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698章

清末英雄-第698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我们还是缓和几年再开战为好,最少要等到德俄开战之后,免除后顾之忧才能动手。竟成。我们的底子毕竟是太薄了啊,这样干实在是太冒险了。”

“这个基本很难。”杨锐看着杜亚泉道:“看了情报局给我的情报,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英日很有可能会先发制人,在短时间内把我们解决的打算。我们和德国并未结盟,一旦协约国对我们宣战。德国即便是愿意,也没有理由马上开战。这也就是说,战争的决定权并不完全是在我们手里。再则,任何一种新武器,刚出现的时候总是能收到极大的效果,等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那么应对办法也就出现了,我们重视飞机和战车,洋人也会重视飞机和战车,真要几年之后他们熟悉这两种武器了,那效果就不一样了,任何武器都是有实效性的。

最后还有一个国际形势,现在欧洲有德国,英法不敢全力东侵,就是海军参战也只能是派少量舰艇前来。可等个几年待欧洲战事结束,已无后顾之忧的英法必定将全力向东,那时候局面和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要是德国胜了呢?那我们不是可以打落水狗吗?”杜亚泉细细听闻杨锐的回答,发现有几次破绽,“还有即使武器有时效性,欧洲大战日本并不参与,欧洲开战我们也开战,这就不会影响武器有效性了吧?而且这样做可以完全杜绝俄国这个后顾之忧,这样我们就不要面对两国大军。”

杜亚泉的反问直中要害,其实杨锐很多时候也会想,自己给德国提供了这么多技术,要是德国胜利了,那是不是几年之后再开战更好?毕竟那个时候英法是战败国,且血战之后也无力干涉。虽然如此想,但他还是感觉德国必败,其中的关键就是美国必定帮助英法。

而对大家的另外一个担心,即德国会坐山观虎斗,杨锐觉得有这样的可能,但这样的可能性很小,所有的征兆都表明德国将在明年年中做好一切战争准备。俄军主力东调,威廉再二也会趁机动手,因为一旦东亚战争结束,那欧洲的局势又将回归从前,这对德国是很不利的。至于等一战开始之后再开战,杨锐也想这样,但他更认为中日战争今年就会爆发。毕竟自己知道德国在备战,英法俄也知道德国在备战,乘着德国备战未完,乘此空挡解决中国这个亲德国家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理了理思路,杨锐点烟之后再道:“万历计划的内容我已经说了,而启动时间按计划是明年年初,因为按照情报那个时候德国已经完全做好了战争准备。秋帆说我们可以等欧洲开打之后再对日宣战。这样确实是没有俄国这个后顾之忧,但我感觉这没有可能。

我们知道德国还要八个月才能准备好战争,英法俄几国必定也知道,注意!这也是我判断俄国不会和日本联合的原因。因为西伯利亚大铁路调兵就要三个月,调回去也要三个月,期间根本没有作战时间,俄国人会这么做吗?

英美之间虽有矛盾,但两国金融势力纠缠不止。一但欧洲开战,美国必定会被英国拉下水。到时候英法借美国人几十亿,美国不打也只有跟着下场,所以我判断德国不管怎么打都必败无疑。除非,除非他能两年内占领法国,可占领法国又如何?海军不如英国,即便占领法国,英国也还会继续作战而不是讲和,不能让欧洲处于一个强家的领导之下,这是英国几百年来的基本原则。只要英国还在继续作战。那美国就会下场,最终的结果还是不能撼动英国的殖民体系。

而且一旦英国和美国走近,那美日矛盾就会缓和,远东也会从英日主导,变为英美主导,我们唯有在英日主导远东的时候才能对日大胜,一旦日本被美国取而代之,那局势又不一样了,特别是我们的商船要通过菲律宾对外贸易,可以说美国卡住我们的喉咙。

对于我们来说。最有利的局势就是德国牵制英法俄,而远东又是由英日主导,美国被他们排斥在远东之外。这个时候,列强在远东殖民体系真正的支柱只有日本。一旦我们将这个支柱推倒,那远东的势力格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锐显然有些激动了,他语速极快,除了谢缵泰之外,其他几人都没有跟上他的节奏,不过他最终意思杜亚泉还是听懂了。那就是乘着美国支持、英法俄无法东顾的有利时机打倒日本,颠覆之前奠定的东亚势力格局。他觉得杨锐的判断并无不妥,只是杨锐似乎认为即便自己对日本退让,英日等国也会抢先对中华开战,好在欧洲开战前彻底解决远东问题,真的是这样吗?

“重安先生,你怎么看?”杜亚泉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把这个事情抛向了谢缵泰,他是外交尚书,对国际形势要比在座的几人都了解。

“咳、咳…”谢缵泰一直在听杨锐讲,观点改变且深有所得,比如英美两国的金融纠葛就是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现在杜亚泉忽然问自己看法,他倒有些失措,沉稳了之后,他道:“如果真像竟成说的那般,英美两国金融势力纠缠甚深,那德国海军若不能打破英国海军的封锁,和美国人做出成生意,那美国到最后一定会参战的。而美国参战,那德国必败,战后我们要想再开战,就要深受英美牵制了。台湾离菲律宾太近,即使欧战前美国人乐意看到我们打击日本,我们也要许诺占领台湾之后允许美国海军驻扎,不然这件事情难以得到美国支持。

