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掌家娘子 >

第57章

掌家娘子-第57章

小说: 掌家娘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方才已经说了,“自然是为了保下盐引,我们沈家是靠盐引起家。”

这样简单的事,还用他说吗?很多商贾都是兴家之后买卖就做的杂起来,最后算来算去。那些生意都是中看不中用,真正赚钱的还是本来的买卖。

婉宁点点头,这话听起来好像没错。

人人都说沈家是做盐引起家,无论沈家做什么,都被归为盐商。

婉宁摇摇头。“我们沈家不是靠盐引起家,我们沈家买过豆腐,做过货郎,就算没有盐引生意也能兴家,因为沈家靠的是审时度势,靠的是精准的眼光,别人没有用米粮换盐引时,沈家千里迢迢送粮食,那时候祖父还不是被人笑话。”

“本来能开铺子赚钱,为什么要长途跋涉送米粮。”

“二舅舅我说的对不对?”

沈敬琦顿时想起那些运送米粮风餐露宿的日子。

无论风雨,沈家的商队都会准时将米粮送到,他们也有饥肠辘辘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也有为了赶时间连吃喝拉撒的时间都没有。

一支商队,那么多的人都靠着这个来吃饭,不止他有妻儿老小,所有的人都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每年都有死在路上的人,他们图的是什么?图的是沈家的名声。

所以他才会着急,他们不是那些在家等着擎祖业的子弟,如果是那样,他不必在意一个小孩子的话。

不必据理力争。

他会站在这里,是不想内宅那些火烧到沈家商队上来。

婉宁走到沈老太太身边,抬起头,“二舅舅,喝杯茶吧!”

让他喝茶慢慢说吗?

童妈妈端了一杯茶上来送到沈敬琦眼前。

一杯茶。

沈敬琦随意地看了一眼,本没放在心上,却很快他又将目光重新落在那杯茶上。

有一股陌生的清香。

沈敬琦不禁看过去,有些发红的茶汤,这是什么?

童妈妈向前递了递,沈敬琦接手过去,送到嘴边抿了一口。

吃起来比闻着更好。

从来没有过的味道,和任何一种茶都不同。

沈敬琦忍不住多吃了一口,半晌才抬起头,“这是什么茶?”

婉宁道:“二舅舅喝过吗?”

沈敬琦摇摇头,“像是黑茶却又不是。”这茶到嘴里有一股的清香,很好喝。

婉宁道:“这是别人都没有的茶。”

真的是别人都没有的茶。

沈敬琦不禁道:“这茶要……卖出去?”

婉宁笑道:“自然是要卖的,”

所以才会盘算京城里的铺子,才会将账本拿出来看,看那些铺子还有没有留下的必要。

不是随便说说……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十二岁的婉宁,说出这些话之前是经过仔细思量的。

不,不光是仔细思量,她甚至手里已经有了要卖出去的茶叶。

沈敬琦不禁觉得脸上有些发紧,早和婉宁说几句话,他就不会这样冒失。就不会觉得,是有人指使婉宁操纵沈家。

沈敬琦抬起头不好意思地看着一眼沈老太太和婉宁。

他真是没想到。

姚家会将婉宁养成这样,不但懂得商贾买卖之术,还比寻常人要胆大,如果老太爷在世看到这样的孙女心里一定会高兴。

沈敬琦耳朵里又一次响起婉宁方才说的话,“我们沈家不是靠盐引起家,我们沈家买过豆腐,做过货郎,就算没有盐引生意也能兴家,因为沈家靠的是审时度势,靠的是精准的眼光。”

精准的眼光,说的就是这茶?

“老二,怎么不说话了?”沈老太太的声音传来,“你觉得这茶不可卖?”

