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宋-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是…为犄角。秦凤路现在改名的西北军路为一点。河北东、河北西为一点。纵深东京和突前的永兴军路为一点。西北军路战线长,一旦西夏人翻脸,永兴军路和东京这点完全可以和西北军路一起驱逐西夏人。而且对吐蕃不能不防,这一点北可进西夏,西可去吐蕃,乃是犄角中之重。”
欧阳摇头:“这个微臣不懂。不过如此一来,河北防御似乎薄弱了一些。”
“韩将军说,辽人不来就算。一旦入河北,河北东军将慢慢朝永兴军路西面靠拢守住敌西扩,将辽人放进河北后,永兴军路由南朝北堵截包抄。同时西北军路直取大同府。如此三军发力,不仅可以将来犯之敌包围,还可乘势拿下燕云十六州。”赵玉道:“但朕看,韩将军过于小心。而今西夏五年之内无再战之力。辽金打得火热,世仇加现仇,可谓不死不休。辽人几乎不可能对大宋动心思。政和年间,东、西、永兴、秦凤四路精锐一起攻西夏,如此内防空虚之下,辽人甚至都没有人上表对宋攻击。更何况其现在内忧外患之际。”
欧阳小心道:“陛下,微臣是不是知道太多了?”
“不多。朕看出来了,这打仗没钱不行。让朕大开眼界的西北军路,那沙瓜几州,朕以为定然会爆发大小暴*。但没想到商人一到,让当地人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钱赚,人人有饭吃。朝廷做不到,朝廷多是安抚,拿钱拿粮安抚。而商人则可以开办场业,让当地人干活,而后劳作换钱换粮食。这当地人对新朝廷自然是抗拒,有的还想着作乱多讹朝廷点钱粮,但是对商人却不抗拒。再加上你俘虏的铁鹞子和质子军的人游说,倒是太平得很。所以朕觉着有些事商人出面,比朝廷出面要好很多。”
“陛下说的是。商人逐利。宋好他们就好,他们也自然会为宋做点打算。而今西北军路好大一个市场,不仅有丝绸之路,而且劳力廉价,土地廉价,税利低下,货品完全可以反销大宋。而做生意以和为贵。要部族人下来干活,自然要和部族的酋长打好关系。朝廷人去打交道,再谦恭也有威压之意。但商人去打交道,则全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商业进入总比军队进入要让人能接受,中原对少数民族政策甚好,但人家未必心服。商人不同,你部族不来,总有别的部族来。民族和谐与否他们不关心,他们只关心是否有钱赚。
“恩,听说你已经是东南商业协会的名誉主席,你这身为商人的代表,知道这些自然是必要的。”赵玉道:“有些臣子说,担心商人坐大。但朕不担心。因为朕知道只要你不乱来,商人坐大坐小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李汉写信给朕,说你此人没有一点野心,忠君爱国也不值得怀疑。朕看也是,这有野心的哪个不想朝上爬,你商场影响,如果再进庙堂,甚至是内阁,这天下就是欧家的天下。”
欧阳勉强笑下:“陛下,别开这样的玩笑。”
“朕不开玩笑,朕说的是实情。你结交官员不结交大臣,这点很好。”赵玉道:“其实上次违旨不能全怪你。朕毕竟居深宫之中,即使庙堂大臣对西夏对辽对金又了解多少呢?对了,朕想改国号为宣武,你怎么看?”
“回陛下,这改来改去微臣觉没意思。不如来个万年国号。”
“哦?怎么说?”
