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东北军 >

第418章

我的东北军-第418章

小说: 我的东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将苏军第404师轰杀得各部自顾不暇、狼奔猪突,大批惊慌失措的苏军新兵连滚带爬地跳进河里,然后一窝蜂地游向对岸。

刚刚赶到新西伯利亚战场的东北军陆军航空部队总指挥刘翼飞少将立刻将手中从各个集团军群抽调而来的六个直升机航空团集结一起,并通过无线电进行统一指挥。庞大的直升机群随即投入了卡缅卡战场,并猛烈打击苏军的渡河部队。硝烟冲天的卡缅卡上空霎那间被三百多架“黑鹰”武装直升机飞旋的螺旋叶搅起了一片片旋风狂飘,在地面东北军士兵冲天的欢呼声中,整个天空顷刻间被“黑鹰”机群喷涌下来的火箭弹给烧得通红,苏军防空部队和高射机枪仓惶还击,击落了十几架“黑鹰”直升机,但是苏军近卫第五装甲集团军却遭到了惨重损失,大批新式坦克和美制“谢尔曼”坦克被炙热的“铁拳”空对地火箭弹给炸成了一沱佗废铁;同时

,东北军还出动了大批“猎集一2”火箭对地攻击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杀得地面苏军死伤惨重。

夜幕降临后,趁着没有了东北军武装直升机和火箭攻击机的威胁,勉强休整完璧的苏军再次对东北军第33军和第25军发动猛玫,同时苏军第六十九集团军开始全力斜插向卡缅卡后方的沃斯霍德。

各路的紧急电文飞火流星般地送到了最高指挥官苏上将的面前,此时,苏军“红色风暴”的作战目的已经昭然若揭。苏上将迅速拿起了通向第33军和第25军的电话,问了同样一个问题:“在空军和炮兵部队的全力协助下,你们能不能守住阵地?”

电话那头传来的寿超军长和女盛军长同样的回答:“誓死守住!人在阵地在!”

挂上电话后,苏上将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下司令部内的将领们:“诸位,第八集团军总参谋长卞上校刚刚致电给我,第35军、第22军等友军部队已经抵达新库兹涅茨克。苏联人也知道我们北路集团军群很快就要增援我们,所以他们全力发动了旨在夺取城市两翼和确保鄂毕河补给线在手的反击战,我们必须要坚守阵地并给以积极的还击!粉碎掉苏联人的战略意图和美梦!”

第一集团军司令何上将道:“苏联人的这次反击是投入了极大兵力和火力的,为了避免损失严重,可否让位置稍后的第25军先撤离正面战场?”

第五装甲集团军司令龙云峰中将立刻反对道:“第25军不能撤退,反而应该前进,与第33军协同一处,以抵苏军。从敌军第六十九集团军的动向看,苏军此战的野心很大,妄图全歼我军的几个师或一个军。我建议,我军大可以用第25军和第33军为诱饵拖住苏军并吸引住苏军最精锐的近卫第五装甲集团军,而陷入城内巷战的第一集团军、第十集团军各部也可陆续撤出城区投入战役,全力包围住包围我军第25军和第33军的苏军近卫第五装甲集团军和第七十集团军等部,直至吃掉这股苏军的主力部队!”

将领们纷纷眼睛一亮:“好一招‘四面埋伏、中心开花’!”

