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难为情 >

第48章

难为情-第48章

小说: 难为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里行虽不是没见过春秋笑,但也愣了一下,只因春秋这一笑幸福得晃人眼。
  回过神来的百里行扬眉挑目地睨着姜沨,满意地看到他脸上一闪而过的惊艳与愤怒。
  “哎哎,阿行,你这美人真是不得了。”楚牧虽是见过春秋的,可从未见他笑过,此刻非常后悔那时候没有多吃点豆腐。
  “美是美,可百里贤弟放在府里养着就是了,带到这里来,是不是放肆了些。”姜沨偷瞄了眼与公主们说着家常话的太后说。
  百里行扯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说:“带他来自然是为了祝寿了。”
  姜沨不明所以,只好微拧起眉,噤了声。
  须臾,一轮歌舞稍歇。
  百里行忽然站了起来,对太后作了个长揖,恭谨地说:“臣还有一份礼要进献给太后。”                    
作者有话要说:  

  ☆、献礼无端惹伤悲

  太后似乎早就对他们这边有所注意,此时百里行一说话,她便含笑说道:“午前才看过诸位的寿礼,我已甚是喜欢,东方侯不必再费心了。”
  这话说得随意,也不知太后是真的不想再收寿礼,或者是想要再听几句恭维话。
  大伙都望着百里行,想看她如何作答。
  只见百里行又是一揖,从容一笑,说:“之前的礼是臣子对太后的忠心,现在是甥儿对姨母的孝心。”
  太后听罢,眉眼都弯了起来,说:“好,好甥儿。”
  百里行刚想说话,太后抬手制止,和蔼地笑着说道:“既是姨甥之亲,若送的还是那些珠玉物什,就污了一个孝字了,那我可是要罚的。”
  “太后这不是为难东方侯吗?哪有收了礼还要罚人的。”姬喜夷温软地开口,话说得得体,眼睛却是不怀好意地看着百里行。
  “看来我们的长公主是舍不得东方侯受责罚了。”太后看着姬喜夷好笑地说。
  “大好的日子,东方侯毕竟也是位侯爷,怎么好罚他呢。”姬喜夷温和地笑起来,左手摸上右手腕上的白玉手镯,形态扭捏地说,“不如折衷一下,让东方侯的仆从代了。太后以为可好?”
  姬喜夷轻扬起描画精致的脸,恭顺地望着上位的太后。
  百里行早猜姬喜夷会替她说话肯定是没好事,听到这里大概也弄明白这是姬喜夷非要整治她身边人了。百里行在心底暗哼,想,这姬喜夷还真是了解她,如果是她自己受了罚,顶多就是受一点皮肉伤,怨自己棋差一着,可如果罚了她的人,她百里行估计就要在心里生恨,久久不能平怒。
  于是,百里行抢先太后说:“喜夷对我实在是上心,但也该对我有点信心的。”
  太后这才又将目光放在百里行身上,说:“看来东方侯是准备了什么好礼了。”
  姬喜夷见太后不应自己方才的要求,沉下脸抿着唇不再说话。
  “好不好现在是不清楚,不过好歹费了点工夫的。”百里行不徐不急地说。
  “说得我也来了兴趣,到底是什么东西需要东方侯费工夫才能得来?”太后颇有兴致地说。
  百里行略向春秋俯下身子说:“春秋公子,请起吧。”
  满座哗然,惊诧于百里行竟然明目张胆地要向太后献美。
  太后似乎早就预料到百里行的所谓寿礼与春秋有关,神色倒也没变,只是略沉了声说:“这便是东方侯说的礼了?”
  姜沨似笑非笑地说:“百里贤弟怎么带了个大活人来说是礼呢?”
  百里行回首看了姜沨一眼,笑说:“谁说春秋公子是礼了?”
  姜沨也不在意,笑着等看百里行还有什么能耐。
  “臣听说太后近来身子抱恙,倦懒不思食,御医们献药无数,却总是反复不好,所以特地去生死谷请了春秋公子过来,聊表孝心。”
