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清-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大爷笑了笑,道:“嗯,我带你一同去京城!”
员外在心底暗暗发誓:自家孙子以后全都得姓冉,谁不让他们姓冉我跟谁急!
……
这一日,长枪复出!
第二十一章 诏令(上)
福建地域,民风彪悍,南明余烬众多,即使护龙军已经彻底抹杀了南明数个小朝廷,但是由于战乱遗留下来的那些个问题也着实令人头痛。
比如多如牛毛的草寇,这些草寇前身很多都是所谓的前明官军,其危害性绝对超出普通的草寇高出很多个级别,还有乱世之中的村寨习惯于自保,因此自己发展了很多的武装力量,形成了一个个小势力,人,一旦有了力量,就会有着获取更多利益的野心,这些已经有了一些力量的村寨就开始抗拒税收,让地方官府形同虚设。
护龙军在福建的军事行动一直没有停止,只是规模缩小了很多,自从郑氏第二次北伐被击溃了后,元气大伤的郑氏似乎再也无力操控福建格局,而在赵一名指挥下,护龙军将福建分割成上百个区域,进行一片区域一片区域的清扫,剿抚兼用,将这些埋藏在福建大地的钉子一个一个拔出,让这个沿海区域逐渐恢复平静。
如今,赵一名已经很少披甲了,二十岁出头的他跟着龙辰打天下,十年征战进了北京,之后十六年的统一之战,赵一名也快到了不惑之年了。
早晨,赵一名披着一件褂子来到了校场,张弓搭箭射靶,虽然此时护龙军中火器的装备率如今是非常高,但是这一身箭术上的功夫赵一名也一点都没有落下。
射了十箭,箭箭中靶心,身旁的兵士纷纷叫好,赵一名却摇了摇头,这才十箭而已,自己已然大汗淋漓了,岁月,真是不饶人吶。想当初还是聚风寨的时候,陪着王爷一同去义州救王后,那时的自己连下数十箭都没问题,如今,到底是老喽。
唉,老喽!
用凉水擦拭了身子,赵一名来到自己的签押房,开始审阅昨日送来的战报,在他的大方略下,福建地域的彻底平定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如今的战报无非是哪家村子解除了武装,哪家匪窝被端掉了,着实无趣得很。
或者说,入关十六年的战事中,基本都无趣得很。
“真是有些羡慕那个冉大枪,捉了弘光帝后就直接隐退了,唉,这些小打小闹的事儿,他是真的不屑为之吧。”赵一名嘀咕了两句,继续看起了公文。
“诏令到!”一名传诏使者送来了来自京城的诏书。
这一日,多年不披甲的赵一名重新披甲,背负着那张硬弓,领着一路亲兵策马直往京师去。
行进中,他似乎再次找回了昔日来来去去兵戈急的感觉。
……
屋子里充斥着一股子浓郁的药味,更是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大仁躺在病榻上已经有两年了,形容已经日渐憔悴,再也不复昔日皮糙肉厚的熊汉子模样。
对自己晚年时病魔缠身,大仁倒是很看得开,常笑言自己杀得人尸体累积在一起估计能把一条大江给堵住,老天爷给自己弄点灾祸下来,也是应该的。
每个新立的王朝,总是少不了一类人,他们被后世的历史成为“刽子手”,在他们手中沾染了太多血腥,但是没有他们,这个王朝就根本无法平定下来。每一类人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大仁一力扛下了这么多足以让他臭名熏青史的杀孽,却为这护龙军的天下立下了大功绩。
自从大仁病了以来,不断有将领过来探望,这些都是大仁昔年亲手带出来的兵,亲手调教出来的将,他们大多继承了大仁的作战风格,在护龙军对缅甸和交趾的战事中,成为了让那些番邦异族闻之胆寒的杀神。
每每听到这帮人在对外战事中的功绩,大仁就喜不自禁,不顾大夫和家人的劝阻,硬是得喝一杯酒庆祝一下。如今的大仁,是连酒水也不能多喝了,每次弄来一杯,就细细地抿一口,再砸吧砸吧嘴。
似乎在这其间,大仁品出了另一番风味,金戈铁马半生,总得有个心静的时候来慢慢品尝一下,不然,岂不是愧对了自己双手慢慢的杀戮?
