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317章

宋仕妖娆-第317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而是小官人的深厚恩重。

别看小官人现在都没称呼李巨鹿为兄长,但细节里李伯看得出来,小官人对李巨鹿是真没有奴仆之分。

李伯心里明白,李巨鹿心里也明白。

李巨鹿是李老三的义子。

但两人都情愿李巨鹿是李凤梧一辈子的奴仆。

无关义兄的身份。

虽然厉害很希望看见两兄弟能有勾肩搭背的那一天,虽然李巨鹿心里也在期待着那一声兄长,但有些事情,两人都觉得,这样就最好了。

李凤梧沉声道:“我最了解徐眉娇,我最了解徐眉娇,这个姑娘人呢,确实高大了一些,但就是这样才配得上咱家巨鹿,性格呢,也确实暴躁了一点,但那只是针对李巨鹿而言,这恐怕也是一种男女之间看对眼了的心理,徐眉娇对我,对外人,可是有礼的很。”

这一点李老三和张约素等人纷纷赞同。

李凤梧又道:“其实这都无所谓,哪怕徐眉娇以后成了母老虎也无所谓,反正巨鹿喜欢,而且我看他也甘之如饴,况且徐眉娇的出声也不差,她叔父徐渭,大概要不了多久,就会从太常少卿升为太常卿,和咱们李家也算是门当户对,甚至说是咱们高攀也不为过。所以这门婚事,我是赞同的。”

李老三点头,“我也赞同。”

和文淑臻的婚事吹了,结果文淑臻成了自己儿媳妇,李老三心里对李巨鹿是有点愧疚的。

如果能娶到一个他喜欢的,又门第不错的姑娘,李老三自然高兴。

叶绘也点头。

张约素没有说话,在逗怀里的李长生。

周月娥犹豫了下,也点头道:“那就去提亲?”

李伯精神一振,“老奴倒是想去临安,可是又不放心这么离开建康。”

李老三哈哈一笑,“这些事情哪还用得着你操心,放心,等凤梧返临安,我随他一起去,我这个义父亲自去给巨鹿提亲。”

张约素逗乖了李长生,也笑道:“正是,家里一堆子事可离不开你。”

李伯感激涕零,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凤梧笑了,“那就这么定了,届时我和父亲一起去登门拜访徐渭,就由父亲为巨鹿提亲罢,礼金诸事李伯你也不用担心,有李老三呢。”

后面半句是对李伯说的。

李老三甚是爽朗,公鸭嗓特别的霸气,“保管丢不了李家的脸!”(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伊人白云过隙

四月末。

建康无风也无雨,天气倒是燥热了起来。

小娘子们又心情激动的穿上了薄薄的裙衫,江南女子的美好娇俏,在大街小巷里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临安大风大雨,渐歇。

