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升陈方的官,一者是敲打这两人,让这两人知晓,官家知道你们那些小把戏,今后都给我听话点,否则随时让陈方出来搬陈年旧账。
再者么就是确保陈方不会被李凤梧和柳子承两人灭口了。
所以要升官,而且是高升。
只有高升,才能震慑住这两货,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否则以自己对李凤梧的了解,这货恐怕为了灭这个口,只要陈方官职不高,还真有可能被这货想个办法给弄死了。
只是心中隐隐有点好奇,李凤梧和柳子承为何不在大理就灭了陈方的口?
赵昚再一次看着桌上的旨意。
无奈的叹道:“朕其实心里都清楚,钱象祖有错,背了锅,但不至于被柳子承和李凤梧两人灭口,可这些事情谁说得清楚,这是一笔糊涂账啊。”
谢盛堂屈膝奴言,“大官,难得糊涂啊。”
赵昚点头,“是啊,难得糊涂啊。”
就怕自己今后还会如此,为君者,一次两次难得糊涂也就罢了,若是经常难得糊涂,这江山还如何治理?
这朝臣还如何驾驭?(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加封
对钱家的人安慰旨意后,没人有反对意见。
毕竟大家都不傻。
没必要和官家过不去的同时还要得罪钱家,别看钱家现在有点没落,指不准哪天就东山再起,毕竟是大宋勋贵世家中排前列的存在。
安慰了钱家,接下来就是避不开的对使团使节几人的赐封奖赏。
按照资格和地位。
首先是宣对王之望的封赏。
原天章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王之望,加封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仍职从三品天章阁直学士,兼正四品给事中。
这就是正儿八经的三品大员了。
除此之外,官家还赏赐了王之望黄金百两,贡茶两盒,蜀绣二十匹。
这都是毛毛雨。
接下来是对使团正使李凤梧的赐封奖赏。
原正八品承事郎、从五品秘书少监李凤梧,加封从六品奉直郎,仍职秘书少监。
同样的上金百两,贡茶两盒,蜀绣二十匹。
职官没有变,但阶官却从正八品的承事郎升迁到了从六品的奉直郎,幅度之高令人咋舌,这是连升了三级。
由此可知官家对此次出使大理之满意。
想来也是,三千五百匹提升到了六千五百匹,而且不禁制民间买卖滇马,李凤梧之功,甚至不输魏杞出使金国谈下隆兴和议。
连升三级,李凤梧配得起这个荣耀。
而且在还不算。
在谢盛堂宣旨之后,官家又温声道:“李少监素有大才,去岁高中大科探花,此才足以入阁,可参加两月后的馆试,酌情选拔。”
群臣沸腾。
就是老神在在的汤思退也忍不住眼皮跳了跳。
一个未及冠的少年,竟然就有资格参加馆试——而且这看起来很可能是走个过场,馆试之后,这货就要入阁。
一旦入阁,士大夫这个金字招牌妥妥的了。
未及冠而入阁。
这要是传开来,足以惊动整个大宋。
如今大宋名声鹊起的天骄之子张杓,也还没入阁啊。
但他李凤梧却要入阁了!
