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完结) >

第79章

顺明(完结)-第79章

小说: 顺明(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突然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是惊呆了,女孩跳进水中才是慌张起来,刚要张口喊救命就是灌了几口水,看来丝毫的水性也是不会,就那么沉下去。
    “还他x的傻什么,快给我下去救人!”
    反应过来的李孟冲着船上的人吆喝了一声,顿时五六个人就跳了下去,还有人拿着竹竿伸出去,等着人抓住。
    这边反应的颇为迅速,女孩很快就是被捞起来丢在甲板上,不过带着的那小帽却是出水的时候就掉落了,一头如瀑的黑发滑落下来,在河面上极为的显眼,女孩脸色青白,不过却还有知觉。
    好在天气寒冷,衣服都是穿的厚实了些,即便是湿透也不至于有什么尴尬,即便是这样,船工们把人救上来之后,还是忙不迭的闪开转头。
    李孟随手把自己的长袍解开披在了女孩的身上,挠着头盯着女孩说道:
    “小小年纪,你哪来这样的狠劲,也不怕淹死。”
    女孩干咳了一阵,又是吐出来些河水,有些虚弱却很坚决的说道:
    “我不回去,你要是再送我回去,我还要跳。”
    这依稀有些现代的所谓非主流的混帐劲头了,李孟还真不知道怎么对付,既然对方这么坚决的表达了留下的意思,多张嘴吃饭自己养得起,当下苦笑着问道:
    “你真不想回去?你父母家人怎么办,他们岂不是要急死。”
    女孩也不回答,只是在那里坚决的摇头。李孟点点头,站起身来,朗声说道:
    “开船吧,回家了!!”
    各船的人都是听到这句话,不管是盐丁还是船工,都是轰然答应,是啊。离开太久。要回家了。
    渡口那边虽然人不多,可有人跳河这动静闹得太大,很多人都是看了过来,更别说从河里被人捞起来的时候,那头乌黑的长发,这年头男人虽说也是长发,都是束发,有东西扎着捆着。进水绝对不会披散,这应该是个女孩子。
    很多人笑笑也就过去了,不过却也有几个人很是惊讶,比如说在渡口开收取靠岸费用地几个小吏帮闲,他们是最辛苦的人,每天必须起早贪黑的在渡口这边守着,要不然就收不到什么钱财。
    早晨船不多,几个人猫在屋子里避风。就等着外面的同伴买吃的回来,一人推门进来,笑着说道:
    “刚才码头上有个热闹,有个女孩被人用小艇放下来,看来准备上岸的。没想到那女孩居然是从船上跳下去了,这通折腾,只得是七手八脚又把女孩捞回去。”
    “老冯你一定是饱眼福了,好看吧!”
    “好看什么,离着远。衣服厚。要不是那头发,鬼知道是男是女。”
    几名小吏帮闲哄笑一阵。纷纷接过了食物,突然间有个人大叫了一声,周围的人都是怒视着他,还埋怨道:
    “喊什么啊,这烧饼差点掉了。”
    “你们记得一个多月前城内来人询问地那件事情吗?”着几名平日守在渡口的小吏帮闲,亡命的朝着开封城狂奔而去,满脸的兴奋之色。
    即墨县城附近的崂山上不光是有道观,还有土匪,或者是道士养的土匪,大明皇帝崇信道士的很多,道观地地位自然是跟着水涨船高,几个大观的主持都是在山下和即墨县有大量的田地和庄园。
    登州孔有德闹乱子的时候,这些名为道士实际上的土豪开始收拢流民残兵,或者是圈在自己土地上做农奴,或者养成私人的武装。
    即墨县和鳌山卫都是破落的不成样子,谁敢去管他们,这些道士在这附近自然是做起了土豪恶霸应该做的工作,欺男霸女,侵占田地,愈发地气焰嚣张,登州一带经过孔有德之乱之后,本就是亡命徒,破落户的众多,都是来投奔这些豪强,让这些道士们的势力变得更大,更加的没有王法。
    没有王法可以,没有盐法那就触碰了忌讳,利欲熏心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些道士看着私盐利大,准备自己在海边煮海熬盐了。
    跟即墨县贩卖私盐的盐贩子售卖,自然是满面笑容地把盐收下,道观这等本地豪强小盐贩子怎么得罪的起呢?