  “哦?”太后的目光这才落在春秋身上,“生死谷的春秋公子?”
  生死谷传承已经两三百年了,声名在外,在座的都是成王朝里最尊贵的人,对于这些事或多或少也是听说过的,而生死谷座落于北方侯的边界,楚牧理所当然地最有发方权。只听他懊恼着声说道:“原来他竟是春秋公子啊,明明是在我的地方养出来的人,怎么就跟了阿行了。”
  其它人听得一阵无语,马上忽略还在一边喃喃自语的楚牧。
  百里行瞟了一眼自怨自艾得甚是夸张的楚牧,继续恭谨地对太后说:“希望对太后的凤体安康有所帮忙。”
  “我听说东方侯来晋城的途中受到阻碍?看来将春秋公子带来的一路上还真是有不少麻烦的,难为东方侯愿意费那些工夫。”太后很是欣赏地说道。
  然后抿了口酒,不为人知地快速与子绎如对视一眼。
  子绎如了然,微低下头,捏了美须,状甚苦恼地说:“不过说来倒奇,生死谷一直与人为善,谷主春秋更是妙手回春不知救过多少人了,应该不会结什么仇家才对的。”
  对于百里行与楚牧匆忙狼狈地进入晋城,太后的眼线怎么能不知道?更何况北方侯楚牧还在途中丧妻,可谓大事。只是太后派出去的人只查到他们路上遇袭险死还生,到底是什么人袭击他们?人数到底有多少?个中原由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却是一直找不出一个答案来。如今太后正好利用这个时机,将事情隐约地点了出来,就等着看百里行会给她怎样一个答案了。
  “这个说来惭愧,其实是春秋公子受了我们的累了。”百里行猜想过如果那件事不是太后子氏指使的话,她一定会问起,虽然不知会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被问及,但她还是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于是从容不迫地将想好的理由说了出来,“要说起这事来,其实我也是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的,无端端就被一堆人围起来杀,只能够看得出来是冲着我与北方侯来的,其它什么情况一概不明,甚至现在也查不出点头绪。”
  百里行说完面露难色,这一番话说得是一点不假,她确实没有查出来与子孚联手的是什么人,但并不是一点头绪也没有。遇袭至今,百里行多次回想那时场境,发现在她们遇袭前后竟然连一个路人都没有见到过,她就推测那次的袭击绝对是出自一个势力颇大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方圆不小的地方全部掌控起来。
  现在又见太后也像不知内情的样子,想来子孚是瞒着太后自己干的,南方侯子氏一族的女人多有自己的小算盘,面和心不和确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比如她母亲生前就跟太后关系不好。既然太后不知情,那肯定就是那势力背后的人想尽了办法掩盖事实,继续隐藏起来,那人必定有所图谋,只是现在还不足以撼动太后子氏这棵大树罢了,不过能够将事实瞒得连太后都只知其表不知其里,那方势力实在叫人不敢小觑。
  百里行想到这里也不禁忐忑。
  “竟有这样事情,这可就要彻查清楚,不能让这样的恶人逍遥在外。”太后叹道,又目含慈悲地看着楚牧,“北方侯不要太过伤怀了。”
  楚牧被太后点名,叹声摇首,一脸难过的样子。
  此后“节哀顺变”之类的话此起彼落。
  又过了一阵,太后才让扶疏请春秋带过去替她把脉。
  扶疏将春秋领到太后跟前,取了块轻薄的丝帕覆在太后的左手腕上,才示意春秋请脉。在春秋给太后诊脉的过程中问了些她日常饮食与休息情况,都由扶疏细细回答。
