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主宰江山-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在为一个王朝的覆灭哀叹,这是为了汉文化的传承中断哀叹。
这不是为了一个皇帝的下台痛心疾首,而是为了万千民众的水深火热而生出的不忍之心。
既然来到了这个大时代,那么注定,自己就应该背负一些东西,执着的去追求,去改变,阻止那些不幸、灾难、苦痛的发生!
“大人有救民于水火之心,那么就该认识到,实力积攒之重要,余观北地,唯有三晋之地,乃是成大事之基业,冀鲁豫之地,战乱连年,加上黄河时常泛滥,民生凋敝,中原不堪重负,再看关中,三秦之地,本是帝王基业,奈何唐灭之后,长安城毁于一旦,加上关中又与宋和西夏接壤,女真在此,布置了太多兵力,就算是有心举事,可是其中牵扯,却也过多,三晋之地,却没有这么多的不利,相反,太行山天险,很好的阻挡了战乱,晋地自成一脉,经济发展,居于北地之首,民间殷实,可为成大业之根本,晋地矿藏众多,盐铁自古以来皆是国之命脉,若能得之,大业何愁不成?”
郝天挺在众人畅所欲谈之际,振聋发聩的说出了自己对于顾氏集团发展的一番认识,那就是立足三晋,北望中原,西得陇蜀,再看江南。
文人往往都是厚黑的,别看表面,一个个儒雅,可是度量之中,乾坤却也是最多。
郝天挺才为顾同出谋划策完毕,王修就迫不及待的补充说道:“晋地之财,附之以秦地之兵,再得中原之民,依靠北地草原,练就一支精兵,十万铁骑,直踏中都,妙、妙、妙啊!”
王修拍手称赞,只觉得未来一片光明,只要不出意外,十年之内,一旦资本奠定,那么这江山之上,又何愁不能留下自己的一番指点?
郝天挺和王修的一番分析,也让众人更加坚定了追随顾同,举大事、成大业的目标,是啊,依托着这么好的契机,若是不能做出一番事业,那么可就真的是岁月蹉跎了。
顾同看着这一切,不知道该怎么言说自己的幸运,再来晋地之前,他从来都是想着依托关中,联络南宋,以取中原,不过现在,女真人给了他一个更好的机会,不仅较少了风险,更加让他得到了许多有利条件。
之前郝天挺和王修言语之中都有提及到的晋地财力、矿藏、交通之便,这些是成大业之基本,但在顾同看来,晋地更加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人才优势。
辽金建国,虽是异族统治,可是朝廷之中,不乏汉族文臣武将,遍观这些人,可以发现一点,那就是晋地籍贯的人最多!
三晋之地,人才济济从,不仅仅在于晋地很少有战乱,经济发展作为支撑,更加在于,晋民对于教育的重视。
所以这才出现了郝天挺、王修、王中立乃至之后的元好问这些文坛大儒。
有资料曾经统计,辽金元三代,晋地所中进士,乃是其他各地远远不能比及的一个数,这里,也能看得到三晋之地,是如何的重要。
除了人才,再就是晋北拥有的地理优势,接近草原,可以练就一支骑兵,从而避免像南宋那样马匹困难、骑兵难以建设的困局。
局势大好,不能不珍惜这得之不来的机遇,顾同不能坐以待毙,等着女真人发现然后见自己调离或者是倾巢覆灭,他必须尽快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不惧怕一切意外,一切未尽的可能和插曲。
而想要长久的发展,人才培养则又显得致关重要。
现在军中,讲武堂的传统已经被定了下来,大有发展成为一所军事学校的趋势,这是神武军的传统,不仅为神武军培养了上千的基层军事骨干,而且也为自己能够牢牢掌握这支军队提供了一个保障。
要知道,神武军可没有什么忠君的思想,就算是提倡忠义,那也是对顾同绝对的效忠,对国家民族的效忠!
武将军事上有讲武堂,文臣治隶却一直是顾氏集团发展的一块短板所在。
以前的时候,这块短板的作用和影响可能并不怎么明显,可是自从顾同在西京路掀起吏治风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手中,竟然‘无人可用’。
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士集团,所以顾同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把完颜慧的一些余党留了下来,继续委以职责,因为人才不足,所以对于好多当官不能为民的下属,顾同不能驱除,只得保持现状,可是这些东西,往往会形成溃堤的作用,譬如附彙圆涣粢猓赡苊鹜鼍突嵋虼硕稹
既然要举大事,就不能给自己身上留这样的一个定时炸弹,以前的时候,确实没有办法,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现在,有赵秉文、有王修、有郝天挺这些能够代表北地儒士阶层的人,还愁人才不够?
“诸位先生,我这里还有一事相求,劳烦诸位,一定要帮助文和!”
顾同言真意切,句句真诚,只让赵秉文三人重视不已。
只听赵秉文问道:“敢问大人,是何事情?若是能用到我们这三把老骨头,定当奋力为之!”
听了赵秉文保证,顾同心中一阵欣喜,又言说道:“西京目前正在整顿吏治,可是因为人手不够的原因,对于一些人浮于事的状况,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已,只能让那些庸官继续留任,但是我也知道,要是长此以往,这终将会成为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我想能否借三位先生的人脉,在西京兴办一所学堂,就像朱熹朱老夫子的岳麓书院一样,教书育人,为国家、为民族、为未来百年大业,教育人才。”
赵秉文几人还以为是什么事情让顾同这样的束手无策,现在一听,原来是为人才犯愁,心中稍感踏实之余,又对顾同的这番未雨绸缪感到欣喜!
