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锦绣娇娥 >

第49章

锦绣娇娥-第49章

小说: 锦绣娇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娇在炕上折腾了半日,那郎中眼见炕上的小娘子就要小产,怕自己触了霉头寻个借口走了。小李氏从灶间扫了灶灰又撤了铺盖,等了半晌,就见元娇流下那些血块来。她也不忍细看,忙拿灶灰掩了一并扫了寻个远远的地儿埋掉。
  小李氏倒了脏物回来,就见久不下炕的孟源歪倚在厅房门上,正在够不远处一枝歪树枝,小李氏忙将树枝递给了他,惊道:“你是何时能起床的?”
  孟源一边下着台阶一边道:“元丽走了,快去追她回来。”
  小李氏手中扫帚簸箕掉了一地道:“正是了,我也隐约记得见了元丽,方才元娇这里慌了神没顾上,她真来过吗?”
  孟源也不答她,自己慢慢挪到院门口往外张望,此时巷中那里还有元丽的影子。他抹了把眼泪回转头来问小李氏道:“元娇那里怎么样了?”
  小李氏摊了手道:“流掉了,人想必没什么事,她还年轻的。”
  孟源长叹一口气道:“流了好,那刘家不是个能结亲的人家,此番回了家,她也长了教训,以后慢慢再找个可方的也就行了。”
  小李氏何尝不是这样想,只她此时仍想着元丽,记得元秋说过元丽是去伺候皇帝的三儿子了,那可是个好差事,也不知此番回来是不是因得了好东西前来照拂家里,想到此便盯牢了孟源道:“她可带了什么东西来,你莫要瞒着我。”
  孟源自怀中掏出那几张银票来递于小李氏道:“她说自己此番要去远方,怕是此生不能见了,我也不知这巨款自何而来,还未及问得几句她便走了。是我无能,将她生在这世上,好日子没有过过一天,临走还拿银子来照拂我们!”
  他说着便又掉下泪来,小李氏一把扯过银票揣在自己怀中道:“行了,我生养她到这么大,受她点银钱也是应该的,况且她此番攀上了高枝,若是皇帝家的媳妇,就是到了外乡必也是一方诸侯,那会受什么苦,好好的事情都叫你哭臊了。”
  她看着银票上的数字两眼放光,手抖了半日忙揣了道:“怎的这么多?”
  孟源方才见元丽哭的那样,又穿着外族衣服,此时看这银钱触目惊心就如元丽的血肉刮了给他用一样,那里还忍相看,撑着弯棍子一步一挪往厨房去看元娇。
  小李氏方才大喜大悲了一场,此时拿着这些钱也心里好受了起来,忙扶了孟源一起进门,对元娇道:“你也不必忧心,只要人没事,什么都可以慢慢图来,元丽方才来过,放了一大注钱,等你休养好了,我拿这钱替你办份丰厚嫁妆,正正当当儿嫁个好人家,就那刘家一边哭去。”
  元娇此时无半分力气,混身水煮过一样伏在床上,脑中嗡嗡的那里听到小李氏这些话儿。小李氏既有了银票,就先到钱庄兑出些零碎银钱来,卖了只老母鸡炖了,又卖些鸡蛋小米来给元娇坐小月子。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收到了开文以来的第一颗雷,非常非常的高兴读者朋友对我的认可,尤其是,特意登陆来回复的读者。
文章到了这里,已经是三分之一了。
这几章讲完三房两位姑娘的事情,接下来就该定表小姐的婚事了。
今天我想谈谈陆钦州这个人物,他在文章前三分之一中,并没有过十分直接的描述,大多都是出自别人之言之目。
他其实并不是简单的霸道总裁人设,虽然王左使说他是天子近臣,同起同食。然则,作者保证在写文过程中,并没有给他开过金手指,增加过个人光环。
在文章余下来的部分,他会越来越立体越来越丰满,作者保证他一定配得上别人的称赞,他作为御史中丞,将承担起自己为官的责任,为家庭的责任,以及在历史的苍穹下,为国之大运,而肩负的责任。
所以,我保证他会是个十分有魅力的大叔哦!
肯请大家收藏关注!

