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你也装模作样抵抗一下啊!
就这么投降了反而让杨逸有些头疼,这下没借口“清剿”残兵了!
怎么办?
花木兰看出杨逸为难,突然笑道:“大人,我有办法!”
杨逸横了她一眼道:“少卖关子,有什么办法快说。”
“大人您在环州时,可是有名的青天大老爷,百姓个个传说您断案如神,大人何不也在这里升堂问案,让穷苦百姓有冤的申冤,有仇的报仇。”
“什么叫有冤的申冤,有仇的报仇,当是这江湖仇杀呀!咳咳,不过嘛,你这主意还算不错,这样吧,就由你来升堂问案吧!”
花木兰这主意还不错,说来就等于是变相的诉苦大会,这些大家族人多势强,谁家没干过点欺负人的事?
就算没有,咱们也能让他有,我说他有他就有!反正就是一个借口。
“大人?让我来升堂问案?”花木兰指着自己的鼻尖,一脸不可置信,显然她没有做青天大老爷的准备。
“怎么?好歹你也是个女将军,升个堂问个案也不敢?”杨逸睥了她一眼,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
果然,花木兰一挺胸脯哼道:“我来就我来,我还怕他不成?”
接着她有又有些不愤地嘟囔道:“自己不愿出面,就知道让人家来做恶人!”
杨逸再次瞪着她说道:“你这什么话?老子连逼宫……,老子还怕得罪那几个人?他们算哪根葱?大不了一刀砍了干净;只不过我现在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为了有个回旋的余地,这个案由我来审不太合适,难道我去做恶人了,明个儿让你们这些下属去充当好人、安抚民心?这算什么回事?人家人信吗?”
花木兰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弱弱地认着错,最后又有些不放心地问道:“大人,您到时不会为了安抚民心,把我推出去砍了吧?”
杨逸朗声大笑:“哈哈哈!有可能哦!你若是审不好,不用等到那时,我先就把你砍了!哈哈哈……
这时,宋军也基本将瓜州城内控制住了,城中那些官员和豪绅诚惶诚恐地出城迎接杨逸。
杨逸收去一身杀气,笑得一脸和煦,好声安抚着他们,并邀他们随同进城。
瓜州自古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重镇。
杨逸策马从东门入城,城中基本已经平静,但沿街的店铺和住家都是大门紧闭,许多人通过门窗窥视着外面的动静,也有些大胆的站到了路边。
城中建筑多以泥坯房,也有一些砖石结构的,象中原那些竹木结构的比较少,这很好理解,这边树木不多,黄沙漫漫,若再砍树建房,那就是自寻死路了城中汉人、回鹘人、党项人、吐蕃人、达靼人、大食人,应有尽有,杨逸能看到最多的自然是汉人,因同宗同源,他们对宋军少了畏惧。
当夜,杨逸在府衙接受了原瓜州官员和士绅的宴请。宴饮过半之时,接到沙州那边传来的消息,不出所料,刘老虎也顺利地拿下了瓜州,这让杨逸脸上的笑容更加和煦了,倒让那些降官和当地士绅放心了不少。
第二天,杨逸带着半数人马出城,开始对瓜、沙二州外围进行梳理!他将军队分为几百人一股,冲到边界后再拉网似的兜回来。
可不能让那些牧民赶着牛羊跑到他国去了,这儿南边是草头达靼和黄头回鹘,西边出玉门关不远便算是西州回鹘的地盘了,北边则是辽国的上京道。
牧民若是担心大宋接管之后受到杀戮,赶着牛羊转投他国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尽快控制他们。
牛也好,马也好,人也好,每一样可都是财富,不能白白便宜了别人!
而城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戏也开始了。
宋军义薄云天,为民作主,士卒们挨家挨户去询问那些贫苦百姓,你有冤屈吗?
有,好,马上去州衙击鼓鸣冤,我们花青天一定替您作主。
没有?
你怎么可没有冤屈呢?
你好好想想,再好好想想,你穷成这样,是谁造成的?都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你若是没有冤屈,怎么别人那么富有,你却穷成这样子呢?
没得说,你一定有冤屈!
快去,快去,我们花青天也是穷苦出身,一向是为穷苦百姓申冤不遗余力的!
州衙大堂里,花木兰弄不来官服,只得把一身盔甲擦得鲜亮,腰挂新月宝刀,往正堂一坐,唇红齿白,英姿飒爽之中不失威严!
堂下两排杀气腾腾的宋军士卒客串成衙役,手持水火棍,腰配大马刀,那冷森森的眼神能让胆小之人吓得尿裤子。
“升堂!”
“威武……
“带人犯……,不对,带原告!”花青天看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两班客串衙役的士卒个个憋得双腮鼓起,像被激怒的蛤蟆似的!
“笑什么笑?都是那姓杨的……,没看人堂下站着那么多原告吗?还不赶紧带原告。”花青天恼羞成怒,把惊堂木拍得呯呯直响。
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妇人被带了进来,见了堂中这架势,吓得两腿直抖。
花青天生怕她不告了,连忙和声问道:“老大娘,你不用怕,有什么冤屈,便请道来吧,本官执法如山,爱民如子,一定会为你作主的。”
很好,花青天终于进入角色了。
老妇人一边哆嗦,一边说道:“民妇要告城南阿卜勒家,抢民妇的女儿为妾……
呯!
惊堂木狠狠地砸下,桌子没震垮,却把那老妇人震垮了,只见她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强抢民女,这还得了,简直是罪恶涛天,来啊……花青天没有立即下令,而是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的名单,很好,名单上有。
“来啊!给本官把城南阿卜勒家的家主带上堂来!老大娘……
花青天的声音戛然而止,很显然,她此时才发现原告早已吓昏在堂下!
