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常败"的英雄-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声誉。你会有疑问了,这社会声誉不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吗?刘备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理由是啥?目的又是啥呢?请听我细说端详。
现今常说的要融入主流社会,其实并不是新鲜玩意儿,这一观念早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东汉后期以来,作为社会主流群体的士大夫阶层,有一种风气盛行,就是极为重视个人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名誉。这是清流士大夫与宦官群体作殊死斗争中,一种与对方划清界限的排他性政治手段。有声望名誉者,就能得到主流社会群体,即士大夫阶层的认同,成为现今常说的“圈子里面的人”,从此在政界不受他们的排斥和鄙视。反之,哪怕你当了三公九卿的高官,清流士大夫也不会与你交往,而且坚决拒绝你进入他们的社交沙龙。
提高个人声望名誉最有效的途径,便是争取得到某位掌握了声望名誉评定权的重量级权威大名士,对你的赏识和赞美。因此,当时热心仕途者,总要想方设法博得大名士的青睐和好评。比如曹操,他虽然是朝廷首席高官太尉的公子,也要在入仕之前广交名士,甚至逼迫掌握话语权的大名士许劭,给他一个“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价。当时形容这种评价,对人才的政治命运有“嘘枯吹生”之神奇效用,意思类似于起死回生,而后世的“吹嘘”一词,也由此而来。
至于刘备,他和曹操一样,都在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上,留下过相当黯淡的一页。曹操的祖父是大宦官,而刘备则是偏僻农村穷家小户的儿子。曹操早年有一段胡作非为的荒唐日子,而刘备此前的个人经历,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光彩篇章。两人此前都完全游离于社会主流群体,即士大夫阶层之外。弥补自己这方面先天性致命缺陷的办法,曹操是广交名士,甚至逼迫大名士许劭给他好评价;这种做法倒是很符合曹操的个性,但是刘备做不出来,再说也没有这样做的客观条件。对于刘备而言,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今后为人处世,要特别注意严格遵循道义的原则,充分尊重社会主流的公正舆论,才有可能争取到主流社会士大夫集团的认同,从而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明白了以上社会政治大背景,那么对他这时为何有如此考虑,就一点不奇怪了。
不久,刘备就得到一个提高声名的好机会。
青州中部有一个北海国,北海国的国相,是当时海内第一流的大名士孔融。孔融字文举,兖州鲁国鲁县人氏,系至圣先师孔夫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出自名门不说,而且因得圣人基因之遗传,“幼有异才”,兼具美德。年仅四岁时,每与诸位兄长共食梨,他总是只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年龄小,按规矩应当吃小梨。”
此事引起宗族人的惊奇,也给后世留下了“孔融让梨”的美谈。及长,孔融好学不倦。十六岁时,因冒死收留被宦官追捕的党锢名士张俭,他一下子成为名满天下的人物。入仕之后,孔融不避危险,频频纠举宦官们违犯法纪的亲戚,声誉益隆,以致时人对之有如下的评价:“孔文举于时英雄特杰,譬诸物类,犹众星之有北辰,百谷之有黍稷,天下莫不瞩目也。”
董卓入京,胡作非为。孔融在朝,时时以正言谏止之,引起董卓的反感。董卓本想下令杀死孔融以泄愤,后来考虑到此人名声太大,不宜亲自动手,便用了一个借刀杀人之计,把孔融派到青州北海国去任国相。
原来此时的北海国,乃是黄巾余众活动得最为频繁的地区。董卓想:不要看你孔融清谈干云,声名高涨,叫你一介书生去北海应付那乱哄哄的局面,不出数月就要丧命于黄巾的刀剑之下,看你那时是嘴巴硬,还是脖子硬!
果不其然,孔融刚刚来到北海国的治所剧县(在今山东昌乐县西),脚跟还没有站稳,西面冀州的二十万黄巾军,就像潮水一般涌进了北海国境内。孔融势单力薄,哪里抵抗得住,只好向南撤退到朱虚县(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陆续收容了流亡百姓四万多人,勉勉强强开始履行自己施政理民的职责。不料刚刚才打开一个小局面,南面一股黄巾军又杀到朱虚县。孔融被迫取道东北,又退到都昌县(在今山东昌邑县西)。眼见前面已经是波涛汹涌的渤海,完全无路可退了,他只得横下一条心,率领残部依据都昌县的城池固守。同时,连忙派遣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突出重围,直奔西面六百里外,去向平原国的刘备紧急求援。
这位勇士是谁?他就是后来孙吴的名将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乃青州东莱郡黄县(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人氏。其人身高七尺七寸,前面说过,当时一尺是现今的二十四厘米,七尺七寸就是一百八十五厘米。身材高大的他,猿臂善射,具有百步穿杨的真本事。但是,他不仅武艺高强,更可贵的是还有高尚的品格,坚守信义,一诺千金。
众所周知,这三国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那么当时的人靠什么竞争呢?两种东西:品格和智慧。品格是根本,智慧只是手段。我们看三国,讲三国,不能只看手段而忘了根本,更不能只讲手段而忘了根本,好像整个三国历史舞台,就只是一批老奸巨猾的家伙,在那里尔虞我诈,损人利己,完全是一幅丑恶不堪的黑暗历史场景。就连本来是具有人性光辉的事件,都要挖空心思吹毛求疵,想当然推测出其中的“恶劣动机”来。其实,你只要冷静看,细心看,全面看,深入看,往往能够从历史的点点滴滴具体表象下面,看到当时人性的光辉,这太史慈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初太史慈在本郡的郡政府当办事员,因为在郡政府和州政府的政务纷争中,尽职尽力,受到州政府的仇恨,他为了避祸,就跨海避难到了辽东。孔融到任之后,得知他的事情,佩服他的为人,多次派人前往相邻的东莱郡,看望太史慈的老母,并送去不少生活物品。太史慈等风头过了之后,从辽东回来,他老妈说:“你不在的时候,孔长官多次派人来探望,全靠他送来的东西,我才渡过难关。他与我家非亲非故,对我却比亲友还好。现今他却陷入困境,你要赶紧前去为他效力!”