  ☆、对仗

  原来自上回孟府断了小李氏月银之后,元娇日忧夜心怕家中日子难过,白日里被那张氏使唤着没有一刻清闲,夜里便偷闲做几样绣活,想着给小李氏补贴家用。
  张氏是一年四季除了三十那天,从来不点灯的人,那里看得惯元娇夜夜熬灯费油的,便渐渐骂了起来,元娇知她眼神不好,在窗子上挂了厚帘子,也是一点影儿都漏不出来的,她才停了。
  这日夜里张氏忆起新卖了一吊肉放在元娇房中,怕她忘了挂起叫耗子吃了,虽天黑了却也摸过来看,这一推门就看见元娇炕柜上明晃晃摆着一只灯盏,张氏气的脏腑生烟,又忆起小李氏前些日子曾来过,也不知嫁妆搬了多少回去,有了偷点油灯这个由头,便要开柜子看嫁妆。
  元娇那里肯,那柜子上一把钥匙挂在她脖子上,她便抱了头抵死不从。张氏惯干粗活的,如今也不过四十多岁,正是有力气的时候,一条腿压住了元娇两只大腿,两只手就来掰元娇的脖子,因元娇挣扎的狠了,她一膝盖顶到元娇小肚子上,元娇便疼的在炕上打起滚来。张氏两眼花麻,也瞅不清灯究竟在什么地方,照着炕柜摸了两摸,将那盏灯打翻在了炕上,桐油洒了出来,炕上被褥便忽的燃了起来。
  张氏初时还不知,开了箱子在里间摸索,见内中除了两床被子并无首饰等物,气的又踹了元娇两脚,自己在那里仍摸索着,直到自己衣服上也燎起来烫到头发,才惊觉这炕上竟是着了火了。张氏见儿媳在炕上捂着肚子也不去管,跳下炕去就将房梁上挂的肉干,屋角堆的粮食一并往外搬了起来。
  元娇自己挣扎着翻到了地上,此时火已烧着了窗帘,窜上了房梁。偏元娇此时抽了筋,竟是一步也动不了。她见张氏忙出忙进,便扯了张氏衣襟道:“娘,媳妇抽筋了,您帮我一把。”
  张氏见好好一间房子着了起来,气她都来不及,那里还会管她。因火窜上了房梁,隔壁的人冲进来救火,才把个熏晕的元娇从里间拖了出来。
  小李氏接到人报说元娇家里着了火,三更半夜的跑了来,见寒冬天气,元娇歪躺在厅房屋檐下,冻的手脚冰凉,身上熏的污黑,她叫孟平背了元娇回家,自己便到那上房来与张氏搬缠。张氏救了半夜的火,本就麻黑的双眼此时竟是全黑了,又人多杂闹,元娇带来那小丫头也不知了去向,一屋子除了两袋粮食和一吊肉,竟是什么都没有拿出来,正在炕上哭黄天,就听小李氏进来忍着牙颤道:“老亲家好大的本事,先是逼走了儿子,再火烧了房子,如今还要治死我的女儿你的儿媳妇去,老身我自愧不如。”
  张氏止了哭声,双手捏成拳盘腿顺了气坐稳了下盘稳稳道:“不及亲家母你的本事,先是叫人赶出了孟府,又治瘫了丈夫,还能叫一个肚子里怀着野种的婊子勾了我儿子的心。”
  小李氏冷冷哼道:“那也不及你,整日算计精明到头,连眼睛都算瞎了。”
  张氏坐的稳稳当当道:“过奖过奖,我那能比得上亲家母你,在孟府里装孙子,到了我这里却是趾高气昂张牙舞抓好大的派头。”
  小李氏气的双脚发颤,仍是强撑了指着张氏道:“我再能干那比得上亲家母你,早年克父中年克夫老年克子,克死全家连祖坟都要自己走着去。”
  张氏听她这样不阴不阳咒刘有,气的两手乱抓怒睁了早已瞧已瞧不见的双眼道:“你女儿偷男人偷到大了肚子才进我们家,我咒你全家一夜叫火烧了从此不得好死……”
  小李氏掰回一局,站稳了道:“我要死也是先看着你死,你死了我再死。”
  张氏颤着双手虚空指了道:“我今日代子休妻,叫你那怀着野种的女儿将野种生到你家去吧,哈哈,你竹篮打水一场空,十六箱嫁妆换个野种,倒是十分值得的事情。”
