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东北军 >

第278章

我的东北军-第278章

小说: 我的东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月8日,东北军第7、第8、第9其三个野战旅,两万五千机械化大军在二十多架飞机的配合下以三个装甲营打头,分别从丰沙里、桑怒、琅南塔这三个不同的方向势不可挡地推入老挝境内。中午12点,当东北政府的特使乘坐着飞机来到万象的王宫内,向西萨旺·冯国王提出东北军要和平占领老挝并将老挝并人中国国土的时候,原先还指望东北军是来帮助老挝赶跑法国人的老国王顿时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这时才深深地感受到“刚出狼窝,又入虎口”是什么滋味。但是老国王只是生气,并没有一丝一毫要和东北军大战一场的念头,因为他知道,连法国人都不敢与之交锋的东北军绝不是老挝的王国军队可以打败的。王宫议政大厅内,担任着王国军队总司令的苏发努冯亲王极力主张要“为了王国的尊严”举全国之兵和东北军拼个你死我活,并且向泰国和驻印度缅甸的英国人求救。但他的父亲也是副国王的马啥乌巴拉·汶孔亲王、的兄长兼负责国家内务与民政建设的佩查拉亲王以及与他同父异母兄弟的首相梭发那·富马亲王四人都拒绝了这个建议。马哈乌巴拉…汶孔亲王摇头叹息道:“我们的王国军队一直受到法人的束缚和限制,加起来也只有一万多人而己。和东北军对阵,我们不但在人数上占绝对劣势,而且在装备、重武器和战斗力上更加是相差千里。老挝国小民熏,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根本坚持不下去的,要真的打起来,只能让我们人民生灵涂炭罢了。还有,泰国人、英国人与法国人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也一向对我们的王国怀有不轨野心,我们向他们求救简直就是引狼入室。诸位请想想,即使最终击败了东北军,你能确保泰国军队和英国军队会心甘情愿、大公无私地从我们的国土上撤军吗?”佩查拉亲王也赞成地道:“是啊,比起泰国人和英国人,我觉得我们宁肯投向中国人和东北军。早在澜沧王国的时候,我国就朝拜于中原的满清帝国。而泰国只是我们的邻邦,他们的地位和我们是平等的,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是黄发蓝眼的西方强盗,和我们更加不同宗其祖,只有统治华夏中原的帝国才是我们的宗主国。陛下,现在的中国和东北军都十分地强大,是世界一流的大国和世界一流的强大军队。有了中国作为后盾和东北军的保护,我们老挝王国才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继续生存下去。而朝鲜国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现在的朝鲜旗人民不是生活得很好吗?我们何不效仿朝鲜王高宗李熙呢?”

梭发那·富马亲王也站到了“求和派”的一边,他道:“王兄,如果中国政府和东北军能尊重我们老挝王室,如果允许我们继续保留王室卫队并能给我们的子民带来更好的生活,那王国以一个大自治区的身份加入日益强大的中国也不是什么坏事呀!”

争论中,苏发努冯亲王和西萨旺·瓦达纳亲王仍然希望能与东北军一战,但老国王没有赞成他们俩的意见,他在心中其实已经默许了大多数王室成员的建议了。

就在老挝的王室政府还忙着争论是战是和的时候,东北军的三个旅已经以日行百里的高速分别推进到了老挝首都万象城外仅仅几十公里处。6日上午10时,东北军第7旅旅长方经纬上校带着一个装甲团开入了万象城内,一直开到了老挝王宫的门口。方上校从指挥的“2号”坦克上跳下来来,在老挝王宫内侍官点头哈腰的引导下,昂首大踏步地走进了王宫。由于东北军和老挝王国军队基本没有发生任何武装冲突,因此万象城和整个王宫都安然无恙、毫发无损。但方上校对此并投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他现在明白,中华民族和东北军现在才是脚下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国王会客室内,西萨旺·冯国王见到东北军的这名小小的旅长后,虽然在表面上他还极力地保持着作为一国君王的威严,但在心里已经微微地支持不住了。这种历史罕见的尴尬气氛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国王用低沉沙哑的声音绥绥开口道:“方上校先生,我不得不对您和您军队的到来表示欢迎。”

方上校微微一笑:“国王陛下,我个人对您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同时代表张学良副总司令向陛下您和您的子民们表示深厚的友谊。老挝民族和中华民族同渊其源,千百年前就本是一家了。在当前东方世界和东方各民族遭到西方列强的欺凌和侵略的时候,我们更加要团结起来,不是吗?”

老国王在心里不得不暗暗对这个东北军上校旅长的口才感到惊讶,虽然对方的话隐隐有强词夺理、自我粉饰的成分在内,但也说得也不无道理,更何况自己现在已经成为对方的阶下囚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西萨旺…冯国王还是懂的。想通了这些,老国王咳嗽了一声,接着沉声道:“上校阁下,我和我的王室以及政府将会为了维持老挝全国的秩序和社会的稳定而继续发挥着作用,但我也深深地希望我的国家和我的人民不要再遭到任何的苦难和不幸了。”

“这一点请国王陛下放心。张副总司令郑重承诺中国政府和东北军将对老挝人民像中国本土的人民一样一视同仁,老挝的老龙族、老听族、老松族等民族和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藏族、回族、壮族等中国本土的民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老挝将以自治区的身份加入大中国是一件利于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大事情,以后老挝民族将与整个中华民族一起奋斗,共同前进。”