昨夜,大仁晚上做梦,又梦到了登基大典,那时候自己还年轻,老赵也年轻,冉大枪也年轻,袁鹏那瞎子还活着,牛二那小子还是个愣种,李聚那家伙也在……大家都在,都在笑,都在闹,然后就看着一身龙袍的龙辰坐到了龙椅上。
大家一起跪下来,向龙辰山呼“皇上万岁”。
这么多兄弟,拼杀了这么多年,不就为了亲眼看着龙辰坐上那把椅子么?
醒来,大仁默默地擦拭去眼角的泪痕,有些意兴阑珊,叹息道:
“十六年了,王爷怎么还不登基呢,再不登基,大仁可就看不到了啊。”
这时,传诏使者将诏书送到大仁病榻前。
大仁翻阅了诏书,硬是撑着起了身,对家人吼道:
“备车,备甲,老子要进京!”
风尘变化,不变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守护。
……
十八年前,蒙古诸部归附护龙军,并且在蒙古族内实行募兵制,而牛二则是专职负责整个蒙古草原上的事宜,此时的他,手中光是蒙古游骑就有不下五万!蒙古草原上将近五成的战力就掌握在他手中。
五万蒙古游骑,在经受了护龙军的系统的训练后,这些天生的马背上的战事之战力绝对恐怖!
而且牛二手中不光有五万蒙古游骑,还有着上五万护龙军骑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十万铁骑!
平定中原的战事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杀鸡焉用宰牛刀,这十万铁骑是为了北上准备的,牛二心里明白,护龙军终有一天会打入西伯利亚高原,自己这是在为大公子龙傲练兵,帮助他成功取得“封狼居胥”的功绩。王爷对孩子真是近乎到溺爱的程度,硬生生地为长子凑出了十万铁骑!
“将军,京城里头的诏书到了。”
牛二接过诏书,翻阅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这一日,牛二孤身入京,十万铁骑,他一个不带!
……
披着蓑衣,江中垂钓,李聚的日子过得确实很是滋润。半世峥嵘后,能够静下心来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闲,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或许如今想来,李聚唯一的一件憾事,就是自己的弟弟在战死前没能留下一个子嗣,为此,李聚从自己的一个儿子中过继了一个给自己弟弟撑起了门户。
不过,大金国皇太极之死多多少少和自己的弟弟有些关系,就这一点,自己的弟弟就足以青史留名了。
李聚这些年来其实很低调,或许是因为他擅长防御战的缘故,护龙军的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事都鲜有他的身影,但是他的影响力依旧是不容小觑。
自护龙军入北京五年后,护龙军军制就发生了变化,各路军队兵源全都有护龙军本部统一训练再输送,这些新兵最开始接受的就是忠于护龙军,忠于龙辰的思想教育,这样,等训练周期结束后,这些兵士再被输送到各路前线部队,就能避免形成某家军的奇特局面。从而保证了军队属于国家,或者说,属于龙家!
而李聚这些年来则是专门负责对新兵的训练事宜,也算是另一种“桃李满天下”了,再加上他过硬的资历,其在护龙军中的威望也是很大的。
一艘小船靠近了李聚的垂钓扁舟,递来了一份诏令。
李聚深吸一口气,丢掉了鱼竿,脱下了蓑衣,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重新披上了甲胄,在一路亲兵的护卫下,连夜进京!
