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443章

刺刀1937-第443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的兄弟们怎么办?”陶平默默地问道。

“他们的任务已经结束了,让他们就地休息。”郑永沉默了一下,轻轻叹息了声:“他们的伤亡实在太大了,有的部队已经被完全打残。

他们累了,真的累了,告诉所有的兄弟们,好好休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战场都是相对平静的,大的战斗不会再有了……”

是的,他们真的该好好休息了。

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到现在,他们整整战斗了三年多的时间,没有休息,连喘息的时间也都没有。

他们一直在战斗,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

无数的士兵为此捐躯,部队里的士兵换了一拨又一拨,有的时候甚至连长官都不认识自己的下属,那些每天都在变换着的面孔实在太陌生了……

有的人死了,他们还能有一个墓碑,可是很多很多的人,死了之后却连骸骨也无法找到,没人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从什么地方来的。

家中的父母妻儿,还在苦苦等着他们回来,但是他们却不值得,她们的儿子,她们的丈夫,已经再也回不来了。

这就是最残酷的战争,摧毁着人类的意志,摧毁着一切,一直折磨到你崩溃,甚至让你失去所有希望,再也看不到明天的样子……

第六百二十三章 结束还是开始

“是的,在这将是我们最佳撤退路线。”

田代皖一郎用手指了指身后地图,面色严峻地说道:“那么多天的战斗,并没有取得我们预想中的胜利,反而让帝国士兵的生命,白白损失在这。

经过这一段时间作战,并且派出侦察士兵多次侦察,我发现支那军队在东牯村至牛儿龄村一线之阵地,虽然囤驻着大量支那军队,但是,这里的地形并不适合防御。

一旦我们强行攻击此处,支那军队兵力将很难展开,极其容易被我们一一突破,尔后第一时间通过这里。

命令,飞行第一、第二大队,自即日起昼夜不停轰炸,22、15两师团,61、71独立混成旅团,于二十二日对牛儿龄村发起攻击。

27师团负责牵制东牯村之敌,101师团侧翼攻击,以上各部,在接到命令之后,随时准备投入进攻,务必在两日内打开缺口!”

伊东正喜站了起来,看得的他带着一些忧虑:“阁下,支那军队的布防非常讲究,尤其是支那军队的指挥官郑永,从开战到现在,他似乎还没有犯过什么错误,我担心这会不会是他设下的一个圈套……”

“伊东师团长阁下,您好像对郑永太过于忧虑了。”田代皖一郎神色间非常不悦,站起了身子看着自己的部下:“郑永一样是人,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错误。我们之中的许多军官,看来非常畏惧郑永,诸位,这将严重动摇到军心和我们作战的决心。

诸位请看,我们攻击这里,即便这是郑永的阴谋,那么无论从哪方面看,他也没有任何时间和余地可以对我们形成包围,进而达到他的战略企图。”

“是的,我错了,阁下,请您原谅我的怯弱!”伊东正喜深深鞠了一躬,大声说道。

“不必认错,请在战场上展现你的勇气吧。”田代皖一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他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伊东正喜和其他的倭寇将领:“既然支那军队的破绽已经露出来了,那么就让我们一举成功,击破支那军队防线,把我们优秀的帝国士兵全部撤离这里!

一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将来还有许多战争在等着我们,诸位,请奋战吧,为了帝国和天皇陛下,努力!”

“为了帝国和天皇陛下,努力!”

所有的倭寇军官全部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民国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二日,倭寇开始由东线突围。

郑永终于等到了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倭寇终于开始注意到了东线。

终于要结束了,是结束也是开始。

即便日军从这里成功突围,另一个更大的,更可怕的战场正在等待着它们……

从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倭寇对牛儿龄村连续进行十一次冲锋。

在这,中国军队死伤惨重,倭寇军队死伤惨重,所有的人都死伤惨重。

二十五日,正如之前山本宏次所说的那样,由于兵力无法展开,后续部队无法跟上,使得牛儿龄村各处阵地陆续被倭寇突破,这里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

随后,郑永下达撤退命令。

从二十五日开始,坚守东牯村和牛儿龄村中国军队陆续撤离战场。

在又付出了一万余人的代价后,倭寇的撤退路线终于被打通了。

大量侵入安庆的倭寇,顺着这条通道撤离战场。

惨烈的武汉决战拉上了大幕。

倭寇也许觉得非常窝囊,武汉决战,它们甚至没有看到武汉的样子,就在中国军队的强力打击下被迫撤退。

而且,他们差一点就无法活着离开这里……

在武汉决战中,中国军队以安庆为门户,集中全部优势兵力与敌作战,连续歼灭倭寇数个精锐之师团。

武汉决战双方前后调动兵力总计超过一百五十万人,而以这种方式结束似乎显得有些意外。

此战,中国军队总计歼灭倭寇华东方面总参谋长山本宏次中将以下十一万九千余人,俘虏两万两千人,俘虏数字为从所未有。

日军精心准备的攻击武汉计划不但落空,而且还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力量,其中最让倭痛心疾首的,就是大量老兵的阵亡。

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倭寇已经无法组织起大规模进攻,尽管没有彻底击溃这股倭寇,但战局已经被中国军队稳定住了。

而在武汉决战中,中国军队前后参战一百二十八人,阵亡三十六万六千人,伤十七万八千人。

触目惊心的数字,血淋淋的数字。

许多部队被打空了,打残了。成建制成建制的阵亡,有的部队甚至从师长到下面的士兵没有几个能够活下来的。

很多郑永的老部下,像杨灭日这样的抗战英雄,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部队,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国家。

如果把在历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的骸骨全部归拢起来,也许比泰山还要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将士的死,重于泰山,不,比泰山还要重……

他们活着,是英雄,他们死了,一样也是英雄。

民族英雄,中华民族的铁骨男儿!

