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384章

宋仕妖娆-第384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臣换储的借口也将乏力许多。

张杓本以为,要说服赵恺会很难——虽然他是庆郡王,目前看也是最没机会的皇子。

但他有大宋雏凤李凤梧辅助。

也不是完全没有一丝机会。

只不过没有想到,竟然有人和自己想到了一起。

本科状元赵汝愚!

自己还没去找赵恺,赵汝愚回到临安就先悄悄的来见了自己。

张杓明白赵汝愚的野望。

在中了状元出仕地方这段时间,赵汝愚已经想明白了一件事:跟着赵恺,几乎没有权执中枢的可能,因为赵愭登基,赵恺很可能要成为一位咸淡王爷。

而他现在改庭换面投靠赵愭,显然有些不太现实:毕竟赵愭有自己。

况且他和赵恺相交过甚。

赵愭也不会轻信于他。

所以他唯一的资本:就是拉拢赵恺一起投靠太子赵愭。

如此一来,等赵愭登基,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从赵恺的人变成赵愭的人,以他高中状元的资历,加上太子赵愭登基前这段时间的运作,未来是完全能成为赵愭的宠臣,从而入主中枢登上相位。

有了赵汝愚的协作,自己竟然真的说服了赵恺。

而这也有了谈好的约定:赵愭登基之后,要确保赵恺做一个盛世王爷,并且如果他愿意,可以直接参与北伐。

而赵恺还附加了一个要求:不能报复李凤梧,还要确保他今后的仕途。

对于这一点,张杓没有异议。

反正赵愭登基,自己是首功,天下朝臣谁能胜过自己?

赵愭也没有异议。

赵恺也明白这其中的厉害曲折,闻言颓然,看了一眼赵汝愚,“你先起来罢。”

回到位置上坐下,愣愣的盯着张杓,“真是太子病了。”

张杓笑而不语。

赵恺也不介意,“接下来似乎是要清除恭王的势力了?”

张杓点头,“确实如此,今夜恭王刺杀李凤梧,这就是个契机,如果我意料的没错,皇城司肯定要大动干戈,虽然不可能查到恭王殿下头上,但绝对会给官家留下不好的印象。”

赵恺点点头,“别忘了你们的承诺。”

张杓笑了,“庆郡王殿下放心罢,您都站到了太子这一边,李凤梧又不可能和恭王殿下结成一派联盟,他对太子殿下也就没了威胁。”

顿了一下,“况且无论怎么说,他始终算是我的侄儿。”

赵恺沉默了,良久才起身,意兴阑珊,“夏末秋初的夜晚,怎的有些寒冷了。”

这是逐客了。

张杓笑着看了一眼赵汝愚,示意他放心,庆郡王不会去梧桐公社了,这才微微行礼,“那微臣告退,大半夜的,臣还得去一趟梧桐公社。”

赵恺愕然,“你去梧桐公社?”

张杓点点头,想起了父亲致仕前的叮嘱,“不管怎么说,他终究是家父看重的后生,也终究有点亲戚关系,他受了重伤,我当然也应该去看看,不至于失去了人情味。”

赵汝愚和赵恺一阵无语。

你俩之间势同水火,本来就没有人情味可言了好么。

……

……

这一夜临安起波澜。

皇城司几乎倾城而出,所有兵丁眼线全部放了出去。

尤其是在凶案现场不远处找到射出那一支羽箭的那张弩——豁然是军队制式。

这下就捅了马蜂窝了。

刺杀的朝廷命官,士大夫,竟然还有军队制式的弩箭,这其中的猫腻仅是想一下,就让曾觌头皮发麻,深恐自己办事不力被官家责罚。

因此一边着人将李凤梧送回梧桐公社,一边全城宵禁,搜捕刺客。

不过李凤梧说没看清楚刺客,韩侂胄的证词也含糊其辞,只知道刺中肩膀的刺客是个女的,对射箭的人却一问三不知。

曾觌心中,这件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刺杀李凤梧那人肯定策划精密,绝对不会留下蛛丝马迹给自己查。