第二十二章 有人未来
龙轩坐在椅子上把玩着玉玺,十八年前,它是林丹汗之子进贡给护龙军,被胡猛从蒙古草原带回来,等护龙军进京后,自己的父王就一直靠这个来颁布诏书。
看着秦相李斯在上面所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龙轩的脸上露出了些许落寞的神色。
传国玉玺这样的军国重器自然会得到妥善的保管和看护,但是自己父王曾下了一道命令,只要是他的四个子女之一,谁想来拿玉玺,就让他拿去,所以龙轩才能毫不费力地从宫中取得了玉玺,然后盖上大印,数十封诏书就这么被颁布了出去。
“我们的父王,还真是让人无话可说。”龙轩深吸了一口气,将玉玺重新放回文案上。历朝历代之中,能够将天家诸子的关系调剂成这样,怕也就是我龙家一处吧。
自家大哥是大将之才,自己三弟也是聪慧过人,就连自己的那个妹妹手腕也是极其厉害,这样的天家兄妹,放在其他朝代,怕是少不得几番因夺嫡而引发的腥风血雨才是。可是,自己等人的父王,硬是将兄妹四人以他自己为纽带给联系了起来。
不管父王如今是死是活,大家都不希望让父王看到自己手下的儿女为了皇位自残的一幕。
……
今日,晨钟响起,意味着要召开早朝。
龙辰秉持国政后,将循例的早朝给废除了,除非遇到什么重大的事情才会召开朝会,平时基本都以被扩充成一百人的内阁来处理各项事宜。
但是,只要晨钟响起,就证明今日要召开早朝,凡是在京都的符合上朝参政资格的官员都必须参加。
初秋的天气,尤其是早晨,还是有些微寒的,但是诸位朝臣都屏息在殿外候着,不敢有一丝的喧哗,两条道上,一文一武,以官阶排序,条理清晰。
北京城是天下拱卫的中心,这里的御道长达十六里,无疑是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条中轴,九经九纬前朝后市,融入天象之道,中轴上的建筑群比历朝历代都来得厚重浩然。
诸臣静候在内外城之间,距离中轴线上的雍安门天桥不过半里路,桥下河水是谓龙须沟,老百姓都说是京城水脉至此而凝成龙须,取有龙家主持天下之意。
皇城第一门外,两侧各树有名为敷文振武的两座牌坊,兵部刑部等衙门属武即阴,位于左侧振武牌坊之后,礼部户部翰林院等属文即阳,位于右侧敷文牌坊之后,今日早朝规格奇伟,附近几乎无立锥之地,停满了各式马车站满了各样仆役,护龙军入主京城十六年年治太平,早朝停车一事也有了许多不成文的规矩,按品秩爵位高低划分,位高者马车停留,离皇城墙越近,位卑者依次渐行渐远,许多官职不上不下的文武官员大多熟谙朝会事态,干脆就步行上朝,不伤和气,不至于跟谁抢占位置而争执得面红耳赤,摄政王脚下,在京为官大不易啊。
不下千人的壮阔阵容,其中有白发苍苍却始终没能迈过五品官这道坎的花甲老人,有而立之年却前程似锦已是四品大员,更有不惑之年更是手握一部权柄的天之骄子,有地位超然的黄紫贵人。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体系,一个上层建筑,就是靠这些人所建立起来的,若是此时忽然冲杀出这么数百名伏兵,将此时在等候上朝的文武给屠了个干净,这天下中枢怕是得直接陷入瘫痪。当然,皇宫防备森严,这样的事情是断然不会发生的。
诸臣都在外面等待着旨意,就在这时,有眼尖的当然也是站在外面的一名勉强算人流的小官看到自己身旁站着一个胡须飘飘的老者,老者身上穿着略显破旧的皮坎肩,在老者身后还站着一个缩头缩脑的二愣子。最为离奇的是这老者身后居然背着一杆长枪!
这是哪路神仙,居然敢带兵器入了皇宫!
宫禁森严无比,这个老叟和这二愣子绝不可能偷偷跑进来。
这名小官员开始在脑海中思考起来,摄政王秉持国政以来确实曾有过一些封赏,就比如一些立有惊天功劳的大将可以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