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轩辕-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明军的攻击更加锐不可当,从大明皇帝战争令下达的第一天,数十万明军从六个方向,对俄罗斯进行了总共,在三个月的时间,尽管俄罗斯军队进行了竭尽全力的抵抗,但起码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还是落到了明军手中,这一恶劣的战况使得俄罗斯全国震惊。
沙皇阿列克谢正在指挥着俄罗斯的主力,与波兰军队陷入到苦战之中,而明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就连莫斯科都已经感到了沉重的压力,谁知道在明天醒来的时候,莫斯科的城下会不会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在这样的心态下,议和被放到了俄罗斯宫廷的议案之中。
但这需要沙皇的批准,沙皇陛下已经成年了,他有可能做出他认为对或者错的评判,贵族们的决议被送到了前线的阿列克谢的手中,但年轻气盛的沙皇陛下,却断然拒绝了这贵族们这一正确的请求,他需要不断的战斗,用胜利来打消人们的担忧。
沙皇的不冷静和冲动,让宫廷充斥着悲观和绝望。就在沙皇陛下做出决定的当天,前线又传来了不好的消息,明军正在围攻乌里扬诺夫斯克,那个城市仅仅驻扎着一万多名士兵,缺乏必要的食物和武器,最乐观的估计,这座城市顶多只能再支持十天而已……
悲观绝望的气氛笼罩在莫斯科上至贵族,下至平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贵族们开始纷纷派出自己的使者,秘密与明军接触,他们并不在乎俄罗斯是能打赢,或者是最终输掉这场可怕而该诅咒的战争,他们唯一乞求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财富以及地位。
年轻的俄罗斯帝国的沙皇阿列克谢并不知道,正当他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在前线与波兰人浴血奋战的时候,他已经被莫斯科的那些贵族们所抛弃,贵族们不再信任于他,虽然在战争还没有发生之前,那些骄狂傲慢的贵族们,认为凭俄罗斯的力量,足以与明朝所抗衡了……
其实这个时候的阿列克谢所指挥的军队,进展还算顺利。他们成功地击溃了波兰人的几次进攻,并且将几前名波兰军队包围,虽然布梅挈将军用尽了自己的才智和努力,进行了几次近乎疯狂的援救,但都被俄罗斯人所击退,而不得不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战死。
但局部的胜利却无法挽回整体的战局,就在波兰军队在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联军抗衡,并处于全面下风的时候,在俄罗斯军队的后方,居然出现了明军奇袭部队的影子,这迫使阿列克谢不得不放慢了攻击,而分散出部分兵力,来防范有可能出自于后方的攻击。
并不知道在莫斯科发生了什么,阿列克谢派出了自己的特别使者回到了莫斯科,要求他们立刻武装出一支起码八万人的军队,以及充足的物资,立刻增援前方自己的军队,同时命令俄罗斯各地紧守应敌,只要自己击败了波兰人,一切的不利状况都可以瞬间改变。
留守在莫斯科的俄罗斯官员们,表面上答应了使者的要求,但却无奈地请使者转告尊贵的沙皇阿列克谢陛下,要做到他的要求必须需要时间,现在俄罗斯各地战局吃紧,起码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陛下的要求,组建出那么庞大的军队。
阿列克谢根本不肯听贵族们的解释,当第二批使者回到莫斯科的时候,几名官员的职务被解除,同时回到莫斯科的,还有阿列克谢的亲信,申万留夫将军,他负责全权安排阿列克谢所需要的一切,迅速组建起八万大军,以支援阿列克谢和乌克兰的战争。
这位申万留夫将军,被俄罗斯上下一致公认为是忠于沙皇,但却生性残暴,毫无智慧和理性可言的一位将军,但阿列克谢却欣赏他的忠诚,并不认为他粗暴的举止都多少可以值得自己指责的地方,忠贞对于现在的沙皇来说,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了……
申万留夫将军一来到莫斯科,便采取了严酷的举动,他逮捕了先前那些已经被沙皇罢免了官职的官员们,并将他们的家产抄没,以充当征兵所需要的费用,并且还完全不顾俄罗斯人的反抗和不愿意,在莫斯科以及其周围,大肆强行征召适龄的青壮年入伍!
