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989红色攻略 >

第71章

1989红色攻略-第71章

小说: 1989红色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成的可能性。

    他的第二个错误是紧接着犯下的。

    既然突袭越军营指无望,金涛如果及时地把第七小队撤回,转而增援a高地,那么第一小队就不会陷入后来那种困境之中。

    然而金涛却下令第七小队攻击b高地。

    这个指令,后来李路就曾分析过,当时的金涛一定是不能很好地保持了冷静,情绪受到了影响。因为这个命令跟斗气没什么区别。

    那个时候,b高地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你再去打它,除了浪费本来就有限的兵力,没有别的意义!

    致使金涛出现这些错误的关键问题在于,他对整个战场态势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或者说,他没能从越军的动作分析出,这些越军的目的何在?

    单单从地理位置来看,三个高地中,最重要的是n高地,也就是金涛亲自带着第四小队和第七小队防守的这个高地。n高地可以视为一连的主要阵地。而b高地次之,a高地再次之。

    现在,越军集中了所有能集中的兵力,去攻击一个重要性排在最后的a高地,一定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为什么放着最重要的n高地不打,偏偏打a高地?还集中了所有的兵力!

    近三十年来,越军打的仗远远比国防军的要多,这样一支久经战火的部队,显然是不可能做出本末倒置的事情来的。这可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任何一个决定都能够造成上百上千人的伤亡。

    金涛却没有往这方面想,应该说他的战场思维不够敏锐,没有捕捉到这个暗含着的信息。

    他想的是怎样给敌人最大的打击,守住阵地。最主要的是守住可以控制公路线的n高地,必要的时候a高地都是可以放弃的。

    这是没有错的,本来一连要做的就是这些事情。

    只是现在战场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重点已经从n高地转移到了a高地。如果金涛能够冷静地对战场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越军的这个先头营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就不是拿下n高地,夺取2号公路线的控制权,而是压根就是奔a高地去的。

    还有一点,越军在夜间发起攻击,一定程度上说明,越军夺取a高地的心情非常的迫切!

    这无疑说明,a高地的作用,远远不止它原本表现出来的那些。一定还有更大的作用,是一连所不知道的。

    可惜,金涛都没有想到这些,于是就导致了后来一连串的错误命令,最终将a高地上的第一小队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金涛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把第七小队撤回来,要向a高地派出增援的时候,越军已经切断了n高地和a高地的联系,要增援过去,不再容易。

    n高地上的两支小队被牵制住了,无法增援a高地,却不代表没有人在增援他们。

    第一小队与越军发生了全面交火时,双方的距离几乎没有超过五十米。这是最激烈的近战了。

    构筑阵地的时候,李路就未雨绸缪地让第一小队构筑环形阵地,即使有来自多个方向的敌人,也能暂时应付过去。现在,果然派上了用场。

    即便如此,越军人数太多,已经有好几个敌人趁着火力被压制的时候摸进了战壕,情况非常的不乐观。第一小队的阵型随时有被冲破的危险。

    危急时刻,蔡纳克带着两名战士出现在越军攻击部队身后。

    正是第一小队长于智战斗前派出的观察小组,蔡纳克等三名战士。

    话说蔡纳克久久没有等到越军的后续部队,便撤离了南嘎村,从2号公路线左侧,绕一个圈准备换个位置再潜伏一下。

    蔡纳克从步话机里听到了于智和金涛的交谈声,于智请求金涛派出支援,金涛则命令他坚守待援。

    那个时候,金涛是拒绝了向a高地马上派出支援的,而是走了第一部错棋,然后步步错。

    蔡纳克了解他的老班长于智,这个人很要面子,轻易不会示弱的,其实,第一小队谁不是这样呢,他蔡纳克也是这样。真要到了主动求援的份上,那情况一定是非常的不好了。

    当机立断,蔡纳克把他观察预警的任务抛到了一边,带着两名战士火速回援a高地!

 第082章 三个援兵

    三道火舌突然出现,猝不及防的越军士兵像割麦子似的被打倒。7。62毫米子弹从背后射来,无遮无挡,根本无从躲闪。

    两支八一杠和一挺轻机枪,这就是观察小组的火力配置。

    a高地环形阵地正前方,大约有十几名越军士兵在和第一小队进行近距离对射,距离已经压得非常的近,下一步就是肉搏了。

    背后突然出现的援军,他们根本没能反应过来,观察小组以射击的火光作为参照,对着那里就是一通猛烈扫射。因为观察小组是在越军的背后,顺着山势射击,不担心会误伤到自己人。

    由此,观察小组创造了本次战斗中的一个纪录,九秒钟之内打倒了一个班的越军士兵。

    几乎是一秒一个。

    因为是黑夜,为了最大把握地杀伤敌人,蔡纳克三人几乎是摸到了越军后面不到二十米的地方才开火的。

    这样的距离,对着菊花打,显然比打靶子还要舒服。

    “班长!我是菜虫啊!”

    趁着射击的间隙,蔡纳克扯着嗓子吼了一声。

    环形阵地里的于智满脸的红白之物,方才一个越军士兵跳进战壕,被他用工兵锹开了瓢,脑袋里那些红的白的倒是溅了他一脸。

    本来他和战友们都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了,听到蔡纳克的声音在越军后面响起,顿时一喜,然后响起了这个之前派出去的观察小组。

    观察小组的突然出现,让越军的攻击部队顿时变得混乱起来。正跟前面的干得热火朝天的,突然菊花出现了三支枪,谁都会紧张。

    “狗日的!咱们的援军到了!”

