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众人也讨论了参谋部战争预警方案,包括假象南北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以及彼此规模,还有北洋政府会调派那些部队投入作战。而在战争爆发之后,关于兵力的动员也做了分级别的规划,比如第一混成旅投入多少兵力,战事扩大之后的后续兵力补充等等。
旅部的命令当天就传达了下去,不过各团各营以及军队所驻地区并没有意思到这项命令是动真格的,大部分都很相信这仅仅是一次预备演习。
一方面是军中大部分士兵常年没有经历大阵仗,最近一次交火还是滦州起义,但那次也只能算是局部的小型驳火。只能说大部分士兵们早已丧失了对战争的敏感性,个人思想上更是十分欠缺危机感。
另外一方面还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袁肃是一个“好事军官”,从上任以来一直严格的整军经武,先是全军整训,随后才组织一次演习,这显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单单各团没有这样的思想,地方县府也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不过当旅部下达的资金储备命令分配到各县县府后,倒是引起了一些猜疑。再加上虽然滦州不是什么重要的大城市,可距离京津一带也不算太远,京城的大新闻用不着多久便传递到这里。国会发生的动乱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信号,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和一些老官僚都不约而同的将滦州旅部的命令和这件事结合在一起。
但是毕竟没有官方的正式消息,即便有少许人意识到会有大变故发生,也只能在私底下窃声议论,并不敢明目张胆的大肆声张。
又过了一天的时间,袁肃决定派人到北京和保定打探更详细的消息,经过一番思索,他让高顺以招募化工厂技术人员的名义先去一趟保定,再去一趟北京。当然,打听切实的消息是主要目的,若是能在闲暇之余顺带着完成招募工作当然也是最好。
就在高顺动身出发的第二天下午,京城再次传来消息,国会会议已然陷入中断。
这个消息是通过直隶省保定第二镇司令部转发下来的新闻通电,电文内容除了通知国会因为发生骚乱而陷入中止之外,同时还详细的解释了整个事件的始末。就在四月二十七日,就讨论国体政治的议题之际,国民党再度与其他政党发生口角,当时便发生了相互殴斗。总统府下令调派军警进入会场维持秩序,此举非但没能稳定局势,反而激起了更多议员的不满。
有人在会议之后甚至还放出言论,称北洋政府派遣军队干扰国会,强行逼迫国会议员投票通过“总统制”的政体意见。
在二十八和二十九这两天,北京许多报纸都刊登了一些议员发表的文章。国民党与其他党派的议员展开了一轮激烈的笔伐,到了二十九日晚上一些报馆又忽然莫名其妙的遭到歹徒袭击。不过袭击的规模并不是很严重,也就是冷不防的被人投掷石块,又或者是投掷爆竹、燃烧瓶之类的个别事件。
有鉴于国会危机的情势越闹越大,总统府与政务院一直认为应当暂时关闭国会。正因为如此,国会就这样陷入了中断。
看过这份电文之后,袁肃对北京的局势越来越感到迷惑,同时也意识到情况越来越糟糕。不管总统府和政务院是故意关闭国会,又或者是迫不得已才采取这样的下策,这都是一件影响力极大的决定。
他相信,南方肯定会抓住这一点兴风起浪、大造声势,到时候更有可能抨击是北洋政府持兵自重强行关闭国会,而下一步就是推行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独裁X政治。单单这个把柄,就足以成为南北决裂的导火索,哪怕宋教仁没有被刺杀!
电文是陈文年转送到袁肃手里,等到袁肃看完之后,站在一旁的陈文年忍不住揪心的说道:“大总统到底在搞什么?在这个时候下这样的命令,这岂不是越闹越大嘛!”
袁肃长叹一口气,说道:“越闹越大必然也是他们预料之中的,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情况彻底没有回转的余地了,我想我们要加快备战的准备了。”
陈文年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对于他来说现在确实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的南北合作,莫名其妙的国会危机,现在还是莫名其妙的要打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太诡异了。不过他很清楚,即便说些什么也不可能弄清楚这件事,正如袁肃刚才所说的那样,这一切显然都在那些掌权人的意料之中。
略微停顿了一阵,他旋即又问道:“都督,假如南北开战了,咱们真的要掺和进去吗?”
袁肃说道:“这事不好说,之前我都说过了,之所以要做好备战准备,还不是为了以防万一。咱们第一混成旅虽然是很独立的部队,但毕竟是归编在第二镇。以第二镇现在驻扎的位置,很有可能会成为先锋部队。”
陈文年稍微低了一下头思索了一下,一时没有说话。
袁肃再次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唉,若是能不调动我们这一支也好。到时候我们准备起来的战略物资反倒还能从中倒卖,谋一笔生意。再者,以我现在的处境,实在不想跟南方发生纠葛。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陈文年沉思的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这件事我会亲自抓紧的。”
五月初,轰动一时的国会危机事件总算是如同石落波澜一般袭遍了全中国。虽然之间有过不少诸如这些方面的新闻报道和通电,京城与地方上也有互通信函,但是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只当这是一次南北政治上的博弈,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极大的危机。
随着总统府下令暂时关闭国会,各省各地的人民纷纷改变了之前的态度,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幡然醒悟。再加上各地的青年知识分子和激进派的社会活动家,添油加醋的议论和抨击此事,悍然的掀起了一股舆论上反对北洋政府的大风暴。
尤其是江浙一带,国民党人频频活跃,又是组织演讲又是组织社评,比起其他地方更是丝毫不含糊的用足辞藻,把北洋政府的举动近乎恶劣的进行批判和声讨。没过几天的功夫,江浙还起了一阵游行示威抗议北洋政府关闭国会!
