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809章

大唐极品闲人-第809章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言硕现在是满腹的苦水,不知道向什么地方倾诉,可是提出这个议案的是他的老师,他又不能反对,因为他能看得出来,这个财政预算的法案一旦通过,实施的话,绝对是利国利民。

对此,张言硕也只能暗自决定,等到散会之后,要找上自家老师,好好商量一番,看看能不能等到之后制定预算的时候,多批给他一些,至少不能钱到用时方恨少。

对于提案顺利通过,杜睿也不感觉如何欣喜,如今内阁之中,差不多都是他这一系的人,尤其还多是他的弟子,他所提出的各种建议,能得到阁员的支持,这倒也不是杜睿以势压人,而是之前大唐中枢重新洗牌的时候,被他提拔上来的人,大多都具有开拓型的思维,而非那种保守的、固步不前的人。

这些身居内阁,掌控着大唐发展方向的时代精英,都拥有着超越常人的眼光,使他们能正确理解杜睿从后世带来的这些方案,并根据实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且内阁成员之间超常的凝聚力、又为杜睿的这些政策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虽然洪武帝李贤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可是这个决定权有大半都掌握在杜睿的手上,至少在李贤亲政之前是这样的,这也是杜睿所得出的政策得以实施一种保障。

这项财政预算计划,内阁共花了三天时间商讨完善,其中许多具体的方略引起了热烈的争辩。

比如,要实行财政预算,就必须先成立一个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各部院提交上来的财政预算申请。

户部尚书高智周自然希望将这个审计部门置于户部之下,由户部根据岁入,审核各部门的预算,这自然遭到了其他六部尚书的强烈反对,一但这个审计部门置于户部之下,户部就能凌驾于其他六部之上,这是绝对不行的,杜睿也不会答应。

此事争了半天,最后多方妥协之后,在尚书省下另设一司,是为审计司,位在七部之下,却不属于任何一部,由尚书省直接领导,对尚书省直接负责,专门负责审核各部门的财政预算。

讨论到最后,杜睿拍板决定,从明年起,大唐将全面施行财政预算制度,全年财政预算将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种预算是由下而上,具体点说比如工部,首先由工部下属的各个部门主官根据本部门的人员编制、工程计划,按实际需要,将来年的支出预算统一交到工部尚书手上,由工部尚书审定之后,提交尚书省审计司。

审计司根据工程计划,详细核算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资金,得出评估后将预算申请与评估报告一同交给内阁讨论。

由内阁和皇帝一起,根据审计司评估报告、以及户部提交的岁入总额、和来年的经济预测,进行全局把关,最终决定这项工程是否施行,哪项支出应该优先照顾。

最后户部再按内阁的决定予以拨款。

第二种预算是由上而下,也就是内阁根据国家的需要,制定出各种长远的战略目标,比如治河工程,或者对外开战,对民生的投入等等,目标制定好后,将具体工作分派给相关部门。各部门核算出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多少资金,将预算提交审计司审核,经内阁确认,户部拨款。

以前朝廷的财政支出,都是被动的,包括以前执掌行政权的大行台尚书令心里也没个底。哪里需要钱了,就往哪里砸,结果砸来砸去,到最后发现钱不够用了,造成财政赤字。

有些事情本来可以拖一拖,由于当时感觉国库还有些钱,便都砸进去了,到后来有了更急迫的事情需要用钱。却拿不出钱来,事情耽误了,财政也透支了。

就像后世的满清政府一样,虽然满清政府的岁入不过几千万两,但是应付一国之事,应该是富富裕裕的,可就是因为没有严格的规划,结果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越来越填不满,最后导致政府为了维持,只能不断的盘剥百姓,越加腐化。

如今大唐有了这项财政预算制度,基本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内阁的阁员在年初就能作一个宏观把控,最大限度的控制财政赤字,把有数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让大唐的财政支出从无序变成有序。

在内阁决定之后,再将这项政策拿到朝会上去讨论,这种讨论已经不是施不施行的问题,而是让各级官员拾遗补漏,使政策更加完善,更符合大唐的实际情况。

甚至将这项政策通报全国,让各地官员以及普通百姓加以讨论,但凡有意见的,都可以上书朝廷,这是杜睿主动提议的,财政预算是他从后世带来的一种政策,用到大唐这种君主制社会上,到底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他心里同样没底。

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一个诸葛亮呢,财政预算将关系到大唐今后的国策制定,以及各部门的运作方式,官员的绩效评估,甚至有可能在大唐引发方方面面的变革。

如此重大的一项政策,杜睿觉得有必要交给整个大唐各个阶层的有识之士加以讨论完善,这可是关系着国运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闭门造车。

而且杜睿还有更为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让全国的百姓都参与到这项关乎着国运民生的大事中来,激发百姓主人翁的意识,他们学会关心政治,甚至对朝廷施政,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正如杜睿所料想的一样,这项政策一经公布出去,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不仅是地方官吏,学子百姓,三教九流都开始热烈讨论这项政策。

很快,杜睿就看到了他所期望的一幕,一个名叫杨宏斌的蕲州学子通过当地的官府直接上书内阁,提出了一个相当有针对性的意见,

他提出,财政预算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一个绩效审核部门的协同,某一笔钱拨给某个部门后,最后绩效如何就需要对这个部门进行核实,不能光看这个部门的年底工作报告,否则财政预算就是一纸空谈,反而给了各部门官员更多以权谋私的机会。

同时他还提出,财政预算能否起作用,关键看审计司的职责履行得怎么样。审计司掌握着各门部的预算审核权,权力过大,必须另加以制约。否则若是审计司官员贪赃枉法,接受某些官员的贿赂后,在审计预算时予以偏袒,则财政预算制度反而会害国害民,国库的钱都花到了不该花的地方,或者说本不该花这么多钱,结果却多支出了好几倍。

可以说杨宏斌这个学子一眼看到了问题的核心,并且真知灼见的指出了财政预算这项制度的脆弱性,以及应该完善的地方。

杜睿在一次内阁会议的时候,根据杨宏斌提出的这些意见,修改政策的同时,还给予钱帛嘉奖。

杜睿当真会留下这么大的疏漏吗?

