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帝道:“我老了,而你做的很好。”
“父皇这时候才真心夸我,不觉得有点晚了?”
杨煜道:“太晚了。”
燕帝却不在意:“你以为我这样说是想求你放过我?你我都知道,这不可能。”
“因为如果我是你,我不会说这样多的话,如果一个人有必要死,那就不该放任他活的太长。”
杨煜道:“父皇教训的是。”
之后就是皇宫中冲天的大火。
杨煜脸上露出可惜的神色来:“他最后还是不肯让我杀他,他从来不会宠我。”
他身边的陈玄道:“一个父亲总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背上弑父的罪名的,无论原因为何。”
杨煜却是冷笑:“我父皇可不会在乎这个。”
“他在乎的是,就算我最后得了皇位,却也没能彻底赢他!”
不过他很快又笑的漂亮起来:“谢容做了皇帝,我很不开心,直到现在才稍微高兴了一点呢。”
陈玄决定不参与这个话题。
反正在这种事情上,就算是他其实也不太理解杨煜到底是何种脑回路。
陈玄只是说道:“昨晚派去抓太子的人,没有找到他。”
杨煜的脸色蓦然阴沉下来。
而另一边的卫然也同样阴沉着脸色,当然,心虚的不是旁人,是江岸青。
江岸青看着卫然,不由小声对罗峥嘀咕道:“那点点小事,他还在生气呀?”
罗峥嘴角一抽:“我觉得那不算小事。”
事实上卫然从出城起就开始生气了。
原因大概是江岸青带着他出城的时候,为了掩人耳目叫他扮作女子也就算了,居然在守卫盘问的时候说什么“这是我刚过门的妻子”!
你说妹妹行不行呀!
卫然顿时气成了河豚。
江岸青看着卫然,终究叹了口气:“你瞧,咱们还有正事要办,就算要跟我生气,等事情办完再说好不好?”
卫然斜着看他一眼,紧接着一扭头:“哼!”
江岸青扯了扯嘴角:“说新过门的妻子比说其他更不容易遭到详细盘问啊,何况,要说你是我什么亲戚,你一开口全是晋国口音,这还怎么圆?”
说是妻子倒还有借口忽悠呀。
卫然:“哼!”
江岸青深深地叹了口气:“行吧,不管怎么样,算是我的错,要不下回……让你说回来?”
“成交!”
卫然答应的无比痛快。
然而在一旁看着的罗峥却默然无语,他很想提醒卫然,这根本没有找回场子啊。
你又被他忽悠了知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缓慢而龟速的更新
第133章 第 133 章
江岸青回来的时候卫然没跟着他, 倒是罗峥跟着一起来了。
这时候已经是冬天的小尾巴。
苏明若见了江岸青还挺惊讶:“先生这会儿就回来了?我还以为先生要开春才能回来呢, 开春的路好走一些。”
算算江岸青的行程,先是绕道去燕国, 之后从燕国带着卫然等人回去中都, 之后又从中都赶来苏明若这里,可以说是一整个冬天全在奔波了。
对于燕国和晋国来说,冬日里路不好走, 江岸青却来回的折腾, 换了旁人恐怕早病了。
江岸青还好些,虽然确实瘦了不少,看着也一脸疲惫,但精神头不算差, 不像是病怏怏的样子。
可就算这样也该留江岸青在中都多休息几日呀。
江岸青看着苏明若笑道:“皇上有些担心你这里, 我也不放心, 也没心思再等,干脆就过来了, 这回其实还好, 路上不必乔装打扮,又是跟着军需队走的, 倒说不上太辛苦。”
苏明若道:“先生还不放心我呀, 我在这里守了一个冬天, 都扎下跟了,梁国也没能把我怎么样。”
江岸青问道:“邓灵彰呢?”
这个问题是苏明若没预料到的,她想了想才回答道:“邓灵彰早就不盯着我这一路啦, 他在和爹爹僵持,没听说最近有什么行动呀。”
江岸青唔了一声问:“英国公与邓灵彰僵持了这么久完全没有打?”
“小打小闹不算的话,就是没打。”
苏明若说完这话,见江岸青皱着眉头思索,不由也意识到了好像哪里不对:“爹爹……不是这样喜欢什么都不做的人吧。”
江岸青点点头:“所以我在想英国公会怎么动。”
苏明若这里的地图是每日都挂着的,虽说冬日里战事少有进展,但她还是每日挂着地图,时不时与钟书容等人一起讨论讨论,不过他们讨论的最多的也就是怎么拿下目前拦在眼前的徐怀,苏穆那里的事情倒是真的没考虑。
此时江岸青说了,苏明若也跟着思索起来。
可苏穆的想法他们谁也猜不透。
要说苏穆不甘心想要动一动吧,偏偏他那里看不出任何异常来,江岸青之前是跟着军需队走的,自然也知道苏穆那里的后勤一切正常,既没有突然多要东西,也没有突然少要东西。
很多时候从后勤就能看出战争的部署来。
毕竟无论对方怎样故布疑阵,有一点是很确定的,哪里集结了大量的物资,哪里就一定会发生大战。
这种宏观的判断基本不会出错。
因此江岸青才疑惑。
客观条件告诉他苏穆确实没动作,可思想上的判断又说苏穆不可能熬了一个冬天都没动作。
钟书容和罗峥一起进来的时候就看到苏明若和江岸青两人对着地图眉头紧锁。
钟书容不由笑道:“这是怎么了?”
