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太史慈-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世家大族。从目前看,效果还是很理想的。但是也有像司马氏这种顽固不化的世家大族在,他们仍然准备东山再起。他们的世家子弟在这种艰难的境地下还生活在一起,这分明就是看穿了太史慈通婚制度和世家大族继承制度的用心。
也许在家业继承制上采取长子继承制并非是一种先进的做法,但是在这个时代,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世家大族实在是再有效不过了。而司马氏则无疑看穿了这一点,从他们对科举制度的反对便可知道他们的态度,要知道太史慈的各项制度是相关联的,科举本身就是一种避免任人唯亲的制度。现在司马氏这么反对科举制度,那只能说明他们还没有认输,仍然在坚持家庭利益。
若是让他们爬上高位,那绝对是一场灾难。司马氏地危险已经不仅仅是来源于他们世家大族地身份,更来源于他们骨子里面的那种野心。司马懿自己还未见到,眼前的司马朗便已经让人如此头痛。由此推想,整个司马家族是一个多么要不得的世家大族?
所以,现在太史慈反而想要把司马氏控制在手中,找个机会杀掉他们。若是等到日后自己不在人世地时候。这个司马氏才动手。那还真是叫人担心。想到这里,太史慈心中杀机大盛。转头便看向诸葛亮,诸葛亮马上会意。知道太史慈今天是志在必得,一定要把司马氏拿下,故此微微一笑道:“昔日燕昭王千金买马骨,换来贤才无数,现在我家主上就想学一学燕昭王,来看看这副马骨,司马朗兄以为如何?”
司马朗闻言大讶,仔细打量了诸葛亮一番,这才发现诸葛亮神光内敛,自有一番风流内秀其中,知道这个小孩子不是普通人物。同时心中有气,因为这个小孩儿说话实在露骨,居然赤裸裸的地把太史慈已经把司马懿当成死人的想法说了出来,实在是欺人太甚。
还未来得及说话,诸葛亮便微笑道:“司马朗兄勿要生气,在下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今天的事情告诉天上贤才,我家主上只有一个,而像司马兄弟这等高人则是数不胜数,我家主上当然希望全部为己所用,可是若是一个个去到深山老林中去查访,那只怕终我家主上一生也难以完成,不过说是有了司马懿先生这副千里马的马骨,我想那些高人自然会纷至沓来吧?”司马朗有点失神地望着诸葛亮,当然是诸葛亮的口才令他吃惊。
诸葛亮淡然道:“将心比心,阁下的弟弟有了这等令人大叹上天不公的遭遇,那么先生一定不希望天下贤才再重蹈司马懿先生的覆辙,所谓仁者爱人,还请司马朗先生三思。”
太史慈闻言心中叫绝,司马氏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诸葛亮却是以彼之道貌岸然还施彼身,司马氏不是制造形势爱表现对青州的科举制度不满吗?那么诸葛亮现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逼迫装病的司马懿现身。诸葛亮的话当然言之成理,不但把司马朗强加给太史慈的罪名连打带削推了个干净,反而还把司马朗副上了绝路。
太史慈心怀大畅,看向司马朗,想要看他怎么应对。
没有人会是诸葛武侯的对手!
正当司马朗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大门又开了,出来一名家丁。在司马朗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司马朗的脸上露出错愕的表情,旋即点头。那名家丁这才回去。司马朗此时转过身来,恢复了以往的淡定,对太史慈道:“这位小兄弟言之有理,令我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司马朗唐突了,司空大人请。”
言罢,把身子让在一旁,伸手请太史慈进府。
太史慈微微一愣。身旁的诸葛亮迅速低声道:“看来还是躺在床上装风痹病的司马懿比较聪明呢。”太史慈闻言微微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微微一笑,便随司马朗进府去了。
在进府之后,太史慈和诸葛亮随着司马朗左拐右拐,便来到一处小屋,司马朗回过身来,对太史慈淡然道:“司空大人,请进。”言罢。头也不回,转身便走,把太史慈和诸葛亮放到了那里。
太史慈和诸葛亮面面相觑,不由得同时哑然失笑。
太史慈一推房门,两人便信步进去。然后,他们便看见了司马懿。
这是一个面色惨白的少年。相貌平庸,但是却没有人会轻视他,他的细长眼睛中有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饮柔之色,在目光闪动下根本没有人知道这人心中在想些什么。
他就安静地做在那里喝茶。举受投足间有一种安静到极点的感觉。无论怎么看。他都是一个文雅之极地少年。但是太史慈却从他的身上感到了一种那一名状危险。
在太史慈的手下,贾羽是个让人一眼看去便极不舒服的人。在他的身上散发着阵阵阴冷的气质令人望而生畏,不敢*近。那就好像是自然界那些有毒的动物身上五彩斑斓的花纹一般。
不过加油给人的这种感觉仅仅是个初步印象,和他相处的时间长了之后,反而会觉得当他的朋友不错,虽然这个人自私自利,但是却自私自利得很有气度,因为加油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明白到底要创造出来怎样的形势才对自己最有利。贾诩虽然自私,但是却自私的让人心服口服。
但是眼前的司马懿的阴冷明显是另外一种风格,贾诩再厉害也不过是个谋士,而司马懿则是个比曹操更胜一筹的野心家,完全没有可比性。
看着太史慈和诸葛亮进屋来了,司马懿站起身来,含笑向太史慈行礼。太史慈和诸葛亮对望一眼,发现这个司马懿还真是有一套,居然对自己装病的事情完全不解释。
此时若是太史慈再把此事拿出来质问司马懿,那未免太过小家子气了。事实上,双方心知肚明彼此之间玩的什么把戏,司马懿到底有没有病每个人心中都跟明镜一般。
诸葛亮却笑道:“司马朗兄看来是想把自家地稀世珍宝藏起来不让别人见到啊,没想到司马懿这副马骨还是千里马啊。”司马懿看这诸葛亮着历史上地最强宿敌,对对方的夸奖还不放心上,脸上露出微笑道:“家兄不过是敝帚自珍,这位想必是青州最年轻有为地军师诸葛亮吧。”
诸葛亮不可置否道:“看来司马懿兄不出家门便知天下大事啊。”
司马懿淡然道:“阁下不必妄自菲薄,现在阁下名满天下谁不知道长安大乱的时候阁下镇定自若指挥若定,王子服等辈无不束手就擒?”诸葛亮哈哈一笑,转头看向太史慈道:“主上们看来司马先生还是关心天下大事地,我们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还请主上邀请司马先生出山,为主上办事。”
太史慈心中叫妙,但是却不打算放过司马懿,而且他也不打算放弃诸葛亮好不容易创造的威压司马懿的机会。看着司马懿微笑道:“我当然早有此打算,可惜咱们的司马懿先生得了不能动弹的风痹病,现在看来虽然司马懿先生没有什么事情,但那是谁知道司马懿先生会不会旧病复发呢?”这句质问此时说出来便是顺理成章了,而且是谈笑风生,虽然暗藏杀机。
司马懿听了太史慈这故意装糊涂的话,那里会不明白太史慈的意思?苦笑道:“司空大人莫要损我了,属下的病情的确不轻,但是一听说司空大人亲自驾到来拜访小生后辈,就是再重的病也会立即痊愈的。刚才家兄在门口拜见司空大人的时候,在下并不知道,等到知道后,在下哪还敢在床上生病?”
