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染疫后,只需通过接触就可将瘟疫传给人类。
还在西汉时期,当汉武帝对匈奴人发动军事进攻时,“匈奴闻汉军来,使巫埋羊牛,于汉军所出诸道及水源上,以诅汉军”。结果,汉军触及、食用或饮用过设置牛羊尸体的水源后,就发生了瘟疫,使军队丧失战斗力。甚至有人分析,当时著名的军事统帅霍去病,在远征匈奴大获全胜后,年仅二十四岁就病死了,其原因恐怕就是因为他的军队曾食用过匈奴人遗留的牛羊。匈奴人的这种手段,称得上人类历史记载最早的“生化武器”。
后来,一些游牧部落便模仿匈奴人的手段与汉王朝对抗。据《资治通鉴》记载,东汉桓帝延熹五年春三月,当皇甫规讨伐羌人时,就曾出现“军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的现象。
按照刚刚颁发的防疫法案,冒死返回南面送信的探员不可以越过隔离带进入自己的家园,他们在传回情报之后,只能按照隔离带这边的同僚指引,前往白山城以北的一处观察区生活一段时日,在确定他们身上并未感染疫病之后,才能进入白山城。
旱灾尚未过去,一场令人闻之色变的瘟疫又在北方爆发,刘和只觉得心中无比的郁闷和烦躁,却不知道向谁诉说。
正文 第四九一章 神医与医圣
当东海糜家的海船稳稳地停靠在灅水岸边时,生平第一次走海路的张机在两名侍卫的小心搀扶下,终于踏上了蓟城的土地。
码头上,刘和居中而立,在他的右侧站着华佗,左侧站着幽州牧刘惠。三人看见张机下船,便快走几步迎了上去。
“敢问来者可是南阳张老?小子刘和见礼了!”
“南阳粗鄙之人,怎敢劳动大将军亲来码头相迎!”
刘和接住张机,然后向他介绍身边的华佗:“这位便是华老,馨名远播黄河南北两岸,他可是早就盼着您来北方呢!”
华佗比张机略长几岁,但因为一直坚持练习五禽戏,所以看上去竟然比张机还要年轻几分。此时华佗的名声要比张机响亮,因为张机还没有开始着手撰写著名的《伤寒杂病论》,张机的医圣之命是在他死后才被后人所封,而华佗活着的时候便被人们称呼为神医。
同为医者,张机在南方这些年听到的关于华佗的传说不知有多少,此时能够在幽州见到华佗本人,张机心中涌动着切磋交流的强烈愿望,却没有多少比试较量的名利心思。
“末学后进张仲景,见过华神医!”
“仲景兄这是要折杀华某呀!医之一道,博大精深,吾辈不过是窥得门径而入,怎敢妄以称神!”
张机谦逊随和,华佗性情豁达,神医与医圣在蓟城的初次见面显得亲切和睦,倒是省了刘和多费口舌要将这两位杏林宗师往一起撮合。
宽大舒适的马车中,刘和与华佗、张机和刘惠等人同乘一车。马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道路右侧,靠在右侧车窗而坐的张机可以透过薄薄的窗纱望见车外道路两旁的景色。
灅水这处码头被营建了多年,是蓟城货物从陆路登船运往南方的重要集散之地,距离码头不远处便是连成一片的手工业作坊区。从码头这里前往老城区,需要穿过整个工业园区,张机在沿路看见了许多高高耸立的吊塔和滑轮,他对这些新生事物充满好奇,便不停地出声询问打听。刘和在几人当中虽然身份最尊,但年纪最小,本着尊老的态度,刘和便为张机充当解说员,一路讲解着进了内城。
晚上刘和在公子府中设宴为张机接风,蓟城有头脸的人物悉数到场,这让张机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张机虽然不喜欢官场上的迎来送往,但夜里前来为他接风的宾客们言语之中却不是说些官场上的客套话,而是非常认真地谈论着最近在北方开始传播起来的瘟疫,这种务实严肃的氛围,虽然影响了酒宴的热烈程度,却让张机直接感受到了北方官场与南方官场的不同。
宴会结束之后,华佗陪着张机住进刘和特意为他在蓟城准备的宅院,这处宅子虽然占地不广,但却紧邻着华佗的住处,距离幽燕书院和燕京大学也不太远,很适合张机这样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却喜欢幽静的学者。宅子里面只有两个年纪十五六岁的伶俐书童,还有一位马夫,一位厨娘。至于护卫之类,则根本不用安排,因为整个这一大片街巷都处于最严密的防护之下,外人想要进来,只比登天还难。
华佗将张机送到地方之后,便告辞说道:“仲景兄,今日你先好好休息一夜,明晨我来接你,咱们去燕京大学和幽燕书院仔细转一圈。”
张机整个人还沉浸在这一天来各种的新奇见闻之中,却听书童在耳旁提醒说道:“先生,沐浴的热水已经打好了,就在后院的卫生间内,您需要侍浴么?”
