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04章

汉明大黄袍-第104章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章尧上前,跪下谢罪道:“在下没有保护好爵爷,还请爵爷恕罪。”
  杨帆轻声咳了咳,道:“不能怪你。敌在暗我们在明,自然有不备的时候。好在这次我们这四个命硬,没有去见阎王的,不然死了哪一个,我都没法交代了。”
  正趴在桌上的孙毅似乎被响动吵醒了,腿一抽,直起身来。“呀,都来了。爵爷呢?爵爷好些了吗?”
  “行了,臭小子。这是没用,配着宝剑,连个刺客都打不过。”杨帆故意打趣道。孙毅一听就窝火,道:“爵爷,那可不是一般的剪径小贼,若真是流寇小贼,我孙毅一个可以杀上七八个。”
  章尧点点头,解释道:“对面身手确实不一般,不像是一般的毛贼。孙公子可以挡下十数招,确实可以了。”
  “恩,在下经常在山东走镖,杀过的流寇也不少,这些黑衣人用的顺刀,便和一般毛贼的不一样,应该是老手。”陈王廷捋须道。
  “那几人不像是劫财的,若是劫财,那么至少得让我们交出钱财。怎么可能直接上来就生死相搏。尸体去哪里了?”
  “登州府衙内,不过五个黑衣人死了,还有一个也在昨日重伤不治死了。”
  “那就是死无对证了?”
  章尧点了点头,道:“恩。不过我们在那些刺客的鞋边上找到了山泥,如今五百锦衣卫正在全力搜查登州府内的山丘。还有……”章尧看了眼陈王廷。
  “哦,在下先告辞……”
  “没事,陈兄不必见外。章尧你直说吧”杨帆道。
  “圣上对此事龙颜大怒,已经派了钦差大臣前来彻查此案。估计您要在这里休养一阵子了。”
  杨帆点了点头,道:“不知陈兄这里方不方便,若是有不便之处,我等还是先行离去了。”陈王廷忙道:“不碍事,不碍事。在下也是前几日刚刚走镖回来,正闲来无事。家中尚还宽敞,爵爷就在这里安心养病便是。”
  “对了,陈兄我看也不是一般人家,武艺高超,难道就是靠走镖为生?”
  陈王廷尴尬一笑,道:“爵爷见笑了。在下虽有投身报效朝廷之意,却无什么门路,只好走走镖,行侠仗义,帮着乡里乡亲除一除流寇匪类。若不是当初孔有德那厮占登州时,正赶上趟远镖,不然说什么也要一刀斩了那厮的狗头。”
  “不知陈兄练得是什么路子?那晚我见陈兄步伐虚浮诡异,身手灵敏矫健,很是诧异。”“能得以如爵爷法眼,实在是在下之荣幸。实不相瞒,在下练得有些杂,除了太极推手、长拳、炮捶等招式,刀枪剑棍锏,皆有涉略。”
  “看陈兄谈吐,也不像是一般人。可见文韬武略,你看这样如何。你救我性命,我杨帆也不是知恩不报之流,你看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便与我说。锦衣卫、辽东军队,这要你想建功立业,我此次一定奏请圣上,让你有一个位置,你看如何?”
  陈王廷一滞,然后赶紧跪下来,拜谢道:“举手之劳,何来恩惠,爵爷真的太见外了。”杨帆闭了闭眼,道:“陈兄先莫要回绝,反正这几日也要叨扰些许时光,你先考虑考虑。马上建功立业,还是调任锦衣卫,你想清楚便是。”
  “那在下就不打扰爵爷休息了。”
  陈王廷缓缓退走。章尧打趣道:“爵爷,您是派个人来抢我饭碗吗?”“抢饭碗?怎么,你怕了?”杨帆动了动脖子,继续道,“那波黑衣人,其实那晚在福酒家里,便感觉到了一丝异样。所以才特地将你的那把弩机暂借,放在车内以备不测,没想到动手的竟然有六个高手,是我疏忽了。看来以后出去,身边还是得多带些人手才是。”
  章尧点点头,道:“此番从京城里传来的消息,爵爷立了大功,虽算不上战功,但百万石麦粮,恰好可以安抚西北又将揭竿而起的暴民,圣上龙颜大悦,听说要把爵爷的流爵晋升成世袭的爵位,据说还要颁布铁劵,在下提前恭喜了。”
  杨帆有些乏了,便道:“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情就别到处瞎嚷嚷。这些黑衣人,我怀疑和白莲教的人有牵扯。我刚醒来的时候思索了很久,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些人最有可能动手。”杨帆不会忘记小巷中那个落云烟,那夜风雪杀人。江湖,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他不明白昨夜为何那群黑衣人会来杀人,但是,只要威胁过他生命以及威胁过他身边人性命的人,那便是敌人。
  至于敌人,那就属于是不死不休,需要消灭的头一类人。


