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还要沿途打听李湘弦她们的下落。
到达八刺沙衮时,马汉卿依然没有李湘弦她们一点消息,只得折道南回,回到疏勒时,却意外地遇上东归的李湘弦一队人。
李湘弦在木鹿城附近,意外地救了呼罗珊总督桑贾尔,却没有为她带来更多的好运;桑贾尔见到李湘弦之后,惊为天人,对李湘弦一见倾心,要封她为总督夫人,李湘弦以死相绝,桑贾尔无奈,只得放她们东归。
李湘弦始终没有找到光明神的经典,呼罗珊地区所有关于摩尼教的痕迹被抹得更加干净,更加彻底。
绝望的她除了东归,别无它法,桑贾尔派出甲士,一路护送,从桃花石汗国的都城撒马尔罕向东,经库巴翻越葱岭,到达疏勒。
桃花石汗国是塞尔柱帝国的属国,但塞尔柱帝国和东黑汗国却是敌人,桑贾尔的甲士只能护送到库巴,剩下的万里征程,又只能靠李湘弦她们几十个人自己走了。
幸好在疏勒遇到了从碎叶南回的马汉卿等人,这才得已结伴东归。
马汉卿身上有大宋国书,但这只对黑汗国大汗有用,东黑汗国如今近似于春秋时期的周朝,各个分封的诸侯国相互之间争战不休,并不见得谁都卖大宋的账。
因此即便有国书在身,同样是要经历千般艰险,何况还有流沙、尘暴、雪崩、马匪、狼群、缺水、饥饿等等难以预料的考验。
此刻,望着汉家城阙,故土家邦,没有亲身经历这些艰险的人,如今能体会他们因何匍匐在地,失声痛哭的心情!
六月初三,大宋皇宫。
衣衫褴褛的马汉卿,在一声声的宣召声中,手捧黑汗国大汗和塞尔柱帝国呼罗珊总督的国书,还有那份沉甸甸的、浸染着数百西行壮士鲜血的西域图册,一步步走上金銮殿的汉白玉金阶。
金碧辉煌的汉家宫殿,衣着鲜明的甲士,把他那一身褴褛的衣裳映衬得那样的寒酸,马汉卿还没进入金銮殿,眼睛又红了,血红血红的!
庄严肃穆的殿宇,无数双眼睛落在他身上,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西域漫漫的风沙,听到了异域的金戈铁马,人们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那个持着汉武大帝节旗出使西域的人。
“臣,环州巡检马汉卿,叩见陛下,叩见绍圣皇后。”
马汉卿将手上的两份国书和图册高举过头顶,推金山,倒玉柱,跪于金銮殿上,大殿中寂寂无声,杨逸看着他那褴褛的衣衫,双目也有些微红。
将近一年了,音讯隔绝,生死两茫茫,他甚至一度非常后悔派出马汉卿这些人,去冒这种不可预知的凶险。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或许,汉家的江山,正是有了一个个这样不畏生死,慷慨赴难的热血汉子,才有一代代的辉煌,薪火传承不断。
“马卿请起!你持节交通西域,不畏千艰万难,绘得西域万里山川地里图,有大功于朝,马卿听旨,特赐环州巡检马汉卿开国子爵,官升枢密院职方馆知事,赏百金,帛百匹,钦此!”
在后世,大街上随处可以找到卖地图的,两块钱一份,还买一送一,大家自然不会觉得地图宝贵;但是在古代,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地图的珍贵程度后世的人是无法想象的;由于缺少测绘手段,别说国境之外的,即便是自己国内的地图,是也异常的珍贵;
往往只有那些盛世之君,才有能力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描绘出一幅全国地图。图成之时,往往就会注上某某皇帝御览图,珍藏于皇宫之内。
马汉卿这次不但带回了两份国书,还带回一份详细记述了西域山川地理、物产民情、军力分布的图册,这对多年来一直与西域隔绝的大宋来说,意义非同一般,马汉卿只封了个开国子爵,升了个六品官,真算来有点低了。
黄昏,杨府。
前厅那宽大的桌子上,红绸相垫,二十把大马士革刀一字排开,销金的刀鞘,装饰精美的刀柄,杨逸目光迷离,拿起其中一把,如触摸美人的肌肤一般轻轻抚摸着刀身。
“锵!”
