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芃然心动,情定小新娘 >

第141章

芃然心动,情定小新娘-第141章

小说: 芃然心动,情定小新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的棺椁进入宁河县城之前,从骡车换由八个抬棺将抬棺入城,陈芃儿头戴白花,穿了一身素净衣服,抱着襄夏,带领众人步行在棺椁之后。

    整个宁河县城像被炸开了锅,人人俱奔走相告,说那个改嫁的小媳妇儿回来了,却是变成了一个小寡妇!带着婆婆和丈夫的棺椁,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这是回来操办丧事了!

    陈芃儿先前在上海私自登报与陆安解除婚约,改嫁韩林凉,自己怎么想了便怎么做了,我行我素,非常有新式知识女性的勇气和魄力。另外也并无人来跟她说一声恰当不恰当,反正再不恰当,诸事她都已经做了。却是这次一回宁河,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是如何石破天惊!整个宁河县似乎对她都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路走来,道路两旁渐渐拥塞的水泄不通,是个人就在对她指指点点,嗡嗡声不绝于耳。

    “瞧!这就是先前陆家那个小媳妇儿,八岁就冲喜嫁了过去的那个!”

    “话说陆家对她不薄,就是个童养媳而已,不过陆家家底丰厚,陆老爷陆夫人又都是个心善的,一路供着她去上海念书,听说还出国留洋了呢……”

    “可人家不光扯了陆家,还又攀上了韩家!认了广昌的韩老板当义兄,说是结拜的兄妹,却又不知怎得搅和去了一块,这不,连孩子都生出来了!”

    “不是说那韩老板豢养男戏子成瘾,不肯成亲,差点被韩老太爷打死……怎么一转眼,就勾搭上自己义妹了?”

    “虽然陆家脸面上是不好看,可这韩家毕竟是有后了啊!听说当初韩老太爷就是因为韩老板执意不肯娶妻生子才被气的一命呜呼。这回,他们这一脉的香火,总算是续上了……这韩老太爷地下有知,也终于能阖眼了吧……”

    “也是惨内!韩老板这样的人才英年早逝,就连韩老夫人都是客死异乡……现在好歹能落叶归根,却是这个小媳妇孤儿寡母的,往后日子有的难吆……”

    “嗤!皇上不急太监急,人家广昌这么大身家,有的是钱!听说在上海吃饭的碗都是金的!这么厚的家底,上无公婆,也没了男人,还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简直不要太逍遥好伐?!”

    “别忘了当初韩老板不肯娶妻生子,他们韩氏一族可没少打广昌的主意!现在虽然是生了儿子,可是韩家那伙人可都不是吃素的……之前韩老太太在世还能震慑的住,现在连老太太都没了……指不定还咋样呢!”

    “再说那陆家能咽的下这口气?听说陆家二少爷,对,就美国留学的那个,现在在南京当大官!比咱们县长还大出去了不知道多少!这小寡妇水性杨花,在那大上海天高皇帝远的跟自个的结拜义兄红杏出墙,听说那韩老板和那陆家二少爷交情还匪浅,啧啧啧,这一手糊涂账嘿!改天都能写个话本唱出大戏了!”

    “她也是好命,先前许的陆家那个,现在是个大官,后面嫁的韩老板,又有钱,咋算都不亏……”

    “要我说这女人就是个煞星!韩老板那样的好人娶了她就一命呜呼了……,不是她克死的还有谁?韩家老太太千里迢迢的跑去看儿子,临到了死了才能回来宁河。韩家沾上这样的女人,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走在陈芃儿身旁的亦岩一时气愤不住,抬头对那说闲话的人怒目而视,那人一副泼皮无赖相,见亦岩瞪他,撸撸袖子挑衅的下巴一抬,露出一副不好惹的流气样。

    陈芃儿一把拉住亦岩,对他摇摇头。

    奶妈陶氏在一旁小声:“太太,这街上人多,天又冷,还是让襄夏少爷去车里吧,别像大人一样在外面受冻。”

    陈芃儿怀里抱着襄夏,怕冻着孩子,襁褓包的又厚又紧,襄夏被裹在里面很不舒服,一直在动来动去,她这一路抱着他,手臂早就累的酸楚不已,却又不肯假手于人。现在实在疲累,所以听了劝,把孩子递给陶氏,让她去坐后面阿水开的汽车。

    这一递,那泼皮又朝旁边人酸笑:“就凭这小寡妇朝三暮四勾搭自己义兄的劲头,这孩子保不齐是不是韩老板的还不好说呢——哎呀!”