    所以十天后,崂山上最大的三清观就被人堵住了门口,虽说崂山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可山上有什么意思,那边一般都是建个小殿应付下,在临近县城和田地肥沃的地方才是本部所在。
    和那些地主大户地宅园没有啥差别,都是高墙大院,房屋栋栋。
    “观主,您快拿个主意,这么围着,饿都饿死了。”
    “观主,我领着人出去干他x地,咱好歹是做过把总的,这手下都是能打地辽兵和山东兵,还怕外面那些盐狗子,杀败了,这即墨一圈,就是观主你说的算了。”
    站在当中的一名老道士脸色煞白,和身上穿着的金光闪闪的道袍颇为的不相称,在那里颤声说道:
    “无量天尊,贫道向来清静无为,造福一方,怎么却遇到了这等凶恶之辈,朗朗乾坤,还有王法吗?”
    他皮肤白净隐隐现出油光,几绺长须飘洒胸前,还真是有几分仙风道骨,不过方才那话语要配合着他身后大宅院,还有这道士养在后宅的十几个婆娘,还有在附近田地上耕种,连饭都吃不饱的农奴来说,就更有说服力了。
    别看平时这道士说句话,连即墨县令都要琢磨琢磨,威风的紧,可今日却是慌了神,听着手下的人出去打的,还是求饶的在那里争论不休,不过那位说是要出去打的把总,改口风也是很快,看着众人的意思,马上顺应民心的来了一句:
    “这宅院观主也是经营多年,高墙深沟的,不如咱们就坚守几日,咱们有粮食,有水井,他们人吃马嚼的可经不起这么熬。,到时候撑不住退兵,观主再去官府告他们一状,这不更好。”
    这番话正和那名老道士的意思,顿时是连连的点头,开口说道:
    “这个法子好,这个法子好,马壮士你只要守住了这宅院,事后贫道出钱也给拉些人马,去官府捐个千总的头衔。”
    里面说的正高兴,在宅院高墙后面的那些打手家丁的头不敢抬起来,就听到外面有人大喊道:
    “里面的混帐东西,快些把院门打开,你们违禁贩卖私盐,巡检衙门今日过来,查缉私盐,罚没财物,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动了刀兵。“
    有那胆大的打手起身就要拿弓箭射那喊话的人,可怜这道士不过是地方上的地主,手上那里有什么像样的兵器,充其量是把猎弓,下面的喊话人也都是警醒,看着有人冒头,扭头骑马朝后面就跑,猎弓根本够不着。
    距离这宅院一百多步的地方,三百名盐丁在那边紧张的忙碌着,赵能骑在马上盯着不远处的宅院,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李孟离胶州几个月,因为赵能在盐丁队领头的人里面年纪最长,处事最稳重,所以留在胶州主持。
    不管是巡检衙门还有胶州守备营,在李孟的主持经营下,都有一套完整的规条在,相比于缺少了主事的人,就要崩坏的大明各个衙门和集体来说,李孟手下的这队人马可以相对正常的运转。
    李孟虽然离开,消息在山东也没有传开,各处的盐枭盐贩在盐丁士兵的威慑之下,根本不敢有什么异动。
    可总是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角色来触碰虎威,比如说算计着日子李孟差不多就要回来,却在即墨县那边传来消息,有人偷偷摸摸的在那里贩卖私盐,在山东境内作奸犯科的角色不少,可是和李孟这个系统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会去主动的替天行道,但是这在山东境内贩卖。而且还是在胶州附近,那可就是犯了忌讳。
    在即墨贩卖私盐的几个人自然都是李孟系统的下线,城外的三清观观主还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谁想到自己这边前脚过去,后脚就有人急忙忙的跑到胶州去报信。