随着邸报送递建康,李凤梧也知晓了上元大火案重查后的处理结果。

赵作仁抽丝剥茧的彻查,上元大火案的真相大白于世。

上元节时,朱茂才,柳子承,柳子远同游灯会。

恰好遇见李凤梧。

其间柳子远因事先回了家。

因柳家和李家素有罅隙,柳子远便怂恿朱茂才想办法报复李凤梧,于是就又柳子远和朱茂才制定施行计划。

选择了放火,让人流践踏李凤梧至死的拙劣方法。

从而导致了上元大火案的惨剧。

事发后朱茂才杀了放火之人灭口,柳相正知晓此事后隐瞒不报,导致上元大火案的真相被隐藏至今。

于是官家下旨,剥夺柳子远功名,罢去一切官职,押解入临安天牢,秋后问斩,太常卿柳相正知情不报,视为同罪,但念其有功于朝堂,剥夺去功名,罢其官职,流放至边疆。

江陵府通判朱文修纵子行凶,教导无方,连降三级。

这是四月末送递建康邸报的全部内容。

但李凤梧知晓,这件事还没完。

牵涉其中的宁颌,胡兴可,赵恺,赵珲都还没有处理,恐怕也是赵珲、赵恺两人出手了,这件事怕还要纠缠一段时间。

李凤梧不想就知道,赵恺现在怕是全听了赵汝愚之言。

也不知道出的什么手。

但看这情况,应该不算庸手,否则也不会到现在还没发落这几人。

不过李凤梧也在担心。

赵汝愚出手了,但那个柳子承却还没出手。

上元大火案中,他根本屁事没有。

按说,以他的脾性,如今肯定和赵惇有后手来对付赵珲和赵恺。

恐怕赵汝愚这一次要坑了赵恺。

如果赵汝愚能帮助赵恺,不仅化解这一次危机,还能打击到柳子承、赵惇,李凤梧当然也欣喜,只是总觉得,如今的赵汝愚还不是柳子承的对手。

反正自己已打定主意置身事外。

这件事李凤梧有自己的顾略,必须置身事外。

因为如果掺和到其中,那就是明确的告诉官家,为了扶持赵恺,自己要和你对着干。

上元大火案,并非普通的案子。

官家赵昚当初是发了罪己诏的,这就让官家对这件事分外敏感。

任何一点不利于他的举动,都会看做是针对他。

所以李凤梧也大概猜到了柳子承对付赵珲和赵恺的手段,肯定是要往争储这方面靠拢,具体如何,李凤梧不得而知。

但又退一万步讲,就算赵恺被处罚,也就是降为郡王而已。

三王争储的平衡,只是稍微打破一点。

并非绝境。

是以李凤梧并不担心。

反而觉得,应该让赵恺栽个跟头。

从自己开始成为他的谋臣,赵恺就一帆风顺,一个最为希望成为太子的皇子,却一步一步看到了希望,若是一直这么顺畅,赵恺便会骄傲自大。

栽个跟头,也让他明白争储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还没尘埃落定,李凤梧当然不会跑到临安这个暴风眼中去。

于是又上了一纸奏呈,家中琐事繁忙,身体依然没有痊愈云云,再请假一月。

赵昚正为上元大火案绞尽脑汁,倒是批准的很快。

从这里李凤梧敏锐的发现一点:官家是信任自己的。

如果不信任自己,怕不仅要驳了自己请假的奏呈,还会一纸旨意将自己宣到临安去。

他同意自己请假,估计也是不想让自己掺和到其中。

毕竟自己是这件事的引子。

不见自己虽然在建康,可临安一些谏议大夫,御史台的人,也有好几封奏呈,请旨降罪自己么,这些消息都是翰林学士承旨周必大和友人曹崇写信说的。

其实就是隐晦的告诉李凤梧。

好在这些旨意都被官家留中了,显然暂时不会处罚自己。

又请了一个月的假。

李凤梧在建康玩得有点野了,别说学问,就是临安那边的事情也很少去关注,整日里就是和几个女人游山玩水,听曲赏舞。

俨然就是个浪荡的纨绔公子。

进入五月。

文宅开始准备文浅墨的及笄礼。

文浅墨和文淑臻也便枯守在家里,不便再往李府跑。

五月,杨迈奶奶八十大寿。

在外出仕的杨迈也请假返回了建康。

这日下午,李凤梧想着文浅墨和文淑臻要准备及笄礼,这两位娘子又醉心于和张疏影学琴,于是便想着将张疏影送到文宅去住一段时间。

于是带着张疏影登上马车,前往文宅。

途径半水河畔的白桥时,李凤梧不经意间透过轿帘看出去,恰好看见白桥上有一身材无比姣好的伊人。

李凤梧略感有些眼熟。

低头思忖了片刻,猛然大惊,是她?