“将宋开国定为零年,而今开国八十年,就以大宋八十年计。而后一代一代下去传承。”
赵玉品位点头:“有点意思。这各种年号八十年间用了一轮又一轮,可是真正人们记住有哪几个?小时候听人说政和X年,朕就要掰手指推算是几年前的事。而直接说大宋六十四年,朕就能一目了然。此事准了,回头朕就下旨,定下万年国号。”
“陛下英明。”
赵玉点头:“今晚就在宫中用膳吧。”她心情着实不错,几个问题,欧阳已经一一解决其中关键。而唯一没说的童贯一事,赵玉相信欧阳心中有数。这对欧阳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让欧阳去传达自己的意思吗?为什么叫欧阳呢?朝内文臣对童贯都不太满意。童贯原先交好的人由于改代,或死或贬。内宫、内侍也全部洗过。而让关系好的去说,也不合适,这会让他更加生疑。看欧阳身份得当,官不大,但有个皇家报总编名头,和童贯认识而不熟悉。虽是文官,没看轻童贯。再加本身有军功,童贯也会客气几分。
……
和皇帝吃饭其实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身边都是赵玉亲信就算了,偏偏还有排场。而且这吃饭贼浪费时间。一个时辰了,才吃了一半。欧阳快坐不住了。赵玉看在眼里笑道:“知道这皇帝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吧?特别是女皇帝。”
“是啊”欧阳赞同附和一声,确实不给力。天天在宫中。男皇帝还可以玩女人,女皇帝除了看公文就是想办法打发剩余的时间。自己当知县,当年可是忙得和狗一样,但凡诸事总是有代价的。要当官,就得十年寒窗。而后靠机缘、靠努力、靠智慧、靠胆识来升官。而看皇帝,牺牲的则是自由,孤独而寂寞。深宫怨妇?欧阳打个寒颤。再看赵玉,没有半点怨妇的味道。而今只有意气奋发,野心勃勃。野心并不是贬义词,特别是对现代人来说。有野心可以理解为有理想有目标。在古代这样的人不多,欧阳看的多数人都是跟随日子飘荡,很少有为命运抗争的人。祖先留下的生活轨迹,他们就跟随着重复。当然,自从自己来了,很多人就有目标了,最少有个赚钱的目标和动力。
赵玉道:“小青快出嫁了,你要是后悔还来得及。”
欧阳忙道:“回陛下的话,微臣已有发妻。这次来东京就是来吏部登记在册。”
“啊?”赵玉一楞问:“谁?”欧阳没一点动静突然结婚,还真是吓到了赵玉。
“梁红玉啊回乡省亲。我伯父对其赞不绝口,所以就撮合了。微臣想,这伯父和微臣亲爹一般,话不能不听,于是就从了。”
“是吗?”赵玉轻摇头道:“你啊不是朕干涉,只是朕看你家夫人性情可不象是个安分当做闲内助的人。”
“其实是微臣实在受不得媒人烦扰,干脆就娶了梁红玉。”
“你就不怕小青知道了伤心?”
“回陛下,小青和微臣在一起那年纪,根本就不是稳定感情的年纪。今天爱这个死去活来,明天可以为那个去上吊自杀。说不上什么伤心。看东京,多的是风度翩翩的才子。微臣哪攀得上郡主。”
“唉……说你没野心,确实没野心。”赵玉已经就想欧阳什么都没需求,是不是有阴谋。最近看清楚了,这人还是比较淡泊的。钱不能没有,但也不需要太多。权最好有一点,没有也没关系。她和欧阳似乎都忘了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欧阳忘是正常的,一夜*嘛,在酒吧是很正常的,以后即使遇见,也当做没发生一般。而赵玉忘记,原因要复杂的多。
欧阳转移话题问:“陛下,这小青郡主嫁给谁啊?”
