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完结) >

第125章

顺明(完结)-第125章

小说: 顺明(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军队步步败退。除了让使者拼命的去向明廷求援之外。没有任何的办法。
    大明朝廷,现在对朝鲜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崇祯九年的腊月十三。李孟乘坐的海船在灵山盐场附近地码头停靠,这次回来算是给胶州营的所有人一个惊喜,有些躁动的情绪终于是安静了下来。
    船只海上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不过南京和京师的快马加急速度却是快了许多,巡抚那边已经是派使者过来打过招呼,让李孟这边准备迎接传旨地钦差,李孟已经是由一名都司,升任分守莱州参将,从三品地品级。
    这等传旨的太监十分好打发,送些银子就是,胶州营这些人所担心地是传旨的太监到来,却见不到李孟,这可不好解释了。
    李孟回到胶州,最高兴的就是木云瑶,朱家郡主的身份敏感,虽说河南周王府那边已经是宣布郡主急病死掉,可不得不防,李孟离开之后,木云瑶就被严格的限制在她居住的宅院之中,不得外出。
    闷了这么长时间,对这女孩可真是种折磨,李孟回来,圈禁她的命令自然是失效,可高兴的去迎接李孟的时候,却见到了那两位被当作“临别礼物”送来的女孩,看见容貌不逊色于自己,风情甚至有所超过的两个女子,木云瑶的情绪瞬间就是晴转多云,看那两个女孩的穿着打扮,首饰丫鬟,都是上上的货色。
    可自己在胶州每日阅读邸报、塘报,分析消息,提供咨询,这么辛苦,伺候自己的却是那些军户的婆娘,粗手大脚的,虽说相处的不错,但这么一比较,就觉得心中很是不平衡起来。
    女孩的脾气有所收敛,可本质的东西没有变化,直接就过去找李孟去发小脾气,理由倒是很简单,去南京那么繁华的地方,也不带些礼物回来。
    不过这怨气很快就是消散了,消散的原因很简单,李孟虽有些尴尬,可还是一五一十的解释了这两个女人的来历,这个解释当然不会让木云瑶满意,消气的原因是李孟的反应,他只是知道一个女人是顾横波,可另外那个清丽女子叫什么名字什么来历,到了胶州他还是不知道。
    看刘迁所说的“烟花***之地”,想来是和顾横波差不多出身的女孩,想来这女孩当真可怜,刘迁那边拱手相送的时候,没有提起她们的名字,李孟这边居然也不关心姓什么叫什么。
    见到李孟如此不在意的模样,木云瑶所有的脾气都是化作乌有,重新变得高兴起来,原本感觉到的威胁感自然是消失。
    这边根本不当回事,他们却不知道南京城已经是炸翻了天,不,应该是整个江南的文坛都已经是炸开了。
    “无耻阉竖,行淫亵之举,至芳草凋零……”
    以上就是江南士林给李孟下的判断,秦淮河畔,烟花销金之地,可不光是玩女人讲情调的地方,也是士子文人聚集之地,而目前把持文官系统的东林清要们,大多都是出自江南士林,南直隶的苏松常三府。
    这顾横波在这些士人眼中,当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卖艺不卖身,南曲第一,种种的名头,让他们觉得顾横波也只有嫁给东林党中的才子名士,才算是不亏待了顾大家的美名。
    至于那有些想法,早就是有这个打算的钱谦益,龚鼎孳等大名士,更是口诛笔伐,称为道德败坏,阉党横行,隐有天启年之像云云。好在是复社的张溥刚拿了镇守太监刘福来的一大笔银子,拿人钱手段,不好张口,要不然声讨阉党的声势恐怕更要浩大。
    这些东林文人攻击的言辞颇有讲究,要是把争风吃醋之类的事情写上去未免贻笑大方,所以处处谈阉人当政之害,处处谈当年依附权阉的那些官员权贵之害,矛头直指镇守太监的侄子李某。