“那我就放心了。我马上将下令解散老挝的王国军队,而重建老挝武装力量的事情就交给由张学良元帅了。但不知道我能否保留我的王室卫队呢‘}”国王问道。

方上校回答道:“请国王陛下放心,张副总司令已经下了命令,您和整个老挝王室成员将受到中国政府和东北军的保护,而您的王室卫队也全部保留。”老国王在心里感到了一点慰藉,他点点头道:“替我谢谢张学良元帅。”“是,国王陛下,我一定将您的谢意转告给张副总司令。”方上校微微鞠身地行了个礼。

1939年12月8日,老挝并入中国;15日,柬埔寨国王西素瓦·莫尼旺也明智地顺应时代趋势和历史潮流,向开入柬埔寨首都金边的东北军第8机械化步兵旅宣布接受中国(政府)的要求,率领整个柬埔寨并人中国。

仅仅二十天时间不到,印度支那三国便变换了主人,成为了中国的新领土。越南、老挝、柬埔寨合并为“中国中南自治区”(“中南”寓意“中国之南”),其行政区和军事武装力量暂时归属中国东边特别行政自治区政府管辖,全区划分为十八个省(张学良为了防止养虎为患,特地将越南细细地肢解为了十三个省并在随后的数年内从东北本土、西南四省等地大量迁徙了数百万的汉族人口至这里,最终力求将越南民族给彻底同化掉),中国(东北)增加了约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4200余万人口。

第一百二十九节南疆烽火(1)

东南亚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并入大中国版图的战报飞遍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后,全中国上下顿时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狂热欢腾之中,五万万中华国民一起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举国若狂,全国各地纷纷竞相昼夜不息地举行各种盛大的欢庆活动,“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声直撼动了整个地球;沉落沉默了数百年的华夏帝国此时不可阻挡地重新崛起更是令全世界都震惊不己,一道道惊讶、羡慕、嫉妒、警觉的目光纷纷射向了古老的东方。而身为轴心国集团领袖兼东北军最铁杆盟友的德意志帝国的态度自然是最热烈最欢悦的,毕竟中国(东北)越强盛对于整个轴心国集团争霸世界来说便越是如虎添翼,而且东北军在这次闪击中南半岛的战役中所取得的堪比德军闪击欧洲的辉煌战果更加让希特勒纳粹政府大为欣喜,因为东北军表现的要比意大利争气多了,没有像意大利军队那样一走出国门便成为扶不上墙的烂泥。而东北军显示出来的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也无疑极大地鼓舞了轴心国中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等“小兄弟”们,增强了这些仆从国对以后轴心国与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开战的必胜信心。

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合并为“中国中南自治区”成为了中国的新领土后(实际控制权掌握在东北军和东北边防政府的手里),不但使得中国增加了74。74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和4200余万的人口(其中越南3300多万人口,老挝300多万人口,柬埔寨600多万人口),还使得中国从此获得了中南半岛地区极其丰富的煤田(越南鸿基煤田的储煤量十分惊人)、粮食(主要是稻米、小麦、淡水鱼)、铁矿、橡胶、石油、天然气、森林等各种战略资源,无疑使中国(东北)的战争潜力再次无与伦比地猛增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占领了这里还让中国(东北军)的陆军和海军分别取得了进军东南亚、南亚印度(此时的缅甸被英国入并入了印度)、西南亚阿拉伯地区的陆地通道和通往浩瀚的印度洋的人海口,另外也牢牢地确保了中国南海掌控在了中国海军的手里,各种战略意义可谓非同凡响。

占领了中南半岛的东北远征军在牢牢控制住这里的同时,立刻遵照张学良和东北边防部的命令从当地的华人华侨中征兵组建“中国中南自治区防卫部队”(下辖30个乙等旅,约20万兵力,相当于东北军正规军的预备役民兵部队),以此加强东北军对这里的军事控制力量;同时东北边防部的行政部门和社会建设部门还积极联络当地的华侨组织(中国的海外华侨组织分为三大集团,第一大集团为东南亚华侨和南洋华侨,以陈嘉庚先生为领袖;第二大集团为美洲华侨,以司徒美堂先生为领袖,该组织也是中国洪门在美国的分支;第三大集团则是欧洲华侨),利用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力将经济、教育、文化、交通等诸方面的统治力量深深扎根进当地的华人民众基础中;另一方面,远征军后续的第250、第251、第252、第253、第254师共五个乙等步兵野战师约6万的兵力也逐步从云南境内出发,分批通过滇挝公路开赴进中南自治区北挝省(原老挝王国的北部地区)的首府万象市.为远征军接下来的西进南亚的战役做好集结战斗准备。

国内西南战区,几十万东北军、中央军、新川军、新滇军、新黔军备部官兵被东北军远征军在中南半岛所取得的辉煌胜利激励得更加是士气沸扬、愈战愈勇,12月12日,遵义市光复;20日,安顺市也被攻克,十五万中国军队犹如两柄钢刀呈钳子形地从正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势不可挡地进逼向日军在西南战场上最后的盘踞点一一贵阳。而这座城市也是九个月前日军突袭中国大西南的出发位置,而如今时运倒转,当初“武运长久”的日军正在逐步被中国军队重新赶回了出发点并即将被赶出了整个大西南。

日军西南派遣军虽然经过川东南和滇省的两场惨败后元气大伤、损失惨重,兵力已经骤减到原先的一半多,但小林浅三郎中将仍然试图依据黔西的崇山峻岭、丘陵沟壑等险要地形顽抗死守并层层设防,以求能完成东京大本营的指令继续持久抗衡下去。

鉴于日军的防御战术和兵力部署,西南战区长官部的将领们经过研究商讨后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