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 >

第11章

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第11章

小说: 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穆干脆的把之前的事情说了,半点不担心因为嘲讽五皇子而得罪皇帝。
  建武帝果然没跟他计较这个,只是他自己看着五皇子那眼巴巴的样子也觉得好笑,招手叫了身边的大太监唐德安过来:“去把朕的猎物给老五分一点,看着怪可怜的。”
  唐德安看了眼五皇子的样子,心里也是憋着笑,只是面上并不显露:“皇上的猎物可不少,您看就送昨儿刚处理好送来的那车獐子和狐狸如何?”
  建武帝想想又摇头道:“再把鹿肉拿十斤给他,另外朕记得还有一匹白狼?也给老五拿过去。”
  唐德安应了一声便退下了。
  很快,五皇子那里就收到了来自父亲‘爱的赏赐’。
  五皇子看着唐德安亲自叫人拉来的小车,感动的不得了:“父皇对我真好!”
  然而这消息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说五皇子东西不多,想要猎物,就连皇帝那里都给了赏赐。
  对此作出反应最快的是太子,听说了建武帝给五皇子赏赐的事情,太子立马让人从自己的猎物里分出一车来给五皇子送去。
  有了太子带头,很快,大家都开始表现起友爱兄弟的戏码了,就连谢容那里本来猎物就不多的,也给五皇子送了东西。
  苏明若看着前面来来回回的似乎十分热闹,问了人才知道是五皇子想要猎物了。
  她想了想就叫了元宝:“去帮我收拾一车猎物给老五送去。”
  元宝一愣:“县主?”
  你不是一直和五皇子关系不好吗!
  然而苏明若说了和建武帝差不多的话:“觉得他怪可怜的。”
  一个想要猎物偏偏箭术又不那么好的小可怜。
  元宝无奈,只好去后头安排收拾了一车出来让拉到五皇子那边去。
  苏明若的礼物送来的时候,五皇子根本不敢相信:“真的假的?该不是在骗我吧?那个臭丫头会给我送东西?”
  虽然他并不是真的特别想要猎物,但其他人送了他不好推辞也就手下了。
  可苏明若?
  五皇子才不信!
  可元宝说的特别认真:“我家县主听说殿下想要猎物,立马就让奴婢给您送来,奴婢原本也不信,可县主说,这些日子若不是有殿下,她猎不到那么多东西。”
  五皇子怀疑的看着她:“真的?”
  “奴婢哪敢欺骗殿下呢。”
  五皇子想想也对,这种明显的事情,元宝一个丫鬟是不敢乱说的。
  等元宝走了,五皇子看着那一车的猎物,仿佛十分感动:“其实,她也是个好人。”
  秋猎之后苏明若的生活再次回到寻常,这意味着她不能每天只管玩不念书了。
  苏家的男孩子年纪够了自然是要送去崇文馆学习的,但在那之前也不是不读书,基础教育还是要有的,而且这一点要求还挺严格。
  总不能去了崇文馆丢人吧?
  要知道,能进崇文馆的可不是什么‘非富即贵’四个字可以形容,应该说,只有‘贵’没有‘富’,毕竟五品以上官员及对应爵位家的孩子才能有资格进崇文馆,低了的,哪怕有钱也进不去。
  苏家虽说是武将人家,但学习也不能太差,否则也是很丢人的事情。
  不过这说的都是男孩子,女孩子那边就要放松一点。
  如苏明若和苏明秀这样的,每日只早上一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的课,内容也不会太深奥复杂,且多数为教导女子贤良淑德之类的书籍,另外就是琴棋书画一类的学着一点。
  苏明秀因为年纪大些,每日还另外多一样女红课。
  刚巧这次秋猎得了不少皮子,苏明秀干脆拿来练手。
  今天给老太太做个披肩明天给苏穆做个毛领之类的,就连苏明若都收到了一个暖手筒,再过段时间天气冷了就可以用上了。
  中间大红的缎面绣上几只圆滚滚的兔子,两边则以雪白的兔毛装饰起来,好看又保暖。
  苏明若收到了就十分喜欢:“看着这东西,都恨不得冬天一下子就到了呢!”
