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苏东坡这哥们儿 >

第59章

苏东坡这哥们儿-第59章

小说: 苏东坡这哥们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苏东坡一生的三个妻子中――严格说应该是两个,苏东坡为到死没能扶为正室的朝云写诗词最多,有人说朝云后来“也可以算作妻子”,但实际大不相同,古时人最重的是名分,侍妾没正式扶为夫人,其社会地位、尤其儿女眼中的地位是大不相同的。

是主子与奴婢的区别!

只能说这个十二岁进门的丫头,几十年来侍奉在东坡左右,荣辱与共,福祸共担,有时竟能与东坡诗词相和;对东坡词中妙句,能领会于心,动之于情。应该是苏东坡难得的生活密友、红颜知己――您的战友与学生吧。

《林下词谈》载:绍圣二年乙亥(1095年)春,朝云初到惠州,见残春将过,遂凄然有思秋冷、悲春逝之意,时正苏东坡新作《蝶恋花、春景》,便令朝云唱此曲排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东坡询问其故。朝云答道:“我所不能歌者,正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

苏东坡大笑:“噫嘻!我正悲秋,而你又伤春矣。”

据说次年秋朝云病逝,苏东坡因人伤词,终生不唱此曲!

此词也是苏东坡绝唱之一。

“花褪残红青杏小”,衰亡表象中点及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大自然新陈代谢之铁律,最让人感到悲凉无奈;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古诗词中屡见不鲜,但东坡却从中超脱出了“青杏小”新意,正是悲凉之中一点亮热。

东坡把目光离开残红枝头,移向广阔:“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令人心情随之轩敝。那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的村上人家,一派春意盎然,一扫起句之些许凄凉。

把伤春与旷达化而为一,唯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

“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融汇前后春色。“枝上柳绵吹又少”,对应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使人似乎看到了那青青的柳枝随风荡漾,春意挂上柳枝梢!

絮飞花落,本来最易撩人愁绪,一个“又”字,却写出絮飞年年轮回,絮飞发新枝,春去春还回;花落伤春意,惜春更惜情;“墙外行人”且举目:“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奇笔突转,由春景呼出了春人,那绿水环绕的高墙之内,传来荡秋千之人的笑声,音景交错,春天活了!

但“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则更使“墙外行人”浮想联翩,隐显的春天少女,使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哀情尽洗,笑声盎然,“笑渐不闻声渐悄”之时,佳人杳然而去,行人莫惆怅,多情非无情,心宽天地宽!

情景交汇全篇,词人却都以哲理收句上下阙,既蕴含了作者对人生悖论的思索,又启迪着后人洞察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

九十二、诗人远色痴情足

苏东坡在绍圣三年(1096)十月的一首咏梅词最能表达对于爱妾朝云的真挚情感,词牌“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词人以惠州的梅花喻爱妾,赞叹朝云“玉骨”不惧岭南“瘴雾”,她那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韵,能引起海中神仙的羡爱,仙人也会派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那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幺凤,便是仙使!――“幺凤”相传为岭南特有珍贵飞禽,绿毛红嘴,似鹦鹉,很小,栖息常倒悬枝上,当地人呼为“倒挂子”。

“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看似以美人喻梅花,其实是在以梅花比佳人,冰洁不须涂粉,红润涮洗不褪。这是在赞美朝云天生丽质,不敷粉脸自白,不搽胭脂嘴唇自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词人在叹息!自己所爱的梅花已经象拂晓的彩云般飞散,词人无须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这美丽的梅花就是朝云的化身,她就时刻陪伴在自己身边。――诗人王昌龄梦中曾作《梅花》诗:“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

《王直方诗话》中有段最另类的评语:晁以道初见此词,便赞叹:“此老终须过海!”,为什么?晁解释:“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这等词句,古今人都未曾说过,不罚他远去怎地?”

明人杨慎《词品》中给《梅词》打分:“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幺凤为第一。”

但朝云来到惠州之后,却难称幸福!

这就是一个美貌少妇与一个年近花甲的诗人之间的悲剧了。

来到惠州后,朝云年方三十出头,苏东坡已近六十了,问题在于此时的一对老少配却还迷恋上了长生之道,这就麻烦了。

据载,苏东坡从绍圣二年(1095年)便开始独眠,不再亲近――哪怕是爱妾――所有女人。对于夫妇性生活,苏东坡在给门下张耒的信中坦白:自己已经独宿一年半,觉得颇有得益。并说节欲之难,犹如弃绝肉食开始吃素,甚至这样劝诫弟子:节色欲犹戒肉,决定不吃肉时,可先试戒三个月,自然易于实行。三个月之后,可再延长三个月,如此继续下去。

没有实际性生活的夫妻还能幸福?

这是道教的养生论害了两人,苏东坡在另一封信里说:“养生亦无他术,安寝无念,神气自复。”

另外,朝云这时已拜尼姑义冲为师,皈依佛门的朝云对男女“云雨”之事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佛家宣称:凭感官所见的世界,都属虚幻,其终极的真实则是“佛”。若想到解脱,必须打破知觉的习惯,逃避感官世界的幻觉。

――这“佛”到底是什么东西?咱们下文再讲,反正现在是“佛”、“道”

联手破坏了东坡夫妇的性生活,罪莫大焉!