  张氏这番话说的自己都洋洋得意哈哈大笑了起来。
  小李氏正要张嘴骂她,就见孟平进来道:“母亲休要再与这泼妇搬缠,快些回家去呗,姐姐样子十分的不好。”
  小李氏忙回了家,又是请郎中,又是熬中药,直折腾到天亮,元娇肚里的孩子才也没能保住。因见元娇醒了躺在炕上哭,小李氏宽慰她道:“这算得什么?你还这么年轻,又生的容样姣好,若有份丰厚嫁妆,求娶的人自然多的是,那张氏是颗不渗水的铜碗豆,你在她手下讨不到好日子过,这孩子没了于你也是幸事。”
  元娇心里何尝不是这样想,就连那爱慕刘有的心,竟也一下子淡了许多,也打定主意即便刘有做了生意回来,自己也是不回他家去了。她问小李氏道:“我最疼那会儿,恍惚瞧见妹妹在眼前,她怕是已经死了牵挂我,来看咱们呗。”
  小李氏盛了碗鸡汤给她道:“她是真来过了,脸也圆了个子也高了,比在家时水灵多了。想必是我从小待她凶些,又叫她替你进了宫她心里怀着恨,也不来多看我们几眼,只望了眼你爹就走了。她如今跟了皇子,那里会缺了好日子过?”
  说着从怀中抽出几张银票递给元娇道:“你瞧,她随手漏些,也够我们家嚼用两年的,可见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话不假,我狠心送了她出去,她才有今日的好日子过不是?”
  两人正说着,孟平掀了帘子进来了,他方才听见小李氏的话,忙问道:“二姐来过了?什么时候来的,娘怎么没留下她?”
  小李氏当时其实连元丽的模样儿都未瞧真切,只是记得她脸冻的红红的,看着是过的还不坏的样子,见孟平这样追着问,欲要宽她两个的心,便笑道:“她过的好着了,穿的绫罗绸缎,脸也吃的圆圆的红红的,嫁给了皇子,必然从此有她的好日子过,若有良心了,给我们一年漏个三两百银子也够我们一家嚼用,没良心就此过她的好日子去也罢,我是不会指望女儿给我养老的。”
  孟平深知小李氏的为人,也不与她多言,端着鸡汤转身到了上房,见孟源坐在炕上,便问孟源道:“父亲可也见了二姐?”
  孟源点头道:“见了。”
  孟平道:“父亲看二姐可还过的好?”
  孟源摇头道:“她穿着外族人的衣服,头发也结成辫子,说是要出远门去,此生怕不会再回来了。”
  孟平听了这话,两眼险要掉下泪来,忙抬头忍了,将鸡汤递于孟源道:“父亲喝些鸡汤,儿先去温课了。”
  孟平出了厅房,听见小李氏在厨房里与元娇两个高声谈论元丽今日的好日子,又说些如何再替元娇办份丰厚嫁妆的话,掀了帘子重又进去坐在灶下对小李氏言道:“大姐如今也不过十六岁,姑母家的表姐如今十八了也还没嫁人,她更不该着急。况且有了刘家这一回,也该长些记性好好在家养上两年。我方才听父亲说二姐穿着外族人衣服,说是从此要出远门去,此生怕不能再回来的,即是如此,那这钱就是她给父母自己的卖身钱,俗言道,鱼有尽时,常渔而不竭,母亲拿了这钱为大姐办份嫁妆,若是遇到不好的人家,去了一样是受苦,不如拿这份钱做注本钱典上一间铺子,咱们一家做个营生,也好日日有个生息。”
  小李氏最听孟平的话,见他说的十分有理,当下也沉默不语。
  元娇却在炕上哧的一声哭了起来,半晌才道:“她必是将自己卖给了回鹘人了,不然如何会穿外族人衣服。那年有个打羊毛毡的回鹘人,不是每年来打羊毛毡都要来问过元丽的吗,说愿意出三百银子卖了元丽给自家当太太的。”
  小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