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品花钗9株,宝钿数同花数,绣翟9等;二品花钗8株,翟8等;
三品花钗7株,翟7等;四品花钗6株,翟6等;
五品花钗5株,翟5等;翟衣内衬素纱中单,黼领,朱褾(袖)、襈(衣缘),通用罗彀,蔽膝同裳色,以緅(深红光青色)为缘加绣纹重翟。大带、革带、青袜舄,加佩绶,受册、从蚕典礼时服之。
清娘的诰命是七品,准确的说她的不能称之为诰命,应该叫敕命,也不称夫人,而称安人。但品级越低的命妇服饰越花巧漂亮,极为适合清娘这种娉婷十五六的少女,没有那么庄严,却灵动鲜丽;清娘穿上七品安人命妇服饰后,便如芍药笼春烟,诗情画意之中带着朝气。
还有小铁蛋,三四岁的小人儿,穿上整齐的七品官服,那感觉杨逸说不出,反正看了直想笑,他很有可能是这次朝会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了。
准备妥当之后,五人一同上车出门,只不过十三娘她们并不能走皇宫正门,按制她们是从西华门入乾宁殿,先去拜皇后。
皇帝到福宁殿龙墀及圣堂上香,祈祷丰收之年,次至天章阁神宗神御殿行酌献礼,给祖先上供,然后去拜见太皇太后过后,才会接见皇后、太子、皇子、公主、及内外命妇。
现在赵捷还是小不点,没有皇后,太子、皇子之类的更不用说,十三娘她们就要先去拜见刘太后了。
杨逸带着铁蛋来到宣德门,这边已经站满了前来参加大朝会的各级官员,以及皇亲勋贵,各国使臣,人山人海的,铁蛋第一次见这样的大场合,难免有些怯场。
杨逸呵呵笑道:“睿儿,跟着爹爹有什么好怕的,你瞧着,爹走到哪,别人一定得乖乖的让路。”
铁蛋扑闪着大眼睛问道:“这么多人都要给爹爹让路吗?”
“那当然,不信你瞧着,总之一句话,睿儿跟着爹爹,千万不能怕,你要昂起胸脯来走路。”
“哦,孩儿听爹爹的。”铁蛋皱了皱鼻子,显然还是有些紧张,但尽量绷起小脸,挤出勇敢的模样来。
杨逸看得暗笑,将他抱下车子来,然后牵着他的手往里走,成百上千的官员见了这爷俩,个个露出怪异的表情来。
大部分遇到的官员都纷纷向杨逸作揖行礼,有些与杨逸不对付的则早早让开去,免得惹上这个煞星。
杨逸向相熟的官员回礼时,铁蛋也似模似样的跟在后面回礼,那乖巧懂事的模样赢来阵阵的称赞声。
只是他这三四岁的人儿穿着整齐的官服,来参加庄严的正旦大礼,这场面实在太有趣。
而且他还不会控制节奏,躬身作揖时脑袋晃的幅度有些大,那两根长长的帽翅跟着晃晃悠悠的,让他看起来象个不倒翁,这使得许多在场的官员忍不住发出阵阵笑声来。
覃子桂、唐庚、赵偌等一大群杨系官员见他爷俩到来,都围了过来,赵偌抢先抱起铁蛋,伸手在小家伙脸上捏来捏去,来回逗弄着;直到杨逸给了他个脑锛,赵偌才罢手嘿嘿笑道:“杨大人,你是七品,我也是七品,等下入宫朝贺时,你就跟着我好了。”
铁蛋脆生生地答道:“我不是大人,爹爹说要我跟着他的。”
“嘿嘿,穿上这身官服,大侄子你就是大人了,这儿就数你最大,哈哈哈。”
不光赵偌乐不可支,桂子桂、唐庚、万世芳、刘宇等人无不呵呵直笑,杨逸把儿子抢下来,瞪了赵偌一眼说道:“我家睿儿年纪还小,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本来就有些怕,你再这么逗弄,万一逗哭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赵偌讪讪地说道:“大哥,瞧你说的,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咱们大侄子颇有大哥之风,岂是那种哭鼻子抹眼泪之人。再者说了,我也没说错啊,这正旦大礼,分官品高低按序渐进,大哥您是三品翰林大学士,侄儿是七品散官,总不能跟着你后面进殿吧?大哥放心,大侄子跟着我,我一定会照应好,保管不让他少一根汗毛。”
杨逸想想,赵偌说的也不无道理,便问铁蛋道:“睿儿,怎么样,等下敢跟着赵叔叔吗?”
