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堪设想了,且中共红军在长征时期经过那些地区所留下的“余孽残毒”也必然会随着中共红军的归来而死灰复燃。那中日战争就是打赢了,这全国河山恐怕也要有部分变成红色了。这个结局,自然是蒋介石最不愿意见到的。
“如果不能从西北抽兵,那只能从湖北境内和华南战区调兵支援桂、川二省以缓解燃眉之急了…”白上将有点欲言又止,他提到了这两个地方都是全国当前战事的要害之地,要是因为拆东墙补西墙而导致了东南五省的沦陷或者陪都武汉的不保,这个责任恐怕也不是一两个人能承担的了。
两个同样令人左右为难的建议让蒋介石脸上的阴霆愈来愈浓密了。后院起火、祸起萧墙,换做是谁都会头疼不已。
书房内又是令人难堪的沉默。“龙副军长。”陈上将突然微笑着点名道,同时也是为了打破此时屋内有点窒息的气氛,“刚才会议之时,我见你在下面神情凝重面色肃穆,嘴里也似乎在叙叙有词。看来你已经有所心得小结,不如就在此让释阐述、畅所欲言,我和委员长也洗耳恭听。就日军占领黔、滇二省后的下一步动向,你来说说你的判断吧!”陈上将这一番大大抬举龙云峰的话,让蒋介石也把寄托希望的目光投了过来。
龙云峰略略有点哑然失笑。在佩服陈上将察言观色的能力堪称一流之后,龙云峰神色谦恭而又认真严肃道:“委员长、诸公,日军此次重兵出击西南诸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占领两个省这么简单,日军此举其目的有二:一是扩大在中国的占领地并进一步掠夺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供其对华战争需求,达到‘以战养战’之方针;其目的之二则极为凶险,那就是大战略迁回包抄中国西南大后方,置武汉国府于绝境死地!”
龙云峰一语惊人,纵然在场的都是历尽风雨波折的国军元老巨头,但也无一不微微变色。陈诚凝望着他,正色道:“龙副军长请继续。”
“西南诸省中除了广西省外,其他黔、滇、川等省基本都是兵力空虚、防御力量极度不足,现在龙主席也只有躲避转进的招架之份,而根本无法迎战入滇的日军,所以其对日军基本构不成武力威胁。那么占领黔、滇二省后的日军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广西和四川之间,我大胆揣测,日军欲染指的应该是四川!”龙云峰略顿了顿道,“广西民风相当彪悍,中共红军在万里长征的途中曾有首歌谣道: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确实,桂军装备之优、战力之悍可谓全国上下有目共睹。而目前广西省内可调动的兵力恐怕不下十数万,日军即使能拿下广西省,也必然在桂军上下各部队的拼死抵抗中伤亡惨重战事进展缓慢。日军现在对西南进攻的一个原则就是‘快’!以求得在国军援兵赶赴西南之前速战速决占领整个云贵川三省。如果进攻广西,日军在付出高昂代价的同时还会被桂军给死死地拖住,那必然在战略上是得不偿失的。如此一来,日军下一步要进攻哪里不是呼之欲出了吗?四川省经历十七年的内战而混乱不堪、民生调零,川军各部也装备低劣训练不足,且其主力精华亦全部被调动出川参加华东会战,内防十分空虚;加上省主席刘湘上将刚刚离世,川军将领内部为了争夺权力而更加互相离心背德。此时川省之内的兵力不足五万,几乎尽是鸟合之众、战力极低,日军要囊取川省简直是易如反掌。我大胆分析,由于四川南部横卧滔滔金沙江,那么黔省日军和滇省日军将会合并一处从昭通、宜宾、内江这条线北上入川,继而轻取成都占领四川全境。”
龙云峰说着,又目光炯炯道:“委员长、诸公,四川要是沦陷了那意味着什么?那就意味着武汉陪都的西南大后方被日军包抄了!日军便兵锋直指武汉陪都了!国府的最后退路就被断绝了!华东、华南、西南、四川,日军正在一步一步地包围着武汉,并且在陆地上成功打通了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中南半岛之间的战略物资贸易交通线!”