从那张军队制式的弩上下手,也几无可能。

军队制式的驽上都有标识,但这张驽没有,似乎是刚打造出来,还没来得及配备到军队之中去——黑市之中,这种驽多了去了。

尽管如此,曾觌还是要做个样子。

一者是给李凤梧看,一者是给官家看。

谁叫自己掌控着皇城司呢。

已经包扎好伤口,并且吃了一副汤药的李凤梧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不论怎样,自己安排的策略已经发动。

接下来就看赵愭、赵恺、赵惇三人如何应招——只要不偏离的太过分,赵惇大概会被逼到悬崖边上,乾道三年的历史,大概会重演……的吧?

赵愭病重,将所有事情都拉回了原点。

正躺在床上思忖今后的计划步骤,李巨鹿推门,轻声道:“小官人,张杓来了。”

他来了?

李凤梧吃了一惊,让李巨鹿将自己扶起来,“请他进来罢。”

倒要看看,张杓来干嘛。

又对泪眼迷蒙的耶律弥勒和朱唤儿道:“你俩先回避一下。”

等了几息,看见张杓手捧着一长条木盒进来,开口便道:“李少监身体还好乎,某带了株百年血参,是家父任上,官家所赐,端的是疗养圣品。”

李凤梧坐在床头,笑了笑。(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二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与此同时,临安朝野之中,大抵有点势力的人,都知晓了李凤梧遇刺一事。

反应不一。

若是以往,大概会一笑置之的汤思退,罕见的披上了衣衫,来到书房。

如今的李凤梧,再不是当初那个蝼蚁。

汤思退不得不怀疑。

李凤梧身边有个李巨鹿,谁能刺杀的了他?

今夜却发生了。

而且随后传来的刺杀详情也让汤思退疑惑不已,不说第一人扮成个丫鬟,第二人能动用军弩,虽然黑市可以买,但买军弩刺杀朝廷命官,谁有这个胆量?

汤思退有点怀疑了。

这会不会是和推背图一样,是李凤梧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但总感觉不应该。

一个读书人,怎么可能对自己这么狠。

那就是赵惇或者赵愭?

东宫之中,也不知道是谁病了,如果是赵愭病了,刺杀李凤梧倒是有可能,一者可以转移朝臣注意力,一者也能告诉朝野重臣,我赵愭还能对付李凤梧,好着呢没事。

赵惇的话,也并不是不可能。

若是赵愭病重,赵惇选择李凤梧下手,很可能是柳子承的意思。

这样行事,一者是剔除李凤梧和赵愭联手的可能,一者是试探一下,李凤梧是否真如最近官场传言的那般,在和赵愭修复关系。

如果是真的,这就是个赵愭讨好李凤梧的最佳机会。

赵惇这是想试探?

汤思退有些捉摸不透了。自奸相秦桧死后,临安朝堂的局势,汤思退第一次看不明白了。

不得不服气,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汤思退被惊醒,右相诸葛瑾我、枢密使王刚中,同知枢密院事蒋芾,太尉魏杞等人也先后得知消息,都震惊都不要不要的……

至于具体反响如何,第二日大朝会想必会很热闹。

倒是东篱院里的魏蔚,被兄长魏廷晖叫醒后,很是着急,想要去夜访梧桐公社。

若非魏杞知晓女儿性情出来拦住,怕就要叫人笑话了。

哪有黄花大闺女半夜去别的男人府上的道理。

皇城司另外一位大牢,同样也是知合门事却多了个大夫头衔的龙大渊也彻夜不眠,天子脚下发生了这种事,追责起来皇城司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最睡不着觉的当然得数恭王赵惇。

当姜庆传回来消息,说李凤梧不仅被影子刺伤,还被人用军弩射伤之后,赵惇也懵逼了。

卧槽,还有谁在对李凤梧下手?

