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很容易潜伏进去。
因此赵昚说有谍报。汤思退还以为是官家为李凤梧出头。
很不凑巧的是,作为相公,汤思退是有资格询问谍报出处和内容的,官家赵昚也不可能武断得在自己的相公咨询时还含糊其辞。
果然。赵昚笑了笑,“没带。”
汤思退便朗声道:“非是臣不敬,此等时期若无谍报证实,臣等着实不敢相信李奉礼郎此等惊人壮举,想那孟宗献是何等才情惊艳人物。李奉礼郎不过是锁厅试第二名,焉能胜之。”
赵昚心里略有不爽,好你个汤思退,长脸了啊,连朕都要怀疑,不过宋金和议还要用到他,赵昚也不好和汤思退撕破脸皮,只得对谢盛堂挥挥手。
谢盛堂使了个眼色,殿后门帘处一位高品太监一溜烟跑了。
赵昚沉声道:“众卿不信,且等等罢。”
有道是君无戏言。
看到汤思退如此顶撞赵昚。那些近期被汤思退拉拢的官员心里那个忐忑啊,我的汤相公嘞,你这是要作甚,且莫因为一个李凤梧也让官家对你失望啊。
且不说谍报是否属实,如果官家拿不出谍报,你让官家怎么面对朝臣?
到时候面子挂不住的官家还不撕了你这个新晋相公。
而那些历来和汤思退不对付的官员,尤其是枢密院蒋芾和陈俊卿两位,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汤思退你这是自己作死啊。
自从汤思退权兼枢密院事后,两人虽然依然牢牢掌控着西府。但多多少少受到了不少掣肘,要是汤思退今日因李凤梧惹恼官家,去了他的枢密院事一职,那才叫人好生作爽。
约莫小半刻终。离开的那位内侍省高级太监,内西殿头大太监返回大庆殿,将一封密信递给谢盛堂,赵昚挥挥手,谢盛堂便捧着密信下阶,递给汤思退。
事已至此。汤思退心里叹了口气。
哪怕这封密信是假的,自己也不能揭发出发,何况这还是封真密信,内容也和官家说的一般无二,四元状元孟宗献在毫州沽月上的沽月楼中,确实被咱们的大宋雏凤给气晕了。
按说,汤思退看完之后是要将谍报传阅的,不过他却将谍报合上,坦然说道:“李奉礼郎在沽月山中,面对金国孟宗献、曹璨、蔡珪、移剌道、刘仲洙等诸多士大夫和士子,以傲世之姿力折四元状元之威,兹是扬我大宋读书人之威,着实是大功一件,臣以为,应奖赏其敏智、勇慧,以激扬我大宋读书人的士气!”
这风头转得之快……
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人再敢小觑那个区区的奉礼郎。
汤相公话里的人,除去刘仲洙是大定三年的进士,如今只是个小官,其余人哪个是善与之辈,孟宗献不说,曹璨可是正儿八经的三国曹魏后人,也是如今毫州门阀曹族的老族长,蔡珪虽然只是潍州刺史,但其大才注定将来要权倾燕京朝堂。
移剌道,礼部郎中,再前进一步,必然升任礼部侍郎然后礼部尚书,其才不比咱们大宋的六部尚书差。
李凤梧在这么多人中还气晕了孟宗献,说句武将的话来说,这和千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有何差别?
