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不得她这两天她和阿简会去地里走走看看,连泽今天下午便会回城里去监工了。
一些琐琐碎碎的家务事,秦管事亲自来说。
大院又添了不少人,那特意挑选出来作为账房培养的少年跟聘请来的账房先生学得不错,如今连家的生意规模还不算大,等他们再学上一阵子便可以走马上任了。至于经验,得在实际中摸索。。
连芳洲又说起家中该添几个人的事儿。让张小均两口子过去,顺便再派两个丫鬟,春杏和碧桃她打算带在身边培养成左膀右臂,往后自然不能干寻常粗活了,再给连芳清、澈儿各挑一两个靠谱的小丫鬟、书童。
这边的门房另外找合适的人顶替,厨房则由张秀儿接替李氏主管,有粗使打下手的仆妇帮忙,倒也便宜。
秦管事一一的答应了,笑说人得慢慢的挑,尤其是给三少爷和四姑娘身边挑的人气。
连芳洲便笑道:“这也不急,等澈儿考完童生再安排,这眼看就要考试了,我也不想在这时候弄出什么动静来怕影响了他。”
“姑娘真是用心良苦!”秦管事笑叹称是。
顺便又说起她和阿简两人的亲事,秦管事又惊又喜,笑着道了喜,说早该如此,姑娘和简公子本就是天生一对,说的大家都笑了。
连芳洲又去看了一回苏锦。
苏锦等已经很喜欢这儿的生活,她们都是行家,发现了这棉布的好处,料想将来大有发展前景,没有谁说要走的话。
苏锦领着她们正尝试着织出各种花样和厚薄的棉布,成绩不菲。
“只可惜没有专用的染坊,在颜色上还有些单一。”苏锦有些遗憾的道。
连芳洲便笑道:“棉坊最多还有一个月便可完工,之后装修收拾布置差不多也是一个多月,我想六月的时候便可以正式开张了,你只管做好准备,到时候什么都是现成的!”
☆、542。第542章 兴旺
“连姑娘办事儿真是利索!”苏锦自然大为欢喜,笑着答应。
连芳洲又笑着同她说了白先令的事儿,笑着说将来他们会共事,今日不妨见一见,还请她为白先令介绍一二。
苏锦见她这是完全拿自己当自己人,不由心中一阵感念。
这边正说着,李氏已进来笑禀道:“姑娘,我那口子已经把白掌柜接回来了,在门房那儿侯着呢!”
连芳洲听了便向苏锦笑道:“可不是巧了,这就到了,咱们出去迎一迎!”
“好!”苏锦点头笑了笑,同她一块儿出去。一边叫人去把连泽也叫过来。
彼此寒暄一番,便一同去织布间看棉布。
不得不说苏锦是个很聪明的人,保密意识也很强,什么该说、什么该点到为止、什么该说透把握得恰到好处,根本无需连芳洲从旁暗示。
白先令下马车的时候心中有不以为然,也有暗暗的失望,总觉得在这样一个偏僻小地方能有什么出色的作坊?即便有,也是四不像乌七八糟的吧!
他虽然不是地地道道的老牌南昌城人,在南昌从做学徒开始至今也住了有将近三十年了,看惯了省会城市大都市的繁华,乍然来到这么一个偏僻落后的去处,心里要是没有点儿落差那就怪了。
进了大院,却又是一阵意外。
乡下地方又脏又乱、毫无讲究他是知道的,可没想到眼前这院落竟是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此时月季、杜鹃、海棠等开的正是热闹,干净中带着勃勃的生机。
白先令的嫌弃之心便去了一半,心下暗笑自己:也是,那连姑娘是个极聪慧过人的女子,又岂是不讲究、无章法的?
等连芳洲等迎了出来,看到苏锦这样出色的人物,白先令一凛,再也不敢存轻视之心,热情友好的笑着打招呼见过。
之后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了。
虽然苏锦并没有说的太细致,但明白人除了长着耳朵,也长了眼睛和脑子。
眼睛会观察,脑子会思考。
一番察看下来,白先令又惊又喜,心中暗道:这连家果然有些真本事!说也是,要不然推广棉花的县市这么多,独独只有他们这儿有如此成就呢?这就可见不一般了!
在这一行混了几十年,白先令一看这棉布便意识到这绝对是个好东西!既可以往精细上发展,织成高档精品货,也可以织成普通的布料。单单就这一点来说,便胜过了注定高精端的蚕丝绸缎和粗糙的麻布葛布,纵是细葛布,也没有这个来的好!
而且棉花这东西,既然连家可以种植成功,别人同样也可以。
也就意味着,棉布在短期内价格会极高,但慢慢的就会降下来,变成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东西。
作为稀罕品卖给富人固然能赚更多,但天底下却是普通的老百姓人数占了绝大绝大多数。
可想而知这是多大的市场!
连家抢占了先机,将来想不发达都难。
白先令这才明白连芳洲为什么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跑到南昌城去招聘掌柜,这就是眼界的问题了。
见识越多,眼界越宽广,她原本就打着扩张的主意,所以基调定的高,自然也需要聘请更加优秀、眼界更宽广的掌柜了!
白先令心里喜滋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自己还是个人才嘛!
