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河套人家 >

第72章

河套人家-第72章

小说: 河套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你咋啦? ”丕丕大惊失色,把她抱住。

“不! ”月果讷讷地说。

“不什么? ”

月果没有解释。

找从从就找从从,水老师应该有自己的幸福,但为什么非得到南方去呢?

月果感到自己的一个信念正在一块一块地崩溃。

她还想找水成波去谈谈自己的境遇呢,希望从他那里吸取勇气和力量,没想到,太阳自己先失去了光芒!

自己的敬仰受到了亵渎,月果好伤心好沮丧,但她不甘心,她要去问问水成波,他平时向她讲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还算不算数?

“月果,你说话嘛! ”丕丕温存地亲她。

月果没有做出呼应,她任丕丕抚摸,亲吻,心里却一片冰凉。

从从住的房间里没有动静,两位老人那边也渐渐安静,丕丕伸手去解她的衣扣,月果按住了他的手。

丕丕恍然大悟,扑地吹灭了灯。

当后生又急不可待地重复刚才的动作时,月果按住他的手,断然说:“不,今天不了……”

丕丕愕然了。

这是自从和月果好上,他第一次遭到拒绝。

“咋啦,你? ”

“我心里挺乱……”

“是不是……”丕丕的一只手放在她的小肚子上面,轻轻地按着。

“不,不是。”

“那,你碰上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了? ”后生感到迷茫。

月果不做声,把他的手拿上,紧紧地攥住。

“果果,我爹同意不同意,我都要娶你! ”丕丕誓言旦旦,坚定她的信念。

“我信你,丕丕! ”月果的声音仍然十分忧伤。

“月果,我送你回去。”丕丕征询的口吻里含着留恋。

月果说:“不用,我又不怕,黑天半夜,叫别人看见不好。”

丕丕送到院门I=I ,月果拦住他。丕丕飞快地在她脸上亲了两El才回去。

月果想了想,朝学校走去。

自从女人死了以后,水成波把原来的破房让给了友海,他自己就“以校为家”了。

月果到了学校,正是夜深人静时,但她一眼就看到了水成波办公室的灯光亮亮的,窗户上映出成波伏案工作的身影。

月果心头一热,怀疑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她是向老师“兴问罪之师”来的,指责他言行不一,指责他表里相悖。

水成波在这样晚的时间,还在为学生操劳,使做过他的学生的月果实在难以开口,向他倾泻不满和责难。

月果把脚步放得轻轻的,悄悄来到门外,她在打最后的主意,进还是不进。

“谁? ”水成波的耳朵真灵,听到了她不平静的喘息声。

没有退路了,月果只好边叫“水老师”,边推门走进办公室。

还是那个水成波,脸上毫无表情,还是那个水老师,两眼目光灼灼。

“月果,这么晚了,你咋还不回家? ”水成波的话与其是诘问,不如说是关切。

“找你……”月果看他这样平静,心里的不快又在激荡她的心房。

水成波突然问:“月果,你从家里来的? ”

“丕丕家。”她毫不掩饰地回答。

一个不易觉察的微笑,从水成波的嘴唇上一闪即逝。

“找我,是问罪来的吧? ”

月果吓了一跳,他咋知道的? 水成波到底是水成波呀,她果断地点下头。

“月果,你肯定心里在骂我,平时,说得天花乱坠,到头来,还不是哪儿红火往哪跑? 对不? ”

月果点点头。

“咱们芨芨滩穷困,落后,都守住它,它就变富了吗? 关键是,月果,不管去哪儿,不管咋干,别忘记了咱们的芨芨滩,果果,只要能叫芨芨滩旧貌换新颜,我看,方法多点不是件坏事情,包括借船过河,借鸡下蛋……”

“水老师,你出去还回来呀? ”月果疑惑地看着他。

水成波十分肯定点下头:“月果,出去是为了回来,这是个机会,可以出去看看,学到许多东西,比一比,咱们到底落后了多少,落后在什么地方,你说,对不对? ”

刘月果的气早消了,水老师的形象,又恢复了以前的光芒,她不能不同意水老师的观点,觉得自己仿佛一下被成波老师拉到了一个高山上,眼前豁然开朗,原先模模糊糊的东西也清晰起来,原来想不透的问题,也明白了许多。

“水老师,我错怪了你。”月果诚恳地说。

水成波说:“月果,你找我,还有别的事吧? ”

老师那一双洞察力十分强的眼睛,向她注视。

月果毫无保留,把丕丕的想法自己的苦恼告诉了老师。

“你认为,丕丕见钱眼开,不崇高,不光彩,是吧? ”

“对。我怕他重钱不重人。”月果点点头。

“月果,有不少观点,咱们得变一变了,都怨我这方面的知识也没学下多少,以前这方面给你们讲得太少。月果,一个人对爱情忠不忠诚,不能以他们的穷或富去衡量,在商品大潮中,想投身一试,不见得就不对,丕丕当过兵,见识多,思路广,他想干的事有道理。至于向你大爷爷要点资本,也在情理之中,你们富裕了,可以还他,在外国子女向老人借款干事业不足为奇。”

“真的? ”因为自己心爱的人受到了水成波的赞赏,刘月果心花怒放,她连日来的苦恼,云消雾散。

“你仔细想想,就明白了,理解了,将来咱们芨芨滩要涌现一批商人。没有商业,芨芨滩富不起来,活不起来。别学李招弟,那是奸商,长久不了。”

“水老师,我心里亮堂了。”月果笑出一个明朗,“我走了,我去告诉他……”

刘月果兴冲冲地走出学校。

她隐隐约约听到,从白白家传来呼天抢地的悲号,不由得一怔。

               第十四章

金如民担任旗委书记一职,已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土地承包蔚然成风的时候。

听到这个任命,金如民的心情是复杂的,喜中有悲,甜中含苦。

经历了噩梦似的十年,对仕途他看得淡漠了,也许是付出的代价太沉重太巨大太残酷了吧。

他是个烟抽得多酒喝得少的人,上级在全旗科局长会议上宣布任命后,他没有跟前任书记立即办理接交手续,而是避开众人的视线,回到了已经住了几年的招待所,把自己关了起来。

旗里几次给他住房,他都拒绝了。

原来的房子,被那个二茬老婆宣布同他一刀两断的时候据为己有,他也没去交涉。理由十分简单:人都跑了,房有何用?

