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

第438章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438章

小说: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这般,吕布跟沮授、郭嘉、董昭、赵云、鞠义、阎柔等文武将领做了一番深入的商讨,在两汉时期的官员任职回避制度基础上,再综合唐、宋、明、清各朝任职回避制度的优点,制定出一个既严格又能推行下去的官员任职回避制度。

这官吏任职回避制度,涉及人事关系的各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地区回避,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

一个县令,不得在他原籍所在的县以及附近县任职,一个太守,不得在他原籍所在的郡及其附近郡任职,如此这般,以此类推,文武官员皆是如此规定。

原本有希望从吕布手里拿到凉州将军任命的凉州金城人阎行听到这个地区回避的规定,知道自己眼看到手的凉州将军泡汤了,禁不起心里的失望,腾地站起身,大声质疑道:“主公,官员远赴他乡,异地为官,对于任职地的风俗很难事先了解,也可能会出现语言不通的现象,治理必然存在困难,以属下观之,此地区回避之法弊大于利。”

吕布知道阎行心里失望,却也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而毁了整个制度,微微一笑道:“彦明,你的顾虑是实情,却也容易解决。针对不熟悉任职地的风俗习性,因本公已经规定下去,每一任官员的任期都是五年,若是称职还能继续留任五年,加起来就是十年,而了解一个地方的风俗只需要三个月就可以了,要治理一个地方十年,花上三个月的时间去了解,也不算过,至于语言不通的问题,以后我们要强力推行官话,数年之后,这个问题也不复存在了,其实这些问题再多也都可以解决,还都没有结党营私鱼肉乡里的问题大。”

对于这第一点,吕布不想直言却希望阎行明白的是,这一点根本就是为了瓦解地方世家豪强的统治基础,世家之所以为世家乃是他们世代为官,以前做官都在原籍地做以便培植亲属形成庞大的势力,以后要想做官只能到几百里外了,想要继续培植下去是不可能的。

第二,亲属回避,分为两种,一种是血亲回避,一种是姻亲回避。

血亲包括祖父子孙、叔伯兄弟、亲母之父舅等。姻亲包括,妻之父及兄弟姊妹夫、己之女婿、儿女亲家等,凡有这些亲属关系的,不能在同一衙门任职,也不能在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衙门或互为监察的机构任职。回避的方法是,不论辈分长幼,只要官阶不同,均以小官避大官。如某人任某州刺史,当时他族内子弟任当地的郡太守,那个郡太守就必须要调任,只有在官位相等时,才按辈份长幼和任职先后回避。

吕布再次拿汝南袁家作为反面例子:“三年前的洛阳城里,可叹大将军何进昏聩无能,使袁隗为太傅领尚书事,袁绍为司隶校尉,袁术为虎贲中郎将,袁基为太仆,袁术的舅舅杨彪又是卫尉,若不是董卓不甘心继续做袁家门生,若不是本公识破袁家阴谋,大汉江山早就被袁家篡夺了。这互为血亲、姻亲的亲属必须要回避,否则便是跟汝南袁家一样有意图谋反之嫌!”

吕布祭出“意图谋反”的大帽子,没有任何一个臣子特别是世家臣子敢承受的。

还好这个时代的官员照顾亲属时,不会像汝南袁家那样野心赤露,更不会像某个朝代的某些官僚那样“群众跟他讲法律,他跟群众讲政治;群众跟他讲政治,他跟群众耍流氓;群众跟他耍流氓,他跟群众讲法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在乎多顾忌廉耻道德和旁人非议,血亲、姻亲回避不是问题。

第605章 任职回避制度

第三,师生回避。

在这一项回避制度里,吕布再次拿汝南袁家做反面典型:“汝南袁家为什么敢在先帝去世后,设下圈套谋害大将军何进,袁隗为什么敢拥立伪帝刘协,袁绍为什么敢攻打洛阳城,全都因为他们袁家势力庞大,为什么袁家势力那么庞大,全是因为他们世代都在外戚、宦官之间左右逢源,精于做官之道,从而四世三公,因为三公有举荐贤才的权力,所以袁家四世的三公们举荐了大批人才,遍布大汉各处,这些人都是袁家的门生,视袁家家主为主公,效忠袁家更胜过对朝廷的忠诚。”

新近加入中央军的田豫悄悄地问旁边的田畴:“田将军,主公为什么老是跟汝南袁家过不去呢?”

两人虽然都是渔阳田家的子弟,却很少往来,并不是很熟悉,性情也都算不上平易近人,但他们维护家族利益的想法是一致的,袁家是天下世家的魁首,吕布这样旗帜鲜明地反对袁家,这里面是不是有点对世家不满的情绪在,田畴拿捏不出,但从目前看来,吕布看在他们两人面上,对渔阳田家还是颇多照拂,还是且顾眼前吧。

田畴深深地看了田豫一眼,低声答道:“袁绍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打洛阳城,同时还敢私藏传国玉玺,而那个扬州刺史袁术在淮南横征暴敛残害平民,这些都让主公忍无可忍,虽然汝南袁家是天下世家的翘楚,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均是乱臣贼子的行为,所以主公才决定旗帜鲜明地站在袁家的对立面。我们渔阳田家若想保全,就必须要紧跟朝廷紧跟主公,不可有三心二意。”

田豫认真地点点头:“小弟明白。”

吕布一旦说起汝南袁家的丑事,就止不住话匣子,将汝南袁家最近一百年的丑恶发家史全都说了出来,不仅如此,吕布还叮嘱秘书令路粹把自己这一长篇对汝南袁家的评价稍作修饰便刊发在大汉日报上,传于天下,让天下人认清汝南袁家妄图取代刘汉王朝的丑恶嘴脸。