苏上将认真地思索起来,性格谨慎的何上将仍然怀疑道:“如果这样,我们包围了苏军,而苏军又包围了第25军和第33军,陷入覆灭边缘的苏军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肯定会困兽犹斗地拼死进攻他们。那么第25军和第33军的压力就要很大了!苏军三个集团军的总兵力约16万,是他们的两倍!而且苏军在坦克、飞机、大炮的数量上也不输于我方。”

“所以,能否给予苏军此沉重打击就要看第25军和第33军能否咬牙坚持下去了。”

苏上将拧紧眉头地望着卡缅卡这个小小的村镇,猛地下定决心道:“好}苏联此时在军队兵员上已经是捉襟见肘,消灭掉这十六万苏军以及整个近卫第五装甲集团军意义非凡!这个计划立刻展开!代号就叫一一‘黄色风暴’。”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我是飞星骑士,是《我的东北军》的作者,首先,我万分感激大家从去年12月31号我和铁血网签约以来的一直支持,你们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我买手机、买书、买香烟、买咖啡、泡妞、请女朋友逛街等所花的钞票大部分都是你们赞助我的金币,我非常非常感激感谢你们。最近小说苏联战争以来,很多读者都开始抱怨新章节的质量每况愈下了,我也非常地焦急,也非常愧疚不安,感到非常对不起读者朋友们。灵感这玩意就像牛奶,天天挤自然很痛苦的,每天坚持更新数量和保持质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也不可能雇佣枪手帮我写,我是个业余写手,确实没有那些著名网络写手的那种字字珠玑、章章精彩的本事,不过我一直是很用心写的。我很清楚,写小说不等于写作文,写作文可以胡乱弄个八百字然后向老师交差,但是写小说是绝对不能糊弄读者的,你写得烂就是侮辱读者,读者自然不会再看你的作品了。最近很头疼,灵感匮乏,有点迷茫。而且写苏联战争确实很纠结,写城市拉锯战吧,读者就会说我在山寨斯大林格勒战役,写城市围困战吧,读者就会说我在山寨列宁格勒战役,写坦克大会战吧,读者就会说我在山寨库尔斯克战役,写狙击战吧,读者更加会说我在山寨瓦西里VS科宁斯的故事了,进攻莫斯科我更加不敢写了。我崩溃啊,苏联战役真的太庞大了,写得详细点,读者不耐烦,说我故意拖延,写简略点,读者又肯定说我江郎才尽没话写了。众味难调,真的很纠结。每一篇章节都是用香烟和咖啡堆起来的。但起码大家应该知道我是认真写的,因为东北军70个军、四百多个师旅部队的番号、主要指挥官、驻守地以及东北军使用的各种武器装备的统计我都呕心沥血地统计出来,这些错综复杂的数字和人名绝对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这确实要费很大力气的。而且那些人名基本没有我随便编造的,三分之二是历史上真实的东北军人物,剩下的都是热心读者的名字。写小说,尽管是穿越幻想小说,也要力求真实,这样才好看,对吧?所以我不编人名字。唉,发发牢骚,为了东北军不落个太监的悲剧下场,我还是要打起力气都继续奋斗的。最近真的有点纠结,因为东北军以前都是以师旅为单位作战的,现在是以军、集团军为单位作战,我也确实有点拿捏不住,毕竟我是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从来没有参过军,也没有摸过枪。这段时间可能两天一更新,每章努力达到一万字并尽全力保证质量,希望大家理解,希望大家支持。其实东北军的很多计谋是由热心读者出的,毕竟我一个脑袋不够用。有大家的继续支持,东北军才能更加更加精彩。对吧?继续努力中。。。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设想、构思请尽可给我留言,我都会认真看的。

第一百九十六节风暴作战(2)

越来越多的东北军飞机出现在了新西伯利亚战场的上空,从东路、北路、南路集团军群抽调过来的十多个航空联队迅速增长着东北军在这里的空中优势并压制住了苏军航空兵,大批的“鸬鹚”运输机终日不断地遮天蔽日呼啸着,向坚守在卡缅卡的东北军第33军空投下了成千上万箱的物资。苏军第六十九集团军的猛烈攻击已经切断了部分卡缅卡通往后方的陆地通道,但东北军的空中优势很快弥补陆路运输线的损失和不足。

7月27日晚上,苏军方面军总司令员乌博列维奇上将再次和斯大林进行了通话。电话中乌博列维奇向斯大林阐述了他对“红色风暴”作战的担忧:

