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行牵制,同时也防范鬼子败兵北窜危害到解放区的百姓。同时,以林总之能,自然不会看不到旅大之战胜利后东北战局迎来了重大转机,不等中央的命令下达,他就亲自率军东进,要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与东野合力将关东军最后的几十万部队彻底消灭,但这时候他却接到了东野遇挫的急报。。。。。。
旅大告急令之前一直犹豫不决的关东军司令部终于下了决心,将筱冢义男的机甲第一军派了出去,这一方面是为了给长春的日伪军解围,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围魏救赵,将沈阳的华野主力吸引过来,以减轻旅大日军的压力。可他们却没想到,解放军第一次实施登陆作战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中原野战军的实力、尤其是攻坚的能力更是比他们预料的更加强大,竟然独力攻取了工事坚固、兵精粮足的旅顺口。这样一来,除非筱冢义男有本事将东野的主力全歼。否则再大的胜利也不足以扭转南满的战局了,而一个装甲军再怎么强大,想要全歼一支总兵力超过六十万、而且作战勇猛顽强的强大野战军,也绝对是不可能的。日本装甲军的这次出击,其实只能算是鬼子的垂死挣扎罢了。。。。。。
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意识到这一点后,不禁为自己之前没有果断派装甲军出战而万分后悔,但后世史家却普遍认为,以当时各大解放区已经陆续形成的现代动员体系和飞速发展的军事工业,别说区区一个装甲军,就算是十个装甲军。也无法与越打越多、愈战愈强的解放军抗衡。。。。。。
不过。对于正在围困长春的东野来说,日本装甲军的突然杀到,确实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尤其东野的徐总一向擅打硬仗、也敢于冒险。居然想只靠手中的三个以步兵为主、总兵力不足二十万的纵队围歼鬼子的装甲军。结果纵有反坦克壕帮助。终究还是不敌装甲部队在大平原上的机动灵活和强大冲击力,精心布置的包围圈也被日军的中央突破凿穿,若非东野的援军及时赶到。伤亡的人数恐怕就远不止3万人了。
可是对战果更加感到沮丧的却是日本机甲第一军的军长筱冢义男,因为纵然在包围圈被打穿之后,东野的广大指战员依然没有阵线崩溃,而能继续顽强地坚持战斗,并充分利用各种简易的野战工事与反坦克武器不断给装甲军造成损失。这一幕令筱冢义男不禁想起了当时还是红军的胡卫东给他摆下的“撒星古阵”(筱冢义男一直认为那是胡卫东有意为之,殊不知这根本就是巧合。),但却更加令他惊骇,因为当时阻击他的是敌军精锐中的精锐,而现在死战不溃的敌人却只能算是解放军中普通的野战部队罢了,“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的作战意志竟然已经超过了我们日本人呢?”
其实,这固然是因为随着抗战的深入进行,中华民族日益觉醒,解放军也随着战争的磨砺而越来越不畏死,也因为两个时期人们的心态不同所致。在当初华北抗战的时候,除了少数的智者,对于抗战的前途都并不怎么看好,那时中**队对日作战时虽然勇敢顽强,却带着很重的悲壮色彩,所以不怕死的虽然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类似鬼子板载冲锋一样简单地拼掉自己的性命一了百了,既悍不畏死而又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却实在不多,因而只有精兵中的精兵在阵线崩溃地时候仍能沉着冷静地选择最为合适的作战方式与敌周旋到底。
而现在即使是因为恶贯满盈而只能铁了心跟着鬼子一条道走到黑的铁杆汉奸,也大多相信中国的抗战即将获得胜利,更不要说是那些抗日军民了。在这样的信心支撑下,当初精兵强将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一般的官兵就能做到了。历史上德日法西斯前期势如破竹、后期却兵败如山倒,固然是因为兵员素质确实不如战争初期,但信心的失去显然影响更大,毕竟要说新兵太多导致战斗力下滑,那么美苏扩军的幅度更大,那些不一样是新兵吗?要说老兵损失太多,再多能多得过苏军?