刀身拔出时,发出一串铮鸣,整刀长两尺多一点,弯如新月,刀身上的横行脉络呈数十层云梯形,光影流动,美妙异常,自然散发出森森的寒气。
李湘弦将一块丝绸折叠成八层,含笑递给杨逸,杨逸将之轻轻折于刀口上,然后走到厅中央,双臂一挥,折于刀口上的丝绸顿时被全部割断。
“拿咱们的刀来!”杨逸吩咐一声。
马汉卿拔出一把普通的大刀,两人同时一挥,两刀相撞,那把普通的大刀顿时断掉,杨逸细看自己的刀口,基本没什么缺痕。
这样的宝刀,若放到市面上出售,价值千金。
“好刀,果然是名不虚传。咱们大宋若是与塞尔柱人作战,怕是要吃大亏了!”
李湘弦眸光流动,嫣然一笑道:“大人多虑了,其实塞尔柱士兵使用的普通弯刀并没有这么锋利,乌兹钢毕竟产量有限,岂用供应举国之兵使用。”
李仙姬挽着宫危髻,换上了一身窄袖紫衫,内着水蓝小衣,八折长裙摇曳生姿,动人之极。
杨逸望着她呵呵笑道:“那倒是我杞人忧天了!来,咱们坐下说话。”
家里的丫环煮好茶送下来,三人边喝边聊,对西域的风土人情杨逸问得极细,马汉卿和李仙姬一一给他解答。
到了最后,杨逸沉吟地说道:“汉卿,把你安排入职方馆是我的意思,我随后会建议绍圣皇后加强职方馆的职能,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情报部门,对外派出间谍,斥探他国军政,同时监察国内的军情,防止叛乱。至于人员招募嘛!除了军中精选一些斥侯外,其他的你自己想办法,三流九教,贩夫走卒,一概不限。”
马汉卿抱抱拳答道:“大人放心,属下定当不让大人失望。”
杨逸点点头,转向李湘弦说道:“仙儿,你最好能协助一下,你教中那些人,尽量安排给汉卿,光明神教之事,我来想办法,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句准话,不用多久必能让你们由暗转明,但你要切记,万万不能再弄什么秘密帮会,否则别说朝廷容不下你们,便是我也不会再留丝毫情面。”
李仙姬喜极而泣,她历尽千辛万苦,图的不就是这个吗?自然是千肯万肯,起身含泪而拜。
这时十三娘带着茗儿走了进来,她手上拿着香罗小扇,如同画中仕女,眉目含笑说道:“官人,酒菜准备好了,快请汉卿他们入席吧。仙儿妹妹,你随我来,咱们后堂吃去。”
湘弦这个名字以后是不能再用了,此次一回来,她便用回了李仙姬的原名,十三娘来请,她不敢怠慢,连忙上去施礼;十三娘不等她拜下,便上前扶起,两个国色天香的丽人站在一起,如芍药与牡丹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殷殷细语中,俩人相扶着出厅而去。
到了厅门外,十三娘回头悠地瞟了杨逸一眼,那眼神……
杨逸说不清那眼神里包含着多少含义,反正他心肝为之突突直跳,连忙别开脑袋。
唉!看来今晚还是喝醉了好啊!
“汉卿,走!咱们今夜不醉不休!”