那老大娘被喷了几口凉水,终于悠悠转醒,面无人色地说道:“青天大老爷,民妇不告了,民妇……
“这怎么行?老大娘你放心,本官已经派人去押被告去了,本官一定给你申冤就是。”
好一通安抚,那老大娘才总算敢留下来。没多久,城南阿卜勒家的家主就被带上堂来!
“堂下何人?”
“大人,草民木哈拉?阿卜勒!”
“这位葛大娘告你强抢她女儿为妾,可有此事啊?”
“大人,草民冤枉啊!当初是她自愿将女儿卖与我,我可是付了她整整五贯钱了的。”
“大胆刁民,到我堂上你竟然还敢狡辩,五贯钱买一个大活人,你这和强抢有何分别?来啊!给本官掌嘴一百!”
堂下士卒得了命令,不由分说把人拖下去就掌嘴,一时间,堂下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外加一阵阵的嚎叫声不绝于耳。
那叫什么木哈拉?阿卜勒的再被拖上堂来时,整张脸已经肿得像猪头似的,舌头都含不住了,直往外掉。
“说!你到底有没有强抢民女?”
“呜……
“好,你既然承认,来啊!木哈……,你叫什么名字?”
“呜呜……
“不管了,来啊,这个叫木哈什么的强抢民女,罪大恶极,给本官把他家给抄了!”
“呜呜……那叫木哈拉·啊卜勒的欲哭无泪,我这是被打得说不出话来,怎么就是认罪了呢?
不管,谁让你上了黑名单呢?
花青天断案神速,看也不多看那木哈拉?阿卜勒一眼,一拍惊堂木再次娇声喝道:“来啊!带下一个原告。”
就这样,花青天一日之内连审数十案,遇到名单上有的,没得说,先掌嘴一百,一百个巴掌下来,通常被告也就“默认”犯罪事实了!
遇到名单上没有的,她就以案情复杂为由,先押入大牢,那姓杨的不是想轻闲吗?我让他清闲去!
花青天神目如电,明察秋毫,瓜州城里的“地主恶霸”无处遁形,一个二个被收押大牢,家里随即冲入一队队的士兵,抄家!
整个瓜州城鸡飞狗跳,哭声阵阵,当然,也不乏拍手叫好,称赞花青天的,毕竟这些豪强之家平时确实有许多仗势欺人的!
第三卷 第315章 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名为《凉州词》,但写的景可以理解为整个河西走廊的样貌。诗人从长安一路西行,感觉黄河已经远得象天边一样了,再向西,祁连山绵延不尽,高耸入云,山下偶然能看到一座孤城,最后行到玉门关,感觉连春风都吹不到这儿了,一片苦寒。
诗人把边塞写既雄伟壮阔,而又荒凉寂寞。
杨逸驰马一直向西,到了沙州西边的古玉门关,此关为汉武帝所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这里曾是通向于阗这种条南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再向西便是浩瀚的蒲昌海(罗布泊)。
蒲昌海据说在汉朝时,面积曾达到五六千平方公里,如今估计湖面余下只有五百平方公里左右了。
望着眼前的古玉门关,这里已是黄沙漫漫,关城用巨大的石条彻成,多有倾塌,半埋于黄沙之中,显得极为荒凉。
只有关墙缝隙里的蛐蛐儿,仿佛还在一遍遍地唱着汉唐时的烈烈雄风。
关墙边因风沙来来去去,不时能看到一些铜箭头、古币、陶盅、断刃、马骨、枯骨之类的东西。
或许,除了繁荣的商贸往来之外,也曾有无数汉家男儿在此抛头颅、洒热血吧!
望着这段断壁残垣,听着这风鸣虫唱,杨逸不由得想起一段话:
这里是华夏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
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我相信,亡者临死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
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杨逸于漫漫黄沙中踽踽而行,不远处上千宋军士卒肃立如林,寂寂无声,只有那战马的嘶鸣、旌旗的翻卷不时作响;杨逸回头望望他们,或许,为了这座关城、这片疆土,今后他们中也会有人化作这里的一堆枯骨吧!
但若是没有一腔腔的热血洒入黄沙,没有一个个赳赳男儿慷慨赴难,又怎么有中原慈母妻儿的平静和安宁?怎么有华夏的传承不息?
杨逸面向三军,大吼道:“来啊!我把汉家旌旗插到关城上,告慰曾在此付出生命的先烈,我汉家男儿回来了!今后,他们不再是异域他乡中的一堆枯骨,今后,他们将重新躺在我华夏的土地上!”
王勇得令,含着泪扛着一面宋字大旗,插到关城的最高处,旗帜迎风猎猎作响,鲜红如血!
三军仍是寂寂无声,天地一片肃穆。
杨逸再吼:“拿酒来!”
士卒将酒捧上,没有太多的仪式,杨逸一边洒酒祭祀,一边诵道:“生为汉家人,死作汉家鬼,英灵不远,佑我华夏!”
三军轰然敬礼,同声大吼:
英灵不远,佑我华夏!
英灵不远,佑我华夏!
英灵不远,佑我华夏!
……
杨逸带军来玉门祭祀,倒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学其他文人来此凭吊古迹,而是身后的士卒很多将要留守这里,在这远离故土的地方,有必要加强一下他们的责任感。
这时,一个传信兵飞驰而来,掀起一路尘沙,至杨逸十丈处大声并报道:“报,行军大总管,黄头回鹘、草头达靼、吐蕃阿柴麻部分别遣使前来求见大总管。”
“哦,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