秀信乃信长嫡孙,即是曾被秀吉指定继承织田氏家业的三法师。三成派家臣河濑左马助到秀信处,费尽口舌,使尽手段,方将其钓到手中。

“你支持内府,会有何好处?尾张原本就是织田发祥地,你若加盟西军,石田大人保证,定会把美浓、尾张二地交还与你。”三成让河濑左马助带话。

秀信勉强答应,但老臣中却有大半反对。木造具正、百百纲家等人一见事已如此,立刻投前田玄以而去。前田玄以曾受信长子信忠之托,答应终生辅佐秀信。前田玄以料定三成必败,已谎称有病,撤离大坂,隐居到了京都。

在京都见到织田老臣们,玄以劝道:“此事差矣。照此下去,织田氏危。务请织田大人断绝与西军的关系,归附内府。”

织田老臣顿时不知所措。

而在之前,三成早就特意把秀信邀请到佐和山城,赠送了大量的黄金和名刀,赢得秀信欢心,然后让其写下誓书。但依靠此种手段拉来的盟友又怎能让人安心?

更让三成不安的,还是已被推为西军主帅的毛利辉元。三成总觉得,只靠安国寺惠琼的一句空话,并不能完全放心。首先值得怀疑的,就是其同族吉川广家。广家素有毛利元就再世的美名,在毛利氏也是足智多谋、极富声望的将才。最近他频频到辉元处,暗暗向辉元进谏。

家康西上时,不用说,三成必然要在浓尾平原上迎敌。为此,无论如何也当把清洲的福岛正则拉入自己阵营,但是,从七将事件时起,正则就急速远离三成,向家康靠近,现已成为一个劲敌。这样一来,在巩固岐阜的同时,还必须向伊势派出军队,切断清洲与家康之间的联系。只有成功切断了二者联系,让西军主力进入岐阜城,对家康的多处骚扰才会起作用。

然而,在指挥作战的人选上,却又面临诸多困难。宇喜多秀家尽管身为大老,但缺乏威严。小西行长亦非将才,岛津义弘最近更让三成放心不下。故只能请毛利辉元出山。但辉元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甚是暖昧,其原因乃是毛利一族重臣的牵制,三成对此心知肚明。

三成想让深得辉元信任的安国寺惠琼为说客,千方百计说服辉元,若有可能,让辉元把毛利一族的其他势力派往伊势,剩余的人马则兵分两路,从岐阜和伊势两个方向向尾张进发,与家康对峙,以寻胜机。为了毛利氏的存亡,辉元必与家康决一死战。

正在此时,一名手下来报:“大人,增田大人前来造访。”

三成松了口气,把视线从地图上移开:“我已恭候他多时了。快快请进。”

“是。”手下刚退下去,增田长盛便急匆匆走了进来。

“结果怎样?”三成问道。

长盛摇了摇头,“有些麻烦。”

增田长盛在与三成商量之后,现正频频派使者前往织田常真处,希望能拉拢常真。织田常真人道即信长次子信雄,乃岐阜秀信叔父。三成之所以邀其入伙,除了他乃信长之子以外,还有两层意图:一是利用他在岐阜的影响,二是利用他对伊势诸大名的号召力。三成让使者假称是秀赖命令:“紧急召集旧部,讨伐内府。现谨赠黄金一千锭以为军费之用,战事结束之后,便赐尾张全境。”

尾张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