这尼玛——俨然已有要超过张杓的架势。
虽然目前两人阶官、职官仍有差距,但李凤梧一旦入阁,加上又如此受官家青睐,还有赵恺的辅助,青云直上步入中枢,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啊。
由不得不羡慕。
封完李凤梧,接下来就是柳子承。
柳子承是正七品朝请郎,职从六品中书省下右正言,加封从六品下的通直郎,职从六品的起居舍人。
起居舍人,就是起居郎。
正儿八经的天子近臣,当初周必大就担任过这一官职。
关键是这个起居舍人依然隶属于中书省,属于中枢部门,官家这意思,依然让柳子承在中书省锻炼,要不了多久,怕就是中书舍人然后再高升……
只要无功无过的混个十来年,柳子承很可能成为中书省高官,今后再入阁,未来便有希望问鼎左右相公,成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等权臣。
听完对柳子承的加封,赵惇笑了。
太常卿柳相正心里也乐开了花,儿子这仕途趋势,目前来看,比自己当初可要坦荡了许多,我河西柳家,未尝没有压过河东柳家的那一日。
但也有人在心里冷笑。
比如站在赵恺上侧的赵愭。
柳子承再怎么蹦跶,上元大火案一旦揭开,这一切都将是镜花水月。
明明已看见了无限光明,转眼之间却是万丈深渊,不知道那时候的柳子承会承受怎么的黑暗心理,恐怕等不到官家发落就会自杀的吧……
想到这,赵愭忍不住轻笑。
一旁的赵恺当然知晓他在想什么,不过这是大庆殿,虽然很想看到这个兄长殿前失仪,但自己若是不提醒,貌似也会让父皇反感,于是轻声道:“别出声。”
赵愭猛然收声。
加封了王之望、李凤梧、柳子承,按说使团其余人选,应该交给吏部了,但是众人发现谢盛堂还没有退到官家后面,手上依然有一封圣旨。
不由得暗暗吃惊,还要加封谁?
钱象祖已死,而且先前已经追封,李睿,还是宗平?
按说这两人的加封也该走吏部那边才对,为何官家要亲自加封?
正在众人吃惊的时候,谢盛堂高声念道:“原太医院翰林医效陈方,赐同进士出身,加封给事郎,职翰林良医。”
这下大部分人都懵逼了。
不是加封李睿和宗平,而是一个籍籍无名的随团医官。
这个人除去使团众人,几乎没人知晓他的存在。
怎的会在大庆殿加封。
就算是出使有功,也该交给吏部。
为何官家会单独提出来,和使团几位使节一起并列加封,而且这个加封很诡异,按本应该在翰林院升迁,结果却加封了个承事郎!
这是什么意思?
而且这个加封也很有意思。
一个翰林医效,凭的医术进的翰林太医院,官家却给赐封了同进士出身,还加封了个给事郎,俨然是让他走入仕途的节奏。
怎么看都有点越矩。
但是也有人看出了苗头。
比如左右相公汤思退和洪适,枢密使陈俊卿,同知枢密院事蒋芾,签书枢密院事王刚中,太尉、礼部尚书魏杞。
这几人大概猜到了缘由。
估计是陈方知晓钱象祖之死的蹊跷,官家提拨陈方,是为了敲打李凤梧和柳子承。
如此便说得通了。
果不其然,这个加封之后,柳子承脸色不变,心里却猛然惴惴起来。
他作为当事人,自然猜到了官家的用意。
心里顿时暗暗叫苦,但也有一丝侥幸,官家并没有深究此事,也就是说自己今后只要大的路线方针正确,官家也不会拿此事来办自己。
但终究是个把柄在官家手上,柳子承心里难以彻底安宁。
李凤梧倒是没想这些,钱象祖之死和自己本来就没多少关系,只是大家以为自己脱不了干系。
事实上这对自己根本没关联。
就算这件事以后被重新提起,一旦查起来,有的是人证证明自己,钱象祖死的时候自己可是不在国宾馆的,而是在崇圣寺。
所以李凤梧现在的注意力并不在加封上。
而是看着一位老臣。
参知政事陈康伯,这位老臣的状况有点不妙,脸色有点发青。
似乎身体出了毛病。
按照历史轨迹,陈康伯应该在二月身死,现在已是四月初,他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超过了极限,该不会就是今日死在任上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臣之尽瘁者,死于朝堂也!