苏明若摇摇头,一时想不通倒也不想了,只是看到罗峥的时候眼睛一亮:“阿峥长高了呀!”
她伸手比划一番:“上回你还没这么高呢。”
罗峥白嫩的小脸微红:“将军比上回也高了些。”
“长身体的时候嘛,好像都会高的。”
这么一说,苏明若又想起谢容了:“哎,也不知等我回去见着容儿他是不是也长高了,先生,容儿长高了吗?”
江岸青随意点点头:“高了。”
说完这话,他又盯着地图去了,好像不猜出苏穆的打算他就不能安心似的。
然而就在江岸青琢磨清楚苏穆的打算之前,上头先过来了一道通知,说苏穆年纪大了,坚守一整个冬天之后身体有些受不住,因此撤往二线休养,让朱治接替他,同时派了葛承英以为辅佐。
葛承英原是南阁的,曾经是苏明若的上司,他的本事苏明若倒是觉得很不错的,虽然远离一线有些时日,因此对战场有些生疏,但眼光和能力都是一流的,单纯作为理论辅佐,当个军师绰绰有余,朱治也是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晋国将领,这组合搭配算是非常保险了。
只不过因为这番调动,晋国的军队也不由要调整一下。
这自然是邓灵彰进攻的最好时机。
苏穆后撤,无论怎么说对于晋国的军队都是一种打击,毕竟朱治的名望远比不过苏穆,再加上军队布局的调整,这几乎是白送出的进攻时机。
即便邓灵彰清楚苏穆和朱治都不是会在这种时候粗心大意的人,但比起等朱治站稳脚跟稳定军心之后再打,邓灵彰依旧决定此时打。
因此就在这一年冬末,梁国主动进攻晋国,且从一开始就摆出了大军出击,一决胜负的气势。
邓灵彰确实抓住了一个好时机,在晋军混乱的时候给了晋军一次痛击,晋军几乎节节败退,最后甚至退到了龙脊山的边上,这一战几乎可将梁国丢失的大部分国土全部收回。
邓灵彰也不贪心,他知道朱治和苏穆都不是简单的对手,他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倒也罢了,一旦苏穆和朱治反应过来,他的轻敌冒进反而会成为自己的致命点。
龙望江就是朱治最好的屏障,足够他重整旗鼓了。
可就在邓灵彰做出决定的同时,却遭到突袭,突袭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传言已经退去后方的苏穆!
苏穆和朱治两人联手,直接将邓灵彰的八万大军切裂成三部分,并且打算逐个击破。
而邓灵彰本人则被围龙脊山。
战场上的突变让梁国整个懵逼了,但此时最紧张的人却不是梁帝,而是苏穆和朱治。
邓灵彰虽然被围,但邓灵彰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他们的兵马比之邓灵彰不过多出数万。
兵法上说,十则围之,是指如果兵力是对方的十倍,那么就围困对方,可苏穆和朱治此时的兵力远不到如此充沛的程度,邓灵彰之外范玉泉那里还有五万人马,如果此时范玉泉来救,反而能够与邓灵彰一起对苏穆和朱治形成夹击之势。
范玉泉当然赶过来了。
他清楚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只要他赶到及时,邓灵彰的部队就还有一战之力,若是等苏穆和朱治将邓灵彰熬的半死了,他就算赶到结果如何也不好说。
为了驰援邓灵彰,范玉泉几乎要将士们除了兵器和必要的口粮之外,将所有的辎重全部丢下,只为了速度能够更快一点。
他这一点做对了,却也做错了。
就在范玉泉距离龙脊山已经不远的时候,却突然遭逢伏击。
这伏击打的不是范玉泉的前方,而是范玉泉的后方。
前头已经有数万人走过去的路后头的人自然不会再戒备,可惜范玉泉赶路太急就难以对周边进行全面的戒备,因此实际上他们的警备范围很小,这就造成了他们无法发现提前远远地埋伏起来的敌人。
前面的三万多人是很安全的过去了,但后头的一万多人却一个不剩。
五万人的规模想要行军自然不是全部集结在一处的,而是分了好几个部分,前头的部队和最后的部队之间可能差了一两天,甚至好几天的路程,范玉泉自然是作为先头部队在前领路,当他接到后方遇袭的时候,整个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
“这怎么可能!”
他之前的数万人都走过来了啊!
而且,有能力一口吞下他后方一万多人的队伍就证明对方的兵力也绝不会少于这个数字。
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
范玉泉不信对方是刚刚赶到的。
从时间上来算,如果对方是刚刚赶到,那么埋伏他的先头部队才是最好的选择,埋伏后方只能说对方好几天之前就在那里了。
不,不对。
之前邓灵彰追着朱治打,如果那个时候这支队伍还在前方的话,他们应该参与龙脊山的围困才对,或者说,那样才是最划算的做法。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只能说对方埋伏的更早。
这个想法让范玉泉的脸色蓦然难看起来。
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他绝不愿意看到的可能。
如果这支队伍在邓灵彰路过这里追击朱治的时候就已经在了呢?
他么没有选择帮助朱治,也没有选择去参与龙脊山的围困,而是依旧埋伏在这里,在这里悉心做着一切准备,准备一击必杀,不动则已,一动则将他的一万多将士在一天之内吞下,令范玉泉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对方从一开始就是冲着他来的!
范玉泉想到这个脸上几乎血色褪尽。
这只能说明给他下套的人不是这个埋伏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