    好不好的这人突然就四仰八叉摔去了地上,活生生的一个狗啃泥!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一身是土,满嘴是血,看来是牙被磕掉了,捂着嘴气急败坏呜里哇啦的乱叫:“谁!谁伸腿绊的我?!”

    本来都围观陈芃儿一行的路人都乐得去看这个人的热闹,哈哈轰笑做一团,这人怕是平时就嘴欠,所以好多人幸灾乐祸:“孙黑子!叫你嘴毒,遭报应了吧?!”

    陈芃儿于是就这么在万众瞩目指指点点下一路扶棺行至韩宅,宁河广昌老店的人和韩氏族人早已在韩宅守候,老夫人的棺椁被摆进中堂停灵,然后上供品,举行家祭,烧倒头车,也就是烧纸扎的车马、童男童女、楼阁花轿。

    陈芃儿早就提前知会安排好的佛道二教也已经在韩宅就位,为做道场超度,举行诵经仪式。她自己则携亦岩襄夏等直系后辈换上麻衣重孝,老夫人的棺椁会在家中停灵三日,然后出殡厚葬。

    只不过还没等到三日,就平地起了风波。



第三十八章争夺
第三十八章争夺
ぃГZ
    停灵的第三日,韩林凉的三叔和四叔姗姗登门了。

    他们倒也没多废话,在长嫂的棺椁前拜了拜,吃完了十六碟,十六碗,中等八碟的待客宴席后,就朝陈芃儿递上了一纸文书模样的物什。

    陈芃儿不明所以,低头扫了一眼,看到的先是落款处模糊的“道光××年”几个字,那纸张古老黄旧的似乎一碰就碎,已经被重新裱糊了起来,待再定睛仔细查看,原来是一纸分单文书。

    再细去辨认,上面是拿毛笔写的小楷,模糊能看得清几行字:遵母命同亲族议论……四子按份均分,自分之后,其各努力谋生,不得懈惰……

    陈芃儿摸不清状况,只静默不语,等两位叔叔开口,两位叔叔见她瞧也瞧了,也就拍拍袖子,开了口。

    原来,当初他们四兄弟分家的时候,现已然作古的韩林凉的父亲是为家中长子,四子分家,身为长子的韩老太爷分到了一间布行,次子、三子、四子也各有产业分得。而这就是当初的分单文书。

    这厢里看完,四叔又递过来一纸文书凭证,陈芃儿接了,再细看,上面所书:“…因四弟家业淡泊未实丰足,将芦台布行均给……恐后无凭,立分书永远存照。”

    短短几行字,寥寥数语,日期是在上一份分单文书的三年后,行文虽简洁明了,但意思写的很明白,说的是韩老太爷把一间开在芦台县的布行分店赠送给了最小的兄弟,也就是现在韩林凉的四叔。

    陈芃儿摸不清对方递来这两份文书意味到底何在,她是小辈,只低头不语,静听叔叔们说话。

    四叔还真就说了:“侄媳妇,这两份文书你也看了,白纸黑字的,当初你公公自愿把芦台县的布行分店送给了我。不过,这文书上没写的,是他当时可是把我的榨油房给盘了去。那油坊虽不甚大,可也是当初分家长辈们留给我的产业。我只当是自家兄弟,既然大哥要用,那就尽管拿去用。可那油坊当初在分单文书上白纸黑字是我的产业,当时只是借给大哥用用,这么多年看在兄弟情分上,也从没计较过。不过最近这些年生计艰难,家里人口又多,实在入不敷出,之前本想跟林凉开口想把我家那榨油坊讨回来,也指望着好能补贴补贴家用。却是这一蹉跎,竟是人已都往生了……唉……不过,现在既然是侄媳妇你主持家业,那我这个当叔叔的来跟你说一声,也是一样的。”

    四叔这话一出口,陈芃儿还没来得及有反应,一旁站着的广昌宁河老店的杨掌柜脸色突然涨红,胸口起伏,像是有话要说。

    杨掌柜可以说是看着她长大的宁河老店的元老了,连韩林凉生前都要尊称他一声“杨伯”,陈芃儿温声:“杨伯,你可有什么话要说?”