历史上的陈康伯,高宗赵构曾言: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
一生主战,力荐虞允文一手打造出了采石大捷。
也主和。
至少在隆兴北伐时候是主和的。
宋理宗建昭勋阁,这位老臣入阁,成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两宋能力、名望皆不输韩琦富弼文彦博之流的相公。
乾道元年二月,陈康伯在对孝宗汇报完工作,回到官员公事房发病,刚抬回家中,太医尚未赶到就去世了。
如此快速的去世,大概是脑溢血一类的老年病。
但此刻李凤梧看见这位老臣脸色发青。
此刻谢盛堂正宣完对陈方的加封,官家于是对吏部尚书叶颙说道:“使团剩下诸人的封赏,吏部着一份考察表呈……”
李凤梧本来就在朝列正中听封。
此刻猛然窜出,“官家,且等一下!”
众人吃了一惊。
便见李凤梧一个箭步,窜到了参知政事陈康伯身旁。
顿时吓了汤思退一跳,以为这货要谋害自己。
赵昚也骤然恚怒!
古往今来,朝堂不乏骨鲠直臣,但却没有如此失礼到打断天子说话的,而且此刻是加封使团的事,更不可能被人如此粗暴的打断。
李凤梧这是作死!
然而下一刻,便见这位天子门生扶住了摇摇欲倒的参知政事,对官家急声道:“官家,陈参知不行了!”
所有人愕然。
不行了?
不行了是什么意思?
不行了就是不行了。
此刻的陈康伯牙关紧闭,脸色已由发青变得发紫,眼睛也合上了,倒在了李凤梧怀里。
看清楚这状况,朝堂顿时大乱。
赵昚从恚怒中惊醒过来,立即对谢盛堂道:“快宣太医!”
陈方虽然要加封,但他资格不够,所以今日并没有在大庆殿,此刻大庆殿也并没有一个翰林太医院的医官。
谢盛堂也慌了,慌不迭对不远处的殿前太监使眼色。
那太监也是聪敏,恐怕也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谢盛堂刚对他使眼色,就已经转身小跑去了。
李凤梧怀抱着陈康伯。
这位老臣已六十八岁高龄,身体轻瘦的像一把柴。
此刻已经失去了意识。
一旁的洪适立即道:“李少监,快快,赶紧掐人中。”
李凤梧对这方面的常识极少,闻言也慌不迭死死的用指甲掐陈康伯的人中,只是心中却渐渐凉了下去:陈康伯的身子已经软在了自己怀里。
慌乱之中,手上越发用力。
陈康伯的人中开始被指甲掐得沁血。
这时候没人顾得上是否会殿前失仪了,不少朝臣围了过来,除了左右相公、老将吴璘、枢密院几位大佬,还围了一圈人,这些人大多是陈康伯的好友、门生。
赵昚在谢盛堂的陪护下,走进人群,一脸揪心,“怎么样了。”
李凤梧一只手在掐人中,自然能感觉到陈康伯的鼻息,闻言颓然的收回了手,依然将这位大宋老臣的尸首抱在怀里。
这位老臣啊……
没有死于脑溢血,却是油尽灯枯了。
在他倒在自己怀里的那一刻,就已经离开了人世。
众人见状,围在外面的那一圈好友门生,不少人顿时哭泣出声。
赵昚的一颗心也凉了。
“怎么会这样?”
李凤梧沉默着不说话,心中波澜起伏。
适时殿前太监带着太医匆匆赶来,挤进人群,一看状况,顿时苦笑着上前翻了翻眼睛,然后垂首退了几步,对赵昚道:“官家,陈相公薨了。”
这下没围过来那些人也懵逼了。
陈参知死了?
当然,处于对这位老臣的尊敬,重新入仕的陈康伯,依然被大家敬称为陈相公。
赵昚噔噔噔后退几步,一脸的不敢相信。
朕的老臣就这么死了?
洪适和汤思退两人面面相觑,还是汤思退反应更快一点,大声道:“来人,且将陈相公请回家。”
大庆殿是一国最重之地,就算他是陈康伯,也不能在此停尸过久。
很快有人上殿,将陈康伯的尸首搬进轿子里,抬出了大庆殿。
赵昚失神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