这股反对北洋的旋风犹如传染病一般,疯狂的在南中国蔓延开来。
不仅民间如此,许多国民党籍的地方官员和军阀同样趁势而起,一边发电文责问北洋政府,一边气势汹汹的整顿军略,俨然摆出一副既强硬又强势的态度。
同样是在这一天,林伯深专门从上海发来电报到滦州。电文里一部分是介绍南方这边的动态,另外一部分则是质问袁肃北洋政府究竟是什么意思!
南方各级人士的情绪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武力讨伐北洋的口号也越来越明显。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和四川等省,不仅这些省的督军一个个响应国民党的号召,连同本地的资产阶级士绅们也跟在后面敲锣打鼓。对于资产阶级士绅阶级们来说,他们从清朝末年就在争取从政的资格,好不容易完成了资产阶级大革命,现如今却还是没有办法登台到中央获得话语权,人心自然浮躁不已。
面对林伯深的质问,袁肃自己同样是感到疑惑重重,最终他只能如实的回了一封电文,表示自己对这件事同样很诧异,而且北洋政府随后会做出什么行动也无从预料。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电文后面似是而非的加了一句暗示,或许南北行将开战!
……………
【最近每天都在喝酒,以前酒量还好,现在真的一塌糊涂。完全没有存稿,这几章写的很仓促,还望见谅。各位读者大大过年期间快快乐乐,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过量饮酒。】
第69章,急流直下
五月六日,国内局势愈演愈烈,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上海都督陈其美三人尤为激烈,几乎一天一个道通电,通电的内容也一天比一天措辞严重。不过北洋政府却反而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回应和辩解,沉寂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在这一天高顺从保定发回一封电文到滦州,告知了这几天他在保定活动的情况。
高顺一开始并没有打听到相关的消息,正如同外界所了解的那样,北洋政府以及支持北洋政府各省都督,就彷佛是做贼心虚一般,一个个都没有太明显的动静。除了河南都督张镇芳和直隶都督冯国璋发过一、两封私人电文,反驳南方对中央政府的妄自猜疑之外,其他地方俨然无动于衷。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段时间高顺大部分时间放在扩充人脉,以及为滦州化工厂招募一些技术人员上面。在这天发回的电报里面,高顺介绍他已经通过之前在日本留学的一位同窗,结识了两位在天津从事化学工作的朋友,这两位朋友虽然刚刚留学归来,没有太多的实际操作经验,但毕竟是受过西方高等教育。
对于滦州这边开出的薪资待遇,这二人一样是十分满意,已经迫不及待希望能够尽快动身赶赴滦州。
不过这两位化工人才又在高顺的盛情邀请之下,同意暂且先在保定、天津两地协助高顺处理化工厂其他工人的招募工作。
着手应付了滦州化工厂的招募事宜之后,高顺在接下来的几天一边忙着跟进招募工作,一边又紧锣密鼓的打探北洋政府具体消息。
直到五月五日傍晚时,他这才通过直隶省府的一些朋友获悉了一些北洋政府的新动向。
当天晚上整理好电文,连夜便发到滦州,因为线路的延迟直到次日早上方才发到。
旅部大院通讯室收到电文,经过一番通传由杜预送到袁肃办公室。
袁肃正在与陈文年核对最近几天筹备的战略物资以及麾下各团的动员状态,虽然前前后后下达命令的时间不算长,不过好在滦州各地在袁肃的治理之下,经年累月有所积蓄,战略物资的筹备情况进行的很是顺利。
再加上英国方面雷诺森从旁协作,不仅提供外交和军事上的协助,同时还提供了外国银行的各种优惠交易。第一混成旅各方面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袁肃还特意派何其巩到天津,与东方汇理银行和汇丰银行的预约贷款合同签署。
这份“预约贷款合同”的内容,正是东方汇理银行和汇丰银行提前为袁肃预备一笔总值两千万法郎的资金,以肃业控股公司掌握的洋河水库股份作抵押,借贷期暂定为五年十五期,利息为四厘半。不过这仅仅只是预备贷款,也就是说先预备好资金,当袁肃需要动用这笔资金时才会开始计算贷款期限。
杜预敲了敲房门,随即推门走了进来,语气有一些急促的说道:“都督,陈大人,高大人发回电报了,情况不妙啊。”
陈文年先一步迎了上去,从杜预手中接过电文,快速的过目了一遍,脸色一下子变的严肃起来,说道:“都督,高建阳打听到消息,第二镇要在五月七日沿着津浦线开拔到济南,并且山东的王怀庆、靳云鹏部也会一路南下。”
他没有提及关于招聘工作的相关汇报,而是就最重要的事情优先说了出来。
袁肃眉宇一皱,霍然站起身来从陈文年手里取来电文,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沉默了一阵之后,他冗长的叹了一口气,语气沉重的说道:“真是要么不来,要来就来狠的。北京那边事情都还没搞清楚,南北双方当真是谁都不肯退让,这下当真是闹大了。”
陈文年缓缓吸了一口气,闷声闷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