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第6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乱打乱的打法,很大程度上就像是一团乱麻,想要用最短的时间解开唯有一刀而断。
“打,继续往前冲。”白兴东想了想,说道:“按照地形,我们现在应该在西城区靠近城墙的位置,距离樱花会馆差不多还有500多米左右的距离。听声音,教导员带着的3连打的最激烈,分出一个排的兵力,抄小路到鬼子的身后打他一家伙,接应3连,如果我们身后有一个连的兵力保护,进攻就没有后顾之忧。”
“1连长告诉战士们,我们现在的位置对整个战局非常有利,要一鼓作气冲下去。前方就是小鬼子旅团指挥部,就是用命去炸也要冲出一条血路来,活捉高品彪!”
“活捉高品彪!”
很多战士连高品彪是谁都不知道,也跟着喊起来。
战场基层指挥员,不仅仅战斗中要以身作则,而且还应该是一个情绪的鼓动者。白兴东自己不过从团部听团长古敬生说过,鬼子的带兵的头子是一个少将,叫高品彪的。
他也不知道这个鬼子少将在那里窝着。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樱花会馆在战斗之后,一直保存良好,肯定有大鱼。不管是战场上的直觉也好,让战士们有一个兴奋的理由也罢,白兴东都不能懈怠。
“3排长!”
“到!”
“带上你的人,马上往北绕过北面的院子,从背后给小鬼子找点乐子,在背后帮3连一把。消灭鬼子火力点之后,立刻沿着街道和院落组织一道防线,挡住绥化兵营内赶来的鬼子增援部队。”
“3排的,跟我上……”
白兴东的攻击部队分成两道人流,一道往北而去。两外一道直接冲上日军的第二道防线。
……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四一三章魂飞魄散
第四一三章魂飞魄散
一个城市内同时拥有两支敌对的军队存在。
即便在夜晚,也不会太安静。但是从日军先一步发动进攻之后,实力明显处于弱风的22团也不敢示弱,派出部队中最精干的一个营也发动了夜间针对突袭。
这一来,对于绥化城的这个夜晚可就热闹了。
日军进攻方向是东南城区,这片区域被炮火覆盖过,大部分房屋都已经倒塌。唯一让日军感觉到非常棘手的是,砖石瓦砾之下,一个个隐蔽的射击火力点,配合周围的散兵坑的布置,谷村大队的进攻一再受阻,就是很好的说明。
可见两军对于绥化战斗的预想是不同的。
作为14师团的主力步兵旅团,配备了重型野战武器的27旅团,高品彪在获知了绥化守军的大致兵力之后,想的不是如何攻破绥化,而是多久攻破绥化。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高品彪流露出了日军将领的一个通病,或者说是一个共识。抗战爆发之后,城市攻坚战打的非常少,尤其是**的几次大型战役中,惟独淞沪抗战的初期和末期才多少有些城市攻坚战的味道。
前者是在上海,中日争夺的防线往往是集中在渡口、桥梁和机场,作战规模很大。
日军也是经历了苦战之后,才占领了上海。
南京城的保卫战,一方面蒋介石对日军冲破淞沪防线的心里防备不足,以为靠着历经数年建造的工事群能够抵挡日军进逼南京的速度,但**后勤和军令的混乱,让花费了巨资修建的工事群成了摆设。
锡澄国防线无锡的沦陷,让日军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
300公里的国防线,日军仅仅用了不到20天的功夫就打到了南京城下。
而当时指挥官唐生智对南京的意义最多不过是一尊菩萨的角色,指挥上混乱不堪,甚至连撤退路线都没有设定。
最后15万中**队在南京开始了一场悲烈的首都保卫战。
日军在12月10日发起总攻,三天后南京沦陷。之后,也就有了南京大屠杀。
这场战役也让日军内部认定,中**队对于城市巷战的决心是不大的,而战斗结果也证实了日军这种猜想。
但是绥化不同。
古敬生在战斗发起之前,就认定了自己死守绥化的任务。
只有打光的22团,没有撤退的22团。
古敬生在组织防御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撤退,如果等不到援军,那么22团即便是战死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坚守绥化的决心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死守!
死守至最后一人!
古敬生当时的信念更多的是悲怆,因为绥化的背后,就是前线野战部队的补给线,铁力的得失将直接影响到前线几万大军的退路。
没有退路,对于古敬生来说,退一步,他就是国家的罪人。
所以,撤退路线根本就不是他应该想的,虽然他接到的命令是22团在日军发起攻击之后,坚守绥化3天。
3天之内,如果没有援军抵达,22团就可以自信决定。
即便如此,古敬生在心里从来也没有想过一个‘退’字。他坚信,援军是一定会抵达战场的。绥化保卫战的意义重要性是扭转整个战场的关键战役。对于,这一点,古敬生确实估计的没错。
不仅有2师在日夜兼程的赶来,曾一阳还从根据地抽调了一个独立团赶赴战场。
信念在古敬生的脑海中从来没有动摇过,唯一让他感觉意外的是,日军在2营阵地前的进攻,简直可以用疯狂来解释。不到半个小时,2营在外围阵地的散兵火力点在日军的冲锋下,已经荡然无存。
防线也在一点点被日军压缩着,一旦2营的防线被压缩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就应该是日军发动最后一波攻击的时候了。
“团长,下命令吧!”
2营的通信员身上血迹斑斑,泥水、汗水、和血水交织在一起,完全看不出这还是一个仅仅十七岁的小伙子。此时,这个小伙子正笔直的站在团长古敬生的面前,一言不发。
“2营长还有什么话让你带给我?”