  苏明秀一笑:“你若是喜欢,这几日我再多给你做几个,到时候也好换着用。”
  她最近正是刻苦练习的时候,反正做其他的也是做,给苏明若做也是做,那不如多给妹妹做几件。
  不过说到这里,苏明秀又是一笑:“我只怕到了冬天你反倒看不上我的这点手艺了。”
  苏明若疑惑:“怎么会,姐姐做的多好看啊。”
  不得不说苏明秀确实心灵手巧,如今已经做的有模有样,即便是带出去也是拿得出手的。
  苏明秀道:“你呀,哪一年宫里的贵人们不念着你,不管是皇上还是贵妃娘娘,谁少过你的东西了?等宫里的赏赐下来,你还能看上我这粗丑的东西?”
  “宫里的是宫里的嘛,姐姐给我做的又不一样。”
  顾氏在旁边看着她们俩说话,这时候开口道:“行啦,既然明若喜欢,明秀给她做了就是了,左右这回家里不缺这些东西。”
  苏明若顿时志得意满。
  然而下一秒,顾氏又说道:“明若过了年也十二了,这也不算小了,虽说不像要求你姐姐那样要求你,可这些你也得认真学起来了,不能像以前那样糊弄。”
  苏明若闻言顿时垮了一张脸:“母亲,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耐烦做这些,而且,上次我拿了针,一个下午的功夫,手都要戳成筛子了。”
  她把双手伸到顾氏面前:“母亲怎么舍得我嘛。”
  小女孩的手细腻白皙,就连手背上的小肉窝都显得格外圆润可爱,谁能舍得让这双手上被针扎上几个口子呢。
  顾氏也是无奈:“哪家的女孩子不是这样过来的呢,偏你会撒娇。”
  苏明若眼巴巴的看着她:“母亲疼我嘛。”
  顾氏忍不住戳了她脑袋一下:“你啊,当初学射箭的时候手上青青红红的,我看着都掉眼泪,叫你不要学了,你偏要学,这时候却连个针线都拿不起了?”
  知道自己的小把戏被戳穿,苏明若吐了吐舌头狡辩道:“苏家是靠着军功起家,我射箭练的好,也是给家里长脸嘛,再说了功夫要是不好就得受人欺负。”
  说起这个,她想起五皇子来:“老五就是,功夫太差,每次都输给我,羞不羞呀!”
  顾氏却只觉得头疼:“行了行了,我是说不过你,等会儿还是叫老太太说你几句你才能听。”
  苏明若才不在意,能糊弄一时是一时嘛。
  再说了,她拿上针就扎手,这也不是假话呀。
  天知道那么细细小小的东西该怎么摆弄。
  等到天气冷起来的时候,苏明若开开心心的用起了苏明秀给她做的披风围脖暖手筒之类的东西,骄傲的不得了。
  今冬谁见了苏家的姑娘都得夸几句穿的真好看。
  倒不是苏明秀给全家做了衣裳,而是她学针线的时候,发现钟书容也很擅长这个,钟书容因为给父母守孝,轻易不出自己的院子,从来都只安静的一个人待着。
  不过她的针线活儿是真的好,且梁国那边风格与晋国不同,苏明秀还学了不少新技法,刚巧钟书容平日里无事也给画几个花样子,都是梁国那边的风格,在晋国显得十分少见,顿时叫人耳目一新。
  甚至就连顾氏犯愁的苏明若‘不上进’的事情,钟书容都帮她解决了。
  在漂亮小姐姐的带领下,苏明若在冬日里已经可以给荷包绣几个简单的花纹了。
  这可算是叫顾氏松了口气。
  对于顾氏来说,她最怕的不是苏明秀不好,而是苏明若不好。
  若是把苏明若教的‘不学无术’的样子,人家指不定在背后怎么说她这个继母暗藏祸心呢。
  如今苏明若能上进点,顾氏可算是把各路菩萨都谢了一遍。
  当然,另一方面,她和钟书容的关系也稍微亲近了一些。
  就就在这时候,宫里传出旨意来,叫苏明若进宫小住几天。
  苏明若听到这消息当然高兴,进宫就没那么严格了,不必日日读书,更不必学什么针线了,只管玩就好。
  然而淑妃不高兴。
  淑妃把苏明若要来的消息告诉五皇子,本意是想要说她这回一定要让苏明若也丢脸一回,哪知道她儿子压根不配合。
  五皇子一脸正气:“母亲,其实苏县主是个好人啊。”
  淑妃:“……”
  这一定是个假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心疼淑妃好了2333333333
  PS:这几天好几个姑娘说第一章没法看
  可我后台显示这一章是正常的呀,奇怪
  难道是JJ的新抽法?