铁蛋耷拉着小脑袋,嚅嚅地答道:“敢是敢,可是爹爹不是答应过带孩儿一起的嘛,爹爹不理孩儿了吗?”
铁蛋看上去有些垂头丧气的,口上虽然不承认,但杨逸看得出,让他离开自己身边,他心里肯然是害怕的,毕竟场面这么大,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说一点都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他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
覃子桂站出来说道:“还是让睿儿跟着我吧,睿儿,跟着覃叔叔你怕不怕?”
铁蛋望了望杨逸,然后对覃子桂说道:“跟着覃叔叔,我不怕。”
这回他语气坚定了许多,脸上也颇为欣然,和赵偌不同,覃子桂他隔三差五的总能见到,两家来往极为密切,覃子桂于他而言如亲叔叔一般,大概小梨也是一个原因,总之呆在覃子桂身边,同样能让他感到安心。
赵偌又嘿嘿笑道:“大哥放心吧,到时前面有子桂兄,小弟就跟在后面好了,这样大侄子前后都是咱们的人,定然不会再有事。”
“这可是你说的,真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
赵偌立即拍着胸脯保证道:“小弟愿立军令状。”
“去去去,什么乱七八糟的。”杨逸斥了赵偌一句,见儿子有些冷,这除夕夜,还没亮,临近清晨正是一天最冷的时段,大人都有些受不了,更别说孩子了。
“你们先聊着,我带孩子进去避避风寒再说。”
杨逸与覃子桂他们打过招呼,便带着儿子往宰执们等候上朝的侧殿而去。
侧殿里全是宰相尚书,然而铁蛋到了这里反而不那么害怕了,因为这些宰相尚书大都抱过他玩。
章惇见他爷俩进来,先朗声笑了起来,不等杨逸施礼,章惇便向铁蛋招手道:“你这小儿,竟然也来这儿凑热闹,快快过来。”
“章太翁,我给您磕头了。”铁蛋闻声望去,见是章惇,这个熟,他上前便要磕头。
章惇哈哈笑道:“不用磕头,不用磕头,快过来。”
结果铁蛋走到半道上,旁边突然伸出一双手将他抱了过去,铁蛋正有些慌张,一望清那人的面孔,不禁欢声叫了起来:“老太翁,老太翁,你怎么也在这儿?”
“太翁不在这儿,还能去哪儿?倒是你这小鬼头,怎么不跟你娘亲她们往后宫去?”
见到李清臣,铁蛋把所有人都忘了,搂着李清臣的脖子连珠炮地答道:“爹爹说娘亲和大妈妈还有清姨去的地方全是女人,爹爹说我是男子汉,要跟着爹爹来这边。”
铁蛋这番话说出来,侧殿里的宰相尚书笑倒一大片,李清臣横了杨逸一眼斥道:“胡闹,睿儿才多大,你带来这边,若是君前失仪便是大罪,你担当得起吗?”
铁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叫李清臣老太翁,杨逸本就有些尴尬,还被他用长辈的口吻这般训斥,更是直皱眉头。
蔡京接口笑道:“其实这也无妨,连同各路举人、解首在内,参加正旦大礼的有数千人呢。”
蔡京的意思无非是说,这千万人之中,多个小孩在内,别人也未必注意得到他有没有失仪之举?
