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439章

战国征途-第439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原策马登上了一个小山坡,虽然从这个高度,可以俯视大部份战场,但视线却被前方不少树木所遮挡,留下了许多视力难及的死角地区。
  虽然高原入主代郡之后,从鸿上塞和井陉这一段长达百余里的地区,成为秦代之间的缓冲带,但双方基本都各守疆界,发生战争的时候极少,因此这一带地区的人迹却是不多,只是偶尔会有商队来往,或是巡逻的军队,在沿着道路的地区有一些为了驻营、休息开避出来的地方。绝大部份地区,仍然是一片丛林地带,很难找到适合做战争的场地。
  尽管双方为了修建营地,并且减少对方突袭的隐蔽空间,砍伐了不少的树木,但只能是清空自己营寨驻地附近的树林,在双方营寨的中间地带,仍然还是稀稀疏疏,留下了不少的树木,在有些地区,甚至还有成片的树林,而双方交战的战场,只能放在这样的地区进行。
  高原所在的山坡,是靠近代军一侧最高的地点,自然被高原设为战场的指挥位置,但在山坡的右侧是一大片树林,方圆达数百步,而左侧是一连串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形,同时还夹杂着不少的小片树林。因为受地形的限制,人马不可能像在平原上那样,左中右三军分明,或者里前后列阵的层次清晰,只能够依循着地形而展开布置。
  当然,在大约近千余步之外列伡的秦军也是一样,在这一点上,双方的条件是一致的。
  代军的布阵是以高原所在的山头为核心,由武安军团的蕃勇、背嵬、女军、斥候四个军,加上两个新军,共计约有二万五千人组成。在高原的右侧,是袁选统领雁门军团的劲勇、奉节二军,加上一个新军,总兵力为一万五千人,沿树林的边缘列开,保护高原的侧翼,而在左侧,是由姜桓武统领,武安军团的骁骑、清朔、胜捷三军,另加三个新军,共计约三万人,依左则的丘陵地势,分为前后两层布置。
  总体来看,代军排出的阵形是一个左翼更向前突出,右翼略向后收的半弧状,但纵深并不大,而总计兵力达到了七万余人。共计有九个常备军,包括有三个全骑军,三个步骑混编军,两个全步军;五个新军,包括有两个步骑混编军,三个全步军。骑军的人数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而相比于代军展开的阵型,秦军的阵形就显得紧凑得多,这一战秦军投入的兵力达到了八万多人,左翼有两万人马,分为二个方阵,横列布置;右翼的兵力达到三万,分为三个方阵,二个方阵横列,一个方阵纵列;中路的兵力三万,分为四个方阵纵横分布。其中骑军的人数为一万八千人,因为秦军中骑军的比列本来就比过去的赵军要低,更是不如代军。另外由于是在丘陵丛林地带作战,因此秦军并没有出动太多的战车,一共只出动了一百二十辆战车,左中右各有四十辆,做为阵列前的防御所用,毕竟战车在构筑防线的作用,还是其他兵种无法取代的。
  代军进驻鸿上塞的人马是十五万,而秦军虽然出动了二十万军队,但因为秦军的进攻的一方,因此在沿途还留下了不少的驻军保护补济线和后路,而投入到第一线的兵力其实也只有十六万左右,双方的兵力实际差不多。而这一战双方基本都出动了半数的人马,虽然不算是一次总决战,但对双方来说,也都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不过尽管秦军的军队数量要比代军略多,由于秦军的阵形收得比紧,而代军相对布置得较为宽松,因此但看起来反到是显得代军的兵力更多一些,对秦军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形式。
  其实高原并不喜欢这种正面拉开阵式对战的模式,因为除非是双方军队素质有效大的差距,否则这种正面列阵对战,基本就是靠实力硬拼,用得上谋略、战术的地方并不多,也使骑军的威力大为降低,因此就算是取得了胜利,自身的损失也不会少,属于准备的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而高原更喜欢打突击、偷袭、伏击一类的运动战。
  在高原入住代郡之后,只有在对阵战斗力较弱的燕军,才打过这种正面列阵对战,而在北击匈奴,守卫大梁的战斗中,基本都是充份利用骑军的速度优势,打突击、偷袭,就算是守卫大梁时,和秦军也正面打过两仗,那是为了激励起魏军的士气,但主要的战术还是以守城为主,辅以骑军在城外的突袭。
  但在战场上要打什么仗,不是由一方决定,有时该打正面列阵对战,还是要打,就像现在这种两军大军对持,这种正面列阵对战也是免不了的。另外,这里的战场地形环境较为复杂,不同于一般的正面列阵对战模式,还是留下了许多灵活的用兵空间,并非是完全以硬碰硬,再加上高原也希望用这一战来试探一下秦军的实力,看一看韩腾有什么新的力量加入。
  韩腾和他手下的诸将也在一个小山头上指挥全军,曹无伤对韩腾道:“主公,现在双方的阵式,对我们有些不利啊,因为代军的阵列比我们要长,我们的正面和右侧都在代军的攻击之中。”
  火烈阳摇了摇头,道:“我到不这么看,虽然代军的阵列比我们长,但他们的兵力分配不均,右侧的兵力明显偏弱,而且左侧的军队虽多,但分布较广,阵式很薄,纵深不厚,这是兵家大忌,因此如果我们能够集中兵力,由猛将统领,猛突其中一点,不难击败代军。”
  木拓山皱了皱眉,道:“如果照你的说法,代军的左右两路都有弱点,那么我们应该选择那一路突击呢?总不会是两路齐进吧。”
  火烈阳怔了一怔,一时也答不上来。
  金昌斗冷笑道:“高原是什么人,难道会犯这种低级的兵家大忌错误,难不成你们以为自己的用兵能力比得上高原吗?可以在这里大言不渐,评价高原的布阵。”
  曹无伤也点了点头,道:“火大人、金大人,高原这样的布阵方式,如果是在平原地区,自然是漏洞百出,但在这样的战场,却未必是错误,他们右路的人马虽少,但背依密林,不用担心侧翼,而且密林中还可以埋伏人马;而代军的左路虽然分布较广,却都是步兵列于山下,背山立阵,骑军布于山上,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冒然进攻代军的左路,代军的骑军就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因此高原的布阵,是因地制宜,不拘于常形,但却是深合兵法之道,绝不可轻视。”
  在韩腾的手下中,只有曹无伤是最懂兵法的人,因此韩腾的军队布置安排,基本都是由曹无伤来指挥。听了曹无伤对高原布阵的评价之后,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金昌斗道:“我就说嘛,高原怎么可能犯这样的大错,总算是还有一个明白人。”
  韩腾道:“曹无伤,那么依你看,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曹无伤摇了摇头,道:“这一点属下也无能为力,虽然属下能够看出高原的布阵安排,但怎样进攻,却一点把握都没有。”
  金昌斗又冷笑了一声,道:“曹无伤,我还以为你真有两下子,原来也是个半罐子水。”
  众人早就习惯了金昌斗的冷嘲热讽,因此曹无伤也没往心里去,只是苦笑了一声,道:“金大人,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能够和高原在战场上一决高低的人,就是在秦国,恐怕也只有王剪王贲父孑能够做得到,我可是真的没那个本事。”
  韩腾的心里也不禁暗叹了一口气,自己手下的武艺高强之士确实不少,但精通兵法,能够领军作战的名将却没有,曹无伤已经是这方面能力最强的人,但离名将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以前韩腾能够屡立战功,实际是凭借着南阳军强悍的战斗力,和少数实力超群的勇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当然用不着什么谋略、战术。
  只是用这一套战术对付其他国家的军队尚可,但面对高原这样善于用兵的名将,而他手下同样也有一批精兵猛将,自然也就有些玩不转了,何况现在韩腾己经没有南阳军了。不过韩腾仍然出兵列阵和代军交战,另一个目地也就是用这一战来增加经验,毕竟用兵能力,只能在战场上去提高,坐在家里翻兵书,最多也就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适,反正是用秦军来练手,死多少都不心疼。
  因此韩腾点了点头,道:“不管那么多了,这一战就按照我们的想法放手去打,结果并不重要,但一定要弄眀白,高原到底是怎样在用兵的。”