秋帆认为最好的开战时机是欧战开始之后或者结束之后,但这个不太可能。真要欧州开战,日本是不会开战的,毕竟他们知道我们陆军数量多于自己,海军占优但并不能获得实际战果,那时候协约各国都无力东顾,远东只有中美日三国,开战他一定吃亏。战前就不同了,日本会认为整个协约国都站在他那边,此时开战他会认为是四五个打一个。

欧洲开始后日本不敢挑起战争,那就只有我们挑起,可一旦这样,我们将难以获得美国舆论的支持,而美国舆论又在很大程度影响着美国国策,如果是日本主动挑起战争,那我们能很轻易获得美国的支持,光复台湾会很顺利,贸易通路也会得到美国针对性的保护。

竟成刚才说的太快,但他的意思我听清楚了。他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美国卷入欧洲、被英国拉拢前开战最好;而要想等欧战开始之后再对日开战,这很难,因为英日一定会提前动手。

还有一个东西我觉得竟成说太快忘记了,美国真要决心站在英法俄那一边,那一定会调解中日战争的,毕竟日本是英国的盟友,而英国又是协约国成员,我们打日本就是在打协约国。这样的话,我们就面临一个很难的选择:继续打,那我们就站在整个协约国以及美国的对立面,即便没有与德国结盟也会被认为暗中已经结盟了;而停战不打,那战后英法俄势力回归,就更没机会打了。

所以,欧战开始之后打,和欧州结束之后打,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两样。我不能判断欧战会打多久,要是像日俄一样,只打一年多就结束,那欧洲那边停了,我们这边都还没有结束,这种情况下台湾是一定拿不回来的;而要真如竟成说的欧洲那边将打个三四年,那英法俄不惧,可美国要我们停战怎么办?要知道所有油料都是美国提供的。在我看来,如果俄国不干涉,如果俄国干涉我们也不惧,那么最好的开战时间就是现在!两年之内光复朝鲜和台湾,那不管欧战什么时候结束,美国什么时候加入协约国,对我们都没影响了。”

谢缵泰说完,杨锐忽然很表扬他:你真是太有才了!战争必须在欧战开战前开始,在美国加入英法阵营后结束,不然加入英法阵营的美国,一定会干涉中日战争,至于欧战结束后开打那就更不要说了,英法美三国一定会把中国压下去。历史上英国不愿意日本占领山东,就是怕日本做大。日本都怕,中国何如?

“河南南阳不是有油田吗?现在还不能供油吗?”杜亚泉问道。

“还不能。”杨锐回道:“最少要到后年炼油厂才能建起来,一旦开战,美孚那帮人会打什么注意,那就不知道了。除了油料供给,一战的生意我们还要通过美国来做,美国真要是卡住我们,那事情会非常难办。对日一战,其实就看美国的立场,只要他有一点偏向协约国,那战争就很难打。也许……开战之后我要去一次美国,亲自向美国人示好,要不然……”杨锐说到此,对于自己有这么个卖萌讨好美国人的机会,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哀。

“竟成,我同意你的观点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如果德国不参战,我们能在陆地上硬拼日俄陆军,在海面上能力压英法舰队。参谋部真保证可以做到这一点?”谢缵泰问道。他虽然认为杨锐对国际形势、开战时机的把握是正确的,但有机会,更要有能力,他觉得杨锐描述的闪电战太过夸张了。

“一定能做到!”杨锐深知闪电战的威力,在俯冲轰炸机发明之前,他就对同时应对日俄两军很有信心,现在俯冲轰炸机出现,那就更有信心了。“面对闪电战,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无法抵挡,包括德军。这是…这本就是质的改变,不是单纯量的改变。想想吧,一个会喷火且刀枪不入的钢铁怪物,一架飞在天空,不断扫射地面还会扔炸弹的飞机,这将让堑壕里的士兵无处可藏。而且敌人一下子就冲到后面去了,军队最担心的就是后路被炒、物资断绝,要是我们选择在庄稼收割之后发动闪电战,那就是不打,饿都能把他们饿死。

至于海上,我们要保证的只是沪上到厦门这一段海路的安全,这只有一千公里,有八百架鱼雷机完全足够,攻占台湾要等欧洲开打之后再开始,前期船队护航的压力不大。再说,我们有多少船啊?海面上可都是洋人的船。要是能赚钱,他们自然会来。”(我的小说《清末英雄》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己卷第三十八章铁了心

一个刚成立不到三年的国家,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却要独自面对世界上四个强国,即便英法俄有德国在牵制,可这样中国就能对付了吗?蔡元培很是不信,他虽然没有出过洋,但外面的世界还是了解的。就在杨锐把闪电战说的天花乱坠的时候,他把那些看不出什么名堂的照片放下道:“竟成,重安,你们说的我都听懂了,就是说现在到欧洲开战前是我们打击日本的最好机会,可我就不明白了,像日本那样通过谈判废除不平等条约难道不行吗?或像美国那般不怎么打仗也变成了列强不行吗?为何我们就不能像日本美国那样复兴?

我可说明啊,真要日本人真的挑起,我一定支持开战,这几年军费这么高,我也理解。我就是不明白为何一定要现在打?欧洲开战后打,你们说不行;欧洲停战后打,你们也说不行。难道就不能欧洲停战十年之后、二十之后再打吗?为何非要卡在这几年呢?”

蔡元培纯粹是个外行,请其入常委会完全是迫不得已,毕竟他是错是对,杭州举义都是在他的指挥下发动的,国内、会内威望甚高。七年前他是一心想开战的,七年后他却不想打仗,真不知道这是成熟了,还是幼稚了。杨锐听完他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