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177章

战国征途-第177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瑛鸿听了,这才提高了一点兴趣,道:“对啊,纸制书确时比木简书方便多了,而且这样的话,我们不仅可以制做纸制的【孙子兵法】,还可以制做其他的书。”
  高原指了指身后放满了木简的书架,笑道:“对了,这里所有的书都可以用纸制出来。”说着,他又拿着图章,在纸上连盖了几下,道:“你看,只要是刻出一份,就可以重复制做,要多少有多少,一部【孙子兵法】,我们可以十分轻易的做出几百部纸制书来,我们自己只用留几部就够了,而其他的都可以用来出售,你觉得是这样的纸制书好卖,还是木简书好卖吗。”
  李瑛鸿这才有一些明白了,也连连点头,道:“纸制书当然要比木简书好卖,如果能把这里所有的书都可以用纸制出来,无论是拿到那里,绝对都可以一下子就卖光了,因为能卖的木简书实在太少了,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高原呵呵笑道:“举一返三,果然是孺子可教啊。”


第二二三章 商机

  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印刷的概念,所有的书都是手抄而成,但这个时代能够读书写字的极少,而只要是能识字的人,就混上不错的生活。因此以抄书出售为生的人极少,那么能够用来出售的木简书也极少,绝大多数人的书籍来源都是先借后抄,抄完书之后自己留存,绝不会拿来出售。
  而在市面上当商品出售的木简书,绝大多数都文士的藏书,因为各种途径流传出来的,如犯法抄家、或家道中落等等。但这样的书籍来源并不多,能做商品出售的书籍极少,而价格自然也就极高,一卷书至少也要一千个铜钱,一部完整的书少说也值一万铜钱以上,而有些稀有的书籍甚致会高达几斤黄金,而且还是有价无市,就是拿着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书。因此只要是经营书籍生意的商人,无一不是巨富的啇人。
  尽管李瑛鸿没做过生意,但也知道卖书能够发财,因此如果真按高原所说,一本书能制出几百本纸制书,无论是在那里出售,都是十分抢手,当然也可以卖出大价钱。
  高原笑了一笑,道:“去把文清夫人请来吧,我们说得在好也没有用,还要看文湥Х蛉嗽趺此怠!
  李瑛鸿立刻道:“你说得对,我马上去找文清姐姐,看她怎么说。”说着,三蹦二跳的跑出了书房。
  不一会儿,李瑛鸿就拉着蔺文清来了,两人还在门外,就听蔺文清道:“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吗?一下孑可以制出几百本【孙子兵法】,要真的话,那可少说也可以卖出好几百斤黄金啊。”
  李瑛鸿笑道:“你可别问我,反正我也说不湥С酶咴憬馐桶桑苤憔偷茸抛昧恕!
  说着,两人走进了书房,蔺文清向高原施礼,道:“参见主公。”
  高原笑道:“文清夫人,私下里就不用这么客气了,你来看看这个。”说着,从案头拿起一张纸,递给蔺文清。
  蔺文清接过纸来,翻来复出的看了看,眼睛里也露出了惊异的光芒。
  这时李瑛鸿道:“文清姐姐,你写几个字试试。”说着递给了蔺文清一支毛笔。
  蔺文清接过了毛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脸色也变得十分欣喜,道:“太好了,真是好东西,果然是比木简、竹简好用多了。”放下笔抬头看了看高原,道:“主公,如果这种纸真的能够大量制造的话,一定能够成为很好的商品,而且这还是我们代郡独一无二的,实在是太好了,我正愁我们代郡没有什么能够卖得出去的商品呢?有了这样的纸之后就有了。”
  高原也简单的把造纸的工艺过程向蔺文清说了一遍。
  蔺文湥酥螅膊唤冻隽司磁宓墓饷ⅲ溃骸跋氩坏街鞴谷换苟谜庑┘际酰还淙徽庵种娇梢源罅恐圃欤以系募壑挡⒉桓撸颐窍衷诘降啄芄簧嗌伲杀居旨负危炕故且宄院笙蚱渌鞴鍪郏埠枚邸!
  高原也点了点头,果然不愧是商人,一下就问道了点子上,道:“文清夫人,我己经让工匠们开始大量制造,等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大体的计算出来了。”
  李瑛鸿道:“干脆就把造纸的事情交给文清姐姐去管吧,由她亲自去盯着,想了解什么都可以。”
  蔺文清忙道:“那怎么行,这可是主公想出来的造纸技术。”
  高原笑道:“有什么不行,现在造纸的事情虽然是由忠叔在管,但他毕竟不是商人,而且他的事情也不少,不可能专门去管这一堆事情,因此总是要找一个人来管理,我看文清夫人再合适不过了。”
  蔺文清见高原这样说了,也就不好拒绝,而且她是商人,自然知道纸的商业价值,也确实有些跃跃越试,因此也道:“好吧,那我就来试一试吧。”
  高原道:“现在燕国的关卡己经打通了,因此我们也可以向燕齐两国派出商队,也可以试一下纸的效果,等一个月以后,第一批纸制造出来以后,就可以出发了。”
  蔺文清也点了点头,道:“好,我马上就准备商队。”顿了一顿,又问道:“还有刚才瑛鸿所说的,可以用这种纸制出几百本【孙孑兵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是真的吗?”
  高原道:“对,一点没有错。”说着,他就又把印刷术的简单原理向蔺文清说了一遍。
  印刷术的出现,其实还要早于造纸术,如古老的印苻之类,就可以视为最古老的印刷术了,只是这种印刷术并没太多的实际价值。不过随着造纸术的进步,印刷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才开始走向实用化。
  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被列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但在秦汉以前,中国的文明发展水平一直都是落后于叧三个文明古国的,而中国超过其他文明古国,领先世界,正是从秦汉时代开始,然后就一直领先世界两千余年。
  不少历史学者都认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眀,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使古代中国的文化知识传播更为方便快捷,因此一直在促进着古代中国的发展,甚致把世界越甩越远。一直到十世纪左右,造纸术才传到欧州,此前欧州一直都是用羊皮当主要的书写载体,洠в兄剑匀灰簿兔挥杏∷⑹趿恕
  印刷术分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种,前者印刷精美,而后者方便简易,在中国古代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虽然在北宋的时候出现了活学印刷,但活学印刷一直没能成为中国印刷的主流,一般只用于印刷一些低成本书籍。相反在十三四世纪,活学印刷传到欧州之后,很快就普及起来,原因就在于欧州文字是字母化,比方块汉字更能适用于活字印刷。而且这时欧州文化发展也进入了快速期,经过了三四百年的追赶之后,终于超过了中国。
  因为雕版印刷的成本显然要高于活字印刷,因此高原打算直接釆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的字模,一般分为木模、泥模、金属模三种,不过活字印刷最理想的材料是铜模、铅模,并且要使用油墨进行印刷。但中国的这两种矿产都不多,而且中国是使用水墨,这也是活字印刷没有在中国普及的原因之一。
  而用木模的优点在于能使用水墨,而缺点是恰恰就是水墨,因为使用水墨过多,木材就会因吸水而膨胀变形,影响了印刷效果,一般一块木雕版只能印刷二百到三百次,当然如果使用油墨,使用次数可以提升到五百次左右。
  其实油墨也并不难做,简单的来说,就是给墨里加油,经过蒸煮之后,油和墨充份溶合,增加墨水的粘稠度,这样不易产生渗墨现像,可以提高印刷质量,也可以提高字模的使用次数。当然也不是什么油都能向墨里加,俱体用什么油合适,可以慢慢的试验,总会试出来,而在油墨还没弄出来之前,先使用水墨也行。
  因为对高原来说,即使是没有油墨,也足够了,毕竟自已己经让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都提前了几百年的时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听高原把印刷术的技术、原理讲说完了,蔺文清和李瑛鸿就像不认识高原一样,盯着高原半天说不出话来。尽管她们都没有见过印刷术,但听高原这么一说,两人都明白,按照高原的说法,无论是什么书,确实都可以十分轻易的制出几百本纸制书来,毕竟印章的道理,两人都懂。
  而蔺文湥б陨倘颂赜械牧槊簦砩暇拖氲剑谟∷⑹趵锩嬖滩刈哦嗝淳薮蟮纳袒侗鹊ゴ康脑熘绞跻蟮枚唷R虼说人倏醋鸥咴腊干系募刚胖剑秃孟袷强吹浇鸩谎
  还是李瑛鸿首先反应过来,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是不是你以前的那个地方有这些东西的。”
  高原苦笑了一声,道:“就算是吧。”
  李瑛鸿也不禁好笑,道:“什厶叫就算是吧。”
  高原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像李瑛鸿解释才好,想了好一会儿,才道:“这么说吧,这些技术在我过去的世界曽经有过,但现在己经不用了,因为我们有好的方法,不过这些好方法在这个时候还不能使用,只好用这些旧技术,我只能这样解释了。”
  李瑛鸿听得昏头昏脑,道:“算了,你还是别解释了,你越解释,我的头就越乱,反正我也不想知道了。”
  这时蔺文清才想起来,原来高原还是将星临世。只是高原平时和众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一点也没有将星临世的架子,因此有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在高原的身上还有这样的一层神格。蔺文清这时才觉得,自己以前一直都没有发现,原来在高原的身上,确实有些非常奇怪的地方。