而且如此凶狠。

连军弩都用上了……不知道为何,赵惇心里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

当初在建康,自己就派了李承祖和姜庆去刺杀李凤梧,那一次若是没有张浚见机得快,派了那个虞侯张拭来保护李凤梧,也不会有这些事了。

当时,自己派去的人,就动用过军弩!

现在李凤梧又被刺杀,而且又出现了军弩的影子。

不知道为何,赵惇总觉得心里不安。

眼看天色不早。

快要到上朝的时刻了,门子忽然来报,“王爷,起居舍人柳子承求见。”

赵惇大喜,“快请。”

这门子是没睡醒么。

柳子承来王府,是可以直接来见自己的,为何非得通报。

那门子心里却惴惴不安的很。

当然得通报了。

昨夜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若是有人连皇子也刺杀,自己这个门子的脑袋还不掉茅坑里去。

柳子承穿戴整齐,显然是要见过恭王赵惇后直接去参加朝会。

柳子承虽然是个起居舍人,但他已入阁,这一年多来也熬成了一个朝散大夫,当然有资格参加大朝会,只是暂时没有主动发言的权利罢了。

两人在书房落座,柳子承轻声问道:“殿下,情况若何?”

赵惇道:“有点诡异,我只让影子去刺伤李凤梧,却有人黄雀在后,用军弩射伤了他。”

柳子承沉默半响,“会不会是赵恺卸磨杀驴?”

赵惇愣了下,不做声了。

如果真是这样,自己这个二哥赵恺,也确实不容小觑。

柳子承沉吟了一阵,“现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庆郡王殿下卸磨杀驴,一种是太子赵愭想拉拢赵恺,彻底断了庆郡王殿下的后路。”

赵惇问道:“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柳子承思忖了一阵,“无论哪种影响,都不是好的,赵恺卸磨杀驴,只会让李凤梧更快速的倒向太子一方,若是赵愭断赵恺后路而为,只会让李凤梧变本加厉,再一次怂恿庆郡王殿下争储。”

顿了一下又问道:“昨夜太子和庆郡王殿下的反应如何?”

赵惇苦笑,“庆郡王没有去梧桐公社,东宫那边,倒是有些奇怪,张杓去了梧桐公社。”

柳子承愣了下,“张杓去见了李凤梧?谈了什么?”

赵惇摇头,“不知道,也没呆多久,进了房间片刻就出来了,好像送了一盒疗伤的丹参之类的名贵补品。”

柳子承长出了一口气,“还好,若是张杓和李凤梧联手,那咱们将再无机会。”

天骄之子,大宋雏凤。

这两人联手,在垂拱殿里,就是相公汤思退也没讨着好。

若是这两人联手扶龙,赵惇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值得庆幸的是,李凤梧从建康来到临安,就和张杓不对付——这是临安朝野无人不知的的事情,就是官家也笃定。

这一两年的局势,官家展现出来的意愿,一者扶持李凤梧。

同时也重用张杓。

估计也是为了在朝堂上让这两人相互制衡。

不过柳子承也隐隐觉得,自己似乎也有点受官家青睐……否则以自己和赵惇之间交往之深厚,官家不至于让自己这么快成为士大夫。

赵惇深有同感,“我也这么认为,张杓去见李凤梧,大抵是因为他父亲张浚看好李凤梧,两人又确实有那么一点亲戚关系,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于情于理,他这个当参知政事的都该去看望一番。”

柳子承点头,“倒是庆郡王殿下的反应让人揣摩至深。”

赵恺不解,“他没去梧桐公社,不是恰好真名了他和李凤梧是真的决裂了么?”

柳子承点头,“理是这个理,但我们不妨从其他角度想一下。”

赵惇立即恭谨的道:“愿闻其详。”(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千古难逢的机会!

柳子承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庆郡王殿下若是去了梧桐公社还好,说明他和李凤梧的决裂,并不是真心的,也就是说,他依然还有着争储的野望。”

“但是他没去,这就值得揣摩了。”

“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