那些参了李凤梧一本的人默默的退回站列中,再无人说话。
赵昚心里笑了笑,汤思退这货反应着实敏捷,知道朕拿出谍报,那就是绝然不会处罚李凤梧,便立即调转风头,转而为李凤梧请功,瞬间将他自己从这一场朝堂辩论中摘了出来。
本来不打算恩赏李凤梧,是怕他风头过盛成为众矢之的,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自己若是不恩赏一下这位大宋雏凤,只怕传出去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无奈,思忖片刻,只得高声道:“奉礼郎李凤梧出使金国,略有小功,宿州、毫州两辱敌国儒士,实涨我大宋读书人颜面,赐封承事郎,免试入太学上舍生。”
历朝以来,太学都属于中央官学。
北宋宋神宗赵顼扩建太学,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舍生考试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中等者直接参加蓼试,下等者直接参加省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李凤梧就不需要参加明年的春闱了。
太学入仕也有局限性。
况且赵昚将他从从八品的奉礼郎升到了正八品的承事郎,也只是个文散官。(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叫苦的庆王
没几个人知晓,赵昚对出使金国三人恩赏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卢仲贤、赵云兆都升职了,尤其是卢仲贤,集英殿修撰,接下来很可能就要出任地方担任实权的地方长官,赵云兆也从鸿胪寺那个泥潭中爬了出来。
唯独对李凤梧的奖励相当的差。
若不是有人参了李凤梧一本,恐怕李凤梧连恩赏都捞不到,就算如此,也只是从从八品到正八品,这也算晋升?
唯独的好处就是免试入太学,还是上舍生。
只是如今的太学……着实有些寒碜啊,也不知官家是怎么想的,若真是恩裳,让李凤梧进入国子学不更好么,怎的却送去了寒碜的太学中。
今时的太学,是以前临安知府王炎将岳飞在临安的府邸改建而成,如今在太学之中,那句“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的说法极其盛行。
从侧面说出了当今太学的窘状。
李凤梧在临安呆的不久,并不知晓各种曲折,反正皇帝老儿恩赏的,进入太学和当初进入文宣王庙差不多,都是走过场读书而已。
十月,已是初冬。
夜色黑的很早。
李凤梧在梧桐公社的听雪院书房中看书,头还有些微疼。
因初回到临安,上午刚才大内出来,就见舅舅周清丰一家子守在梧桐公社,周清丰甚至已在临安最为知名的民营酒楼之一的花月楼订好了雅间。
美其名曰,庆祝咱家小官人高升。
对此李凤梧只能表示无奈,从八品到正八品,这也叫升官么……别看自己今日在朝堂上春风得意,连六部侍郎都不放在眼里,可真要落实到生活中来,随便哪个侍郎都能拿捏死自己。
见到舅舅周清丰一家人对待自己的真诚,再想想是同样没有血缘关系的张杓,李凤梧感叹万千,也不知道叔公这儿子哪根筋不对。竟要为难自己。
舅舅一家极其热情,李凤梧于是喝了个微醉,直到傍晚时分才清醒过来,只是脑袋还有点涨疼。显是醉酒后遗症。
清醒过来的李凤梧发现自己无事可干。
而且李凤梧明白了一件事:直到春闱,自己除了看书,便再也没事可干。
这让李家小官人好不蛋疼。
于是李凤梧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不试着搞一部大宋的新华字典?
提前个几百年把汉语拼音搞出来?
不过这个念想只在脑海里存留了不到一分钟,李家小官人就放弃了。搞一部新华字典那真不是小工程,一个人的话没有个三五七年就甭想有成就。
隐约记得那一世的记忆里看了一本穿越历史书,书中主角似乎讨了苏仙的妹纸苏小妹为妻,然后交给苏小妹方法后让她将字典编纂了出来。
这倒是个可以借鉴的方法,可惜浅墨貌似没有苏小妹之才,李凤梧也不忍心让浅墨经年埋首于书堆之中虚度了韶华……心中却又猛然想到一个人。
被杨迈买到府上的吴陌桑,这女子就是和李清照齐名的吴淑姬,等她成长起来,以她的才华应该能够做到吧?
李凤梧心里活络了,要不找个机会。看杨迈是否愿意让吴淑姬到临安来?
这个想法一旦滋生,就让李凤梧有些控制不住。
作为拥有两世记忆的人来说,太了解汉语拼音对读书的重要性了,如今大宋的《广韵》根本不能和之相提并论。
况且李凤梧知晓,一旦自己编纂出一本字典,借由官家之手推行天下,那一天的自己,必将成为不输理学大家朱熹的旷世大儒!