第181章 山里货

  商队走在山路上。押解着十车的货物,用稻草捆扎着,带头的那人高高瘦瘦,一身书生气,却吓人地拿着柄朴刀,然而看上去还是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就好像猴子耍大刀一般。
  “祝头儿,上头可是交代下来了。说最近可能风声紧,要兄弟们避避风头,这走镖还是缓缓吧。”一边那人路上一直不停地劝,越到登州地界,就越怕出事,心里总是毛毛的。
  “怎么滴,他凌河伯在登州养伤,一个个就怂得跟什么似的。我说那些吃官家饭的也忒没种了,有什么的。难不成他杨帆还能有千里眼顺风耳不成?咱们有不进城。等到了入海口,自然会有人来接应,怕什么?”
  “祝爷啊,话可不能这么说。那杨爵爷可神通广大着呢。要是被他捉住了,那可就惨了。”青衣书生朴刀一震,怒道:“惨什么惨,青菜瓜儿,你懂个鸡毛。咱上头有人!都给我机灵点。”
  “站住,什么人!”几个在山中搜寻线索的锦衣卫看到远处有人,便偷摸着过来。一旁的手下一哆嗦,脸色一滞,感觉脚都软了。青衣书生眉头一挑,将手中朴刀递给那人,一双丹凤微转,喝道:“拿稳当了!”便上前拱了拱手,目光看了看面前几人的装束,客气道:“几位官爷,误会了。咱们是正规商人。在下祝荣,山西来的镖师。”
  “镖师?”锦衣千户毛远辉狐疑道,“走镖的,怎么不走管道,要走山路?”青衣书生呵呵一笑,道:“官爷您也知道,如今不太平,这官道宽敞,那些剪径小贼更容易下手,所以走山路,来得隐蔽些,没想到遇到了官爷,真是巧啊。”
  “是真是不巧吧。”毛远辉往前走了一步,道:“把箱子统统打开,我们要搜查。”青衣书生一滞,拱了拱手,道:“官爷哪里的话,咱们走镖的,怎么可能怕见着官爷呢?欢迎还来不及呢。”
  他走上去,将一锭银子递上,笑道:“官爷,咱们走镖的,也不容易。这些货物都是代为押运的,开箱恐怕不好吧。几位官爷通融通融,我们出来混饭吃的,不容易。这些银两就当给几位官爷买些酒喝了。”
  毛远辉将银子一推,笑道:“真当我等是那些见钱眼开的蠢物了?给我搜!”五六个锦衣卫上前开箱。绣春刀挑开上边的稻草,一边的几个人已经哆嗦起来了,青衣书生咽了咽嗓子,软的不成就来硬的,便喝道:“官爷这么不识抬举,不知道这些都是山西太原知府大人送给东江总兵黄龙的寿礼吗?”
  几个真要开箱检验的锦衣卫朝毛远辉看过来。毛远辉冷哼一声,道:“今日就是天王老子送的,也要开!”别说知府了,就是巡抚、尚书,只要上头一句话,他们哪个怂过。
  砰!
  十来个木箱被掀开来。里边黄灿灿的谷子立马映入眼帘,青衣书生呵呵一笑,道:“官爷你看吧,没什么。就是些谷子。”他延着毛远辉的衣肘,笑道:“官爷,我们借一步说话。”毛远辉不领情的大袖一挥,将青衣书生推搡到一边,冷笑道:“谷子,骗鬼呐。哪有用木箱装谷子的!”
  他的手往箱中探去。
  刷!
  他的眉头一挑,一把将摸到的东西抓了起来。
  “鸟铳?”毛远辉的脸色一凝,将上边那层谷子全部撇开。一箱子的火器,全部落了出来。后边的锦衣卫立马也摸下去,整整十几箱的火器,看着成色,都是制作精良。毛远辉喝道:“连人带车,都给我带回去!”
  话音未落,一记朴刀飞来……
  ……
  ……
