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名侦探 >

第462章

唐朝名侦探-第462章

小说: 唐朝名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适量,再控以火候,方能煮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香茗。”

说到这里,李隆基盯着李沧海,意味深长地道:“朕之所说,你可否明白?”

李沧海放下香茗,点头道:“臣,明白。”

李隆基笑了笑,深深地道:“你是聪明人,朕知道你会明白。你与国忠,皆是朕之肱骨之臣。国忠虽说有错,但罪不至死。何况,国忠身为宰辅重臣,若是将其定罪,必会使军心动摇。与国不利啊!”

李沧海没有说话。

李隆基接着道:“朕知道爱卿对朕之忠心,也知道国忠做了许多过分之事。但他手握重兵,且门生众多,这大唐江山还需他进行维持啊!”

“臣,明白。”李沧海神色平静,依旧是那三个字。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国忠虽说手握重兵,但他毕竟是玉环之兄长,他断不敢造反作乱。但你却不同,无论在军中还是民间,你都有着极高的声望,百姓对你信任有加,群臣对你也是马首是瞻。何况,你还擅长兵法韬略,百姓对你更是一呼百应……。”

听到这里,李沧海顿时明白了李隆基话中之意。

原来,李隆基将自己喊来,其实是为了给自己来个‘杯酒释兵权’。

李沧海心中苦笑,安禄山造反在即,李隆基却还在担心他功高震主。

“陛下,您就不要多说了。臣都明白。自今日起,臣会辞官归隐。”李沧海平静地道。

李隆基笑了笑道:“爱卿,你莫要怪朕无情。朕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陛下,臣都明白。今日之后,李沧海这三个字,将会自世间消失。”顿了顿之后,李沧海起身行礼道:“陛下若无其他训示,臣就告辞了。”

李隆基捋着胡须,道:“爱卿有此心思,朕心甚慰。你辞官之后,这开国郡侯之侯位,朕允你世袭罔替。”

“臣,谢陛下隆恩。臣告退。”李沧海行礼之后,便起身退出了寝殿。

李沧海离去之后,高力士不解地问道:“陛下,李沧海颇有才能,且对陛下忠心耿耿,如此做,是否有些欠妥?”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李沧海确实颇有才能,但正因如此,朕不得不防啊!”

“老奴不解,还请陛下示下。”高力士欠身道。

李隆基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深深地道:“李沧海确实颇有才能,也为我大唐江山尽心尽力。但正因如此,朕对他不得不有所提防。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天下,李沧海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而今,不论是在军中还是民间,皆以他之声望最高。若是他起兵造反,百姓必会一呼百应。朕,不能养虎为患啊!”

“陛下多心了吧?李沧海虽说在民间颇有声望,但他手无实权,且对陛下忠心耿耿,断然不会造反作乱的。”高力士犹豫了下,小心翼翼地道。

李隆基沉声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今,李沧海的拥趸者越来越多,朕不得不防。何况,李沧海自始至终都在对付国忠。国忠虽说有过,但对朕却是忠心耿耿。这些年,朕努力维持国忠与崔涣等人之间的平衡,但李沧海的出现,却让这种平衡出现了倾斜,若是这种平衡被打破,朝廷必会大乱。朕,决不允许此事发生。”

高力士默然不语,过了片刻,他才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据老奴所知,安禄山已集结大军,确有造反之迹象。如今,让李沧海辞官,是否会动摇军心?”

李隆基笑了笑,道:“安禄山对朕忠心耿耿,岂会造反?这是他八百里加急,给朕送来的奏折,他之所以调集大军,其实是为了攻打突厥罢了。”

“可是陛下,李沧海已经抓到了安禄山之手下,这又岂会有假?”高力士忙道。

李隆基不以为然地道:“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也得罪过不少大臣,想必是有人故意陷害于他。禄山日前还给贵妃送来一些珍奇之物,这足以表明他对朕之忠心。行了,此事就莫要再提了,朕有些乏了,你也下去休息吧!”

高力士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但见李隆基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说,躬身行礼后便退出了大殿。

却说李沧海离开皇宫,回到府邸。

府邸之中,康旭,常风,以及小五等人,正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

见到李沧海前来,几人纷纷起身行礼。

“属下参见大人!”

李沧海点了点头,走到椅子上坐了下来。

薛萱端了一些点心走了进来,放到李沧海身边的桌子上,问道:“沧海,此番前去朝堂,结果如何?圣上有没有将杨国忠治罪?”

康旭等人也纷纷看着他,眼中皆是期许。

李沧海看了他们一眼,随即起身对他们抱拳行了一礼。

这一举动顿时吓了几人一跳。

“大人,您这是为何,卑职等万万承受不起啊!”康旭忙道。

“这段时日,辛苦你们在暗中搜集杨国忠之罪证。”李沧海道。

常风道:“大人,这些都是俺们分内之事,您如此客气,却是折煞我等了。”

薛萱见李沧海脸色有异,便问道:“沧海,难道此番没能扳倒杨国忠吗?”

李沧海叹了口气,道:“本以为能借着长生不老药一事,将杨国忠扳倒,没想到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愣了起来。

康旭难以置信地道:“大人,我们搜集了这许多杨国忠所做恶事之证据,难道还不能将其定罪吗?”

第七百九十二章决意退隐

“沧海,究竟在朝堂之上发生了何事?”薛萱忙问道。

李沧海摇了摇头,稍作沉思之后,便将事情经过对几人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几人怒火中烧,险些跳了起来。

“面对如此之多的罪证,还能对杨国忠网开一面,真是个糊涂皇帝!”常风暴跳如雷,怒声骂道。

小五吓了一跳,忙小声提醒道:“常大哥,连皇帝都敢骂,你不想活了啊?”