他这么做会面临什么?也许连申万留夫将军自己都不清楚。本来阿列克谢沙皇已经失去了上层贵族们的支持,现在申万留夫将军完全不经过大脑的举动,不但彻底激怒了那些还心存幻想的俄罗斯官员们,而且,就连俄罗斯平民的怒火也被彻底点燃。
一场反对申万留夫将军,或者更加准确地说反对阿列克谢沙皇继续统治俄罗斯的政变,正在莫斯科悄悄形成……
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也许会让阿列克谢沙皇心烦的事情。在莫斯科及全俄东正教大牧首约瑟夫病逝后。教会的领导人和朝中贵族们揣测沙皇的心思,一致推举他所亲信的尼孔神父出任为新的大牧首。但尼孔神父就任东正教大牧首后,开始着手推行教会改革。
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把莫斯科教廷东正教的各种典章制度按照拜占庭方式加以改革,统一各地教会宗教活动。大牧首尼孔的改革活动在大贵族和教会中间引发了恐慌,因为此前人们一致认为莫斯科就是第三个罗马,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但高于拜占庭。
而现在要把莫斯科教廷的宗教礼仪按照拜占庭方式改革,是不能被接受的。尼孔还提出,俄罗斯沙皇应该成为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统治者,而俄罗斯的首都应该定于康斯坦丁堡,莫斯科及全俄东正教大牧首,应该成为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这个想法得到了沙皇的支持。
在俄波战争爆发后,沙皇阿列克谢率兵亲征,在此期间大牧首尼孔,成为实际上的政府首脑。尼孔推行的改革措施引发了莫斯科贵族和教会的不满,进一步造成了东正教会分裂。
最终,贵族和教会一致拒绝尼孔公改革的旧礼仪派从莫斯科东正教会中分裂出去……
当申万留夫将军回到莫斯科后,秉承沙皇陛下的旨意,他和尼孔紧密的联合到了一起,并且希望借助这个机会,来完成尼孔所谓的改革,一举镇压俄罗斯国内一切反对改革的势力,剔除对沙皇不满的人,来稳固阿列克谢的统治,并且最终得到沙皇陛下想要的东西。
也许阿列克谢的想法是正确的,但他绝对想不到的是,在莫斯科绝大部分的贵族,以及教会成员已经秘密和明朝走到了一切,往来于他们之间的使者络绎不绝,一封封书信不断往来于俄罗斯和明军之间,一场波及整个俄罗斯的动荡,正在悄悄地拉开帷幕……
沙皇阿列克谢并不知道,他即将失去一切,莫斯科或者自己的权利,他坚定的信念,俄罗斯在自己的统治下,一定能走出目前的困境。他更加不相信的是,他所信任的那些莫斯科的大臣们,会出卖自己以及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毕竟,他是神圣的沙皇陛下……
但是尼孔对此担忧不已,看着毫不在意的申万留夫将军,他只能把这个难题留给了自己。他亲笔给沙皇陛下写了一封信,详细阐述了莫斯科现在的恶劣状况,以及很有可能在短期内突然爆发的政变,他无比热切地恳求,沙皇陛下现在应当立即回到莫斯科以稳定目前的局势。
但是让他的遗憾的是,正在这封信刚刚写完,还没有来得及送出去的时候,在六月二十九日,足以让俄罗斯毁灭的“莫斯科之乱”,在突然之间爆发了。
这是由大贵族季瓦略克、修道院大修士米洛拉,所共同领导的一次政变,几乎整个莫斯科都被牵连了进去,那些对沙皇失去信心的贵族们和教会,全部参与到了政变之中。
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大牧首尼孔和申万留夫将军,全部遭到了逮捕,到了次日凌晨,整个莫斯科全城,已经完全为政变者所控制!
第560章 投降
贵族和教会们所发动的政变取得了成功,大牧首尼孔和申万留夫将军,在被俘的当天就被判处以砍头的极刑。米洛拉临时接任了莫斯科及全俄东正教大牧首。而季瓦略克和参与政变的贵族和军官们,成立了临时朝廷,负责处理莫斯科的善后工作!
几乎没有过多的争论,临时朝廷一致认为沙皇阿列克谢应当对俄罗斯目前的一切负责,他已经不再适合继续担当沙皇,领导俄罗斯帝国,他们废除了阿列克谢的沙皇称号,由于阿列克谢没有子嗣,经过激烈的争论后,政变者们共同推举阿列克谢的岳父为新的沙皇。
做为阿列克谢的岳父,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绝对不是什么正直的人,之前就曾经传出过正是因为他的贪污,才使得网络司国库空虚,迫使沙皇不得不以增加盐税来弥补因为自己岳丈的罪行而造成的国库巨大亏空,但在现在的情况下,却没有比大公更加适合的人选了……
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做梦也想不到,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的头上,他当然不愿意失去这个天上掉下来的权利,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既然政变者们能够推举自己成为沙皇,那么他们也随时可以将自己废除,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
正在进攻俄罗斯的大明自然是最理想的人选,只要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无论什么样的情况都可以从容应对了,因此在新的俄罗斯朝廷,在提出了立即和大明议和的请求后,大公正式没有一丝的犹豫,就立刻答应了这一建议,并在第一时间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随着俄罗斯新沙皇使者的到来,明军放慢了自己进军的脚步,但与次同时却加强了对阿列克谢和乌克兰联军的进攻。由京师调遣而来,大明皇帝陛下的使臣,与俄罗斯沙皇使者进行了一次真诚的谈判,秉承皇帝陛下的意思,大明使臣总共提出了十九项要求。
在这些要求中包括俄罗斯应当立即承认战败,并赔偿大明因此而造成的巨额损失。割让俄罗斯领土予以大明,做为对贸然挑起战争的惩罚。鉴于俄罗斯国内制度的严重不健全,因此应当在大明的参与下,对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
同时大明的使臣还明确地指出,俄罗斯贵族和教会的利益,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任何胆敢挑衅贵族和教会的企图,都将会遭到严惩,而为了维护贵族和教会的利益,大明不惜再发动一次更大规模的战争。同样的,新任的沙皇也得到了大明王朝的承认……
当消息传回莫斯科后,在宫廷里响起了一片欢呼的声音,这正是米洛斯拉夫斯基沙皇陛下,和他的大臣们所希望得到的结果,而这也更加证明了他们的判断,大明对俄罗斯的用兵,仅仅是对于一个人,那就是狂妄的阿列克谢,而绝不是整个俄罗斯……
必须要明确一件事,战败了当然要赔款,这对于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假设这场战争中取胜的是俄罗斯,他们也一样会这样做的,只是现在顺序调了一下而已。至于割让土地?俄罗斯的面积大得很,失去了一些土地,对于保住了财产和权利的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沙皇和贵族们的利益都得到了明帝国的亲口保证,他们派来精明的官员,对俄罗斯进行改革,从中得到利益的只可能是俄罗斯,如果没有想错的话,当初明帝国的强大,也正是进行了类似的改革,否则,他们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可怕的炮火以及精锐凶悍的士兵?
当然,也有一些不识时务的人,对此发出了悲愤的疾呼,比如,那个过去阿列克谢宠信的大臣莫罗佐夫。在听到了这一切后就发出了濒死前的呼声:
“如果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