    这件事情报到巡检衙门那边来,赵能倒是没有自己拿主意,而是把宁师爷等人找来商议,宁师爷做人做事都是很稳妥,只是指出来这一点。大凡领兵的将官,特别是李孟这等胸有城府之人,肯定是不喜欢别人擅动兵马,这可是大忌讳。
    赵能做人一直是小心翼翼,即便是在外面镇守路卡的时候,李孟所规定的每一项训练工作都是十足的做到,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违背。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类似演习
    更新时间:2008…12…19 9:48:13 本章字数:3176

    这次宁师爷说的很是诛心,不过却也是为了赵能好,以赵能这等谨慎小心的人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在思考了段时间之后,还是决定带兵去即墨查缉私盐,赵能想的相对深些,山东私盐秩序自从建立起来之后,还没有敢于出头有异动的,这次的苗头如果没有打掉,今后对下面的压制肯定有问题。
    私盐贩卖,目前还是养兵养人的命脉,这个道理即便是这些军户也是明白,赵能也不管别人的劝阻,带着三百盐丁去了即墨。
    两百七十步卒,三十马丁,拉出来从胶州到即墨,顿时是轰动地方,那些乡绅财主,地方豪强,手下也是有打手家丁,但是最多也就是拉出来几十人打架,拿着木棍,柴刀之类也算是兵器,能有把钢刀,长枪就了不得了。
    结果这边突然拉出来三百人,虽说人人都知道这兵名字叫胶州守备下辖的官兵,可大家更是清楚不过是原来盐丁的底子,除了那些真正和李孟系统有过深入交流的人之外,其余的人都以为不过是纠集了地痞流氓的队伍,然后花钱买了个守备的头衔罢了。
    那些不贩卖私盐的人虽说听到些传闻,可还是瞧不起,今天看到这队伍经过,一看才知道现在胶州地面上,说话管用的是谁,刀把子在谁手里,谁说话自然就管用。
    你看看这队列,这兵器,这精气神,前两年朝廷调大兵围剿孔有德的时候,大兵过境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朝廷的精锐之师,也没有眼前这些人地看起来森严有度,衣服虽然只有少部分人有甲胄,可兵器都是齐整,毫不破烂。
    结果这一队兵沿途行进,土豪乡绅纷纷慰问劳军,真是有些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味道,还有那乡绅豪强的子弟,看着这军容如此。也都是起了加入的念头。这倒让心中忐忑的赵能觉得有些宽慰。
    胶州到即墨,小小地方,既然是要打庄子,还是道观庄园,也真是有些土豪地主之类的派出子弟看热闹和跟着协助带路。
    这等僧道借着宗教的产业发家的快,可往往不是本地人,他们越嚣张,本地人自然是诸多不满。而且胶州守备营这个势力冒头,眼下看这个外表确实是不差,成色如何,还要看看。
    站在院墙不远处的赵能眯着眼睛看着对面的宅院,李孟地胶州营规模虽然不大,却有很完备地分享经验的体系,这也是李孟为了弥补自己的在这个时代的军事经验和体系的陌生和不了解而想到的方法。
    赵能看着这个宅院,自然就想到了师爷和文书讲述的关于马贼攻打夏庄的那些方法。对面这个宅院规模比起夏庄来自然是小得多,院墙也是矮些,不过按照这年头,大宅院和庄子地设置,也是挖着壕沟。正门也是吊桥的格局,墙头上都是站着打手和家丁,紧张的盯着外面。
    一名盐丁头目过来招呼了一声,赵能点点头,举起手朝前一挥。五名骑马的盐丁骑马朝着宅园门跑过去。手中都是把带着铁爪的绳索转圈的摇起来,“碰碰”连声响。有三个铁爪扣住了吊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