第 12 章

    苏明若是经常进宫小住的,因此苏家上下对这事都很淡定,就连准备的时候都没什么紧张感,只按照惯例收拾点东西就是了。
  苏明若到的时候,谢容才刚从荣贵妃那里出来。
  因为苏明若的关系,荣贵妃对他也时常照应一点,谢容当然不会表现的无动于衷,因此他时不时也往荣贵妃这里走动,既不过分频繁,但也不显得冷淡。
  这果然让他在宫中的地位不同了。
  只不过谢容并没有发展什么更进一步的关系。
  要说起来,荣贵妃没儿子,谢容没母亲,他们刚好可以互惠互利,谢容可以依靠荣贵妃上位,而荣贵妃晚年也有个儿子依靠。
  但显然荣贵妃没这个打算。
  对于后宫其他年长又无子的妃嫔来说,有个儿子送上门是天大的好事,必然要尽心尽力的帮他,可对于荣贵妃来说,没儿子才是最好的。
  她后半辈子不管是不是得宠,都没人能欺负她,只要自己不犯蠢把自己坑了,荣贵妃就算什么都不争,后半辈子照样荣华富贵地位尊崇。
  谁让人家不仅自己是贵妃,还有个好娘家呢?
  甭管哪个皇帝在位,只要苏家还握着兵权,谁又能对荣贵妃不敬呢?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就算建武帝立刻死了,太子登基,他也照样得把荣贵妃好好的供着。
  最重要的是,没儿子就没威胁,皇后与荣贵妃向来相处和睦,建武帝对苏家对荣贵妃宠信非常,这都是因为荣贵妃没儿子。
  毕竟以苏家的权势,若是荣贵妃有儿子又得到他们的支持,太子的位置可就不稳当了。
  当然,荣贵妃也不是真的无依无靠,她至少还有三公主。
  其他公主不少都是远嫁,虽说嫁的都是侯门王公,可实际上并无卵用,因为她们多数是嫁去其他国家了。
  三公主嫁的却是安陵崔家嫡长子崔道源。
  崔道源比起其他公主嫁的王侯看起来是差了,可实际上荣贵妃却对这门亲事满意的很。
  这就要从安陵崔家说起了。
  安陵崔家原本不在安陵,晋惠帝正隆四年,当时正是晋梁玉川之战爆发的第五年。
  玉川之战号称晋国的崛起之战,这一战之后,晋国算是终于从一个小国成长为不容忽视的大国。
  梁国的败落也因此而起。
  当时崔家是梁国最大的三个世家之一,不过崔家主要是在经学教育等方面表现突出,历代出了不知多少个名士大儒,而玉川之战的战后谈判就是由崔家当时的族长崔彦主持的。
  因为梁国落败自此而始,因此后来崔彦受到了梁国国内相当大的压力,最后自杀身亡,崔家也遭受了相当多的打压迫害。
  这时候当时还在担任晋惠帝大学士的董全向惠帝提出了一个‘拯救大儒崔家’的计划。
  晋惠帝一开始是拒绝的。
  可董全问他:“难道皇上觉得玉川之败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