一语石破天惊,直让屋子内的国军将帅们惊愕的面面相觑。龙云峰继续道:“云贵川三省地形都易守难攻,尤其四川盆地,更加是四面环山坐拥天险屏障。一旦日军进入川省那就是恶虎进山,依仗着当地山脉江河等有利地形死守,那国军再想把他们驱逐出川省就难了。在威胁陪都安全的同时,日军入川部队也能据当地天险而死守,甚至可以学蜀汉王朝扎根于四川自产自足,将云贵川这西南三省变成中国的‘国中之国’而长久抗拒国军!”
“那只能在日军进入四川境内前就必须要死死抵挡住他们了!”白上将神色凝重地喃喃道。在场其他几名上将也都深深意识到了目前西南战局暗中隐藏的险恶因素已经关系到了国府存亡的地步。
“委座、诸公,我已经精确计算过,若从华中地区调遣擅长山地战的国军精锐部队抵达川省阻抗日军,就以东北军第45摩托化步兵旅的行军速度为标准,部队抵达四川东南的宜宾地区即使昼夜兼程也需要八天的时间。而日军按照我以往的经验,最快只要两天就可以完成兵力集结准备并大举进攻川省,而省内川军是很难坚持整整六天阻挡日军于川省之外的,最乐观地估计也顶多只能坚持三天。这余下的三天时间差,就是最至关重要的了!”龙云峰缓缓道。
“那只有命令川军各部死守八天,为国军的增援拖延时间!”何上将几乎是杀气腾腾道。陈上将淡淡道:“单纯地下达死命令是达不成理想的效果的,川军和日军在兵力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也绝非川军将士的作战意志可以弥补的。龙副军长,你分析的这三天之差,还真是至关紧要呐。难道就没有办法再拖延日军的入川时间了?”
焦灼的神情在众上将们的脸上浮现涌动着,蒋介石显然也认同了龙云峰的分析,也被引起共鸣地眉头紧锁。
沉默了小半晌,“委员长,诸公。”还是龙云峰开了口,“若日军的下一步动向确实与我刚才的分析所吻合,那千方百计阻挡日军于川省之外就是势在必行事关国府存亡之事了。”他神色复杂道,“刚才开会期间我不经意地望着杯中的茶水,有了一个设想。若日军真的将从四川东南攻入川省境内,而川军无法抵挡并拖延战事至国军的援兵到来。那欲阻日军,唯有一策了。”
望着蒋介石等人一起迫切投过来的目光,龙云峰舔舔嘴唇深深呼吸一口气道:“四川南部的金沙江为长江之源头上游,阻杀日军,唯有以水代兵!抢在日军进川之前炸毁金沙江上游的屏山大坝放出长江洪流,尽数淹役掉四川东南的内江、消州、自贡、宜宾这四市十三县地区,以挡日军!”