第五五九章 会战

  就在秦军为怎样进攻而犹豫不决的时候;代军己经替秦军解决了这个烦恼;因为代军主动向秦军发动了进攻。
  不过出忽秦军意料的是,首先向秦军发动进攻的,居然是代军实力最弱的右路,由雁门军团劲勇军所属的三千步军,连同一个新组建的步军,共计八千士兵,跃阵而出,向秦军的左路推进过来。
  既然代军主动出击了,秦军也就没有别的选择,韩腾立刻下令,命秦军左路调军出击,迎战代军。秦军的左路军有两万人马,全部都是步兵,这时排成两个并列的方阵,主将是韩腾手下十无将中的石无为、杨无怒、莫无忧三人,接到了韩腾的命令之后,杨无怒带领一个方阵的秦军杀出,迎击代军。
  雁门军团劲勇军是一个步骑混编军,三千步兵分别是由一千五百长枪兵,一千刀盾兵和五百弓箭手组成,不过弓箭手使用的都是短弓,射程在六十步以内,并且毎人还配一把单刀,也可以进行近身作战。而新组建的步军则是三千五百长枪兵,一千刀盾兵,五百弓箭手组成。
  八千士兵以劲勇军居中,新军分居左右两侧,组成了三个方阵,并且全部按照刀盾兵在前,弓箭手在中,长枪兵居于最后的排列,向秦军的方向推进。而秦军所排出的阵列,也大体和代军相同,只是秦军还没有普便装配单刀,因此短武器仍然是传统的青铜剑或是铁剑。
  因为双方派出的全部都是步兵,而且为了保持完好的阵形队列,因此双方推进的速度并不快,只是在逐渐的拉近着距离。
  首先交战的,自然是双方的弓箭手,在双方的距离拉近到六十步左右时,双方的弓箭手几乎是同时向对方开弓放箭射击,而前列的士兵也都举起盾牌,为自己也为身后的同伴遮挡箭雨。
  如同飞蝗一样的箭雨在双方之间来回飞舞,箭矢的破空声也打破了战场上的平静,在落到对方的阵列中时,带走敌军士兵的生命。
  虽然双方都有不少士兵中箭倒地身亡,但其他的士兵仍然毫无畏惧的让过了中箭倒地的同袍,继续保持着队列,稳步向前推进,而且弓箭手们一面前进,还一面不间断的向前射箭,给对方造成更多的打击。可以说,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好的训练效果和相当高的组织纪律性,并洠в邢允境鏊亢恋幕怕摇
  不过双方的弓箭手使用的都是射程不远的短弓,加上都有盾牌手在前列遮挡箭矢,因此弓箭对射的时间并不长,对敌人造成的打击也有限,而且距离也在不断的拉近中。
  在五六轮弓箭对射之后,双方就进入到短兵相接的距离,代军的弓箭手们立刻将自巳的位置让给长枪手,而退到后列,并且收起了弓箭,拔出单刀,准备和秦军交战,同时前排的士兵们也加快了前进的速度,甚致是小跑着前进,然后各直举起手里的武器,狠狠的击向对手而去。
  两支军队就像是两股巨lang,迅速的接近,并且狠狠的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