太史慈和诸葛亮对望一眼;心中叫绝;没有想到这个司马懿连打带削;把自己装病的事情用拍马屁的方式大而化之。更在暗中埋怨太史慈的霸道。
想到这里;太史慈微微笑道:“如此说来;司马懿兄是准备随我回司空府了?”
司马懿站起身来淡然道:“若是司空大人亲来探望在下的病情;在下还不知进退的话;日后真不知道何处才是安身立命之地了。”太史慈闻言哈哈大笑。
第三部 一统 第八卷 第十章 兴盛
太史慈笑过之后看向司马懿,满面春风道:“若是如此,那么司马直达明天便到我司空府去吧。”
司马懿看着太史慈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样子,立刻变得诚惶诚恐道:“一切听从司空大人的吩咐。”
太史慈笑吟吟地看着他,心中的杀机却有增无减:这个司马懿对自己毕恭毕敬,可是称呼起来自己的时候还在叫司空大人,摆明了和自己划清界限。看来司马懿已经看穿了自己的用心,知道自己此来不是来找人才的,而是来找麻烦的,便知道自己今天若是不答应,日后司马家族定然麻烦不断,所以便作出委曲求全的样子,向太史慈示威,更向太史慈表明了一种态度,自己绝对不会有把柄落在太史慈的手中。
由此可见,司马懿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和太史慈等人的不足,作为坚持身份的世家大族的子弟,司马懿已经注定了会站在太史慈的对立面。不过司马懿唯一没有料到的事情是太史慈内心的心理感受。
在他看来,当太史慈听过他的名字之后,只有来与不来两种选择。若是不来,那么司马家族就是逃过大难,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平安度日;若是太史慈到这里来的话,那事情又别当别论。
面对司马懿,太史慈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把司马懿杀掉,要么把司马懿改造掉。毕竟,两人的立场是如此的不同。而这一点,司马懿自认为已经看穿了,故此才叫太史慈一声司空大人。在他看来,太史慈定然是一面想要杀掉自己,一面又想要用自己。故此,司马懿才有了这一声司空大人的叫法。
这声称呼看似简单,但是却是必要的稳军之计。因为按照司马懿分析出来的太史慈的心理,司马懿认为太史慈现在是内心矛盾,听了自己的称呼固然生气,但是同时也更增加了令自己心服口服的决心,定要会留下自己的性命。以表现自己地宽宏大量,准备被他司马懿完全收服,司马懿就是要让太史慈认为只有让他司马懿对自己的称呼是主上而不是司空大人才算是真正的胜利。可惜司马懿不知道太史慈的真实的身份,更不知道太史慈的今次来此不过是因为田丰的一番说词,自己实在是推脱不过,故此才来找司马懿。而且太史慈对这司马以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杀掉司马懿。
现在司马懿在太史慈面前玩弄这种把戏当然会被太史慈一眼看穿,更加增加了太史慈要杀掉司马懿的决心。站在一旁的诸葛亮心中暗叹,这个司马懿虽然是个聪明人,但是对太史慈实在太不了解了,太史慈对人真诚。对自己的手下更是没有架子。太史慈的威严绝对不是来自什么装腔作势,而是来源于文武全才的真才实料的本领。
至少诸葛亮从来没有见过太史慈会对自己地心腹流露出这样地表情。眼前的太史慈看上去样子实在太可怕。只太史慈一个表情,诸葛亮便知道太史慈对司马懿的杀机越来越深刻浓重了。
只听太史慈站道:“既然如此。那么我明天便等待司马仲达的到来。”言罢便站起身来准备告辞。
司马懿却连留都末留,只是亲自打开房门,恭送太史慈和诸葛亮出府。诸葛亮在一路上出奇的沉默,只是看着太史慈和司马懿在前面貌合神离地谈笑风生,心中再次觉得奇怪,不明白为何太史慈好像在未见到司马懿之前就已经知道司马懿是个佬样地人了。
还未出府,却见到司马懿地兄长司马朗迎面走来,看着三人的模样不由得微微一愣,太史慈却已经先迎了上前,微笑道:“司马朗兄,看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