沈敬琦看着童妈妈煮茶,这一次是打开茶盒子,里面放着如同石头般的东西。

婉宁接着道:“这是二舅舅说的黑茶……”

黑茶做成这个样子,看起来就像是很多茶叶压制成了一整块。

“这样的黑茶更好喝。”

婉宁的声音传来。

沈敬琦想要将那盒子里的东西看仔细,童妈妈却伸手将盒子盖上。

在外行商的时候,但凡有个肚子疼都会嚼黑茶来吃,他对黑茶再熟悉不过,在边疆他也喝过朝廷卖的官茶。

沈敬琦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朝廷的官茶比这个要差很多,香气没有这个纯正。

喝过这样的茶,就不会再想要喝官茶。

同样都是黑茶,怎么有这样的差别。

沈敬琦眼睛不由地亮起来,这茶别人不懂,他却知道的啊。

真是不简单,婉宁在内宅里却能找到这样的茶。

沈敬琦觉得奇怪,“这茶是在哪里找到的?为什么从前没有看别人卖过。”

童妈妈将茶端给沈老太太和沈氏。

沈老太太抿了一口,看向婉宁,“七丫头,你说说,这样的茶是从哪里得来的?”

“不会有人卖这样的茶,”婉宁在这之前已经和焦无应确定过了,“这茶,是我让茶工做出来的。”

沈敬琦瞪大了眼睛。

让茶工做出来的。

一个孩子能让茶工做出这样的茶。

沈敬琦本来已经坐在椅子上,听得这话豁然站起身,“我……我去找个人来……”

第七十三章脸红

“找个人?”沈老太太看向沈敬琦,“找人来做什么?”

沈敬琦道:“有些东西看着花哨,不一定能卖好价钱,京城里那么多铺子,不可能一下子都去卖茶叶……”

婉宁道:“舅舅是想找行家来尝我这茶?”

沈敬琦点点头。

“不行,”婉宁道,“没有正式卖的东西,怎么能随便传出去。”

这下轮到沈敬琦愣住,婉宁这话是什么意思。

“二舅不想买我的茶,怎么能让人来查看,”婉宁抬起眼睛,径直看向沈敬琦,“二舅别以为我是小孩子,手里没经过几次买卖,就好敷衍,若是卖茶的人是二舅,二舅会怎么做?”

如果卖茶的是他,他要怎么做。

自然是将茶放起来,给真正的买家看,到时候一鸣惊人。

生意也要卖关子,不提前做好声势,东西也不会很快卖出去,就像这碗茶,越不想让他喝,他却抓耳挠腮地想喝起来。

这是经商人的毛病,只要遇到好东西,就忍不住要探个究竟,从心里估量这东西的价值,转念之间将东西怎么卖,如何卖,会卖成什么样已经在脑子里盘算个够。

所以婉宁才大大方方让人倒了茶给他,然后就将茶都收起来不肯再给他喝。

“我知道二舅舅从前想向官府卖过黑茶。”

提起这件事,沈敬琦重新坐下来,“所以我说,茶叶不是那么好卖的。”官府贴出通告,他想要去做官茶,用了一年时间收茶,疏通了不少的关系,他觉得势在必得,提前收了几千斤的茶叶,结果。沈家落选,他每天蹲着看那些茶叶从新茶变成了陈茶,让老父亲向族里人借钱,每天在族人面前赔着笑脸……

婉宁会比他还强?

但是这茶是他从前没喝过的。婉宁让茶工做的也不一般。

沈敬琦看向沈老太太,“老太太,现在和从前可不一样,从前沈家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这种情形,光是杭州就有三家拿到了今年的盐引。朝廷的新盐法,达官显贵可以开条子取盐,我们家的银钱都在米粮和耕种上压着,哪里能拿出那么多银钱来买盐引,本来没有足够的本钱。再拿来做别的……”

“就说眼前,连粮食都收不起来。”

沈老太太听到这里脸上露出笑容,“谁说粮食收不起来?”

沈敬琦道:“泰州、扬州府都在查漕粮,卖粮的小心翼翼,收粮的胆战心惊。我们家是不收漕粮,就怕会有人趁机陷害……”

都将话说的容易,谁来收粮食?

眼前的难关谁来解决?