“报告首长,我们营长说了,3连的阵地很危险,需要一个连的兵力补充,不然……”
“不然怎么样?”
“可能失守!”
年轻战士难过的点了点头,随即又站的笔直。穿越战场能够抵达团部就非常不容易,但他离开战场的时候,3连阵地上的部队已经不多了,枪声也弱了很多。
22团的火炮都是迫击炮,在城市巷战中的作用并不大,对于大部分战斗都是在几十米内发生的,迫击炮基本上排不上用。只有两门从昨天缴获来的70步兵炮可以直射,在战场上具备很强的突击能力,但这是古敬生手中唯一的反突袭武器。这是需要在增援部队抵达之后,配合外围部队作战而使用的进攻武器。
这时候用,对他来说很难下决断,而且效果不见得好。
而派出增援部队,1营还没有回来,手上要没有一点兵力,到时候无法接应,1营的损失会增加。
和2营不同,1营在人数装备上更优良。士兵的战斗力也更强,是22团能够守住绥化的关键兵力。
烦恼的指挥部狭小的斗室内转了几圈,古敬生猛然站住,立刻吩咐警卫连长:“警卫连集合,跟我去3连阵地。”
“老古,还是我去!”
政委徐祖龙不容置疑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对他来说,22团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古敬生都必须活着,因为古敬生是整个绥化驻守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他不能有失。
“你对情况不了解,还是我去。”古敬生倒不是跟政委客气。
从通信员报告的间断话语中,他已经认定了日军的进攻路数——敢死队。可见,日军已经是完全不计伤亡的想要一举解决战斗,不管是否有外部原因,都必须将这股日军的进攻势头压下去。
不然,等到左右防御阵地被鬼子切断之后,明天,只要日军在白天一天的进攻,就能完全掌握绥化的控制权。到时候,也是22团全军覆没的时候,绝对不能给鬼子风割包围。
“团长,指挥位置上离不开你。22团的任务是坚守绥化3天,现在刚刚过去第一天,还有两天,要是你负伤甚至……那么对于22团的指挥来说,将带来更大的麻烦,我不能冒险。”
“政委……你?”古敬生张了张嘴,有些哑然。过了几秒才说:“我估计鬼子是用上了敢死队,你对鬼子的这种战术没有经验……”
“我领教过……”
“你……见过鬼子的敢死队?”
“没错。”徐祖龙不像是开玩笑,表情很严肃,他也知道这种进攻的厉害,几乎是以命搏命的打法,要是心里防线薄弱一些的部队,很快就会被这种打法吓得溃败。
像是在回忆往事一样,徐祖龙说道:“当年在太原会战的时候,鬼子就是用敢死队冲上了城头。每一个敢死队的鬼子都一身雪白,像是哭丧的孝子。但是,他们在腰间都会绑上足够分量的炸药,一旦发现附近有敌军,立刻往人堆里扎,然后拉响炸药……太原城就是这样给破的……”
毋庸置疑,徐祖龙确实经历过日军敢死队的疯狂战斗。
最后,古敬生还是没有能够说服政委徐祖龙,22团的干部都是总部委派的,不少都互相不认识。古敬生这才想起,平时总是乐呵呵的政委,似乎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此时,3连的阵地上刚刚又经历过一次日军的攻击,2营赵权礼带着一个排的兵力补充到阵地上,但是一场战斗之后,伤亡也很大。
“娘的,这小鬼子发的什么疯?专门往3连的阵地上撞?”气急败坏的赵权礼大声的吼叫着,他都快被气疯了。其他两个连的阵地他也不能坐视不理,要是放开了防线,鬼子就能顺顺当当的冲入缺口。到时候,3连阵地有没有守住就没有意义了。
可要是不管3连的阵地吧,用不来多久,3连阵地上因为伤亡,也会守不住。
尤其是,小鬼子腰上绑着炸药,就往阵地上冲,防都防不住。
一旦冲上阵地,就拉响炸药,小鬼子是完蛋了,可3阵地上的火力点,战士都在小鬼子这自杀攻击之下,伤亡更是难挡。
更加恐怖的是,自杀式攻击的鬼子被炸药炸的四分五裂,身体上的零碎散落的阵地上到处都是。这给战士们的心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情绪失控,不少3连的战士才冒然的冲出阵地,被鬼子的机枪击中,造成了无畏的伤亡。
鬼子发动了两波自杀攻击。
而3连也经过了两次减员,尤其是3连的阵地不是战壕沟堑的野战阵地,而是以院墙,隐蔽物,火力支援点构成的点状防御体系,任何一个火力点被占领,对整个防御阵地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鬼子,这是‘肉蛋’攻击,是敢死队中冲击力最大的一种。放心小鬼子也都是人,一个师团也找不出多少这样的敢死队员。”
“谁!”
赵权礼一回头,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声影,诧异道:“政委……”
“警卫连,乘着鬼子进攻间隙,马上加固阵地。”
……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四一四章刀尖上的血(上)
第四一四章刀尖上的血(上)
“政委,您怎么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徐祖龙笑眯眯的回答,然后一转身,对着阵地上大声喊道:“战士们,你们辛苦了!”
“不辛苦……”
“政委……”
……
回答参差不齐,显得中气不足。显然,战士们也被鬼子的招数给吓住了,对于日军来说也是无奈之举,部队在绥化多耽搁一天,日军的战略意图就会早一天被发现。
实际上,高品彪的这种担心显得很没用。
因为,曾一阳早在一周前,14师团前线开始压境就知道了南线肯定会有一支日军迂回的部队,唯一不知道的就是番号和兵力部署。
凭借经验,这支部队的数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