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程潜、白崇禧都听的呆住了。
(《抗日新篇一山西崛起》的作者西安巡抚明天要到我这里来,又要延缓更新了,Sorry。这个月事情真多。)
第九十四节长江流血(1)
夜色逐渐地沉重起来。下午的会议上,虽说“准备充分”的各路将领们都“争先恐后踊跃发言”,但那些?除慨陈词在拥有最终决策权的最高当局蒋介石听起来,都是些味同嚼蜡毫无营养的陈词滥调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对西南战事有实质性帮助的东西。在虎头蛇尾地宣布会议结束、各部将领回归本部预备待命后,蒋介石面色凝重地看了陈主任和何部长两人一样,默然无言地点了点头。
黑夜中,一道道来自武汉中国最高统帅部的紧急命令通过加密电波飞速传向分布在华东、华南、西南的广裹战场上的各个国军部队。
四川省的新任军政主席王攒绪在接到武汉军委会“立刻调兵川南准备抗击日军入川并疏散川东南内江、消州、自贡、宜宾四市百姓全部北撤”的命令后,他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西南日军的下一步的动向矛头指向的是自己的四川。惊出一身冷汗后的王上将不敢懈怠,立刻连夜命令省内仅剩的第44军和第妈军分别在邓锡侯中将和黄隐中将率领下急行军开赴川南;同时王上将根据东北边防部的协同作战请求,立刻命令川省内各地方政府调动了十万余民工进行军防建设,民工们在震天的川歌号声中全力整修早已被荒废了的成都、雅安、乐山、达州、资阳这五地的军用机场,另外还在靠近战事可能大规模爆发的川东南之地的内江、自贡二市也修建了数处大型机场。省政府的紧急命令下,广大四川百姓在得知日军即将进川后无不奋勇苦干,碌礴、磨盘、绞索等简陋工具飞滚扬起的漫天尘土间,十多处军用机场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全部完工了。
冬日残晖映照的淡红云层下,一披披从华东战区、华南战区、东北本土调拨的东北军空军战机铺天盖地呼啸而来,飞入四川省内参加这里即将要爆发的中日西南大战;贯穿云霄的战机轰鸣声中,一队队体态轻盈矫健的“猎隼”中型战斗机、“猎隼…2”火箭对地攻击机、刚刚生产的第一批“战鹰”高空截击机分别编成“V”字型战斗编队掩护着后面的“ZH”轻中型轰炸机、“黑蝙蝠”侦察机以及满载着炸弹、燃油的“鹈鹕”运输机分批挺进四川省境内的各个军事机场。随着第一披运输机而来的,还有大批的东北军空军地勤机械师、东北军第18空降旅先头部队、第101装甲师的30。多名工兵、东北军侦察部队、辎重部队、医疗部队以及部分“幽灵”特种部队和“暗箭”狙击部队的特种兵、狙击手。
龙云峰在东苑阁和蒋介石陈述他“以水代兵”的构思后不到三个小时,川南警备司令邓锡侯中将火急报告:云南省内有三个乙等师团约五万兵力的日军正在快速集结于滇省东北的盐津一带,其小股部队甚至已经渗透到了和云南边境相距五十公里的四川高县并与当地驻军猛烈交起了火;同时,超过五十架次的日军飞机突入四川上空进行轰炸扫射和侦查活动。对于蒋介石来说,日军染指四川的用意已经是昭然若揭,而国军内能快速地在第一时间赶到川省参战救火的无疑是华东战场上的东北军。短短十几个小时内,华东至四川沿途数省境内的铁路交通干线的几十列火车、上百艘长江航道上的民船全部被武汉军委会征作军用,东北军第1独立步兵旅、第33独立步兵旅、第45独立步兵旅和第18空降旅加上其他从属部队约30000东北军官兵奉命入川参战,充当“第一援兵梯队”。中原大地和长江上,在己方空军战机的掩护下,华东战区三万东北军部队官兵乘上军列、民船,踏上了新的征途。另外,华中的中央军、陕甘宁地区的地方国军、西北的马家军回军等数十万大军也在武汉统帅部的命令下纷纷紧急调动集结,全速准备入川参加西南会战。
除此之外,深知西南大后方得失对于中日战局和整个中国的意义之重大的张学良也连续下达了三个命令:首先、调拨更多的空军部队进入西南参战,全力取得西南战场上的制空权;其次、东海和黄海内的东北军海军潜艇部队加大攻击力度和出击频率,全力绞杀日军的海上补给线;最后、再调拨大量的军工厂武器生产设备和军工专家、技师、工人以及军事教官进入西北重镇西安城,在当地建立兵工厂就近生产武器军火支援西南会战并帮助当地国军和西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