    杨掌柜也不客气,他自才十几岁时就跟随韩老太爷,后来又辅佐过韩林凉。就见老人家涨红了脸道:“四老爷,这说话可得凭良心!当初分到你手里那个油坊,才两年功夫就被你弄的一团糟,每天榨的哪点油卖的钱,还不够你买酒喝!是你天天跑来老爷跟前哭穷,说快要养不起孩子,老婆也跟你闹要跑回娘家,你说你想把油坊卖给老爷,换几个钱好过日子。老爷就差了我去瞧一眼,先不说你那油坊里面就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忙活,出的油渣滓多,味也不正,根本没人来买!还有那房子更是被糟蹋成了个烂摊子,房顶都塌了半边,院子里长满杂草,老鼠乱窜!老爷说这实在不像样子,你就哭诉说当初分家的时候是自己手气不好,吃了亏,抓阄只抓到这家油坊,要是能抓到老爷的布行,定能好生做买卖,也不至于沦落至此。你是老爷最小的兄弟,他这个当大哥的,实在不忍心看你把日子过成这模样,这才跟夫人商量,把在芦台县新开的那家布行分店送给了你,还一并奉送了店里伙计和半仓货!”

    四叔脸不红心不跳:“是啊,所以大哥才写了文书,立了凭证,白纸黑字的愿意把将芦台布行送给我。”

    杨掌柜问:“那四老爷可还记得,当初签写这文书时,四老爷您一看凭白得了间布行,高兴的很,跟老爷允诺说今后一定好好做生意。又说自己跟那榨油房实在不对盘,八字不合,正准备把那房子拆了,捡吧捡吧点木头好当过冬的柴火烧,我家老爷一听说使不得,毕竟那是上辈留下的产业,所以又送了您十车炭好叫您过冬。您拿了炭,一高兴,就说那油坊反正也是烂摊子了,老爷要是不嫌,就尽管拿了去。”

    四叔仰着脑袋,似笑非笑的望天,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杨掌柜又道:“我家老爷是实在可惜祖辈上留下来的产业被这么糟蹋,所以才接过了那间油坊,花了大力气来整饬屋子院子,正好当时我们布行正开始进印染的生意,所以老爷就把那家破油坊改成了一所印染坊。”

    话说到这儿,陈芃儿终于明白过来。

    广昌是依托韩老爷的布行起家的,当初韩老爷经营得益,布行生意做到在宁河已经是最大的一份。其实布行最后只是韩家生意的一部分,那个时候韩老太爷已经在宁河开办小型的棉纺加工厂,纺线、织布、印染、买卖,都有涉及。其中只印染这一项,就是韩家生意中的大头,迄今这间印染坊仍在,这么多年规模已变得十分庞大,宁河老店中所卖的布匹,全皆是由这间印染坊出产,且不光宁河广昌,周边县镇上纺出的布匹,也大都是运到这间大染坊中进行印染。

    可以说,这个印染坊算是宁河广昌老店和天津广昌总店的大本营。

    这个时候四叔站出来,这印染坊的前身,那个破油坊是他的产业,不论房子还是地,也都是他的,至于这块地上又盖了什么新房子,经营了什么新营生,自然也是他的了。

    他这一下,等于是把宁河和天津的广昌给要去了一大半!



第三十九章勾心
第三十九章勾心
ぃГZ
    四叔一脸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坦然:“分单文书上写的清楚明白,油坊那片的房子、地都是当初家里分给我的。我拿给大哥家用了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