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天风 >

第132章

天风-第132章

小说: 天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建帝国的历史从来就是如此,人们因胜利而正义,因失败而罪恶。
  而由这一天起,浅水清正式接过铁风旗,率领旗下八千战士,和三千熊族猛士,开始了他在止水境内的血腥之旅。


第十九章 十三
  劲风啸啸,处处风声鹤唳,易星寒策马狂奔。
  终于得到了自由,摆脱了囚笼的束缚,换来的却是肩头上重重的担子如山般压下。
  夜影憧憧里,马儿在快跑,他的脑子也飞速掠过一个个想法。
  国势衰微,止水已将不保,边境数万大军枕戈待旦,随时进兵,到底要如何才能保国保民,他斟酌再三。
  浅水清提出弃国保民的口号,他不是不同意,可如果可以,谁会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国家。
  哪怕这个国家,是一百年前偷来骗来的,但她毕竟存在了一百年,爱国忠贞的思想,早深深浓入他的血液之中。
  不过目前要考虑的,首先是该从哪一步做起。
  要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他想起了浅水清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任何事物,皆有正反两面。作为一个将军,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看到每一个可能存在的敌人,同时找到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盟友。无论你是正义之师也好,残暴大军也罢,一路所过,总能找到你的支持者与对立者。倘若你要在止水拥有属于自己的势力,这份礼物,仅仅只是开端。它可以帮助你打造声誉,却首先需要你有一个将其施展发挥的舞台。”
  “拉拢一切可拉拢的,打压一切可打压的。天风军如此,止水军如此,你也是一样。”
  拉拢一切可拉拢的?易星寒心中苦笑。
  看起来,那个自己最不愿去,最不想去的地方,如今却是非去不可的了。
  ……
  安流,是止水内河三省中的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县。
  在止水国人的眼中,它是如此的不着眼,缺乏特产,资源全无,惟有悍勇的民风给当地官府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安流的特产,就是强盗土匪。
  最近三年里,安流换了四位县官,每一任都是不得好死。
  他们有的人历经图治,试图重整安流,有的则心地贪婪,想要刮地三尺。任你是清官也好,贪官也罢,到了这安流县的地皮上,却都得守着规矩来。
  这规矩就是:安流的十三路总瓢把子杨铭浩,是这里的老大,县太爷是老二。
  不过如今,杨铭浩坐在这所谓的“十三路总瓢把子”的位置上,也有些不得安生了。
  天风军打进来了,而且在一路向着这一带开进。
  听说那个天风血魔浅水清,一路所经,鸡犬不留,反有对抗者,但杀无赦。手下人数虽少,却个个是能征惯战之士,止水军一败再败,眼看着国将不国。
  这个时候,自己该怎么办?
  商有龙已发出全国抗战的檄令,但是止水高层常年腐败,民心不堪,纵有一两个天纵之才也是没用。国主昏庸,想要国民揭竿而起,奋而保国,保的却是他羽家天下,令人难免有些不愿。可要说投降浅水清,只怕他愿意,手下的这帮兄弟也未必愿意。
  那个时候他一筹莫展,或许带着兄弟离开这里才是上上之策。
  只是,天下虽大,又哪里才是自己这三千多号兄弟的理想之地呢?
  就是在这个时候,有手下来报:“当家的,有人求见。”
  “什么人?”
  “不知道,来人不肯说,只声称自己姓易。”
  姓易?杨铭浩心中一跳。
  他站了起来:“长得什么模样?”
  “戴着斗笠,夜黑看不清楚,只知道是个年轻人。”
  年轻人?难道真是他?
  杨铭浩大叫道:“立刻放他进来,叫老二老三他们都也过来!”
  风雷十三道,纵横止水内河三省,手下兄弟三千余众,曾几何时,他们的老大杨铭浩竟也会如此紧张一个未来人?
  易星寒跟在领路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地走进议事厅的大堂,心中感慨。
  三年不见,这里依旧如故。
  斗笠下的眼睛,带着薄薄的雾气,略显湿润,他来到大堂站定,缓缓抬起头,摘下斗笠。然后他说:“大哥,别来无恙。”
  ……
  眼中,是一片水气蒸腾,氤氲着湿意,还有些许的怒意。
  杨铭浩的身体在颤抖,甚至身旁的兄弟们,也在一起颤栗起身躯。
  小十三,真得是小十三回来了?
  所有曾经的埋怨,曾经的不满,曾经的愤怒与怨怼在这刻一下子化为乌有。
  他曾经无数次梦到自己重见小十三的场景,他猜测如果有天自己重新见到这个混蛋小子,自己会狠狠地给他一巴掌,然后打断他的双腿,让他再也跑不了。
  也猜测自己会对他不理不睬,弃其而去,就当自己从未有过这个兄弟。
  他猜测过很多场景,却从未有一刻,象现在这样。
  看着自己的兄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最终,他只是颤抖着说:“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身旁的老二项熙良,老三焦义光还有其他十多个兄弟一起扑了过去,这个捏捏他的胳膊,那个拍拍他的脸蛋,同时喊着:“这臭小子没死,真得没死,不是诈尸还魂呢,老大!”
  杨铭浩怒哼:“我诈你妈的尸。”
  一番热闹后,易星寒被带到了一张椅子前,二哥项熙良指着那椅子说:“三年了。你走之后,这张椅子就一直空着。风雷十三道成了十二道,每个人的心里都不是滋味。上半年听说你被抱飞雪那狗日的下了大狱,气得大哥想去劫囚,还是众兄弟劝阻了他。这半年来,大家无时无刻不在想你。三重天被天风人打下来后,大家都猜你已经死了。没想到你现在却活蹦乱跳地回来了。既然这样,这张椅子就还是你的。天风人打他们的,咱们就继续干咱们的买卖,逍遥自在,一起快活。那过去的事,就再也休提了。”
  易星寒只能苦笑。
  过去休提?若是不提,自己何苦回来这里?只怕二哥是故意这么说的吧?
  或许,自己该找个好时机再提出来,比如……先哄洪大哥?
  可惜,自己却是没有时间的。
  他无奈道:“二哥,你们真得不想知道,我这半年里都经历了些什么吗?”
  杨铭浩冷哼:“你被抱飞雪以窜逆之名下狱,无论经历什么,都不会是好事。你若不是无奈,只怕也不会愿意和我们这些土匪强盗在一起。你既然回来,只怕也是另有图谋。老二,你就别为难他了,那张椅子,明个还是找人劈了,当柴禾烧掉吧。”
  他心里高兴,嘴上却依然酸溜溜地生气,显然还在为当初易星寒的突然离去而介怀。
  这也难怪,好好的风雷十三道的瓢把子不做,好好的十几位结义大哥不要,却偏偏去做了什么官兵。自古官匪不两立,小十三太过任性,哥哥们能怎么想,又怎能不心伤。
  多少年来风雨同渡,众兄弟早结下了深厚友谊,突然间少了一个,谁都不是滋味。
  三年了,好不容易渐渐看淡了这份心思,突然之间,这个人又冒了回来,来得如此突然,如此的令人难以揣摩。众人的心中,又怎能不百般滋味齐上心头。
  易星寒对着杨铭浩跪了下去:“大哥,当日离开,是我不对。我只是觉得,国难当头,总该为国为民做点什么。我易星寒无能,不能保国安民,反做了天风军的俘虏,心中有愧。”
  杨铭浩霍然转身:“你做了天风军的俘虏?”
  易星寒苦笑:“大哥终于有兴趣听一听我的经历了吗?”
  杨铭浩的眼神收缩着,死死地盯着易星寒,好久,他才说道:“听说天风军正在向这一带一路杀来。我只希望,你不是他们派来的说客才好。”
  易星寒正色道:“大哥常教导星寒,做人,得有骨气。我易星寒骨头可断,骨气断不会失。”