以他的见识,当然不会给自己,给大唐挖下这么大的一个坑,他之所以只是笼统的提出财政预算的政策,而不是将后世那种比较完善的制度直接照搬过来,就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够集思广益,一起来讨论,完善。

毕竟每一项制度的实施,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去试验,研究,完善,这样一来,能够将全天下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他们一起来关心这个庞大帝国的发展,岂不更好。

在杨宏斌这名学子被朝廷嘉奖之后,各地的官员、百姓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毕竟这项政策原本就是关系着国运民生,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如今还能得到嘉奖,他们自然乐意开动思维了,结果,短短的时间内,关于这项政策,全国各地就汇集了许多改良意见,但凡有见地的,内阁都会予以接纳,并给予嘉奖。

真算来,这也是朝廷发现人才的一个机会,而百姓为能参与到国家大政中来,也倍感兴奋,对朝廷也更加拥护。

历朝历代以来,百姓都被冠以无知小民的称呼,朝廷在施政的时候,很少会估计到他们的感受,可是现在朝廷居然愿意接受他们的意见,并且重视他们的想法,这让他们岂能不兴奋。

总体而言,财政预算这项政策的推出,全国上下支持的声音占了八成以上,也只有那些思想守旧,顽固不化的老官僚才会大肆抨击,反对到底。

对于这样的人,杜睿再一次展示出了他的铁腕手段,但凡是反对的,一律罢免。

杜睿之所以要等到明年再去实施这项政策,主要还是因为一项新政策的出台,未必能够在短时间内,被人们所接受,就算是面对着天下的官员,杜睿也要给他们一个适应的阶段,至少让他们自己知道,想要让自己的部门正常运转,一年下来,究竟需要多少钱。

财政预算政策颁布天下的当天,杜睿的府上就迎来了几位客人,说是客人,其实说起来,对宋国公府哪一个都是熟门熟路的。

高智周,张言硕,李献宝,杜痒盛,杜睿门下的四大弟子。

张言硕一进门就开始跟读入诉苦,他位列工部尚书,可以说杜睿的这项财政预算的出台,首先针对的就是他,这两天,他翻阅了以往的卷宗,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要是按照新出台的政策,来制定财政预算的话,别说杜睿给了他一年的准备时间,就算是再给一年,他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恩师!弟子自然知道财政预算于国于民皆有极大的好处,可是恩师也该为弟子思量一番,这天下的工程建设,哪一样不是繁琐至极的,短时间内,弟子实在是理不出个头绪来,还望恩师赐教!”

张言硕原本只是热心百工,后来还是在杜睿的影响下,才对政治产生了兴趣,要是让他研制火器,那自然是行家里手,可是如今要让他摆弄算盘珠,他确实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杜睿听着张言硕抱怨,心中也是一阵暗笑,道:“你身为工部尚书,难道还要事必躬亲不成,手下那么多人,你不擅长,总归是有擅长的。”

张言硕苦着一张脸,道:“可是恩师,这天下的工程何其多,弟子也是不知道该如何着手统计啊!这两日,弟子整日里泡在工部衙门,单单是那些卷宗,就让弟子苦不堪言了!”

杜睿闻言,笑骂道:“怎的!?你这般说,是觉得为师就清闲了不成!”

张言硕闻言一愣,连忙解释道:“弟子不敢!弟子不敢!恩师掌管天下事,自然是要比弟子劳累的!”

杜睿故意寒着一张脸,道:“既然知道为师劳累,你等做弟子的,难道就不能替为师分忧,财政预算政策,方才出台,你等尚且不懂其中真谛,便来为师府上诉苦,难道你们要为师自打耳光,再将你们从现在的位子上撤下来!”

张言硕等人见杜睿恼了,纷纷起身,连称不敢。

杜睿消了消火气,接着道:“为师知道,财政预算甚是繁杂,这才给了你们一年的时间加以熟悉,为师将你们提拔到眼下的位置,一是因为你们的才学可堪早就,其二就是盼着你们能为为师分忧!可明白了!”

张言硕也是对自己方才的言行有些后悔,忙道:“恩师放心,弟子一定不让恩师失望!”

杜睿点了点头,接着道:“你们四个如今都身居高位,当常思为国效力,报答君恩,切不可懈怠,为师知道你们的难处,可是财政预算,事在必行,历朝历代都在将要开源节流,充盈库府,这财政预算就是在节流,虽说是在花钱,可是这个钱也要看是怎么花出去的,花的值得,那就叫节流,若是不值得,那就叫浪费,从今以后,不单单户部是咱大唐的钱袋子,你们其他各个部也都是一样,你们少花,花的好,同样是在为大唐节流,这是为师对你们的期望,希望你们不要让为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