赵玉摇头:“由于朕无子女,小青身份特殊。她既不是皇家血统,但又和朕关系亲密。辽、金两国都派人来提亲。朕倒有点犯难。”
政治联姻啊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坏事是小青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利。好事就是小青会过得很好。按照目前来看,宋越强大,小青地位就越高,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女人嘛,到了年纪就知道,找一个爱自己的人比找一个自己爱的人要好。追求什么爱情,爱情就是流星和那啥……
欧阳再转移话题:“陛下要觉着闷,可以出宫巡游,到处走走。微臣那阳平大学都是大宋将来的栋梁之才。西北军路也可以去看看。对了这七月又是一届大宋蹴鞠赛。本次不仅有大宋各州报名,而且辽金大理都会派人参加。”
“去你那?会不会太打扰地方了?”赵玉慢悠悠道:“前年可是有人说,没事跑来添乱嘛。”
“这个……怎么就传到陛下耳中。”欧阳鄙视九公公一眼,此人是最有可能告密的人之一。欧阳道:“这次不一样,阳平有家金尊大酒店,在郊区有四套豪华别墅,虽然比不上陛下的行宫,但总比县衙改造的舒服。”
“再议吧。朕事务繁忙,未必有时间去。”
战龙在野 第一百六十九章 细作
第一百六十九章 细作
吃过晚饭,天已经黑了。欧阳告辞出宫。宫门特意为其留住,欧阳一离开,宫门就合上。欧阳见此对赵玉还是有点同情的。展铭一干人等了一下午都没走,见欧阳安全出来终于是松了口气。而后早有人联系好客栈,按道理来说,很正常一晚就这么过去了。
但……二更,欧阳在展铭房聊完事,却发现……
“盒子没了?”展铭大惊。轻轻嗅了下道:“迷香。”房间内的两名衙役不醒人事。
“恩,我也闻出来了。”欧阳吩咐:“来人,带他们下去休息。哼我特意安排了两名衙役和我同屋,没想到还是丢了。看来军厂内有奸细不是假的。”
“恩”展铭点头。知道欧阳带资料出来人不多,普通人接触不到。能接触到就是几个老师傅和他们亲传徒弟。但要是这些人没必要偷盒子,凭记忆就能写下来。唯一有可能就是有人和外面人说了,或者提到此事。而后被奸细知道。一路上欧阳人多势众没敢下手,只有在东京大家懈怠时候下手。
虽然这么重要的东西丢了,但欧阳也不着急,苦笑道:“原本是拿来忽悠皇帝的,现在反倒不知道是忽悠辽人还是金人去了。”
“也有可能是西夏人。”展铭还是考虑比较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
那配方根本就不是正确配方。欧阳出门咬牙拿上,就是冒险担了欺君的罪名。这火药宁可毁掉,现在绝对不能公开。道理很简单,万一哪天赵玉死了,来个昏君。别人就拿更先进武器打了过来。欧阳早明白,不更换制度,秘密就不公开。不能提前近千年先来八国联军。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由于慷慨,结果反倒是被人拿了火药上门欺负。在这样的思想下,欧阳当然不会带出真配方,这盒子完全是个幌子。要是皇帝问罪也想好了,反正不会杀自己,大不了就当个平民专心当商人也不错。
清末火药配方是硝80斤、硫10斤、炭10斤。非常粗浅的搭配,而阳平军厂已经接近了黑火药最佳威力的配方。至于具体是多少,不方便说。
“很可能是金人。”欧阳道:“辽人未必有这胆子和心机。而金人做事情真有点不择手段的意思。”
“金使节团还在东京。一来是关心我大宋武举,而来是游说对宋关系。”展铭道:“要搜查金使节团,只能是上报朝廷。”
“不可,那事情就大了。展铭,我只有一个要求。通过这件事找出阳平军厂的奸细是谁,但不要惊动。养着将来有大用。”
“大人放心,绝对没有问题。”展铭拍胸膛。先前虽然有查,但敌人在暗处,他不动,就没有什么办法。而今在时间这么紧迫情况下传出情报,必然能发现蛛丝马迹。
细作这词最早出现在军中,军中为调查敌人城池的布防情报而设立情报人员。后发展为国家安插。白居易上表的‘请罢兵‘一文就写道:臣伏闻回鹘、吐蕃皆有细作;中国之事;大小尽知。从这句可以知道,当时中原已经叫中国,而且四面八方皆有细作潜伏在中国内。当然,这些人一般上不了大台面,所以危害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可以看出,如回鹘这样和中原少来往的国家已经派出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