“…斯大林同志,到目前为止,战事似乎一切都很顺利,敌军第33军正在遭到我军第五装甲集团军和第七十集团军的猛烈打击,但是其协同侧翼掩护和后方固防的第25军的两个师和一个甲等旅却接连主动放弃阵地并移兵北上与第33军汇合。对于敌军这种‘自投罗网’的行径,我十分疑惑。如果这样,那么进入我们包围圈的东北军将由原先的一个军的四万人扩大为两个军的八万多人,我对我军能否成功歼灭东北军的两个整编军感到担忧。”

斯大林思索了一下后道:“按照常理,敌军前沿部队遭到我军猛烈打击并且有陷入重围的危险时,后续侧翼部队应该协助其迅速撤退,是吧?但是东北军却一反常态不退反进,如果这样,那东北军第25军的后方岂不是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真空地带?”

“是的,整整二十公里的空隙地带。东北军第33军已经与我军胶着在一起,很难后撤,其第25军的前移使得第六十九集团军截断东北军后路的进展十分顺利,出乎意料地顺利。正因为过于顺利,我才表示担心。”

斯大林沉吟了一小会后,缓缓地道:“乌博列维奇同志,你和前线红军指战员有没有信心全歼东北军的这两个军?”

“斯大林同志,我们当然想消灭越多的东北军越好。可是,请恕我实话实说,东北军顽强的战斗力让我感觉达到这个目的很有难度,陷入包围的东北军仍然可以通过空运获得弹药补给,他们兵员充足、士气高昂。如果我们要歼灭这两个军的东北军,那我们就不得不要将更多的部队投入围歼战了,这会让包围圈外的东北军乘虚而入的。况且,消灭两个军的东北军我们起码要付出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损失代价。”

斯大林的口吻霍然严厉起来:“乌博列维奇同志,我们现在真的太需要一场胜利了!而且,尽最大限度地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也十分有利于我军的持久战,不是吗?按照目前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我们的部队依托着鄂毕河构建着包围圈,除非东北军的装甲部队能大规模地从城市的中间横渡鄂毕河,不然是不会威胁到我军的侧翼的,但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轰炸机和强击机能确保东北军的坦克部队无法在河上修建浮桥并过河。乌博列维奇同志,我希望你和同志们再接再厉,创造一个奇迹。抡起铁拳,砸碎这些东北军!”

“是,斯大林同志。”乌博列维奇上将神色堪然地应道,然后又请示道,“另外,东北军的高层指挥官也已经逐步察觉了我方的目的,其陷于城区的部队正在撤离,准备援助其被困部队。我们…”

“立刻重新占领东北军撤出的每一片地区!”斯大林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厉声道,“既然东北军撤出了城市,那我们就应该立刻填补过去!东北军在巷战中已经损失了将近十万的兵力,那我们可以用巷战继续让他们损失更多的士兵!我已经说过,东北军每退出一个地方,苏联红军就要立刻填补上去并构筑防御阵地!一步也不许退地守在那里!歼灭东北军,光复失地!”

“是,斯大林同志。”乌博列维奇上将略无奈不安地挂上了电话。

苏军指挥高层在惊疑不定的气氛中进行着“红色风暴”作战,而东北军的指挥部内则充满了越来越浓厚的胸有成竹的必胜气氛。苏上将凝望着地图上一个个移动着的粗大红蓝色箭头,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意:“苏联人终于还是忍不住这两块肥肉的诱惑,慢慢地上钩了。”

“可惜,第33军和第25军并不是两块肥肉,而是两块硬骨头。”龙中将笑道,“相反,苏军的近卫第五装甲集团军才是我们眼中的一块大肥肉。攻城而不战于城,中国的兵法是这些老毛子理解不了的。”

“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苏上将忍不住嗟叹道,“现在必须要抓紧每一分钟了。

随着战事的顺利进行,苏军基层指挥官和中上层将领都开始从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