“如此糊涂的皇帝,骂了又如何?我看这朝廷腐败,民不聊生,根本就不是那些贪官污吏之错,这错便错在皇帝身上!”常风怒道。

康旭皱眉道:“大人,依您所说,圣上之所以放过杨国忠,全是因为杨贵妃为其求情?难道,圣上连长生之事也不在意?”

“圣上之所以命我找寻长生不老药,便是想与杨贵妃永生永世在一起。但若是杨贵妃以死相逼,圣上也不会独自长生。”李沧海淡淡地道。

“糊涂啊!这皇帝可真他娘的糊涂!简直就是个大大的昏君!”常风使劲捶了下拳头,恨恨地骂道。

薛萱秀眉紧蹙地道:“沧海,事到如今,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李沧海平静地道:“我已向圣上提出辞官,天亮之后,便会离开长安。”

此言一出,几人顿时如遭雷击。

“大人……您说什么?您要辞官归隐?”小五瞪大双眼,吃惊地问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

“为何?大人,您为何要辞官?”小五急声问道。

康旭眉头拧成了一团,沉声道:“大人,如今正是对付杨国忠的最佳时机,虽说此番失利,但只要我等继续调查杨国忠,必会将其扳倒,您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选择辞官?如此一来,咱们往昔努力,岂不是全部付之东流?”

“这是圣上之意,非你我所能扭转。”李沧海道。

“圣上……圣上为何要让您辞官?”小五难以置信地问道。

李沧海叹了口气,道:“原因就不要深究了,总之,天亮之后,我会离开长安。从此以后,世间再不会有李沧海三个字。”

康旭三人闻言,突然对着李沧海跪了下去。

“大人,您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李沧海扶起三人,道:“辞官归隐只是我一人,你们前途广阔,没必要跟着我,从此隐姓埋名,无人问津。”

常风泣泪道:“大人,俺常风是个粗人,但也知道知恩图报。您替俺小妹洗刷了冤屈,给俺报了仇,从那时起俺就决定永远追随大人!俺不在乎名声,大人去哪,俺就去哪!”

“小五也是!小五是大人的学生,大人去哪,小五也去哪!”

“公子,我自幼便是您的书童,您去哪里,阿旭也会紧随。”

……

李沧海眼眶之中泛起泪光,他深吸了口气,道:“有你们这番话,我便心满意足了。不过,你们不能跟着我辞官归隐,你们还有更为重要之事要做。”

“大人,您说吧!您有何吩咐,俺们就是豁出性命也会完成!”常风擦着眼泪道。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扳倒杨国忠,而是应对安禄山造反之事。安禄山暗中招兵买马,但圣上却认定他不会造反,对防御之事毫不在意。我已与建宁王商议,由建宁王在暗中联络朝中忠臣良将,做好应对叛军之举,我要你们留下来帮助建宁王!”李沧海正色道。

“如此昏庸的皇帝,与如此无能的朝廷,还护他作甚?就让安禄山打进长安便是了!”常风气呼呼地道。

李沧海眉头微皱,沉声道:“安禄山造反,大唐百姓将会陷入战火。若是不提前早作准备,大唐势必生灵涂炭!我在乎的并非是朝廷,而是天下百姓!这是我最后一次对你们下令,我希望你们能够答应我!”

三人对视了一眼,纷纷对李沧海行礼道:“卑职遵命!”

“大人,您辞官之后,又有何打算?我们又该如何去找您?”常风问道。

“我会在华山之上,关注局势。若有难处,你们可至华山寻我。”李沧海说道。

三人躬身应是,虽有些不舍,但也无可奈何,便纷纷退去,给李沧海收拾东西。

天亮之时,常风牵来一辆马车。

李沧海收拾好东西,便和薛萱一起乘坐马车离开了府邸。

长安城外,十里亭。

一名带着斗篷的中年男子站在亭中,似乎在等着什么。

李沧海驾车来到十里亭,便和薛萱走了进去。

那男子见两人前来,便迎了上去。

“李大人,老朽在此等候多时了。”

李沧海抱拳行礼,道:“有劳阁下前来。”

“沧海,他是何人?”薛萱看着那男子,疑惑地问道。

李沧海淡然一笑,道:“他便是你一直在找寻之人。”

男子笑了笑,随即摘下斗笠。

薛萱见状,顿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孙叔叔?真的是你?”薛萱兴奋地道。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薛萱口中的孙叔叔,十二金仙之中的‘惧留孙’。

“孙叔叔,你这些年都去哪了?”薛萱不解地问道。

惧留孙微微一笑,道:“这些年,我奉太白先生与太子之令潜入杨国忠身边,在暗中搜集他之各种罪证。只因此乃机密之事,是以未曾告知于你。只是,这些年没见,当年的小萱儿,如今已经成为亭亭玉立的大美人了啊!”

“你一直潜伏在杨国忠身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与沧海又是如何认识的?”薛萱更加疑惑。

惧留孙淡然一笑,随即将事情经过对薛萱说了一遍。

原来,当年惧留孙护送张九龄回故居时,李太白便猜到继李林甫之后,杨国忠同样会是一大奸臣。

为了对付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他便与太子李亨商议制定下了计划,并让惧留孙潜入杨国忠身边,暗中搜集其罪证。

只是,杨国忠为人狡猾谨慎,对半路上加入其组织的惧留孙依旧抱有怀疑,是以从未真正信任。

直到后来,惧留孙取得了其信任,杨国忠便派其跟踪李沧海,夺取长生不老药。

惧留孙事先赶到了守陵村,并伪装成了章老汉。

李沧海起初并未察觉他之身份,但在他带领众人找到始皇陵的前一夜,惧留孙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