但战争的结束有些偏离之前的预料,或者说没有完全达成之前的设想。

原本以安庆为中心,在这歼灭倭寇绝大部分精锐,但随着战争的进行,郑永的一些安排有些让人不太看得懂。

比如明明东线是个突破口,部下也曾经多次提到,但郑永就是不愿意弥补,甚至不愿意部下谈论到这个问题。

这在之前的郑永身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还有在确定了倭寇肯定会从东线突围之后,郑永非但没有增加一兵一卒,反而还命令包抄部队就地整修,放弃了包围良机。

这在后来一直都是史学家们觉得头疼的问题,也为此而争论不休。

有的人认为这是郑永有意而为之,是刻意想要保留下一部分倭寇力量,为未来的另一场决战埋下伏笔,而其后发生的一切也证明郑永的做法是对的。

但是反对者坚持认为,郑永不是神仙,他不可能预料到将来的事情,这完全是郑永的疏忽,以至于放跑了倭寇,对此他应该承担一定责任。

郑永假如能够听到这些争论,他会告诉这些“史学家们”什么呢?

他什么也不会告诉他们,因为自己做得问心无愧,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彻底毁灭倭岛这个卑鄙可耻的国家。

有些曾经发生的,郑永必须要去阻止;有些曾经发生的,郑永非但不会阻止,反而还会推波助澜,扩大事态的发展。

郑永忽然想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假如倭寇知道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会感谢自己,还是诅咒自己?

不过不管怎么样,倭寇又在郑永手下吃了一个惨重的败仗。

对日不败,郑永继续维持着自己对日作战从来没有失败的名声!

战局被稳定住了,第三战区,乃至于中国战场的许多战区,都将为此赢得喘息时间,重新调整部署兵力,为彻底打败倭寇而做准备。

一切,都应该感谢郑永和他手下将士为此而做的努力。

经过武汉决战,倭寇大伤原气,原本咄咄逼人的攻势,也因为这次惨败而宣告结束,倭寇,再也没有力量向前推进了。

军队赢得了时间,中国也同样赢得了时间……

……

民国二十九年二月,在中国军队取得大捷之时,二战中最伟大的计划,“镰割计划”也在曼施坦因的制定下出台!

最伟大的计划,这一计划的主人曼施坦因也将因为这一计划而名垂军史!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批准了与“曼施泰因设想”大致相同的新作战计划。德军参谋部将这一计划,取代号为“挥镰行动”。

据当时任第19装甲军军长的古德里安说,除了希特勒、曼施泰因和他本人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是具有信心的。

为实施“挥镰行动”,德军统帅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投入西线作战的总兵力为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2439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有运输机600架。

兵力配置上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群:中路的A集团军群64个师,由伦斯德上将指挥,担任中间突破阿登山区直冲英吉利海峡的任务。

右翼的B集团军群28个师,由包克上将指挥,担任助攻任务,目的是进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吸引英法联军的主力。

左翼的C集团军群17个师,由勒布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佯攻马其诺防线,以牵制法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

同时,以另外的27个师作战略预备队。

这是1940年的2月,全世界的目光,将从中国战场,转移到欧洲战场,世界大战,从这一个月开始才真正的正式上演。

不仅仅是中国,那些傲慢无礼的西方国家,很快也将会尝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很快也就品尝到和中国人民所经历过一样的苦难。

这是他们自找的,是他们罪有应得。

既然暴风雨迟早都要来到,那就让其来得更加猛烈一些……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独裁者”??

安庆大捷为中国抗战大业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

郑永,这个名字再次在中国大地如春雷般炸响,这颗战无不胜的将星,总是能给国人带来无穷无尽的惊喜。

又是一次辉煌的胜利。

国人不会去管这次胜利带给中国的是什么,他们只知道我们的军队再次获胜,打败了那些不可一世的倭寇,为国家和民族争了光彩。

各地举行的庆祝活动,并没有引起郑永注意。他现在所要考虑的,是下一步该怎么走!

在这一场战斗中,最出风头的并不是郑永,而是在各次战斗中表现抢眼,屡立战功的“青年军官卫士团”。

无论是警卫师,或者是由青年军官卫士团成员指挥的部队,攻如闪电,守如铁壁,攻击之时悍不畏死,防御之时沉着冷静。

战斗结束,“青年军官卫士团”被授予勋章者两百六十二人,其中方雨晰、周水轩等表现特别突出者被授予“国光勋章”至高荣誉。

随即,青年军官卫士团第四界会议秘密召开。

时方雨晰主持会议,周水轩为秘书长。参加会议都为青年军官卫士团高层军官,到会者二十九人。

“这次作战我青年军官卫士团虽然战功卓著,但是暴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