于是,当连芳洲让他可以再考虑两天的时候,白先令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当场便签了聘用合同。
当他看到那与众不同的合同,背后冷汗刷刷直冒,那点儿高人一等的飘飘然的自豪骄傲瞬间碎成了渣,说话神态都和气了许多。
连芳洲看在眼里,暗笑不已。
白先令便与连芳洲商量回去收拾了行囊,立刻就返回。又趁机向连芳洲推荐了两个小管事,说是从前在一起共事过,彼此都熟悉,将来一起做事儿也能更好的配合。
你们倒是熟悉了,我这个东家岂不是叫你们给架空?当着我的面抱团儿,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不管他有没有这样的心思,这种事儿连芳洲都不会答应。熟悉的人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抱成团,互相帮助,互相掩护,这是在所难免的,她可不想一开始就出现这种事儿。
心下琢磨着这是个现成的案例,等会儿再好好的跟连泽讲解讲解。。
她似笑非笑的瞟了白先令一眼,便笑道:“中层的管事我这里已经有两个了,这会儿要不了那么多。你就带一个来吧!”
白先令倒没有多想,点点头慨然笑道:“好,那我就带一个过来!”
“先说好了,”连芳洲又笑道:“来之前你跟人说清楚了,在我们这儿做事只能遵守我们的规矩,别人家的我管不着,可若犯了我们这儿的规矩,那就按相应的处罚惩治,谁求情都没用的!至于我们这儿的规矩,等回了城里,我弟弟阿泽会细细的告诉你!”
这也是提醒白先令介绍人来的时候谨慎些,不然出了事情他虽然不会被牵连,但面子上却也不好看的。
白先令一凛,连忙答应。语气情不自禁带上了两分恭敬。
事情说妥,连芳洲也不留他了,让连泽与他一起回城,同他细说规矩,请他用饭,明日再雇车送他回去拿行李。
白先令兴奋得很,恨不得立刻就上工开动,当下就和连泽回去了。
接下来的三天,连芳洲和阿简往各处地里查看了一番。
石头坪和三岔口这两处有去年的基础在,按部就班即可,并无什么。
小花果山上果树正是开花时节,粉红桃花,雪白的梨花李花团团簇簇好不赏心悦目。
走在其中,花香或浓或淡,阳光一照,馥郁无比,暖洋洋的,令人微醺。
无数的蜜蜂飞来飞去忙着采花粉酿蜜,耳畔尽是蜜蜂们扇动翅膀的嗡嗡声。
去年养的蜂群又扩大了好几个,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一片果园可谓受益匪浅。
连芳洲便打算等螺蛳山那边一切都整理妥当了,就分几箱过去。
她不是专业的养蜂人,养蜜蜂也只是为了给果树增产而已。如今这么些蜂群已经足够了她便不打算再扩大蜂群,不然到了冬天可不是好玩的,得弄好些糖来喂养,何苦?
而且一多了还得预防蜂群生病,太过麻烦。
☆、543。第543章 聘礼
螺蛳山那边也已经像模像样了。
人手充足,银钱到位,事情做起来想不快也难。
鱼塘里已经养上了鱼,不过显然鱼苗不够,如今还在收鱼。
除了具有攻击性的、比较凶残的鱼类之外,她是来者不拒。
连芳洲为此还特意雇了一对经验丰富的渔民父子帮忙。每次有人来卖鱼,就先让这对父子看一看是否混有杀手在内。
喂养方面连芳洲又向这对父子传授叮嘱了一番如何配饲料,一日喂养两次,巡逻两次,大风大雨大以及连续二三天极度酷热闷热的天气里尤要注意。
旁边几十亩种红薯菜类喂养鱼和鸡鸭的菜地也一垄垄的种上了,看去绿意盈盈。等鸡鸭苗大批量的来,鸡鸭长得拳头大小,这些菜便可派上用场了。
连芳洲送给老王头的那简易温度计还挺好用,老王头当成宝贝似的谁也不准碰一下。
这下子孵小鸡小鸭的时候可就方便多、也轻松多了,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一次能孵三炕。父子俩都可以独立看护,轮流着来,还能好好的休息休息。
虽然依旧辛苦,但比起从前来,可就好了太多了。
三月初的时候送了一千五百只鸡苗过来,经过半个多月的喂养如今已经很结实了,叫声稚嫩清脆,精神劲头十足。
连芳洲和阿简过去看时,正闹腾得欢。
连芳洲打算整个螺蛳山养两万只鸡、一万只鸭子。虽然容量远远不止于此,但养的太多,对环境却未必是好事儿,追求效益,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至于销量就更不愁了,如今没有谁家像她这样进行规模养殖的,光是小花果山那样的规模,都已经名声在外,酒楼饭庄、二道贩子都乐意从她这儿要。
不光本县,相邻的双流县、奉县、宁县等都有客户到访。
而且连芳洲还打算在本县和邻近各个县城开连锁店,专门做盐焗鸡、烤鸭、咸鸭蛋、松花蛋外卖,原料都是现成的。
如果做得好的话,这样的模式还能复制推广,在别的地方同样买一处方便合适的山谷山地养殖,以当地城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销售。。
稳打稳扎,民以食为天,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古代的生态环境好,只要养殖的密度不大,平日里多注意卫生防范,加上自己传授一些科学的喂养管理方法,对于瘟疫一说连芳洲并不担心。
只不过,咸鸭蛋、松花蛋没啥技术含量,这个连芳洲是会的。
盐焗鸡呢,摸索一番,主要是控制盐焗的时间、盐的用量,多实验几次也就会了。
唯独烤鸭,说句实话她只在电视纪录片中见过制作过程,因为她本人非常喜欢吃北京烤鸭,所以就记住了。
可那也只有工序的大体说明而已,其中的窍门、腌制鸭子的各种调料香料当然是秘而不宣的。
这个做起来有点儿难度,看来除了试验折腾,她还得多去几趟秀苑了。
那里有顶级大厨,怎么着也能帮她许多。
满山的果树也都一片一片的栽上了,半人高、一人高的幼苗舒展新叶,顶着一簇一簇的浓翠,间或绽开几朵零星的小花,彰显着春的气息。
树苗还小,看去土地的颜色更多,却是可想而知,明年、后年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