    于智大吼着,给八一杠换上了一个满满的弹夹,掉装枪口几个点射打倒了从侧翼冲锋而来的越军士兵。

    此时,天空上的乌云飞快地裂开了一条缝隙,月光从缝隙钻了出来,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大地被撒上了一层淡淡的银光。

    “弟兄们!反冲锋!反冲锋!”于智抓住越军混乱的机会,大声下令,端起步枪第一个跃出了战壕。

    有了月光,能见度再也不是零了,第一小队射击精准的优势顿时发挥了出来。不管是运动间射击还是对运动目标射击,兵们的准头都很令人惊讶。

    要知道,各种射击一直是李路最为看重的训练科目,没有之一。为了给一连弄来更多的训练实弹,李路不惜把电话打到了坐镇首都的军区直属侦察大队大队长高大山那里。

    好射手,从来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

    第一小队本来就是以一连一排一班为基础改建而来的,绝大部分是原来一班的战士,作战的默契度那是不必说的。

    于智带着阵地里的战士发起反冲锋的时候,蔡纳克非常默契地让开中间,他和另一个步枪手占据了一侧的位置,机枪手则单独占据了另一侧。

    这样,就和于智带领的战士们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三角射击网。

    越军攻击部队不知道背后出现了多少人,方才观察小组只用了短短九秒钟就打倒了一个班的越军,这让他们以为背后出现的至少是一个班的援军,所以他们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后面。

    要知道,即使是一个人在背后,威胁也比正面的敌人大。

    所以,当于智他们冲级而下的时候,越军攻击部队的阵型顿时就被冲乱了。于智他们的冲击可不是直挺挺的就一股脑儿冲,而且形成一个角度很大的箭型冲击队形,利用各种掩蔽物,每个人几乎都保持同样的步伐,在冲击过程中形成了合理而猛烈的火力输出。

    处于两头夹击之中的越军迅速后撤,显然越军攻击部队的指挥官倒也不含糊,眼看情况骤变,果断就下达了后撤的命令。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后撤的命令,只是加速了自己的失败罢了。

    蔡纳克三个人已经把大路让来,占领了两厢,这个时候后撤,恰好就踏进了蔡纳克他们两支自动步枪和一挺轻机枪形成的交叉火力网中,再加上由上而下的于智他们的火力方向,这个火力网完全是360度无死角!

    越军士兵们知道国防军有一种三角伏击阵,很厉害,他们也偷学了过去,当年用在对付美帝大兵身上,效果非常好。

    如果这个时候有越军老兵有时间去研究于智和蔡纳克他们的阵型的话,会惊恐地发现——这就是特么的三角伏击阵啊!

    三角伏击阵,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伏击的。

    谁特么听说过,在阵地战、运动战中还能用得着的?

    李路要是知道安南猴子的想法,一定会告诉他们:你们也就学到我们的一些皮毛罢了。

    谁规定一定要伏击作战才能用三角伏击阵了?

    仗,是人打的。

    特战小队在运动作战过程中,如何利用地形地势,进行队形阵型的切换,什么情况用什么的阵型,这些李路都非常细心地教授了一连所有的官兵。对,是所有的官兵,采取上大课的方式,一百多人听李路讲课,然后进行实践操练。

    这是李路一贯的训练模式了,先理论后操作。

    把威力强大的三角伏击阵巧妙地结合到各种形式的战斗中去,就是李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小型战术研究成果之一。

    有关于丛林作战的各种小队战术、小组战术、单兵战术等等,是李路抓训练的、除了应用射击外的第二个重点。如果说射击是基础,那么战术则是框架。你这个兵你这个部队能到什么样的水准,就看你的框架打得怎么样了。各种实战经验就是各种墙壁,框架打得好,墙壁才能砌得好。

    就是这么个道理。

    近五十个越军士兵相互掩护着后撤,当第一批人退过了蔡纳克和机枪手之间的直线时,他们开火了。

    蔡纳克他们选的位置非常的好,两侧都有很多乱石作为掩体,恰恰是中间是射界良好的开阔地。所以,他们就跟打移动靶子一般,为那些越军士兵逐个点名。

    骤然遭到打击的越军士兵有些人就要崩溃了,方才后面出现敌人,怎么现在左右两翼也出现敌人了?难道已经被包围了吗?

    这一下,越军士兵们无法淡定了,前面有敌人,后面有敌人,现在两侧也出现敌人了,那不是特么的成了人家锅里的肉了吗?

    所幸,他们很快发现后面的火光消失了,一些胆大的冲过了三角伏击阵后,发现后面一个敌人的影子也没有,顿时谢天谢地起来。其他人看到冲过三角伏击阵的人没有遇到新的敌人,顿时信心大增,于是不断地冲击着三角伏击阵的两侧——蔡纳克他们。

    越军士兵的作战经验确实丰富,仅仅一个照面,他们就找出了这个三角伏击阵的弱点所在——两翼。

    三角伏击阵确实厉害,但是这个仓促构成的三角阵,最为关键的两翼,分别只有一个人和两个人,一支轻机枪和两支步枪,瞬间的火力还算过得去,但是火力的持续性就不行了。尤其是面对数十计的越军集中起来的火力,那就更显得薄弱了。

    所以越军向这两个地方发起了猛攻。

    蔡纳克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