    李孟还在船上的时候,这“阉党”的名头已然是坐实了,好在这类消息不是军国大事,只是在读书人之中流传,暂时没有传到山东来。
    而今这阉党的名头可不比魏忠贤当政,那时候若是阉党,可以横行朝野,此时若是阉党,那做什么事都要倒霉,当今的崇祯皇帝对所谓的“天下士人”之口,还是颇为看重的。
    即便是握有大权的王承恩,曹化淳等等大太监,也要避嫌,做出一副不结党,对士人,主要是对士人之中的东林党人亲近的态度。
    若是南京镇守太监刘福来修书给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让对方看在主动让出司礼监位置的人情上,给李孟谋一个山东某处参将的实缺,怕是这阉党、奸邪小人的名头更是被人坐实了。
    传旨的太监得了两千两银子,高高兴兴的离开了胶州,这真是三级跳的升迁,从原本的都司一跃而成了分守莱州府的参将。
    不过这次不管是巡抚还是登莱道那边,没有人过来点验兵马,只是按照规矩发下了七千人一年的饷银…………自然是层层克扣。
    现在李孟手下,不管是兵丁还是盐丁,都算是分守莱州参将李孟的兵丁了,胶州营自然也升格成为了莱州营。
    目前搬迁到湖广的打算并没有和下面说,只是这个要以发放土地代替军饷的消息倒是传播的沸沸扬扬,大家都是觉得心中干劲十足。
    而且李孟出去两个月之后,回来却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参将了,这种职位上的飞跃委实是让人惊叹,李孟这边发达,从前的各级官员肯定是跟着水涨船高,从前的把总、千总,这次怎么也要到守备,都司的位置上来。
    这些人升迁,肯定又要空出一批位置,真是升官发财的机会无数,下面的人干劲愈发的高涨,都想在新任参将李孟面前好好的表现,给自己的官职富贵打个基础。
    在青州府和兖州府交界地方的那些豪强,还有东昌府夏津县那附近的庄子,寨子都是紧张的关注着曹州刘泽清和胶州李孟的动向,双方要是互斗,倒霉的可是这些在附近,却无力反抗的地方豪强。
    崇祯九年腊月二十三,新任分守莱州参将李孟行文巡抚衙门,称总兵官、左都督刘泽清劫掠地方,横行不法,勾结贼匪。
    山东震动……
    昨天下午被这该死的办公室空调搞感冒了,继续求个月票,天热这空调热,天冷这空调冷,加班不开,真是经典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泽清
    更新时间:2009…1…17 15:29:37 本章字数:3341

    兖州府的曹州本是寻常州县,却因为总兵官刘泽清的驻扎陡然变得重要起来,在城内和城外附近的区域,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这片地方还算是太平。
    所以刘泽清一向是对外号称军纪森严,不过在他在曹州驻扎四年,家产过千金的大户人家或者破产或者迁居,这倒也说明了一些本质的问题,曹州城依靠的无非是田地里面的产出,因为民居和城墙还算是朴素。
    可刘泽清的总兵府却不同,几乎占去了半边城池去,豪华瑰丽,奢靡非常,逾制这个是跑不了的,但在这地方上他就是土皇帝,临近的河南纷乱非常,兖州知府和曹州知州还指望着他来保境安民,怎么会多说话。
    何况刘泽清也是心狠手辣之辈,崇祯七年的曹州知州就因为指斥刘泽清横行不法,侵占士绅田地,在某日从衙门回府的时候,突然坠马身亡,兖州府派人来查了查,也是无果而终。可具体怎么回事,大家都是心里有数,谁还敢管。
    在正屋之中,刘泽清穿着便装坐在正中,听着站在不远处两名女戏子的清唱,咿咿呀呀的,很是柔婉动人。
    这两名女戏子的模样很是娇俏可喜,腔调百转千回,在刘泽清身边陪着几个大腹便便的商人,一群人都是听得颇为入迷的模样。
    坐在正中的刘泽清身材高大,面相威猛,看这模样还真是个大将的模样,听了几句,禁不住笑道:
    “果然是江南女子,自有一股柔媚的味道,不错,不错!”