立即停轿,下去一看,桥上伊人已不在。

暗暗摇头,怕是自己看走眼了。

她怎么可能出现在建康。

也许只是个身材相似的小娘子,况且若是她来到建康,又怎么会如此冷清的一个人出现在白桥附近。

于是上轿,直奔文宅。

李凤梧细心,让张疏影住到了桂影院,好好教习两女的琴艺。

这一安排着实让文浅墨和文淑臻高兴不已。

性格略有些活跃的文浅墨,就差没抱着李凤梧亲两口了,文淑臻的安静的眸子里,也透着浓浓的幸福,对李凤梧的笑意,越发恬静。

离开半水河畔,李凤梧带着李巨鹿径直去了秦淮河。

这些日子,李巨鹿和徐眉娇有点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意思,不过那日会议后,李老三等人已把徐眉娇当做了儿媳妇。

是以叶绘和周月娥、张约素总是有事没事拉着徐眉娇聊天什么的,今儿个就拉到相国寺去上香了。

对此李凤梧也觉得甚好。

有徐眉娇在,变相的多了个护卫。

不说徐眉娇的身手,就六扇门总捕头的这个身份,只要一亮出来,谁敢造次?

朱唤儿出身的醉乐坊里,杨迈已自斟自饮在等待着自己。

小书童薛桂尔和吴陌桑在一旁伺候。

经年不见,相聚须尽欢。(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一章秦淮两鸿鹄

薛桂尔已不是当初的小书童。

换回了女装。

十四岁多的年纪,再有小半年,也要及笄了。

小姑娘眉眼也已长开。

李凤梧不得不服杨迈,这家伙真是好眼光,养成了这么好一姑娘,难怪当初看不上吴陌桑。

薛桂尔之资,比不上耶律弥勒和文浅墨,但比之朱唤儿却也差不了多少,怎么看也该是属于七分女神的级别。

绝对是个大美人一枚,尤其是挺翘笔直的鼻梁,真心让人羡慕。

薛桂尔换回了女装,但十一二岁的吴陌桑却穿上了男装,俨然就是当年的薛桂尔。

只是眉眼之间,好看了许多。

未来也极有可能是个小美女,比不得朱唤儿,但有可能和薛桂尔媲美。

不过性格嘛……

肯定不讨杨迈的喜,反正李凤梧看杨迈对薛桂尔,只有正直的主仆之情。

哪似杨迈看薛桂尔时,那一眼的柔情啊……让人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偏偏薛桂尔也幸福的紧,一腔心思尽在杨迈身上。

那小眼神落在杨迈身上,一颦一笑尽是风情。

可落在自己身上,竟然还有点小鄙视。

李凤梧有些无语,瞪了她一眼,“信不信我今晚就拉着杨兄留宿花船!”

“你敢!”

几乎是异口同声。

薛桂尔和吴陌桑同时对李凤梧咬牙切齿的喝道。

只是感情略有不同。

薛桂尔的鄙视中带着一丝无奈,吴陌桑是鄙视中带着一抹憎恨。

李凤梧苦笑。

杨迈只好笑道:“是我教导无方,让李兄见笑了,还望海涵。”

李凤梧落座,“我要是在意这些,早就变成老头子了,哪有心思去多想,李兄此次回来,会在建康逗留多久。”

杨迈为李凤梧斟酒,“只请了两旬假期,怕呆不了几日。”

从建康到自己任上的地方,单边旅程要六日,一来一回,路途若是耽搁一下,则要耗尽十五日,所以在建康最多能呆五六天。

“那你我今日要大醉不归!”

“舍命陪君子。”

两人旋即相视大笑,“干了!”

美人要细看,酒要浅酌。

干了第一杯,两人各自满上,就着花生米之类的小菜,一边浅酌一边谈着彼此的事情。

虽然两人如今官职悬殊。

李凤梧是从六品奉直郎,从五品秘书少监,而杨迈还只是东方州府的一个观察推官,但却并没有拘束,依然如昔日。

这也是李凤梧比较欣赏杨迈的一点,不合人流,亦不附庸权贵。

更有一颗正直的心。

说了襄阳死守的事,也说了出使大理的惊险。

杨迈听得频频点头,最后总结道:“用命换了五品绿袍,李兄这富贵也是险中求啊。”

李凤梧职官从五品,阶官从六品,朝服是绿色。

若是旁人如此说,会让人生出讽刺之意,但李凤梧知晓杨迈没有,他是真正在感触自己仕途的不易,只好苦笑道:“读书数十载,货与帝王家,寻常士子大概没有这等险恶事,但谁叫咱们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