第三卷 第291章 醉里看花
当年,有关杨逸与李湘弦之间的韵事传得天下皆知,那一曲雁丘词,和那一支雁之舞,至今被视为千古绝唱,那雁儿投地而死的凄美画面,让无数的痴男怨女唏嘘不已,李湘弦的舞蹈也不断被别的伎人模仿、借鉴。
十三娘曾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那时她还没和杨逸成亲呢。
对于李湘弦她并不陌生,然而李湘弦消失了两三年,再次出现时却是在自己家里,十三娘心里既好奇,又诧异,当然,也少不了一些醋意,女人嘛,免不了。
只不过她是相府出身,不会轻易表现出来而已。
夕阳的余晖尚未消失,后厅之中一盏盏精美的宫灯便点亮了,厅中锦缬铺地,帐幔销金,门窗梁柱之上皆镂着祥云花鸟,富贵大气之中透着雅致,金虬香鼎里檀香淡淡,八个穿着镶蓝背子的俏丫环侍立两旁。
杨氏抱着自己的大孙子坐在上首,脸上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底下十三娘、清娘、李湘弦、韩碧儿四人一同在坐。
杨氏目光从各人面上扫过,对李湘弦不免多看两眼,李湘弦虽是一头粟发,但人比花娇,一举一动落落大方,言语之间答对有度,心性温柔,品流详雅,杨氏瞧在眼里,喜在心里。
李湘弦早有准备,开饭之前,让阿兰拿出西域带回的珍奇,一一相赠,连茗儿和青叶两个大丫头都没落下。
杨氏收到的是一串紫檀佛珠,每颗佛刻有一个栩栩如生的罗汉,计一百零八个,这个礼物甚合杨氏心意,她欣然收下了,转赠了李湘弦一块玉如意。
十三娘得到的是一对寒玉手镯,玉中有红色的血丝,如龙翔凤舞,珍贵异常;这六月暑天佩戴寒玉,让人感觉凉意透体,心旷神怡,十三娘巧然笑道:“仙儿妹妹太客气了,初次见面,我岂能受你如何贵重之礼,仙儿妹妹快些收起来。”
十三娘这话一出,厅中融和的气氛顿时有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阿兰,脸色都变了!
其实李湘弦这时派送礼物的意思,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在这微妙的时刻,十三娘作为正妻,其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解读出不同寻常的含义。
她拒收礼物,在别人看来,这就等同拒绝了李湘弦的善意示好。
李湘弦神情没有丝毫变化,温婉而笑,让人如沐春风,她将玉镯推回给十三娘,诚恳地说道:“姐姐贤良淑德,温柔大度,这些身之物本不该拿来惹姐姐厌烦的,只是不如此,又难以表达我对姐姐的敬慕之情,还望姐姐收下吧!”
十三娘还待再推辞,杨氏已先发话:“十三娘啊,仙儿一片心意,你就莫推辞了,收下吧!你瞧,我这大孙子多喜欢这礼物……哟,吃不得,吃不得……
可不!杨家铁蛋衙内是够喜欢那礼物的,只见他伸出粉嘟嘟的小手,拽住那串佛珠就往嘴里塞,口水添得到处都是;杨氏连忙抢出,铁蛋衙内不舍,但却也不哭,脖子尽量往前伸,追逐着那串佛珠,口水都滴下来了,仿佛那是美味的糖果一般。
他那粉雕玉琢的模样本就惹人喜爱,再加上那口水横流,双眉微蹙,不依不饶的模样,逗得大家都笑起来,厅中气氛倒是轻松了不少。
十三娘又喜又气,捏了捏儿子的小脸,对杨氏说道:“婆婆,并非媳妇要为难仙儿,只是初次见面,我收她这么贵重的礼物不合适,若是仙儿肯随手奉杯茶什么的,媳妇到是愿意喝,婆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嗯?对对对,还是十三娘你想得周到,瞧老身这都昏了头了!哎哟,都是被这大孙子折腾的,这心肝宝贝可折腾人喽。”
趁着丫环去端茶,十三娘连忙说道:“婆婆,大郎是够折腾人的,要不以后还是让媳妇来带吧,免得给你老人家添累。”
杨氏非常警惕,神色一整说道:“累什么累?老身就这么个孙子,你们还变着法子耍心眼,最是逸儿欠打,说什么要把我这孙子送到慈幼局去,有这么当爹的吗?”
“婆婆别往心里去,官人他只是无心之言。”
“我瞧他就是真想这么干,十三娘你也别替他说话,老身还没找他算账呢!”
涉及到孙子的看护权,杨氏一改以往柔弱温婉之风,可谓是铁骨铮铮。
她目光又扫了十三娘几人一眼,叹道:“你们呀,什么都好,就这是……!清娘还小也就算了,你和碧儿两个,这也都好几年了,才给咱们杨家添这么一根独苗,老身这是瞧在眼里,急在心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