厨娘也跟着问道:“先生,明天早上的饭食,您想吃点什么?蓟城这边的早点有豆汁、小米粥、麦片粥、卤牛肉、凉拌苋菜、水煮鸡蛋、羊奶茶……”
只是几句简单的问话,却一下子让张机有了回家的温馨感觉。他知道这些肯定都是刘和的安排,难得这位大将军的心思竟然这般的细致。
张机沐浴过后,一时尚无困意,便信步走进书房之中。整洁干净的书房内,点着安神的檀香,一套极富刘氏特色的家具高低错落摆放的很有韵味。张机缓缓坐进舒适的官帽椅中,看到宽大的书桌一端整齐地码放着一叠印有密密麻麻黑色方块字的纸页,便拿起了最上边的一张。
“大汉时报,防疫专刊。”张机口中默念,然后便再也舍不得将报纸放下,直到他将《大汉时报》自创刊以来的各期报纸都浏览一遍,这才意犹未尽地将后背靠上了椅背。
“大将军,真乃天纵之才也!当此危机四起的乱世,大汉能有大将军力挽将倾,何其幸哉。”张机轻声自语,然后就这么靠在椅中沉沉地睡了过去。
书房外,一直不曾入睡的两个书童听到屋内传出轻微的鼾声,便轻手轻脚地走开。
“陈枫,你说我们要不要给张先生盖一层毯子,他这么睡着了容易着凉。”
“再等一会吧,先让张先生坐着睡会,等他的困劲过了,还是要喊他去卧室入睡。”
第二日上午巳时,华佗乘车而来,已经恢复了精神的张机欣然出行,想要看看蓟城内的繁华。
马车穿街过弄,不一会到了燕京大学的正门外。负责看守校门的卫兵伸出手臂拦下马车,华佗从怀里掏出一块纯金牌子,从车窗内递给卫兵。卫兵见到这块代表着身份的牌子之后,立即立整向华佗行礼,然后提起栏杆放华佗的马车进入校门。
“燕京大学现在有五千学子就读,学校的管理极为严格,平时严禁不相干的人进出,只有周末的时候,才会对外开放,让前来参观的人到摘星楼、击剑馆、蹴鞠场等公众场馆参观。”华佗耐心地为张机介绍,直到马车来到了医学院的门口。
“张兄,今日我先领你参观医学院。实不相瞒,我还兼任着医学院祭酒的职务,几个不成器的徒弟,也在院里担任了教授的职事。”
“呵呵,华兄却是自谦了。放眼整个大汉,哪里还能有这么好的学医之处,大将军让你出任医学院的山长,足以证明华兄的才能和威望。”
华佗带着张机先到医学院的教学区转了一圈,里面有不少班级内正在上课,张机站在窗外听了一会,然后默默地冲着华佗点头。华佗又带张机到实验区参观,一进实验楼的正门,便见楼底的大屏风上写着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严谨、求真、博学、创新”。
“这是太傅的亲笔题字,也是我们医学院的院训。”华佗一脸自豪地向张机介绍说道。
“张兄,接下来你要看到的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无论有任何想法,等我们参观完了,再进行讨论,不知可否?”华佗开始给张机打预防针。
张机点头,表示自己不会破坏了实验楼严肃安静的氛围。
华佗于是带着张机走到一处门口挂着“标本室”字样的房间外,然后轻轻推门,示意张机入内参观。张机看华佗如此神秘,心里觉得未免有点故弄玄虚,他一脸自信地迈步走了进去。然后,猛地收住了脚步,整个人都像被定住了一般。
在张机面前两步处有两具完整的骷髅,其中一具高大粗壮一些,另外一具则要矮小细弱一些。除了这两具完整的骷髅,往里面看去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格子,里面摆放着各种人体器官,也不知道用去了多少具尸体。
“张兄,这些人体标本,都是用死囚的尸体制作,其中有一半还是胡人的。”华佗不等张机询问,便赶紧向他解释。这个时代,讲的是死者为大,如此大规模地摆弄死者尸体,在常人看来绝对是一件难以容忍和理解的事情。
张机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神来,他问华佗:“为何要制作如此之多的标本?”
“这些标本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人体的构成,还能让他们看到人体脏器的内部联系,同时还锻炼了学生不怕接触死人尸体,对于今后他们从事的医疗救护事业很有帮助。医学院是大将军出钱创办起来的,这里培养出来的医士有一半都要进入军队服务,所以对外科手术方面的要求很高。”
“何为外科手术?”
“这是医学院对医道的新式划分,我们认为医术之道应有专精和分类,其中有外科、内科、妇科、儿科、传染科和心科等,这些具体的分科待会你都会看到。”
张机不愿意在死气沉沉的标本室内多呆,只是匆匆转了一圈,便往旁边的观察室走去。
“请问华兄,这观察室是作何用途?”
“张兄移步到这座观察台前来,你看这件仪器,我们叫它显微镜,这可是我们医学院的镇院之宝!显微镜的用途就是可以将我们眼睛无法看清的微小物体通过水晶片的放大,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底……”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当时的光学工匠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
17世纪中叶,英国的罗伯特?胡克和荷兰的列文虎克,都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665年前后,胡克在显微镜中加入粗动和微动调焦机构、照明系统和承载标本片的工作台。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
1673至1677年期间,列文?虎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九台保存至后世。胡克和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刘和既然能够用高纯度的水晶片制造出望远镜,也就能够捣鼓出一台古典光学显微镜。虽然放大的倍数有限,但对于一些形体较大的微生物,已经可以透过镜片进行观察。
正文 第四九二章 团队的巨大力量
燕京大学医学院,一个充满了现代主义色彩的名称,出自于刘和的手笔,虽然与这个时代的惯常称呼有些不同,但因为汉语言优越的传承性,所以就算放在大汉的天空下时,也不会让此时的人们觉得有多么的突兀和难以理解。
哪怕是从未听说过医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