    挨着刘泽清的一名商人陪笑着说道:
    “都督大人帮小人等主持公道,让公义得以伸张,让两淮士绅出了一口恶气。真是青天啊!”
    这番话听得刘泽清哈哈大笑。心想自己居然也能被人称为青天,同时心里暗骂:,若不是你们这些人把私盐的钱财让出一半来,老子那会派兵帮你们,早晚老子把另一半都拿过来。不过看着对方送来的这两名女子不错,也还在脸上堆出个笑容说道:
    “已经是腊月二十七,几位也该回南直隶过年了吧?路上不安全,本座派兵护送如何?”
    坐在两旁的商人们连忙站起来称谢,为首那个人开口回答说道:
    “兖州和东昌两府重新整理,也都是需要些时间,我们几位给都督大人送完这年节礼品后。就留在济宁了。”
    刘泽清点点头。也就不再理会,专心致志的听着面前的两名戏子的清唱,两淮盐商前些日子通过兖州知府地一名幕僚找上了他,许他今后私盐五成利,让他出兵驱赶兖州和东昌两府内地盐丁网点。
    刘泽清一直是靠着勒索地方和朝廷发饷,对这盐利不太了解,一听对方述说,才是大惊,原来不知道何时。已经有外人的武装力量渗透在自己的管辖地之中,而且依靠贩运私盐赚得如此有油水。刘泽清一向是把本乡本土看得极重,认为这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不容其他势力染指,何况还有这么大的好处。
    和两淮盐商真是一拍即合。调动属下兵马开始驱赶。并且结果是异乎寻常地顺利,把对方驱赶出两府之后。连个反应都是没有。这倒也在刘泽清的预料之中,对方不过是小小的都司,怎么敢和自己这个总兵较真。
    依靠着刘泽清的庇护,已经快要被赶出山东的两淮盐商重新出现在山东,这样的大树自然要好好攀附,临近年关,这些盐商带着礼物过来走走关系。
    苏州,松江的丝绸,江西地瓷器,扬州地姑娘,还有金银都是礼物的内容,真是丰厚之极,算下了大本钱。
    刘泽清虽说是武将,可极为喜好财货美色,这些商人们的礼物可真是对他的胃口,态度也是难得的和蔼。
    宾主正欢的时候,突然外面有人急匆匆的冲了进来,两名女戏子的清唱顿时是被打断了,刘泽清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刚要发作,却看见那人是自家地亲兵头目,这才是按捺下怒气,那亲兵头目扫视屋中人一圈,手中拿着一封信急匆匆的跑到刘泽清跟前。
    亲兵头目不认识字,刘泽清也不认识字,不过想必有师爷幕僚之类的早就是看明白其中的意思。
    对方既然不避讳,几名盐商也不准备离开,都是竖起耳朵听那边的禀报,还没有听清,就看到刘泽清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把抓过亲兵头目手中地信纸,几下扯地粉碎,顿足大骂道:
    “真真是混帐,胶州那杀才居然敢颠倒黑白,说本座横行不法,劫掠地方!”
    看着刘泽清脸色铁青,几名商人坐不是走不是,那亲兵头目冲着他们使了个眼色,这才是尴尬的告辞离开,那两名小戏则是跪在地上不敢出声。
    要说李孟地行文所说的倒也没什么假的,黑是黑,白是白,可对于横行了几年的刘泽清来说,这还是第一次在山东有人来摸老虎屁股。
    巡抚那边既然把刘泽清的行文通报给李孟,更不会得罪刘泽清,也是照猫画虎的办理,把斥责的行文转了下来。
    刘泽清嚣张惯了,一看到这个文告,立刻是勃然大怒,不过随即就注意到一个问题,两个月前,那李孟还是胶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