太史慈一听,立即日夜兼程,步行三百里,赶到西南的都昌县。他趁敌人的包围还没有完成,从缝隙当中进入城内,又自告奋勇,前往平原国求救。他骑一匹骏马,左右又各带一匹空马,出城用计麻痹敌人,快速冲出重围,射杀领头追赶的几名骑手后,换马不换人,硬是在两天之内,来到了六百里外刘备的官邸门前。
刘备早就对孔融倾慕不已,只是无缘结识,深以为憾。所以他一听说北海相孔融有专使紧急求见,也不顾夜静更深,立即披衣下床,接见来使。
厅堂之上,明烛高烧。宾主刚刚施礼坐下,风尘仆仆的太史慈就急忙说明来意。刘备一听是求自己发兵以救围城之急,当时沉吟不语。他知道,不久前有大股黄巾军从冀州东去北海,其数在十万以上。如果自己要救孔融,发兵太少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还可能被黄巾军全数歼灭,有去无回。然而发兵太多,自己也有难处,因为此时袁绍在冀州的广川(在今河北棗强县东)一战中,大胜公孙瓒的主力军,生擒公孙瓒委任的冀州刺史严纲。袁绍在冀州方向反攻得手后,势必要东进青州,而平原西距广川不过百余里,正是首当其冲之地。如果发兵过多,届时袁绍兵锋东向,自己的根据地就岌岌可危了。太史慈见刘备沉吟不决,便再度慷慨陈词道:“慈乃一介凡夫,与孔北海无骨肉之亲,亦非乡党之谊,只不过想到他是天下士大夫的楷模,所以决心替他分灾共患。现今孔北海坐守孤城,危在旦夕。他以为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而奋力支持,以生死寄托于君,望君慨然相救!”
刘备一听孔融这么看得起自己,不禁热血上涌。他知道,如再犹豫,连太史慈也会瞧不起自己,更不用说那些清流士大夫了。声名扫地,今后在政界和社交界还能混下去吗?于是,他正色敛容,回答道:“孔北海竟也知道世间有一个刘备么!”
当下刘备下令:遣关羽率精锐步兵二千五百人,赵云率铁甲骑兵五百人,火速驰援北海!刘备自己则和张飞领两千人守平原。太史慈见刘备如此仗义,在自身危难之时犹不吝以精锐主力救人急难,大为感动。再三致谢之后,太史慈便领着关、赵二将直奔北海而去。
七日之后,平原援军抵达都昌城郊。围城黄巾军缺乏严格训练,加之攻城半月不下,不免兵疲意沮。关、赵二员骁将率领三千步骑,如《孙子兵法》所言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黄巾军当然抵挡不住,纷纷退散。平原兵出不过一旬,北海之围遂解。
这边的孔融绝处逢生,那边的刘备却遇到了大麻烦。袁绍击退公孙瓒主力后,果然派偏师东侵平原国。刘备苦战数日,寡不敌众,只好且战且走,撤出平原。袁绍军得了平原国,跨过黄河,继续东进。刘备退到平原以东约三百里的齐国(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与青州刺史田楷的军队会合。这时,关羽和赵云得胜回返,也在齐国的首府临菑与刘备相遇。三下合兵一处,终于把东进袁军的势头遏止在临菑城下。
刘备丢掉了平原国,是他的创业生涯中遭受到的第三次大挫折。然而天下的事情都有两面,即《老子》所谓的“祸福相倚”。他虽然实际的利益损失巨大,但是他舍己为人,慷慨解救大名士孔融于危难的慷慨义举,却很快传遍海内。他的社会声望和名誉,猛然增高一大截不说,更为重要的是,士大夫从此承认这个来自偏僻乡村中的织席贩履者,作为他们圈子中的一名成员,使刘备一下子就被主流社会群体认同了。甚至于出身第一流名门大族,又曾经是讨伐董卓联军的结盟首领,素来高傲无比的袁绍,都给了他如下的评价:“刘玄德弘雅有信义。”器量宽宏,为人高雅,讲求信誉和道义,袁绍的这一评价,其效用就相当于许劭对曹操的评价一样,潜在的政治社会作用极其巨大,将使刘备受益无穷。相比之下,平原国的丢失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另一边的孔融得救之后,对太史慈极为看重,说:“你真是我的忘年交啊!”但是,太史慈并未在孔融手下依仗功劳坐享回报,反而很快就潇洒告辞孔融回到老家。听了儿子语气非常平静的报告,老人家同样也只有一句很淡定的回答:“我很欢喜你终于对孔长官有所报答。”不久,太史慈就下江南见老朋友去也,此后成为孙吴的名将,再没有与孔融见面。现今社会中人爱说淡定,什么是淡定,这一对非同凡响的母子,才是真正的淡定妈,淡定儿。刘备救人危难慷慨无私,太史慈母子淡泊功利,这正是:
人性光辉随处是,三分不是污泥团。
要知道刘备此后如何从挫折中再度奋起拼搏,柳暗花明又一村,请看下文分解。
六 作牧徐州
刘备会同田楷,在齐国的临菑一线抗击袁绍的东路军,双方激战两年,相持不下。直杀得田畴一片荒芜,闾里悉成丘墟,哪里还看得见《晏子春秋》中形容临菑城“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热闹情景!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八月,皇帝以董卓已被诛杀,关东各路勤王的兵马不应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