以后他是否还找第三任老婆,金如民真看破红尘,心灰意冷了。

那天夜里,金如民要了一瓶烧酒,独斟独饮,把自己搞得酩酊大醉,一直到后半夜才渐渐清醒过来。

他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干。当他头疼欲裂,满嘴苦涩躺在床上时,眼前首先浮现出来的,是他早早夭折的儿子。

金如民眼泪纵横,自从儿子死后,他第一次为他哀哭。他深感愧对儿子的亲生母亲,九泉之下,她是不会宽恕他的。如果他不那么急于找第二个女人,或者她的年龄仅比儿子大几岁,也许儿子不会那么仇视他和她,心理变态,死于非命。

金如民伸手拿过床头柜上的茶杯,把凉茶水一饮而尽,心头的烦闷仿佛冲淡了一些。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他泪痕清晰的脸上。

他文化程度并不高,只读过几年小学,就这点文化,在共和国刚刚诞生,全国人口中文盲占绝大多数的时候,已经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了。

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急需人才,金如民首先被财贸部门看中,很快走上工作岗位。直到“四清”前,他在工作上业绩平平,小苦微甜,没受到挫折也没有受到重用。在运动多如牛毛的年代,他能平安无事毫发无损,也属不易,比那些今天叱咤风云明天反成罪人的角色,金如民算是幸运的。

金如民命运的转折点,是“四清”运动。

其实,认真回忆起来,金如民问心有愧,你说,“四清”到底干了些什么?他自己都稀里糊涂。

有一点他记忆犹新,三年自然灾害( 有人并不认同这种提法) 刚刚过去,人们脸上的饥色还没完全褪掉,就又突然运动起来,当时的金如民作为一名旗委的股级干部,的确莫名其妙。

那只能在心里嘀咕,不便也不敢形成见解,更不敢发表出来。

前车之鉴,教训极为沉痛啊!

金如民因为级别低,从当上干部,没有机会到党校进行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一本《干部必读》,他倒认认真真学习过,毕竟是自学,而且有许多文章,他似懂非懂,不甚了解,根本无法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他有点迷惘,我们这个党,不搞运动就活不成吗?

但他被自己这个念头吓得魂飞魄散! “四清”文件中明明告诫全党,有人忘记了无产阶级专政有人放松了阶级斗争这根弦。

活生生的例子,他从内部材料上也看到了,有的基层党组织竟然挂的是共产党的招牌,大权掌握在地富反坏手中!

还出现了新一茬茬地主。

于是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的话剧:箭杆河边,年轻一代,大型泥塑刘文彩地主庄园风靡全国,阶级斗争的警钟响彻神州大地。

也恰恰在这时,由林彪汇编的毛主席语录在内部发行。

金如民出了一头冷汗! 幸好自己一向谨小慎微,头脑冷静,没有干出冒冒失失的傻事,否则,一顶右倾分子帽子,难免华冠生辉呢! 他把形势估计得太乐观太平静了。

党中央再三再四强调,阶级斗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树欲静而风不止哟!毛主席语录的问世,从理论上又印证了这一提法。

幸运的是,他被抽调为“四清”试点的工作队成员,不幸的是,他的妻子刚刚去世,尸骨未寒。

金如民以国事为重,投入到“四清”工作队的集训中。不学不知道,一学又吓一跳,原来,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我党,又出现了两条路线斗争!

左右两条线,就是考验每个人的试金石。

金如民心有余悸:几乎又站错了地方,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些人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打人十八层地狱,永无出头之日吗? 金如民呀金如民,算你吉星高照,有机会参加这场伟大的斗争,也是苍天有眼,为你提供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

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旋律响彻云霄,全国都剑拔弩张。

经过培训,金如民心明眼亮,豪情满怀,开进了红烽公社,在红烽大队安营扎寨。

说老实话,金如民对河套农村并不了解更谈不上熟悉,他是城里长大的孩子,父母又都是市民,没机会接触乡村生活。土改他没赶上,走上工作岗位,也下过几次乡,只不过走马观花,仅见其皮毛而已。

这次到红烽,他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十分穷困,比方苏家的住房,还是解放前的,风吹雨打,已经奄奄一息了。

金如民的心震撼了,他有点不明白,这么多年,红烽的经济咋就没个进展?他是从银行出来的干部,考虑问题,有他独特的视角,这与他心中欣欣向荣的农村差十万八千里呀!

第一次他和大学生方力元吃派饭就是一个目瞪口呆。

在车倌苏凤河家的炕上,连毡子都没有,土炕用米汤浆得光可鉴人。苏凤河女人正忙活焖米饭,落地不久的娃娃屙下一泡屎,女人上炕,手一划拉,收到簸箕里面,然后,捧把柴灰,把炕蹭干净,自己的手照此办理,用灰搓净,继续做饭。

家里有个陶瓷脸盆,没肥皂也没手巾!

大学生目不忍视,皱眉龇牙,金如民不住瞪他。正是考验知识分子有没有劳动人民感情的时刻!

这就是红烽大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