甚至可能成为超越苏仙的大宋大儒。
李凤梧想了许多。
可终究改变不了此刻找不到事情做的窘状,而李巨鹿这货出去关扑回来,也显得有点无所事事。在书房里和小官人大眼瞪小眼。
李凤梧咂咂嘴,“要不咱们回建康,把你和淑臻的婚事办了?”
李巨鹿大喜,“甚好啊!”
“临安就这么无聊。让你这位大宋雏凤如坐针毡?连太学都不愿意去了?”门外响起爽朗的声音,旋即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此时夜色已深沉,因有主子吩咐,听雪院中并无下人,是以此人出现在这里,应该不会有任何人发现。
李凤梧苦笑道:“什么风把咱们的庆王殿下吹来了。”
来人正是赵恺。
那个身手极高。连李巨鹿都生出警惕之心的护卫依然忠心耿耿的跟在后面,事实上如果没有他,赵恺也进不了听雪院。
为了不被人发现,这名护卫率先进来,手起刀落,手刀一通挥舞,将梧桐公社诸多在房间里休憩的人砍晕。
就是已经睡着的人也未能幸免于难。
赵恺自顾自坐下,仿佛朋友相见般随和,示意李凤梧和李巨鹿两兄弟免礼,这才笑道:“当然是北风,你倒是去金国潇洒了一段日子,可苦了我。”
李凤梧顿时觉得自己冤枉到了极点,“且不说去出使金国不是潇洒,我说殿下你在临安享受着秋风爽凉,哪来的辛苦可言。”
赵恺今儿个就是邀功来的,哪会被李家小官人拿捏住,瞪眼道:“你以为你出使这段时间,我那两个兄弟就没使手段?要不是我,你能四肢健全的回到临安?”
李凤梧这才恍然,“我就说怎么出使期间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原来是我李凤梧有贵人相助啊。”
赵恺乐了,“那你怎么报答我?”
李凤梧岔过话题,问道:“他们都使了些什么手段?”
见李凤梧岔开自己的话题,赵恺略略有些失落,不过并没有表现在脸上,而是认真的回答李凤梧:“话说我那两兄弟对你还真是恨之入骨,仅是你出使金国期间,被他俩派出临安,准备在金国境内取你性命的刺客就有七人,甚至还动过让边军和使团冲突,混乱中取你性命的计划。”
顿了一顿,赵恺不无得意,“当然,在我夙夜不寐周密计划详细安排,只差没有呕心沥血的辛苦努力下都流产了,为此我感觉自己好像老了十岁,这段日子是真苦啊,真怕一不小心,咱们的大宋雏凤就死于非命了。”
虽然邓王和恭王深受父皇喜爱,但我赵恺好歹也是庆王,也是一位节度使,别拿我庆王不当皇子看啊,好歹也有点自己的势力。(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太学
李凤梧沉默了许久,才道:“使团是从安丰军辖境内进入的金国边境,邓王和恭王的刺客原本是打算在哪里下手?”
有些怀疑,应喜河那个刺客难道是庆王或恭王的人?
赵恺好整以暇,“他们原本是计划在宿州城外,不过在进入江淮地区就被消失了。”
李凤梧松了口气,还好,如果知晓邓王或恭王和完颜永中勾结,那才是大宋的悲哀,“让边军设法和使团冲突,也被我家叔公处置了吧?”
赵恺哈哈一笑,“此等小事,那值得张相公出马,薛岭薛统领足以。”
李凤梧心中一跳,想起了那日去见张浚,看见赵恺身后的护卫也去见了张浚,难道……沉吟了一阵轻声问道:“薛统领和我家叔公是支持你的?”
赵恺笑了笑,没有回答。
李凤梧也没继续问,许久才道:“恐怕有些事情要让你失望。”
赵恺愕然,“怎么了?”
李凤梧指了指天,“你家老头子春秋鼎盛,就算你有心化龙,也需要等上一二十载如上皇那般,我自认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