“大人能够想到这么长远,实乃是我等之福,人生能够得遇明主,更是一大快事。”赵秉文三人又是感慨,又是赞叹,对于顾同所求,更是拍着胸脯说道:“置办学堂的事情,大人不用费心,只需交给我三人就是,等到明日,我就修书给几位老友,让他们尽皆来此,为大人的大业献力!”
顾同没有去问赵秉文会请那些人来,但是不用想也能猜得到,能够和赵秉文这个文坛宗袖称朋道友的人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学士斐然,定然如此。
但顾同的构思之中,这间学堂不能像以往的私塾一样,只教育会读四书五经的穷酸腐儒,他不要只会读书的呆秀才,他需要人才,真正的人才!
顾同斟酌了一下词语,稍显谨慎的说道:“这间书院,可能不会像一般的私塾、学堂那样,其中传授,除了儒家经典,可能还会夹杂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识,譬如军旅之事、农工之谈乃至外交、天文地理,无不包含其中!”
“这?”
赵秉文等不解,甚至隐隐觉得有几分恼怒,不明白顾同为何要将那些曲枝末流的东西,放到教授圣贤经典的学堂里来。
顾同也察觉到了赵秉文三人神色之间的不悦,毕竟这是一个如家绝对正统的时代,在这方面想要去做一些改变,绝对要比改朝换代还要困难。
但是,有些东西,有些事情,却是不得不改变。
在顾同看来,教育各类人才,为未来百年培养英才,以致让中华能够永远的列于世界之巅,这事情,非是不做不可。
场面一时之间有一些冷淡,顾同有心在做一些解释,可是最终还是没有张口,有些事情,得让这些人自己想通透,自己说太多,反而不好。
赵秉文也从顾同的眉色之间看到了坚定和不容置疑,愤懑之余,也冷静了下来,尝试着按着顾同的思路来做一思考,看一看其中是什么让顾同这样的坚持!
第194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下)
所有人都在思考,都在摸索,都在顺着顾同的这条前所未有的提议往前看。
农工杂谈、军旅考校与儒家经典、诸子之学想提并举,这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之前,没有人这么说过,在这之后,也没有人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想法,但是,在公元1202年的春天,在大金国西京路,这是第一次。
恍若是别人说这样的话,慢不要说赵秉文、王修这些大儒学正统的捍卫者会唾骂他一个狗血淋头,就是何方、罗通这些沙场上、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英雄汉字怕都是要弃而远之,绝对不敢听,这显得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话语。
可是,这个时候,所有人却又不得不认真思考,只因为这是顾同的提议。
甚至,在罗通这些老部下看来,已经没有思考的必要,只要是顾同说的,那自然是极好,毕竟,自从前年的那个秋天开始,顾同就从来没有做过什么荒唐之举,每一件事情,相反都做的最是恰到好处。
“我来为诸位讲一件事情!”
顾同看着沉默不语中的众人,叹了一口气,目光悠远,回忆着脑海中的那些画面,带着些许悲痛、些许忧伤、些许愤恨,开始为众人讲述那段在历史长河之中,属于中华民族悲痛的记忆。
“对于圣王之道,儒家经典,我的尊崇,并不亚于你们之中的任何一人,至圣先师,以伦理教化苍生,把道德、礼法印入我们的民族血脉之中,这是开天辟天的举动,从此,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自己乃是礼仪之邦,从此,我们也可以骄傲的称呼四方为蛮夷之地,因为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文明的巅峰,在物质、精神的世界中,毋庸置疑,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可是,这种优越感还能延续多久?唐末以来,国家动荡,北方蛮族乘势崛起,先有契丹,再是党项,复有女真,兼之蒙古,群雄割我华夏国土,奴役我煌煌汉裔,北国江山,分外妖娆,却是尽数落于胡虏之手,如此情况之下,我们倘若再是枕在先祖的业绩之上,看待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最终,汉将不汉我们的家国,就不再是一半的国土陷于胡虏,到那个时候,就是全部,北起阴山,南抵大海,尽为胡虏铁蹄践踏之地!到那个时候,汉人当为最低,任胡人盘剥,礼仪教化尽废,胡风胡俗践踏中原,倘若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这些人,不仅愧对国家民族,恐怕自身也难以保全,父母妻子,尽被胡虏欺凌······”
顾同还欲再说,却被一脸怒气的赵秉文起身阻止,赵秉文颤着手指,指向顾同,咬牙切齿的说道:“顾大人所说惊世骇俗,难道为了一己之念,就编纂出来这样的听闻,来当做说词吗?”
直到这个时候,赵秉文仍旧以为,顾同所言,乃是游说之辞,虽然被顾同所描述的那一番景象所震惊,但是实难想到,这个世界,有哪一个民族可以征服万里汉家河山,奴役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
顾同也宁愿自己说的这一切都是假的,都不曾发生,可是,只有他知道,倘若继续沉沦,那么自己说的那些蒙古人统治中国之后所发生的一幕幕光景将会全部上演。
杀汉人,抵之牛羊;
汉人婚,蒙古人可拥有女子初夜权;
民分四等,唯汉人、南人最低!
······
可是历史的记述,残酷的告诉顾同,这都是真的,这一切都会上演,倘若没有改变,历史的脚步还是会上演那些悲惨!
“不,决不允许!”
顾同心中发疯似得怒吼着,双目通红,血液燃烧,双拳紧握,心底里暗暗发誓,绝不容许,悲惨再次发生。
只因为他来了,穿越千年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