第二十章 终身为敌
  所有曾经的故事,说起来,都只是一次次不堪的经历,道尽辛酸,吐尽无奈,换来的却只是仰天的叹息。
  那忠心体国的,终没有好下场,那陷害忠良的,却也同样为国捐躯。人之正邪奸恶,谁人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
  为之效死命的长官,可以一下子把人打进十八重地狱,敌对的仇人,却可以大度对己,到底谁人是仇,谁人是友,又怎能分辨得清?
  或许,这世界正如浅水清所言,战争本无分正邪,只看强弱吧?
  杨铭浩怜悯地看着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小弟,终究还是叹息道:“这么说来,你这盒子里装的,就是惊风展的人头了?浅水清要你率民保坝,替他背上杀惊风展的罪名,你也接受了?”
  易星寒苦笑道:“浅水清这个人,我跟了他有近半年。这些日子以来,他做了些什么事,是怎么想的,我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凭心而论,这个人是天纵将才,精于人心,善于韬略,长于军事,优于谋划,是我见过的最可怕的人。”
  “这个人做事,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他想要利用一个人的时候,他不单单是从自己的利益考虑问题。事实上,他会先从你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考虑得比你自己还周全,然后定下应对之策。他策反拓拔开山是这样,利用我也是一样。”
  说到这,易星寒认真道:“大哥,别说是我,就算是你,你能眼看着李官堰决堤,天下百姓没活路吗?就算风雷十三道是强盗土匪,干得是打家劫舍的勾当,可是堤坝一决,止水诸省成沼泽汪洋,你我又如何活命?就算活下来了,又何处容身?”
  十多个兄弟,一起默然无语。
  “所以,浅水清看准了我不能不同意。他有他想要的,我们有我们想要的。他想让止水换天易帜,让自己立下盖世之功,而我们,则想要家园平安,生活安康。他和我们,各取所需。”
  杨铭浩背着双手,在议事堂中踱来踱去,良久,他才道:“大坝是必须要保的,可是梁史一案,你又待如何处理?”
  “这正是我为难的地方,浅水清的意思,我很明白,可是稍有不慎,则会酿成大祸。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考虑好久,才最终得出结果。”
  风雷十三道的一群当家人,一起听得莫名其妙,完全不理解易星寒话中的意思。
  易星寒知道他们不懂,只能苦笑道:“我知你们不明白,但你们可知,浅水清为何一定要以血香祭旗的形式来屠城?”
  ……
  有些事,终究是不说不明白的。
  当一名将军,对着敌国的领土子民举起屠刀时,人们只知道这个将军残暴嗜杀,却从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一切所谓的爱民,害民,在这些身居高位人的眼中,都仅仅是一种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罢了。
  屠城,仅仅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手法而已。
  战必屠城。
  这是古军事战争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战争的残酷性,也由此可见。
  但事实是,无论军事或者政治,每一条军法,每一条政策,其存在与执行的原因都有着其独特的背景,并非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
  后世的历史学家在研究战必屠城的现象中,分析将军们做出这样决定的原因,无非是以下三点:
  一:以屠城令来刺激己方将士奋勇杀敌,悍不畏死。以可能得到的巨大利益来诱惑士兵勇猛作战。所谓的屠城令,其实以洗劫全城为目的。
  二:屠杀可以平息因为攻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