  杨帆的伤,好得很快,没多少天,便已经能下床走动了。除了手上的伤口有点深,还没痊愈,胸口和肩上的都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毛远辉在制伏了那帮古怪的军火商之后,并没有着急带入城,而是将他们押解在城外的一个破庙里看守。
  马车辘辘而行,到了山底下,自然无法在往前了。
  “爵爷小心。”孙毅将杨帆扶下马车,“若是不行,找抬轿子过来吧?”
  看了看落叶满地的林间,杨帆哂笑道:“我还没到那种地步,不碍事。毛远辉,前边带路。”
  “是,爵爷。”这次杨帆学聪明了,带了二十多人过来,加上还在山上的一百多守着的锦衣卫,量那些人也不敢再动手。走至矮山腰上,一处破落的庙中,四周散布着百数的锦衣卫,严密把守。杨帆看了看一边箱子内的火器。
  他用没受伤的左手拿起一杆火铳,用手掂量了几下,分量倒是很足。看了看这铁的成色,也是锤炼许久的精铁。上边并没有何处制造的字样,也没有年号。一般大明的鸟铳还是火铳,大多都是出自工部,都是有标号、年号的。这些制作精良、样式崭新的火器,却无一有标示,毫无疑问,便是私货。只不过这私货做得也太精良了,甚至正品都没它好。
  “都问出些什么来了?”
  “爵爷,这些人嘴硬的很,用刑用了几天了,都不松口。现在都关在庙里边呢。”毛远辉说道。
  “带我进去。”
  “爵爷,还是别进去了。”
  “怎么?”
  毛远辉道:“属下怕里面太血腥,惊吓到了爵爷。”杨帆走进去一瞧,十来个遍体鳞伤的,满身是血男子,一个个都拿木棍捆着。衣服上还留有一个个骨钉,血晕染在布衣上,尤其是那个青衣书生,更是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垂着头,喘嘘着。
  “你们,从哪里来。”
  “噗,我说了。我们是粮商,怕私运粮食被发现,走了山路。”
  “哼,那箱子里的火器又作何解释?”
  “不知道。”
  毛远辉拿起鞭子,一鞭子抽在那青衣书生背上。“还嘴硬。爵爷,那日我们抓到这伙人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为了躲我们几个,还那十两银子来买通我们。您想想,这粮食值几钱,出手这么阔绰,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哪有把粮食装木箱子里运粮的。明显得是为了掩人耳目。”
  杨帆走过去,道:“抬起头来。”青衣男子抬了抬眼皮,没搭理杨帆的问话。毛远辉一脚踢在青衣男子的胸口,喝道:“没听见爵爷问你话吗!”


第182章 国难财好赚

  “不用问了,我什么都不会说的。”青衣男子吐了一口血,将头撇了过去。杨帆看着那张已经布满淤青伤痕的脸,道:“你不说我其实也知道。你现在听着就行了,看看我说得准不准。”
  “这批火器,没有官文,没有铭刻年号,是笔走私的火器吧。”
  青衣书生并不说话,走不走私的,已经是很明确了。虽然明文有规定,对于蒙古、女真,有明确的禁运令,但是还是有些汉奸走狗大发国难财。走私粮食、火器的也有不少。说白了,就是没有民族归属感的一些贩夫走狗。
  “既然是走私,按道理讲,不可能用来打建奴的。不然何必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