如果有办法,他还能站出来做这个恶人。

沈敬琦沉着脸。

“老太太,”管事妈妈进来禀告,“从泰州过来的船到了。”

沈老太太脸上有些惊讶,很快被欣喜掩盖。赞赏地看着婉宁,“看来一切都很顺利。”她都没想到婉宁会将事情办得这样周详。

不是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好,只是真应了那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婉宁在姚家养得这样聪明。

婉宁笑着和沈老太太对视。

沈氏不知道母亲和女儿在打什么机锋。

“也不用再去惊动别人,”姚老太太说着抬眼看沈敬琦。“店铺的事先搁下,你去接船吧!让你哥哥也好歇歇。”

让他去接船,去接什么船?

沈老太太道:“多带些人手,是婉宁从泰兴收来的米粮。”

是米粮?从泰兴收来的?能有多少?哥哥和四弟都去了泰兴,婉宁能收到多少粮食。

他倒要去看看。

沈敬琦道:“用不着很多人。我让人去家中喊几个家人跟着去就是了。”

沈老太太眯起眼睛,“那就去吧,搬完了米粮再过来说话。”

沈敬琦站起身来向沈老太太行礼,带着人走出了长房。

等沈敬琦走了,沈老太太端起茶来喝了口,然后看向婉宁,“这茶真的是你让茶工做的?这黑茶做出来可不简单。”

婉宁道:“要是从头做黑茶,这么短的时间定然做不好,孙女就是收了黑茶,只是最后加了些改动,现在只是在口感上有些小变化,算不得什么,真正的不同还在后面。”

沈老太太有些好奇,“到底是什么不同。”

“时间……”婉宁笑着,“这样做的茶,能够长久保存不失原味儿。”

这是青砖茶,她也没料到这时候还没有青砖茶,青砖茶是重要的边销茶,做成这样方便商队长途跋涉的运输,只要在边疆喝过官茶的人,都应该能尝出这青砖茶和从前的黑茶有什么不同。

她会知道这些,因为她收集普洱茶,朋友们都说她是个品茶、收藏上瘾者,因为喜欢茶她经常会看各种茶经、茶传、地方风物志,让她对茶叶有很深的了解。

作为心理医生,每日都要读书,对什么都要懂一些,因为心理疏导需要和病患交谈,她就是靠对茶叶的了解,治好了一个病患,从此之后在业内才有了些名声,没想到前世的积累,到了后世也有了用处。

老天算是对她不薄。

沈氏眉眼展开着,婉宁说出这些话,拿出这茶,让她觉得与有荣焉,一转眼的功夫婉宁长大了,再也不是她心里那个小小的孩子。

沈老太太拉起婉宁的手,“那些粮食你都是怎么收来的。”

“那要谢我六婶,六婶卖了粮食,带动了泰兴县的大户,而且我给其他人家的价格都是市价,大家自然愿意卖。”

再说从前在泰州收米的粮商都不敢再动,她有崔奕廷这顶帽子在头上,收米就更容易了,舅舅推荐的焦无应又很能干,很快就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总之,一切比她想的还要顺利,

……

沈敬琦从内院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坐在廊下的青年。

青年站起身,一双微有些褐色的眼睛里闪动着清澈的光芒。看着沈敬琦微微一笑,“怎么样?”

旁边偷看那青年的丫鬟顿时红了脸颊,忙低下头去。

“魏疏,叫上几个人跟我去卸船。”

不是要来长房和老太太商议卖铺子的事。怎么突然之间要卸船。

魏疏道:“哪里来的船?”

“泰兴,泰兴运过来的米粮。”

魏疏跟着沈敬琦一起出门,“大老爷不是已经运回了米粮,这些粮食是从何而来?”

沈敬琦道:“是姚家七小姐送来的。”

姚七小姐,就是让二老爷怒气冲冲的七小姐。

沈敬琦深深地看了魏疏一眼,又将到嘴边的话憋了回去。

魏疏看出端倪,“二老爷有什么话不能说?”

沈敬琦叹了口气,“你在边疆的时候说黑茶不如这边的好喝。”

魏疏点点头,“官卖的茶叶,哪里有新茶。运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