由于东野三个纵队十几官兵的死战不溃,日本机甲第一军虽然成功地打穿了阵线,却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全军一千多辆战车当中被彻底击毁的超过了三百辆,再加上受到重创而无法开动或者参加战斗的、以及路途中出现抛锚等技术故障而掉队的,鬼子装甲军现在已经仅剩不足五百辆战车可用,扣去其中的“炮战车”与装甲车,作为装甲军基干力量的坦克总数更是仅剩不足二百辆,突击能力不可避免地大幅下滑。即使华野主力没有及时东进,即使长春日军还有能力与其内外夹击,筱冢义男也没有把握将东野六十万大军完全打败,而现在眼见敌人两大野战军再度会师,总兵力何止百万,这厮自然更是彻底没了自信,当即又率军再次穿过已经被贯穿过一次的东野三个纵队,给其造成不小的伤亡后扬长而去。。。。。。
筱冢义男明智的选择避免了机甲第一军因为补给断绝而被敌人的百万大军歼灭的风险,而且至少保住了一半的战车和不少于八成的人员,还杀伤东野近4万人并击毙上万敌军,从数据上来看机甲第一军的这次出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筱冢义男却清醒地意识到,这场战争日本已经输定了,接下来不要说是满洲,就连保住朝鲜都完全没有把握,如果再考虑到国内经济的崩溃、中国海军进行的远洋破交战和中国人通过善待战俘进行的攻心战,甚至日本本土都会变得不再安全。。。。。。(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八章 垂死挣扎(下)
ps: 感谢书友“书友0808121435”投出的月票和书友“太阳真人”与“看海开心胸”投出的评价票,继续求推荐票^_^
最终,对日本前途深感绝望的筱冢义男选择了切腹自尽,他此前之所以多次从战场上逃跑,为的只是以后还能有复仇雪耻的机会(带回情报乃至火箭筒等实物只是顺便为之),但现在的他再看不到成功的半点可能,日本陆军已经完了,就算按他最乐观的预想,日本最终能够保住朝鲜、台湾和本土,靠的也只会是海军,而非陆军,他筱冢义男就算继续活着,也再没有机会洗清国内人称“逃之筱冢”的巨大耻辱,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以死谢罪,同时证明自己并非懦夫。。。。。。
在自尽之前,“人之将死”的筱冢义男对为他介错的爱将西竹一说道,“或许我们的大陆战略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半个世纪的努力最终毁于一旦,却反而将中国这头沉睡的巨龙给唤醒了。。。。。。”
筱冢义男的自尽令之前一直认为他懦弱畏死的裕仁天皇叹息不已,同时也深深后悔,而日本军部的大佬们也都心有戚戚,因此筱冢义男临死前破格举荐当时还只是一个旅团长的西竹一接任机甲第一军军长的提案得到了破格批准。不过西竹一出身贵族而且在历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并且人品高洁,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是一个日军之中难得一见的真正武士。撇开资历不谈的话,也的确有这个资格。
对于总兵力超过六十万人的东野来说,几万人的伤亡还不至于让其伤筋动骨,但由于赤色党一直以来对战绩严苛的要求,东野的徐总还是向中央发出了电报自请处分。但与此同时,他却又准确地捕捉到长春日军因为这次小胜而产生的短暂心理松懈,不等华野主力赶到就命令部队独力发起急攻,明显缺乏心理准备的长春守军当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竭力想要挽回局势,却每每被极擅把握战机的徐总打在关节点上而一败再败。终于溃不成军。当林总率领东野主力赶到长春城下的时候,能做的已经仅仅只剩一些扫尾的工作了。。。。。。
东野先是意外受挫,随即却又奇迹般地以不到十万人的伤亡一举拿下围困多日却未能攻下的长春,全歼守军二十余万。令赤色党中央的首长们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但东野这次颇具喜剧色彩的先败后胜却无疑再次为徐总的传奇军事生涯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春日军遭到歼灭后。东北已经不再有大股的日军,虽然关东军的总兵力依然有近二十万人,却都分散在四平等中小城市和东部国境线上的众多要塞之中。加之东北我军本就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接下来完全可以轻松地各个击破。这时胡卫东却向中央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认为或许是心理战的原因,在旅顺口之战中日纵对于要塞的攻击很有成效,因此不妨让他们负责解决东部国境线上的一干钉子。胡卫东所言确有道理,因此伟人很快就批准了这一计划,但胡卫东心底里的真实目的,不过是要让日本人来代替我们自己的战士去承受强攻要塞时所必须付出的重大伤亡了。。。。。。
其实,几天之前胡卫东已经接到汇报,第三代云爆弹所必需的“单基燃料炸药”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小批量试生产,估计最多一个月之后,中原解放区的兵工厂就可以批量生产云爆弹了。但现在既然胜局已定,胡卫东倒反而不想急着将这一大杀器拿出来大规模地投入实战了,以免引起列强的注意和忌惮,这样无疑会增大攻坚、尤其是强攻永固工事时的难度,但反正是日纵负责这些任务,死的又不是中国人,胡卫东才不心疼呢。
不过不得不称赞一声,日纵对东部国境线上众多要塞展开攻坚后表现得非常出色,仅仅只花了一个月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拔除了大量日军坚固要塞,并缴获了众多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而且日纵自身的伤亡也比胡卫东预期的更少,仅有七八万人,而不少守军眼见大势已去,来的又是同胞,死拼下去毫无意义,便都纷纷出来投降,总数接近10万(加上战斗中俘虏的,一共活捉了12万以上。),胡卫东不禁暗暗佩服自己道,“果然让鬼子打鬼子的效果比较好。。。。。。”
与此同时东野与华野也肃清了东北地区其他的零散日军,而再次损失二十万人的日本国内兵源已经濒临枯竭,日本当局不得不将十五六岁的少年大量征发进入军队,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娃娃联队”、“少年师团”,被教育界的人士指责为“这是在毁灭日本的将来”,但现在满洲已失,日本当局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失去朝鲜。。。。。。
但鬼子不过是在垂死挣扎,缺乏训练的日军新兵根本无法与久经战阵的解放军老兵相比,而日军屡战屡败的现实则令其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就连日本最狂热的“小学生”(在日军基层官兵当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最为狂热,而文化程度较高的技术兵种与中高级军官则相对要爱惜生命得多。)士兵也远不像以前那样相信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了。结果日本军部向裕仁天皇保证“坚不可摧”的鸭绿江防线只坚持了3天就完全崩溃,而且两边死的还都是日本人,被伟人力排众议再度启用任命为前敌总指挥的胡卫东再次无耻地派出日纵来干这样的脏活累活。。。。。。
解放军渡过鸭绿江后,日军大本营统帅部被迫执行第二套防御方案,准备充分利用朝鲜多山的地形节节抵抗、以消耗解放军的锐气与实力,以争取反攻、或者说是和谈的机会。然而,胡卫东却从历史上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坦克部队的成功战例得到了启发,明白朝鲜看似多山,但南北方向却刚好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是可供装甲部队驱驰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 秋风扫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