第二二四章 了结叛乱(上)

  当然,高原所说的印刷术都是一些理论知识,把这些理论变化成现实,还需要工匠们的努力,不过既然把印刷术的原理告诉了蔺文清,高原索性也把研究印刷术的事情也都全部甩给蔺文清,交给她去管理。
  蔺文清也没有拒绝,一来经商就是她的本行,高原搞出造纸术、印刷术的目地不就是为了卖到列国去赚钱,二来自从赵国亡灭之后,自已母子一直受高原做庇护,蔺文清心里对高原确实十分感激,也希望能为高原做一些事情,可以报达高原。
  接受了高原的委托之后,蔺文清也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关注造纸的进度,另一方面又招集木工,首先把一套【孙子兵法】的字模雕刻出来。
  其他的事情也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几天以后,从燕国迁移过来的人口己经安定下来,并且开始耕种。好在是这些田地荒废的时间并不长,因此燕国迁移来的人口正好可以接得上。
  虽然燕民也知道,这些田地并不是分配给自己的,但现在有住所,劳动也有报酬,可以供养家人,而且代郡官府也承诺,明年给他们分配田地,因此也都安心的在代郡住下来。
  这时申慎来向高原报告,经过了审理之后,申慎首先将应该处斩的人员名单确定出来,呈交给高原过目。
  因为这些人被抓了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绝大多数人的身份,来历,在这次叛乱中做了那些事情,也都大体弄明白了,因此审理的工作也进行的比较快。当然,二万五千多人,要全部都审完,在这几天里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首先把确实要处斩的人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