吕布在这一条规定上,勒令各地官吏有举荐贤才的责任和义务,举荐贤才有功会记入晋升的考功里面,但举荐人和被举荐人之间不得有诸如汝南袁家的君臣隶属关系,如果那个世家大臣再有此等行为,将视为跟汝南袁家一样阴谋篡国,将把这个世家完全铲除。

吕布现在势力庞大,拥有枪杆子和笔杆子,完全不惧某些世家的反扑,所以他才有底气去断绝了某些世家如汝南袁家、琅邪王家勃勃野心的根基,只要那世家大臣们不再有收被荐举人为门生故吏的权力,那世家的势力便会大大缩小。

再过几年后,吕布将要全面实行科举制度,但科举制度亦有弊端,科主考官与考中生员即为师生关系,因为乡试考中者成为举人、会试考中者为进士,都是从此进入官场,所以很讲究座师与门生、同年与同年的关系,这样就会产生官官相护、朋党纷争的根源。

等科举制度开始以后,吕布会对回避制度进行重新的修订,会重点提到,门生与座师为上下级关系的,门生官大时,座师要回避;门生官小时,座师要及时报部,以咨备案。牵涉到刑名钱粮等重要职位和案件,师生有直接上下级关系时,均以官小者回避。

第四点,产业回避,职权区域内不许有私产。

吕布在这一点制度上严格规定下来,只许官员在家乡买田置地,不准在自己辖区内买田置业,若有在辖地创置产业,追究罢职,产业没收。

吕布吸取后世和谐盛世的教训,规定各级官吏及其家属均不得在辖地经商,若有违背,不但罢职,不但产业没收,还实行连坐制度,追究这些官吏的获利家属的责任。

在后世和谐盛世,官员家属搭职权的“顺风车”,经商办企业,长期以来,游走在法治暗区,而且遏制亲属违规经营的乱象,势必会遭遇多重阻力,而且多数官员无耻地反对上缴亲属违规经营所得。

吕布再次拿汝南袁家做反面例子:“汝南袁家就是一个最严重的典型,袁家直系子弟混官场,旁系子弟利用直系子弟的权力经商,官商勾结,致使袁家的收益竟然有大汉的三分之一强,若不是本公适时地把他们推入董卓的泥潭里,恐怕现在的袁家已经完全掌握了大汉一半的财产,袁家会更不可一世。”

吕布补充道:“我们不但要公布官吏的信息,还要逐步推行官吏财产公示制度,把官吏亲属信息公开,将其是否在辖区内经商、是否存在公职人员之间亲属互惠行为、就业情况等公之于众,需有百姓们的监督,我们的官吏才不会那么容易地贪腐。”

第五,选官不能选至亲。

历史上虽然有“举贤不避亲”之说,但那是春秋战国之世,制度并不完善,而多数拥有“举贤”权的人,并不能做到大公无私,往往是重亲超过重贤,特别是在东汉、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世家之所以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他们几乎都是举亲不举贤。

吕布针对这一点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有举荐权力的官吏,均不得举荐跟自己有血亲、宗亲、姻亲关系的人才,否则不但撤职查办关入监牢,连那个被他举荐的人都要连坐。

当然吕布知道遗传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并不排斥重用官二代,他在制度里重点提出,若是那些跟现任官员有血亲、宗亲、姻亲关系的人才自以为有才,可以直接到军务院的军政部的招贤馆自荐,或者去政务院吏部衙门自荐,衙门均不得敷衍。

为保证回避制度的切实执行,吕布还规定了一系列措施。

军务院军政部和政务院吏部选官时要严格审查,候选官必须要向人事部门呈缴履历亲供和同乡京官印结,内开本人原籍、祖籍、寄籍、祖孙三代身份等内容,做为任官时的参考,需要回避亲属关系的,则要在注册中详细说明,人事部门对每个官员的履历要认真审查,和回避规定无抵,再予以补任分发。

当事者个人及时请调,按照回避制度的规定,遇到该回避处,每个官员都要及时主动奏请回避,否则会受到处罚,不但罢职,还连累另外一个人罢职。

吕布搞这个回避制度有些突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把之前搞权宜之计而搞出来的不妥之处修正过来,所以吕布要求军政部、吏部,一年时间内必须要把回避制度推行下去,各地涉嫌官员必须轮调完毕。

吕布颁布的官吏任职回避制度给内阁吏部、军务院军政部很大的压力,但吕布的意志是没有人敢反抗的,这些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必须要服从,必须要推行。

吕布颁布的地方官员任职回避制度里面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让本郡县的人不能在本地为官,一方面是防止本族本亲的地方势力坐大,利用国家政权合法施暴;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各地方之间相互隔绝,不能很好的融合,陷入狭隘的地方性。为了增强不同区域间的融合、交流和发展,保证大一统的局面得以维持,就要推行全国范围内选才,异地为官的制度。

吕布心里十分清楚,推行这样的回避制度,虽然是在三互法的基础上推行的,却也触动了不少地方世家豪强的利益,动摇了他们对地方的统治基础,必然会惹来他们强烈的反对,吕布考虑到这一点儿,在正式颁布这项制度之前,就在官办报纸上大做文章,打好舆论战。

这三年来,吕布一力倡导的造纸术、印刷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来的报纸只能十天出一次,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一天一次,大汉旬报便改版为大汉日报,作为邺城朝廷的喉舌,每日都发布大汉最新的消息,陈琳、蔡琰等文笔突出的官员都在大汉日报上有专栏,阐述最有争议性的问题。

在战争时期,吕布除了控制枪杆子之外,还控制了笔杆子,本来可以再搞几个报社来丰富一下宣传战线,但吕布为了统一军民的思想,在大汉日报之外只搞了一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