据现代科学研究结论:中老年人的性生活极为重要,甚至能直接影响人的寿命,更何况正当年的朝云?估计没有了性事滋润的少妇朝云内分泌也难免失调,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不免下降,应该与两人礼佛、修道、绝性事有点关系。

声明:这是老孙自己的瞎揣摩,与史实无关,历史记载的王朝云,是由于瘟疫而提前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苏东坡要与爱妾“天女维摩”长辞了!

苏东坡一生都对白居易青眼有加,白居易曾有诗句:“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苏东坡很欣赏白居易的这句诗,也曾留句:“彩云知易散,鷤窍纫鳌!钡斩氯词挝抟饧浠拱殉扑党刹试疲缢菩垂皇住赌细枳印罚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 待歌凝立翠筵中。 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 莫翻红袖过帘栊。 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新绿晓红,云鬓霞衣,莺歌翠筵,鸾影燕姿,红袖帘栊,杨花东风。苏东坡道出了朝云无与伦比的美,然而,此曲把她比作巫山彩云,倏然而来,倏然而去,却无意中忘记了自己之前曾说过的“彩云易散”之句,谁料想这竟成了朝云命运的谶语:注定不能在人间常驻。

绍圣三年(1096年),已经皈依佛门的王朝云天天诵经求佛,却突然遭到当地瘟疫的传染,有专家猜测是当时还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的疟疾,实际上连确诊都没有得到,七月五日,朝云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

咽气之前,朝云用最后一口气诵读《金刚经》谒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象梦幻泡影,又象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

其实,临去的妻子大概是在排解自己,作为丈夫的苏东坡此时的境界不用任何排解,已经能面对任何命运的不测,心灵一片空明,六十岁的苏东坡已是不耄之年,苏东坡知道,爱妾与自己迟早都是这大自然的一部分。

苏东坡曾在朝云临去一年前的五月填词《殢人娇(赠朝云)》: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词意就不品读了,整一副看透世间万物的情态!

竟将佛门空无置于“闲窗下”的“敛云凝黛”之面庞,确实“著人情态”,“好事心肠”的苏东坡让我们不必苦“寻一首好诗”,诗人“好诗”“要书裙带”,大家伏身抬头便是。

双鸿远游,失伴成单,决定就此地永伴爱妾,这时的东坡已经心安惠州,去年九月,朝廷有皇家祭祖大典,按惯例应当实施大赦,可是传来的消息却是元佑诸臣不在大赦之列。

这消息使苏东坡的心情更为安定坦然,他写信给姐夫、表兄程之才说:“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中心甚安之。未话妙理达观,但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

在给另一至交的信里说:“今者北归无日,因遂自谓惠人。”

给曹辅的信内说:“近报有永不叙复旨。正坐稳处,亦且任运也。现今全是一行脚僧,但吃些酒肉尔。”《|wRsHu。CoM》

可以看出,苏东坡已经准备安心做个岭南人了,至于朝廷后来又想起了他,此时的苏东坡是不会有确凿预见的。

苏东坡将朝云葬在了惠州西湖孤山南麓,位于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

墓地是一个隐僻的所在,墓后是一片松林,站在墓旁可以看到山岭后的大圣塔尖;左右数里有几座寺院,立足墓旁可听见山风松涛中的暮鼓晨钟;墓前山坡分数条岗棱自高而下,犹如衣裳的折纹;山溪落下如瀑布,水流入湖中;惠州的僧侣募化筹款在朝云墓上修了一座亭子,起名“六如亭”,以纪念皈依佛门的朝云。

杭州西湖上,诗人曾面对孤山留佳句:“……欲待曲终寻向取,人不见,数峰青。”;谁料惠州西湖孤山 竟然成了朝云孤寂长眠的地方。

东坡以前常与朝云漫步湖堤、泛舟波上,一同回忆在杭州时的美好时光,因此两人也就用杭州西湖的各处风景地名为这里的山水取名,两人的得意之作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各景点至今同名甚多,惠州西湖栖禅寺松林中的王朝云墓,已成为风景胜地。

那“六如亭”亭名“六如”,即是纪念朝云临死前诵出的佛家金刚经“六如谒”句,清人林兆龙为之作联:

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此联其实不怎么样,从格律到词性、意境、平仄都难称对仗,唯有的就是确实把佛家的六如谒嵌入了两句话,再有就是字数相同而已!

还是六如亭柱上苏东坡自己亲撰的楹联概括了对朝云的挚情痴意: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不过据说这副对联已经被岁月毁坏,现在的六如亭是清人伊秉授任惠州知府时重修,柱上对联也换成了陈维所撰: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

公正的说,此联不错,对仗甚工。上联概括了朝云来惠州后的生活实景,下联尽展诗人离去的凄切清冷,怀念东坡之意,隐约字里联中――但总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