当初杨逸确实就是这么想的,他把儿子带到这边来,就是想让他从小见识这种大场面,把胆子练出来,只要儿子在朝会上不出大问题,有了这次经历,对铁蛋的成长,及性格培养,无疑是非常有利的;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嘛,最大的场面经历过了,将来到什么场合都不会怯场。
再说儿子确实是七品官,来这边参加正旦大礼并不逾制。
第四卷 第523章 正旦大礼(下)
天色微明,疏星绕建章。
虾蟆梆鼓并作,执挺人传呼,宫廷役吏开始打开宫门。
杨逸赶忙把铁蛋带出来交给覃子桂,轻拍了一下他的小脸鼓励道:“睿儿,你要记住,你是我杨逸的儿子,莫给爹爹丢脸,什么都别怕,天塌下来爹爹给你顶着。”
铁蛋用力地点头答道:“爹爹,孩儿记下了,孩儿不怕。”
“嗯,这就对了,你只须听覃叔叔的,等下覃叔叔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后面就是你赵叔叔,他也会提醒你的,总之,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慌,更不能哭,男子汉大丈夫哭鼻子是要被别人笑话的,记住了吗?”
“爹爹,孩儿一定不哭。”
“好儿子,爹爹为你骄傲。”
赵偌嘿嘿笑道:“大哥,你就别罗嗦了,大侄子交给我们,有什么不放心的,百官开始列班入宫了,你再不去,等下怕是来不及了。”
杨逸一看,果然,前面的宰相尚书已经开始出则殿列于队伍前来,他来不及多说,再向铁蛋竖起一个拳头用力一挫,然后含笑而去。
百官各归各位,联辔进入宫城。
元旦大朝会照惯例在大庆殿举行。
大庆殿的殿庭可容纳数万人,四名身穿铠甲、雄壮威武的武士站在殿角,称为镇殿将军。
两廊陈列着车驾、卤簿、仪仗。兵部设黄旗仗5千人,从宫门一直到大殿,金吾军执大仗黄旗站在大殿内外,殿阶列10把清凉伞。
参加元旦朝会的人,有三师、三公、宰执、三省、宣徽院、翰林院、六部、御史台、秘书省、外正副任等官员,以及亲王勋贵,恩爵荫官,还有诸路解元、举人,另外就是各国、各藩的朝岁使了。
文武百官皆冠冕朝服,诸路举人,解首亦着士服,士服为青边白袍,民间将未入仕的读人称为白身便是由此来。
还有诸州进奏吏带来地方献礼,说白了就是各地的土特产,准备一会儿上献皇帝,以显示大宋物华天宝,同时也有地方臣服中央的意思在内。
大宋如今天威日盛,文治武功令各国慑伏,各国来参加元旦大朝会的使者特别多,辽国、高丽、日本、回纥、大理、吐蕃诸部、三佛齐、占城、麻逸、真腊等各国贺岁使无不赶来,他们都入贺殿庭排班等候,不敢有丝毫轻佻大意。
他们身上的服饰各有特色,如同服装展览会,辽国使者顶金冠,后簷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腰系金蹀踱(佩带上的饰物),其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回鹘使者皆长髯、高鼻以匹帛缠头,并且披散着长袍。
黑汗使都戴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
高丽、大理、日本三国的礼服则很接近汉服,但又各有各民族的特色在内。
南蛮五姓番入朝是椎髻乌毡,大乐令等乐官站在殿内外,阁门催班。这时千官耸列,朝仪整肃、气氛凝重俨然。
杨逸抬目望去,只见恢弘的汉家宫殿,重阙叠宇,雄浑磅礴,一缕朝阳升起,照在宫阙上,再被瓦面的积雪一反射,一时流光溢彩,无比瑰丽。
太常寺和教坊司计千多人共奏乾安乐,乐曲宕荡起伏,重鼓激荡,大钟和应,琴箫悠扬。
在这大气磅礴,令人荡气回肠的乐曲声中,皇帝御辇而来,一片清跸之声……
在场的文武百官及中外使臣,在这宕荡的汉家礼乐声中,无不低下了头恭迎大宋皇帝的到来。
赵捷年纪虽然不大,但见多了大场面,已不用刘太后带着,只须郝随等随侍太监轻声提示,便能做得有模有样。
他头戴通天冠、身穿红色龙袍,殿中香烟缭绕,一片肃穆景象,赵捷的样子看上去竟是颇为威严。
等皇帝转过玉屏,于御座就坐。宰执、枢密使率领百官向皇帝祝寿,行舞蹈之礼,多次参拜。禁卫人员高声嵩呼,声如振雷,称为绕殿雷。
太尉代表百官祝福皇帝万寿无疆,皇帝宣制答辞。众人又参拜舞蹈。
最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