  终于春秋收回了手,站起来退后两步说:“太后身子很好,只是有些积食罢了。”
  这个结果太后大概也是心里有数的,所以依然从容地说:“该用何药?”
  “一般的开胃消滞汤药就可以了。”春秋回答。
  “御医开的也都是些开胃消滞的药,我吃过太多了,效果却是越来越不明显。春秋公子就没有其它更有效的药方?”太后说。
  春秋蹙起眉头说:“积食只需开胃消滞即可。”
  太后笑道:“这倒跟御医的说法一样。”
  百里行也拧起了眉看着春秋的背部,太后子氏如果真是如此小病,为何迟迟不好?
  就在太后准备开口将春秋打发下去的时候,却听到春秋说:“有一项医嘱不知道御医有没有跟太后说,如果说了,我想就是太后没有做到,这种小病才会反复不好。”
  侍立在太后身边的扶疏听得此话,偷偷地瞧了春秋一眼。
  “你且说来听听。”太后略迟了一下才说。
  “积食这种病主要还是因为肠胃蠕动力变弱了,所以最根本的医治方法还是要病者多动动,增加身体的活力。”春秋仔细地解释。
  太后听罢,恍然大悟地说:“原来还有这样的原理,御医竟没有跟我说起过,看来还是春秋公子的医术更了得些。”
  春秋愕了一下,说:“这是很简单的医理。”
  “太后万金之躯岂能劳累,御医定然是不敢提。”扶疏垂手而立,细声说。
  这话也不知是说给太后听的,还是说给谁听的。
  不过太后听了喜欢,笑着说:“能祛了这一身病有我可不怕什么劳累的,扶疏以后可得提醒我饭后多走走。”
  “是。”扶疏连忙应答。
  太后又对百里行说:“春秋公子医术了得,不知可曾给王看过病了?”
  百里行偷偷带春秋去见文王的事果然是瞒得过她一时半刻,却瞒不过她一世的。
  “看过了。”百里行神色如常地回答。
  “结果怎样了?”这却是姬韬焦急地向春秋发问。
  春秋想起上次百里行因为得知文王只剩大约三年可活便悲伤过度大病一场的事,百里行与文王犹不过是比较亲近的君臣,也如此反应,如今这位想来肯定是文王的儿子,如果知道了真相不知道要伤心成什么样儿了,春秋心里踌躇,不知该不该说。他回头看了百里行一眼,目光里尽是无措。
  “殿下,春秋公子给王诊过脉了,并无病痛,就是太过虚弱了,要好好养。”百里行代替春秋说话,尽挑些不叫人难过的地方来说。
  “那要怎样养身子,需要什么药材尽可跟御药房要去。”姬喜夷问。
  春秋沉默。
  “春秋公子?”太后垂目唤道,半敛的眼眸里闪过一抹暗光。
  “身子太虚,不宜进补。”春秋勉强说道。
  姬韬不依了,骂道:“那还怎么养。”
  春秋叹一声,说:“戒悲戒喜。”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都是黄帝内经里的话,所以春秋这话说来也没错。
  听到这里,大家都明白春秋刚才沉默的原因了。
  这是药石无灵的意思了。
  姬韬咬着唇红了眼眶,姬喜夷连忙过去抓过他的手安慰。这一幕倒也是皇室里难得的温情,比之前文王与太后的母慈子孝要真实许多。
  喜庆的家宴又一次沉浸在一片悲伤之中,太后抬了下眼,不怒而威的目光看得百里行也略有些不自在。
  过了好一阵才见太后就着扶疏的手站了起来,说:“我觉得乏了,都散了吧。”
  待太后进了内殿,才陆续有人退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主要人物都基本已经出场了。
  我发现如果非要给春秋一个定位,那就是花瓶了。。。我不懂医,所以该他发光发热的时候总会变成这样二逼。。。。

  ☆、宫院深深向谁语

  才进了后殿,没了其它人在,太后的脸色马上黑沉下来。扶疏见她面色不好,小心翼翼地将人扶进内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